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部作品裏,我將從另一個角度講述在中國兩年的所見所聞。當時我還是一個沒有什麼閱曆的青澀的西方青年人,處於對所有事情都似懂非懂的一個奇怪的中間狀態。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鬥爭,1949年革命成功瞭,一切都已經步入正軌,為什麼人民還會挨餓?今後怎麼辦?沒有人知道。作為一個局外人,以我自己的經驗講述瞭我怎麼樣從把中國視為洪水猛獸、在很多方麵都厭惡她到比較好地理解她———最後不顧一切地愛上她。這是由於我接觸瞭中國文化,特彆是文字、音樂和結交瞭很多不同個性的人。”
##读完之后忽然想到的,也许我们还是有诸多的不满,但是不能否认,这几十年的建设和进步。
评分##林西莉对中国怀有的深厚感情,让她能在认识60年代初的生活时更冷静、更深入,描述也更显真实。现在,生活更富足、自主,但那些有风骨的中国文人都不见了。不是民国出大师,而是十年十年又十年断了中国文人的传承血脉,只剩些忽悠而已。传统文化的伪复兴重造不了文人雅士精神,士人精神远矣。
评分###2016122# 2016年度最佳
评分##林西莉对中国怀有的深厚感情,让她能在认识60年代初的生活时更冷静、更深入,描述也更显真实。现在,生活更富足、自主,但那些有风骨的中国文人都不见了。不是民国出大师,而是十年十年又十年断了中国文人的传承血脉,只剩些忽悠而已。传统文化的伪复兴重造不了文人雅士精神,士人精神远矣。
评分##前半部留学生活的记录很好。
评分##书中呈现的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看似遥远却并不陌生,整片土地在物质匮乏中散发着破败萧瑟的气息,意识形态方面的管控却从不曾宽松。作者用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对北京城的描写非常形象生动,后面对外地的短时游历基本是对贫穷落后的点到为止。照片逼真写实到能让人沉浸进去,书中提到了管平湖、叶君健、梅兰芳。
评分##2019年闲书001:贫穷破败、东西对立、阶级斗争、监视管理、人性压制、领袖崇拜、思想灌输、虚构历史、是非不分、威权主义、教条封闭、文化冲突、民族脊梁……一个外国人平淡的速描,亦反观出五十余年发展的巨变。
评分###2016122# 2016年度最佳
评分##陌生化叙事已不新鲜,议论难有深度,摄影终非专业,却入选了多个年度榜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