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中詩/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

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中詩/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鄒宗緒 編
圖書標籤:
  • 書法
  • 碑帖
  • 米芾
  • 蜀素帖
  • 苕溪詩帖
  • 吳江舟中詩
  • 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
  • 古代書法
  • 藝術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美术
ISBN:9787534488474
商品编码:27148328645
开本:8
出版时间:2015-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中詩/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
  • 作者:編者:鄒宗緒
  • 定價:45
  • 齣版社:江蘇美術
  • ISBN號:9787534488474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5-03-01
  • 印刷時間:2015-12-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8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132

內容提要

鄒宗緒主編的《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 中詩》介紹瞭,米芾(1052-1108年),字元章,襄 陽(今屬湖北)人,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曾任 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是北宋**的文人、書法傢 、收藏傢,纔華橫溢,狂放不羈,故時人以“米顛” 或“米癡”稱之,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列為北宋 四大書法傢。
     “蜀素”乃北宋時四川所造、質地精良的絲綢織 物,上有鳥絲欄列,因紋羅較紙粗糙,滯澀難寫,且 不吃墨、不洇墨,非功力深厚之書傢不敢揮毫於上, 所以宋代湖北郡(今浙江吳興)郡守林希收藏此捲蜀 素數餘年,直至元佑三年(1088年)年一八月,米芾 應林希之邀,結伴遊覽太湖近郊的苕溪,方在這捲蜀 素上留下墨跡,即興寫下八首詩,捲末署“元祐戊辰 ,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芾黻記”,並鈐有“米姓之 印”。
     此帖內容包括他自作的各體詩八首,故此帖又名 《書諸體詩捲》或《擬古詩帖》。全捲依序為五言古 詩《擬古》二首、七言*句《吳江垂虹亭作》二首、 七言律詩《入境寄集賢捨人》與《重九會郡樓》各一 首、五言古詩《和林公峴山之作》一首與七言古詩《 送王渙之彥舟》一首。《擬古》二首以行楷為主,第 一首詩運筆尚稱拘謹,到瞭第二首詩句“龜鶴年壽齊 ”,字形筆畫愈見細瘦,而有奇險之風,且愈到後麵 越見流暢飛快之筆意,體現瞭米芾隨意灑脫的個性和 刷字的特點;第五首詩《=和林公峴山之作》,字體 *顯縴細,筆勢*見挺拔,隨著用筆的快慢、輕重、 起收及轉摺,收放自如,錶現靈動,結體縱長傾側, 寫法字字不同,及書變化之能事,展現米芾一不偶於 俗一的個人特質,且因蜀素不易受墨,是而枯筆隨著 漸乾的墨漬,通篇墨色有濃有淡,筆畫問也齣現較多 的飛白。書傢緊湊的點畫、粗重與輕柔的綫條交互揮 灑,流利的筆勢與滯澀的觸感相生相濟,在鳥絲界欄 內,飛揚行筆,絲毫不為格式所拘,風檣陣馬的動感 與雍容沉穩的靜謐,形成瞭**一格的章法。
     《蜀素帖》捲絹本,行書,縱27.8cm,橫 270.8cm,現收藏於颱灣故宮博物院。《苕溪詩帖》 紙本,行書,縱30.3厘米,橫189.5厘米。北京故宮 博物院藏。全捲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祐戊 辰八月八日作”,知作於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1088 年),時米芾38歲。開首有句“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 ,襄陽漫仕黻”。知所書為自撰詩,共6首。
    

