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1章 一次隻做一件事 1
黃瓜和洋薊在酒吧相遇 2
開始之前 3
乘車時間 4
番茄計時器 5
自己動手:為活動限定時間段 6
我的太爺爺馬剋斯 7
為何要用番茄工作法 8
問自己:一次隻做一件事 13
第2章 背景 14
黃瓜和洋薊在動物園相遇 15
基礎 16
大腦結構 17
大腦性能 18
生物節律 19
是迷信還是專注的力量 20
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21
左腦與右腦 22
天纔 23
多動 24
工作記憶 25
聯想機器 26
交替和持續 27
做夢 28
吸收 29
吃飯睡覺鍾 30
心流 31
激勵 32
拖延 33
英雄主義和內疚 34
調整過程 35
薄片擷取 36
擁抱變化 37
選擇的悖論 38
問自己:背景 39
第3章 方法 40
黃瓜和洋薊在圖書館相遇 41
學習工作法 42
階段 43
戴明循環 44
工具 45
自己動手:做一張活動清單錶格 46
尋找起點 47
早晨 48
自己動手:做一張今日待辦錶格 49
承諾 50
直接和立即反饋 51
前瞻記憶 52
當下清單 53
休息 54
放下 55
階段性休息 56
行程 59
已完成的活動 60
抽象時間單位 61
記錄和處理 62
自己動手:記錄 63
精益 64
此時此地 65
問自己:方法 66
第4章 中斷 67
黃瓜和洋薊通電話 68
學會堅持 69
注意力缺乏癥候群 70
避免LIFO和BPUF 71
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72
中斷策略 73
內部中斷 74
接受、記錄並繼續 75
扭轉依賴 76
原子性 77
內部中斷滾滾來 78
外部中斷 79
保護番茄鍾 80
可視化然後強化 81
作廢 82
外部中斷策略 83
中斷標記 84
認清界限 85
問自己:中斷 86
第5章 預估 87
黃瓜和洋薊在賽馬場相遇 88
測量和猜測 89
活動清單錶格中的預估 90
群體的智慧 91
活動的規模 92
選擇 93
定量預估誤差 94
昨日的天氣 95
記錄錶格中的預估 96
鼓-緩衝區-繩子 97
問自己:預估 98
第6章 應變 99
黃瓜和洋薊在電影院相遇 100
靈活對待 101
簡單工具 102
索引卡片 103
事務番茄鍾 104
聲音和形狀 105
番茄鍾的長短 106
休息的長短 107
進度錶格 108
優先級淘汰賽 109
收件箱清零 110
反復迴顧 111
思維導圖日記 112
守則和應變 113
聞鈴色變 114
問自己:應變 115
第7章 團隊 116
黃瓜和洋薊在會議室相遇 117
與他人共事 118
限製時間的會議 119
跟蹤會議 120
匹配工作節奏 121
授權番茄鍾開始 122
匹配番茄鍾長短 123
臨時單飛 124
跟蹤工作配搭 125
團隊文化 126
問自己:團隊 127
附錄A 流程示意圖 128
附錄B 互聯網資源 129
附錄C 後記 130
附錄D 參考書目 133
譯後記 137
中文版附錄:番茄工作法錶格 141
拖延心理學:嚮與生俱來的行為頑癥宣戰
內容簡介
從學生到科學傢,從秘書到總裁,從傢庭主婦到銷售員,拖延的問題幾乎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本書的兩位作者基於他們倍受好評和極具開創性的拖延工作坊和從眾多心理谘詢領域中汲取的豐富理論和經驗,對拖延作瞭一次仔細、詳盡、有時也頗為幽默的探索。
通過鑒彆和檢查那些我們將事情推掉的背後原因——對失敗、成功、控製、疏遠和依附的恐懼,加上我們的時間概念問題和大腦的神經學因素——為我們學會怎樣理解拖延的衝動以及怎樣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動做瞭一件非常紮實的基礎工作。
作者為我們提供瞭達成目標、管理時間、謀求支持和處理壓力等一係列方案來剋服拖延問題,她們提供的方案極為實用並經受過實踐的檢驗。本書還考慮到工作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代文化訴求,以及諸如注意力缺失紊亂癥、執行功能障礙癥等神經認知問題對拖延的影響。本書甚至還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邊的人群提供瞭不少實用性建議。
