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涉及古典音樂會中那些無法一眼看透的儀式化行為、看似古怪的慣例以及慣常的“遊戲規則”,也同時迴答這樣的問題:人們到底該何時鼓掌?
本書不是音樂辭典,更不是學術論文,也不是音樂會行為守則,而是一本指南。作者是一名專業音樂傢,經常齣入各大音樂廳,可謂對個中環節瞭如指掌,在本書中為各位讀者擔任嚮導,就像一個藝術的“領航員”,指明方嚮,講述音樂,介紹演奏傢,聊聊颱前和幕後的故事。這本書會讓你感到,音樂廳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未知世界,最重要的是,它能讓人們重返音樂會現場。
##还不错,虽然有点零散但仍让我这个小白了解到了很多。
评分##音乐普及
评分##音乐会前的指南,没有太多理论,闲杂但不无聊,即使你谙熟古典乐,也能在其中找到亮点。
评分##本书回答不了标题的疑问,作者或许确实是想写一本古典音乐入门的作品,但是读完反而证实了古典音乐各方面想要了解门槛都很高,甚至在音乐厅现场需要在什么时候鼓掌都有礼节要求,啊这...
评分 评分##1974年生的小提琴家霍普为今天如何聆听古典音乐发声;古典音乐从贵族音乐专业听众向大众走来,从如听仙乐到现在随时听反复听,却在流行音乐前不断流失听众;作者建议去现场聆听,不需太在意着装,不必熟悉曲目,音乐本身带来感动,他介绍古典音乐家分类,讲解乐团结构、指挥和排练等讲究,他是专业角度但打开心门,就各类疑问和话题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坦诚有趣,逸闻多多;大唱片公司不冒险,作者的音碟选冷门作品由小公司制作发行成功了;广播专题播放和到学校讲座都是推广的好方法;音乐家要有平台才能填平与普通听众之间的鸿沟,各行业同理;独奏家在台前想什么?背谱还是看谱?大调欢乐小调忧伤?该几时鼓掌?不识谱的歌唱家和演奏者很多的;乐谱是指南路要自己走;李斯特看一眼生谱就能弹好;贝小协最难;乱拍断弦解救法;意大利人热情。
评分##其实这本书很快能看完,也很有趣,涉及到演出的方方面面、曲目、鼓掌、演奏家、指挥等等,甚至还有事故。既适合新入坑的古典观众,也很适合想要跟亲友、学生“科普”的音乐演奏者和教师。但中文版翻译问题不少,从头到尾翻译腔非常严重,“以至于”多到令人发指,还有翻译错误,比如说Beaux Arts Trio一会儿翻译成艺术三重奏、一会儿常见的美艺三重奏。德沃夏克第九慢乐章被翻译成基本乐理世界中不存在的升D大调,实际上是降D大调。自然音阶和全音阶混淆成一体。莫扎特的情人韦伯,为什么会用“不幸”的修饰?《惊愕交响曲》在德国另有其名,理论上直译为鼓声交响曲,但是书中译为打击乐交响曲。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