目錄

正文


《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中詩》 篇目介紹 《蜀素帖》: 米芾行書代錶作,以其跌宕起伏的筆勢、瀟灑不羈的風格,以及其獨特的“刷”書之法,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盛譽。全帖文采斐然,內容多是米芾在生活中的感懷與暢想,字裏行間流露齣作者曠達超逸的人生情懷。此帖不僅是米芾書法藝術的高峰,更是研究其生活、思想及當時文人交往的重要文獻。 《苕溪詩帖》: 米芾行書的又一力作,創作於其貶官至常州(古稱苕溪)期間。詩帖內容多描寫苕溪之景,筆法沉著痛快,結構疏朗,用筆多變,充分展現瞭米芾作為“集古字”大傢,融匯各傢之長,形成自傢麵貌的成熟藝術風格。此帖兼具藝術價值與文學價值,是理解米芾晚年心境的重要窗口。 《吳江舟中詩》: 米芾行書的另一幅珍貴作品。此帖為米芾泛舟吳江時所作,內容圍繞旅途見聞與即興抒懷。相較於《蜀素帖》的縱逸,《吳江舟中詩》在筆法的沉穩與字形的連貫上錶現更為突齣,透露齣米芾在不同心境下的筆墨變化。此帖為我們提供瞭認識米芾在不同創作情境下書風演變的寶貴材料。 《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介紹 《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是一套係統梳理、精選曆代書法名碑名帖的權威學術叢書。編纂者本著對中國書法藝術的敬畏之心,傾盡心力,從浩如煙海的碑帖中,甄選齣最能代錶各個時代、各個書體、各個大傢風貌的百部經典之作。此套叢書不僅收錄瞭曆代書聖大傢如王羲之、顔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人的傳世之寶,更將宋元明清乃至近現代的優秀書法作品一一網羅。 叢書的編纂注重文獻的權威性與版本的精確性。每一部碑帖均精選最佳拓本,力求字口清晰,墨色飽滿,最大限度地還原原作的風貌。同時,叢書配備瞭由資深書法傢、學者撰寫的導讀與賞析文章,深入淺齣地解讀碑帖的藝術特色、曆史背景、創作技法以及對後世的影響。這些解讀不僅能夠幫助初學者快速入門,更能為專業研究者提供寶貴的學術參考。 《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的齣版,不僅是一次對中國書法瑰寶的係統性整理,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重要傳承與發揚。它為書法愛好者、藝術院校師生、曆史文化研究者提供瞭一套集學術性、藝術性、普及性於一體的權威教材與珍貴讀物。通過研習此套叢書,讀者可以係統地瞭解中國書法的發展脈絡,提升審美能力,領略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藝術魅力。 《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中詩》的學術與藝術價值 本書精選瞭宋代大書法傢米芾的數件重要行書作品:《蜀素帖》、《苕溪詩帖》和《吳江舟中詩》。米芾以其“風檣陣馬”、“刷字”等鮮明的藝術風格,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集古字之長,卻不落俗套,形成瞭獨具個性的“米傢山水”與“米傢書”美譽。 《蜀素帖》是米芾行書的代錶作,充分展現瞭他不拘泥於點畫,著重於行筆中的提按頓挫與結構上的欹側靈動。其字形的大小錯落,筆勢的收放自如,無不體現齣作者胸中丘壑萬韆,揮灑自如的藝術境界。此帖所載之文,也多是米芾的人生感悟,其書與文的完美結閤,更增添瞭作品的藝術魅力。 《苕溪詩帖》與《吳江舟中詩》則是米芾在不同人生境遇下的筆墨寫照。在《苕溪詩帖》中,米芾的筆法更加沉著厚重,字形結構趨於嚴謹,但又不失其行書的流暢與灑脫。而在《吳江舟中詩》中,則能感受到米芾在旅途中的閑適與豁達,筆墨綫條顯得更加活躍,充滿瞭生命力。通過這幾件作品的並列欣賞,讀者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米芾在創作不同作品時,其書風的細微變化與內在統一性。 本書的齣版,不僅為書法研究者提供瞭寶貴的原始資料,也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瞭一個近距離接觸米芾藝術的絕佳機會。通過對這些經典作品的學習與臨摹,讀者不僅能夠領略到米芾獨特的藝術風采,更能從中汲取創作的靈感,提升自身的書法技藝與審美水平。作為《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中的一員,本書的價值在於其精良的影印品質、嚴謹的學術考證,以及對中國書法藝術傳承的重要貢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覺得,學習書法,除瞭技巧,更重要的是感受。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中詩/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讓我不僅僅是“看字”,更是“品字”。每一頁都充滿瞭匠心,從選紙到排版,再到注釋,都看得齣編者的用心。我尤其欣賞的是,它沒有過度解讀,而是將原貌和相對客觀的分析擺在讀者麵前,留給瞭我很大的思考和發揮空間。讀著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米芾的書齋,感受著他的筆墨情趣,收獲良多。

评分

剛拿到這本《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中詩/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迫不及待地翻開,書的裝幀很有質感,紙張也相當不錯,印刷清晰,細節之處的墨色還原也很到位。雖然我平常接觸碑帖不多,但米芾的字確實是聞名已久,早就想好好研究一下。這次這本書匯集瞭《蜀素帖》、《苕溪詩帖》和《吳江舟中詩》,這三件都是米芾的代錶作,能一次性看到這麼多經典,感覺很超值。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抱著學習書法的心態來買這本書,但讀著讀著,我發現它遠不止是字帖那麼簡單。書中的一些解讀和賞析部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不僅僅是把字帖原貌呈現齣來,還深入淺齣地講解瞭米芾的用筆特點、結構安排,甚至還結閤瞭米芾的書法史背景,讓我能更好地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寫,每一筆每一畫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和思考。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有收獲。

评分

對於我這種對古代書法藝術充滿好奇的人來說,這本《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中詩/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就像一本寶藏。它不僅僅是讓我看到米芾的字,更是讓我窺見瞭那個時代文人的風骨和情懷。《蜀素帖》的筆勢跌宕,氣勢恢宏,《苕溪詩帖》的靈動飄逸,《吳江舟中詩》的沉靜內斂,每件作品都像在訴說著一段故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這些作品創作背景的介紹,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內涵,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

评分

這次的《宋米芾書蜀素帖苕溪詩帖吳江舟中詩/中國碑帖百部經典叢編》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對細節的呈現。我特彆喜歡《苕溪詩帖》,那隨性而不失法度的筆觸,仿佛能感受到米芾在書寫時的那種自在與灑脫。書中的高清掃描和放大細節,讓我可以仔仔細細地觀察每一處飛白、每一絲枯筆,甚至是墨痕的濃淡變化,這對於提升自己的書法鑒賞能力非常有幫助。我嘗試著對著書中的字跡臨摹,感覺自己的筆法似乎也跟著有所進步,這讓我非常興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