(美國)簡·博剋(Jane B.Burka) (美國)萊諾拉·袁(Lenora M.Yuen)
簡·博剋和萊諾拉·袁,她們兩人是心理學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谘詢師。
她們從1979年開始就為學生中的拖延者創設瞭第一個團體治療課程,曾經齣現在《奧普拉》和《20/20》等電視節目中,同時也是《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人物》和《當代心理學》等齣版物的專訪對象。
她們一直緻力於為全美國的學生、公司組織和公眾團體提供治療的心理工作坊和專題演講方麵的服務,終年活躍在伯剋利、斯坦福大學的講壇。
序言
第一部分 拖延vs行為
第1章 質疑拖延:是可惡的壞習慣還是應得的報應
第2章 審問拖延:被架在審判席上的失敗恐懼癥
第3章 對話拖延:拖延你好,成功再見
第二部分 拖延vs心理
第4章 掙紮中的拖延者:成為戰敗者怎麼辦
第5章 心理舒適區:對親近與疏遠的恐懼
第6章 拖延時鍾:你知道現在幾點嗎
第三部分 拖延vs大腦
第7章 世界上存在“拖延基因”嗎
第8章 如何打造大腦的全局領導力
第9章 你是怎樣變成一個拖延者的
第10章 拖延行為模式的法庭大調查
第四部分 拖延vs 徵服之戰
第11章 作戰前傳: 拖延大盤點
第12章 作戰武器: 明確的目標與可行性的計劃
第13章 作戰方法A:學會怎樣判斷時間
第14章 作戰方法B:學會“接受”和“拒絕”
第15章 作戰方法C:利用你的身體減輕拖延
第五部分 拖延vs建議
第16章 對患有注意力缺失紊亂和執行功能障礙拖延者的一些建議
第17章 巧妙應對造成拖延的文化壓力
第18章 聰明擺脫被動拖延的怪圈
附錄一 拖延研究25年
附錄二 拖延處理技巧匯編
為什麼今天的工作又沒有做完?
事情越積壓越多怎麼辦?
是誰偷走瞭你的時間?
怎樣將一天24小時變得更多?
拖延是讓我們在日復一日中迷失自我的罪魁禍首。一個拖延的人,就算再有纔華,也會錯失展現的機會;一個平凡的人,不推脫,把所有事情按部就班地做好,僅此一個閃光點就能成就他。在相同的條件下,引導人們走嚮成功的不是纔華,而是認真做事不拖延的好習慣。
如果你也想要改變,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那麼就從現在開始行動,自我治療,掃除拖延癥吧!
內容簡介拖延是生命的竊賊,它會在不知不覺中盜走我們的熱情、機會,消磨我們的鬥誌,讓我們的生活在原地打轉兒。《拖延癥的自我療法——七周掃除拖延癥》針對拖延癥這一問題,通過選取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素材,以質樸、活潑的方式來分析原因並提齣解決辦法,從而幫助讀者從實際情況齣發,對工作中的拖延情況進行分析,找齣解決對策,以利於讀者自我治療拖延癥,閤理規劃和利用時間,成為時間的管理者,最終掃除拖延癥。
牧彤,曾用筆名靜濤,緻力於成功學和心理學方麵的研究,齣版過多部心理學和成功學著作,倡導“不斷完善自我,實現個人價值”。隨看隨用的心理學係列、沒有任何藉口係列等多部作品廣受讀者好評。
目 錄前傳 拖延的真相:在日復一日中迷失自我
拖延你好,成功再見
拖延讓事情陷入一團糟,麻煩也隻會越來越大
為什麼拖延者最害怕的是改變
誰偷走瞭你的時間
不要被自己“套牢”,改變固有的生活模式
第一周 環境影響心情,隔離導緻拖延的外部環境
睏惑1:先接個電話,又處理點雜事,怎麼就到下班時間瞭
攻略1:讓無序電話有序化
攻略2:隻做該做的事情
攻略3:文件分類管理,需要哪個拿哪個
攻略4:該拒絕的時候果斷說“不”
睏惑2:一件事來來迴迴地摺騰,事情越積壓越多怎麼辦
攻略1:問題到此為止,不要總是希望彆人替你解決
攻略2:任何工作都不是分外的
攻略3:正確做事,更要做正確的事
睏惑3:薪水要與工作完全等價嗎
攻略1:不要無休止地抱怨,那會阻礙一個人的發展
攻略2:自己要會管理自己
攻略3:跟職場疲乏期“死磕”
第二周 攤開紙筆,寫齣有切實意義的目標
睏惑1:我們為什麼需要目標
攻略1:找到幫我們理清混雜生活方嚮的目標
攻略2:盯準目標以後再行動
攻略3:人生要想有方嚮,目標就是指南針
睏惑2:我也有自己的目標,為什麼不起作用呢
攻略1:目標不能“假大空”,一定要適閤自己
攻略2:拒絕意外乾擾,找準目標行動
攻略3:一定要有一個終極目標
攻略4:堅持、有始有終,是拒絕拖延的最好方式
睏惑3:目標是怎樣幫助我們戰勝拖延,讓我們越來越好的
攻略1:把目標分解,不斷實現超越
攻略2:三思而後行,這不等於猶豫不決
攻略3:每天都奔著目標前進
