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風格導讀

建築風格導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歐文.霍普金斯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 5
“古典时代”建筑 6
古希腊建筑 8
古罗马建筑 12
早期基督教建筑 16
拜占庭风格 18
罗马式建筑 22
哥特式与中世纪建筑 26
早期哥特式 28
盛期哥特式 32
晚期哥特式 36
威尼斯哥特式 40
世俗哥特式 44
城堡 48
文艺复兴与手法主义 52
早期文艺复兴 54
盛期文艺复兴 58
北欧文艺复兴 62
手法主义 66
巴洛克与洛可可 70
意大利巴洛克风格 72
德国与东欧巴洛克风格 76
西班牙与拉丁美洲巴洛克风格 80
法国巴洛克风格 84
英国巴洛克风格 88
洛可可风格 92
新古典主义 96
帕拉第奥主义 98
古典复兴 102
希腊复兴 106
帝国风格 110
风景画风格 114
崇高主义 118
折中主义 122
哥特复兴 124
东方主义 128
学院派风格 132
工艺美术运动 136
新艺术风格 140
装饰艺术 144
现代主义 148
芝加哥学派 150
表现主义 154
新客观主义 158
国际风格 162
功能主义 166
构成主义 170
集权主义 174
夸张的古典主义 178
本质主义 180
粗野主义 184
新陈代谢主义 188
高技派 192
现代主义之后 196
地域主义 198
后现代主义 202
解构主义 206
生态建筑 210
表现理性主义 214
文脉主义 218
后记 223
延伸阅读 224
专业词汇 226
索引 233
图片来源 239
作者致谢 240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建築“風格”這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産生於19世紀,形成於對建築學本身的研究過程中。在這一時期,與建築“風格”的理念最密切相關的人物是瑞士建築曆史學傢海因裏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ölfflin)。作為具有影響力的德國文化曆史學傢雅各布•布剋哈特(Jacob Burkhardt)的學生,沃爾夫林以近似於對待科學研究般嚴謹的方法,建立瞭一整幅有關建築曆史的圖錶,來描述他所提齣的關於“風格的發展問題”。他同時提齣並建立瞭五對互相對立的概念:綫性/非綫性;平麵/凹進;封閉式/開放式;多樣性/統一性;絕對清晰/相對清晰。有瞭這個框架,任何受過一定的視覺教育的建築曆史學傢都有能力沿著這個框架對任何一部特定的建築作品的“風格”進行確定,從而可以對這幅圖錶

進行不斷的完善。

沃爾夫林的這個理念受到瞭來自四麵八方的批判。一些人批評瞭他的這種做法,首先,他們認為沃爾夫林把人類對藝術與建築的體驗降低到瞭一係列的錶麵化的、離散的參數層麵,而否定與忽略瞭存在於其中的人類的主觀的、直覺的與情感上的反映。並且,沃爾夫林的理論傾嚮於忽視內容而主張形式,同時也忽略瞭決定著如何建立一個建築或藝術品的社會、經濟和物質方麵的因素。在沃爾夫林本質上是黑格爾主義(Hegelian)的思想裏,“風格”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生命與軌跡,而藝術傢和建築師們的作用卻被降低瞭,他們隻不過是那些僅僅按照時代精神所注定的劇情腳本來進行錶演的演員而已。在某些方麵,這些批評開始把“沃爾夫林的理論和方法”變成瞭一種漫畫式的諷刺。盡管如此,人們對“風格”一詞還是有果斷而明確的態度的,特彆是對於從社會曆史學的角度來看問題的曆史學傢們,對於他們而言,通常是以決定論與精英論來感知“風格”。

所以,在創作這樣的一本書的時候,作者同時遇到瞭來自概念性與實用性兩個方麵的問題,除此之外還要麵對曆史方麵的問題;不管建築“風格”的理念是如何被構想齣來的,19世紀的建築師們已經開始認真的考慮自己到底是哪一種“風格”的支持者。而從另一個方麵,人們把以往錶現齣某些共同的“文體”特徵的建築作品收集整理在一起的過程中,具有相同風格的建築也必然會將其他風格排除在外。然而,各個時代的建築,其産生的社會背景畢竟是極其廣闊的,同時也被極其廣泛的個體所塑造,所能夠錶現齣來的多樣性事實上也是現有的任何包含“文體”類彆的框架難以完全涵蓋的。因此,建築“風格”在這裏可以被廣義地認為:在一些情況下,“風格”用非常獨特的方式對建築進行分組和分析;而在另一些情況下,“風格”則通過強調某些特定的文化趨勢或建築敘事方法,從而把錶麵上似乎不相關的建築作品匯集起來;甚至在特定場閤,建築師們聯閤起來自己定義的一場運動也可用風格來錶述,即使有的運動還稱不上是一種真正的“風格”,在20世紀,人們需要對這些團體的主張保持高度的認識。而作為每一個獨立的建築師,沒有必要在其職業生涯中保持一種一緻的風格,他們可能在開始其職業生涯的時候屬於一個“風格”,而快結束職業生涯的時候完全是另外的一種“風格”。所以,理所當然的存在這樣的建築師:他們的作品不能完全被劃分成某一種風格。

本書共分九章,每一章的順序大體遵循風格建立的時期或建築建造的時代。其中每一種單獨的“風格”是根據共同的形式特點、地理位置、大的文化趨勢、運動或意識形態——或這些因素的各種組閤而形成。本書的重點在於視覺上的傳達:對每一種“風格”都會有一段簡短的介紹,然後通過配有解說文字的圖片來講解和描述這種風格所包含的主要特徵。這些特徵可以是一種標誌性的窗戶設計,也可能是一種特定的裝飾與材料,或者是隱藏在某種“風格”下的特殊的思想含義。通過這種方式,這本書可以當作一本參考書,同時也是一本具有教育意義的建築圖書。雖然“風格”的理念具有約束性或者排他性,並且“風格”有著固有的聯係與分組的方法程序,但是,它從此使我們有能力去發現並升華那些曾經被我們忽視的東西。

用户评价

评分

##辅读材料,帮助搭建脉络体系,可参考着提纲挈领过一遍概念。先学习细分风格领域知识,再对照这本梳理比较符合认知逻辑

评分

##里面的文字部分,大多数看不懂,但对大趋势,大概能明白点

评分

##要配合B站上的外国建筑史一起看,否则图文还是太简单了点

评分

##配图PPT,形式规整,关键词总结简明有效,看图说话,对认识风格很有帮助。但文字描述太难读了,我不怕术语,怕没有前后文根本没可能读懂的文献引用

评分

评分

##配图PPT,形式规整,关键词总结简明有效,看图说话,对认识风格很有帮助。但文字描述太难读了,我不怕术语,怕没有前后文根本没可能读懂的文献引用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