中古文學的地理意象

中古文學的地理意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偉然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言
一、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思维传统
二、从文化水平、文化面貌到地理感知
三、本书的写作缘起及学术构想
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
一、关于感觉文化区
二、华夷之界:唐代中华文化的空间范围
三、山川之异(上):北方各区
四、山川之异(下):南方各区
五、唐人对于文化地域的感知
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
一、杜诗中的“江汉”
二、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考伪
三、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
四、《柳毅传》中的“洞庭”
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一、“巫山神女”的生成环境
二、“潇湘”的意象及其流变
三、“竹林寺”与“桃花源”
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
一、关于禽言诗的一段学术公案
二、古人笔下的鸟禽言语
三、“鸟言”与其特定的生态
四、“禽言”兴起的时空过程
五、禽言诗的生态背景
六、环境刺激与文化感应
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结论
一、地理经验与本土问题
二、学科问的互济
地图
图1—1唐代文化区域意象图
图1—2唐代十道图
图2—1杜甫在南方主要活动空间
图2—2《上安州裴长史书》空间逻辑示意图
图2—3柳毅传书空间示意图
图3—1湘江水系图
图4—1十五国风图
图4—2汉代方言分布图
图4—3五藏山经地域范围图
图4—4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图
图4—5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
列表
表4—1鸟禽言语的意义分别
表4—2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
表4—3历代禽言诗篇数
表Ⅳ1《诗经》鸟类表
表Ⅳ2《山经》自呼名之动物分布
表Ⅳ3自宋至清禽言诗及其作者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中古文學的地理意象》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屬於感覺文化區的研究。第二章“地名與文學作品的空間邏輯”,內容分四部分,圍繞的是“江漢”和“洞庭”兩個地名,強調的其實都是一個空間邏輯的問題。第三章“類型化文學意象的地理淵源”,是筆者關於文學地理的一種嘗試。第四章“‘禽言’與環境感知中的生態呈現”,旨在討論地理意象的深化過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將地理意象看作靜態概念,然後對其展開討論;而這一章則以鳥聲為中心,著重探討地理意象的動態變化。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到底是历史学家还是文人?还是两者都不是? 轻易的否定西汉水是个致命的错误。

评分

##写得跟课程论文似的,字不够分类表格凑……禽言诗题还不错,写疲了。第二章太刺激了,史地所痛骂古籍所

评分

##第四章专论禽言诗有点突兀,其他都还好,虽然引证很多,但立论总感和大家有差距

评分

##有点像一些小文章的合集,但其实很多主题和角度都很有趣。原以为这种观察角度可以突破过去历史地理生硬的研究,但遗憾的是不管是文学地理还是地理文学,说到底还是换汤不换药。

评分

读到了很多诗,除此之外没有了。希望伟大的出版社就不要再出这样的书了。意象什么的本来就有文学传统的影响,也有当时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还有历代文献的选择。讨论这个,没有什么意义,反而显得水平挺低的。

评分

##书名很吸引人,但内容不如预想的好,真正讨论“地理意象”的内容并不多,且对此类意象在中古文学中的存在情形及其深层意蕴讨论得过于松散。另外,书中有个别地方的讨论较薄弱。比如:第83页最后一段提到“中唐以后蜀地的文教水平也颇受称道”,该段所举诸例与此关系并不密切。第299页最后一段认为贾谊因为鵩鸟入舍觉得不祥而作赋,从侧面反映当时北方诗人对于鸟类的基本态度。这个判断可能是不准确的,因为,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鵩似鴞,不祥鸟也”,以鵩鸟为不祥,应是时人的看法,则这种鸟引起贾谊的恶感,有其特殊性,不能代表其时北方人对鸟类的整体态度。

评分

##本文的前言部分系统的论述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关键历程,第一章仍然还是惯常的文学人写文学地理的论述,作者试图在其中融合更多的地理理性元素,于是后三章从动物地理、感觉文化空间地理和类型化形象地理三个维度来诠释文学地理的味素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评分

##只见文学,不闻地理。相信作者是尽力了,但与之前读过的薛先生比起来,未免枯燥了许多,唉

评分

##学科内感觉文化区&地理想象比较重要的研究,对文学的理解和分析可以看出我们文科综合教育到底有多差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