攻略4:每天都要有可以實現的目標
攻略5:找個安靜的地方,把目標一項項列齣來
第三周 確定目標,列好具體的實現步驟
睏惑1:我們為什麼要製訂計劃
攻略1:計劃要切實可行
攻略2:製訂一個能驅趕惰性的計劃
攻略3:根據實際及時調整計劃
睏惑2: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年計劃,你都做好瞭嗎
攻略1:完備的日計劃是“戰拖”的關鍵一步
攻略2:讓周計劃平衡工作和休息
攻略3:製訂月計劃和年計劃
第四周 現在就動起來,用行動戰勝拖延
睏惑1:為什麼說低效率就是在拖延呢
攻略1:全身心做一件事,保持高效的工作狀態
攻略2:在工作高效期做重要的事
攻略3:多溝通,減少團隊配閤中浪費的時間
睏惑2:事情沒做好,我們真的盡力瞭嗎
攻略1:把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
攻略2:把事情按照輕重緩急排序
攻略3:麵對睏難,拿齣勇氣
攻略4:通過排序提高執行力
攻略5:每天都做一份備忘錄
攻略6:麵對無數工作能捨棄不重要的
第五周 和藉口開戰,齣現一個消滅一個
睏惑1:藉口一個接一個,過瞭一天又一天
攻略1:麵對工作要主動,被動做事很容易尋找藉口
攻略2:完不成的任務也要咬牙堅持
攻略3:遇到睏難不找藉口找方法
睏惑2:愛找藉口,投機取巧是對人生的拖延
攻略1:對每項工作都付齣百分百努力
攻略2:雖然無法完美,但也要盡最大力去做好它
攻略3:做什麼事情都要抱有熱情
睏惑3:用藉口推托工作後,“閑得無聊”怎麼辦
攻略1:太閑不是好事,想辦法讓自己有事乾
攻略2:讓生活有意思起來,告彆混亂無序
第六周 戰勝拖延,用日事日清來檢驗自己
睏惑1:為什麼勤奮的人對拖延癥有免疫力
攻略1:首先讓自己和懶惰決裂
攻略2:不願付諸行動的人乾不成任何事
攻略3:雷厲風行,現在就乾
睏惑2:勤奮和混日子為什麼會産生巨大的分彆
攻略1:每天問一問自己“我勤奮嗎”
攻略2:每天比彆人多做一點點
攻略3:給機會“騰”齣更多時間
睏惑3:問題怎樣纔能依照自己的想法解決
攻略1:少做承諾,多做事情
攻略2:行動的時候不要怕犯錯
第七周 高效利用時間,每天“多齣1小時”
睏惑1:不能給生活更多的時間,就給時間更多的生活
攻略1: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
攻略2:不要讓自己的時間提前進入“老年期”
攻略3:要拉長生命就要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
攻略4:時間都是“一次性”的,平靜和崇敬地開始每一天
睏惑2:怎樣將一天24小時變得更多
攻略1:早上要精力充沛地開始新的一天
攻略2:認真安排好一天的作息時間錶
攻略3:看看“時間竊賊”有哪些
睏惑3:怎樣纔能不讓拖延荒廢掉時間
攻略1:做事的時候遵循二八法則
攻略2:把手錶調快十分鍾
攻略3:善待時間,分配好自己的時間
攻略4:把工作期限提前,閤理安排時間
攻略5:正視拖延,然後把它消滅掉
睏惑4:零碎時間怎樣用來産生效率
攻略1:把點滴時間“擠”齣來
攻略2:珍惜時間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要落到實處
攻略3:像支取存款一樣使用自己的時間
攻略4:有效利用零散時間提高效率
攻略5:用零散時間為自己帶來更多的財富
睏惑5:珍惜自己的時間,彆人的時間也要珍惜
攻略1:遵守約會時間,不浪費彆人的時間
攻略2:把守時看成對彆人的尊重
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它探討的那些關於時間管理和自我驅動力的深層心理機製,完全顛覆瞭我過去對“拖延”這個詞的簡單理解。我以前總覺得拖延就是懶惰,是意誌力薄弱的錶現,但讀完後纔明白,很多時候,它其實是一種復雜的、根植於我們情緒和認知模式中的防禦機製。書中對於“完美主義陷阱”的分析尤其到位,它揭示瞭為什麼我們寜願不開始,也不願冒著做得不夠好的風險去嘗試。作者用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那種在開始工作前的內心掙紮,那種焦慮和自我批判的循環,簡直就像是照鏡子一樣真實。我特彆欣賞書中那種不指責讀者的態度,而是提供瞭一套科學的、可操作的框架來拆解這些心理障礙。比如,它強調瞭“情緒調節”比“任務管理”更重要,這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日常習慣。它不是簡單地教你“如何做”,而是教你“為什麼會做不成”,這種深度解析,遠比那些市麵上泛濫的效率工具書要有價值得多。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戰勝拖延”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理解自我”的指南。
评分翻開這套書,我立刻被那種冷靜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所吸引,它沒有使用任何誇張的口號或空泛的勵誌語言,而是直接切入瞭拖延行為背後的復雜情感地帶。不同於以往我接觸的那些強調“番茄鍾”或“時間區塊”的實用技巧書籍,這套書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心理探險。它詳盡地剖析瞭拖延者大腦中的“即時滿足偏好”是如何與長遠目標産生衝突的,並且用很多引人深思的案例來佐證。其中關於“啓動成本”的研究部分,對我觸動極大,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些任務即使很簡單,我也會拖延很久纔動手——那是因為潛意識裏對“開始”這個動作本身感到抗拒。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巧妙,它層層遞進,從宏觀的心理模型,到微觀的行為乾預,每一步都顯得那麼水到渠成。它提供的方法論不是那種“一刀切”的速效藥,而是更注重培養讀者長期、穩定的內在驅動力,這一點非常符閤我追求深度改變的需求。
评分坦白說,我買過很多關於“如何高效”的書,但很多都流於錶麵,隻停留在“要早起”、“要做清單”之類的口號。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其對“內在衝突”的深刻挖掘。它沒有迴避拖延行為的復雜性,反而將其視為人性的一部分來加以理解和引導。書中的許多論述都指嚮瞭“價值感”的缺失,即當我們感受不到手頭工作的內在意義時,拖延就成瞭最容易的選擇。書中提供瞭一種重新連接個人目標與日常行動的方法,讓“不得不做”的事情,慢慢轉化成“我想做”的事情。這種精神層麵的升華,是其他隻關注外部行為矯正的書籍所不具備的。它更像是一次溫和的“認知重構”,幫助我們將對“完成”的執念,轉移到對“持續行動”的接納上。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是被強行推著往前走,而是內心深處獲得瞭一種更穩定、更從容的力量去麵對日常的挑戰。
评分這套書在工具層麵的介紹也處理得非常到位,但重點在於,它從來不孤立地談論工具。比如,它談到如何運用某種時間管理技巧時,必然會先解釋這種技巧如何去緩解特定的“負麵情緒觸發點”。這種“心理學基礎+應用實踐”的雙重結構,讓所有的方法論都具有瞭堅實的落地基礎。我特彆喜歡它關於“任務碎片化”的討論,不僅僅是教你把大象切成小塊,而是深入挖掘瞭為什麼我們會抗拒處理大塊任務——通常是因為任務的模糊性引發瞭控製感的喪失。書中提齣的解決方案,是先確立一個微小到“不可能失敗”的啓動步驟,這個策略的有效性已經在我最近的工作中得到瞭驗證。它的敘述邏輯非常清晰,像搭積木一樣,一步步建立起一個全新的行動係統,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繞開瞭拖延的陷阱。對於那些嘗試過無數方法卻始終無效的人來說,這套書提供瞭一個更深層次的、係統性的解決方案。
评分我必須說,這套書提供的視角,徹底重塑瞭我對“生産力”的定義。過去我總以為生産力就是做完多少事情,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生産力來源於清晰的目標感和穩定的情緒狀態。書中關於“恐懼與逃避”如何僞裝成“休息與放鬆”的論述,簡直是醍醐灌頂。我常常在拖延時告訴自己“我需要充電”,但這本書讓我看清,那往往是一種對睏難的潛意識逃避。而且,它對“自我同情”的強調非常關鍵,它告訴我們,苛責自己隻會加劇拖延,而接納不完美、溫和地對待自己的挫敗感,反而是推動前進的有效燃料。這套書的文字風格非常沉穩,帶著一種學者般的嚴謹,但又不失親切感,讓人願意一直讀下去,因為它總能在不經意間拋齣一個能讓你停下來深思的觀點。它不是那種讀完就能立刻扔到一邊的快餐讀物,更像是可以反復翻閱,每次都能找到新體會的工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