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書 名 | 量子力學(捲1)(第5版) | ||
| 作 者 | 曾謹言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 |
| 齣版時間 | 第5版 (2013年10月1日) | 印刷時間 | |
| 頁 數 | 552頁 | 字 數 | |
| I S B N | 9787030387226 | 開 本 | 16開 24.2 x 17.6 x 3 cm |
| 包 裝 | 精裝 | 重 量 | 1000 g |
| 語 種 | 簡體中文, | 定 價 | 89.00元 |
| 編輯 | |||
| 捲Ⅰ內容包括:量子力學的誕生、波函數與薛定諤方程、一維定態問題、力學量用算符錶示、力學量隨時間的演化與對稱性、中心力場、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錶象變換與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自鏇、力學量本徵值的代數解法、束縛定態微擾論、量子躍遷、散射理論、其他近似方法。為幫助讀者更深入掌握有關內容,書中安排瞭適當的例題、練習題和思考題。每一章還選入瞭適量的習題,供讀者選用。 |
| 目 錄 | |||
| 第五版序言 第四版(2007年)序言(摘錄) 第三版(2000年)序言(摘錄) 第二版(1990年)序言(摘錄) 版(1981年)序言(摘錄) 捲Ⅰ總目錄 第1章量子力學的誕生 第2章波函數與Schrodinger方程 第3章一維定態問題 第4章力學量用算符錶達 第5章力學量隨時間的演化與對稱性 第6章中心力場 第7章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 第8章錶象變換與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 第9章自鏇 第10章力學量本徵值的代數解法 第11章束縛定態微擾論 第12章量子躍遷 第13章散射理論 第14章其他近似方法 數學附錄 附錄一波包 附錄二函數 附錄三Hermite多項式 附錄四Legendre多項式與球諧函數 附錄五閤流超幾何函數 附錄六Bessel函數 附錄七徑嚮方程解在奇點r=0鄰域的行為 附錄八自然單位 捲Ⅱ總目錄 第1章量子態的描述 第2章量子力學與經典力學的關係 第3章量子力學新進展簡介 第4章二次量子化 第5章路徑積分 第6章量子力學中的相位 第7章角動量理論 第8章量子體係的對稱性 第9章氫原子與諧振子的動力學對稱性 第10章時間反演 第11章相對論量子力學 第12章輻射場的量子化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數學附錄 附錄A分析力學簡要迴顧 附錄B群與群錶示理論簡介 捲Ⅰ章節目錄 第1章量子力學的誕生 1.1經典物理學碰到瞭哪些嚴重睏難? 1.1.1黑體輻射問題 1.1.2光電效應 1.1.3原子的綫狀光譜及其規律 1.1.4原子的穩定性 1.1.5固體與分子的比熱問題 1.2Planck—Einstein的光量子論 1.3Bohr的量子論 1.4deBroglie的物質波 1.5量子力學的建立 習題 第2章波函數與Schrodinger方程 2.1波函數的統計詮釋 2.1.1波動—粒子二象性的分析 2.1.2概率波,多粒子係的波函數 2.1.3動量分布概率 2.1.4不確定性原理與不確定度關係 2.1.5力學量的平均值與算符的引進 2.1.6統計詮釋對波函數提齣的要求 2.2Schrodinger方程 2.2.1方程的引進 2.2.2量子力學中的初值問題,傳播子 2.2.3不含時schrodinger方程,能量本徵值與定態 2.2.4Schrodringer方程的普遍錶示式 2.3態疊加原理 2.3.1量子態及其錶象 2.3.2態疊加原理 2.3.3光子的偏振態的疊加 習題 第3章一維定態問題 3.1一維定態的一般性質 3.2方勢阱 3.2.1無限深方勢阱,離散譜 3.2.2有限深對稱方勢阱 3.2.3束縛態與離散譜的討論 3.3一維散射 3.3.1勢壘穿透 3.3.2方勢阱的穿透與共振 3.4一維諧振子 3.5δ勢 3.5.1δ勢壘(阱)的穿透 3.5.2δ勢阱中的束縛態能級 3.5.3δ勢與方勢的關係,ψ'的躍變條件 3.6束縛能級與散射波幅極點的關係 3.7綫性勢,重力場 3.7.1綫性勢阱中的束縛能級 3.7.2綫性勢中的遊離態 3.7.3重力場的離散能級 3.7.4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矛盾 3.8周期場 3.8.1Floquet定理 3.8.2Bloch定理 3.8.3能帶結構與物質導電性 3.9動量錶象 習題 第4章力學量用算符錶達 4.1算符的一般運算規則 4.2厄米算符的本徵值與本徵函數 4.3共同本徵函數 4.3.1不確定度關係的嚴格證明 4.3.2角動量(l2,l2)的共同本徵態,球諧函數 4.3.3求共同本徵態的一般原則 4.3.4對易力學量完全集(CSCO) 4.3.5量子力學中力學量用厄米算符錶達 4.4連續譜本徵函數的“歸一化” 4.4.1連續譜本徵函數是不能歸一化的 4.4.2δ函數 4.4.3箱歸一化 習題 第5章力學量隨時間的演化與對稱性 5.1力學量隨時間的演化 5.1.1守恒量 5.1.2位力(virial)定理 5.1.3能級簡並與守恒量的關係 5.2波包的運動,Ehrenfest定理 5.3schrodinger圖像,Heisenberg圖像與相互作用圖像 5.3.1Schrodinget圖像 5.3.2Heisenberg圖像 5.3.3相互作用圖像 5.4守恒量與對稱性的關係的初步分析 5.4.1空間的均勻性(平移不變性)與動量守恒 5.4.2空間各嚮同性(鏇轉不變性)與角動量守恒 5.4.3空間反射不變性與宇稱守恒 5.4.4時間的均勻性與能量守恒 5.5全同粒子係與波函數的交換對稱性 5.5.1全同粒子係的交換對稱性 5.5.2兩個全同粒子組成的體係,Pauli原理 5.5.3N個Fermi子體係 5.5.4N個Bose子體係 習題 第6章中心力場 6.1中心力場中粒子運動的一般性質 6.1.1角動量守恒與徑嚮方程‘ 6.1.2Schrodinger方程的解在r→0鄰域的行為 6.1.3二體問題 6.2球方勢阱 6.2.1無限深球方勢阱 6.2.2有限深球方勢阱 6.3三維各嚮同性諧振子 6.4氫原子 6.5Hellmann—Feynman定理 6.5.1HF(Hellmann—Feynman)定理 6.5.2HF定理在中心力場問題中的應用 6.6二維中心力場 6.6.1三維和二維中心力場的關係 6.6.2二維無限深網方勢阱 6.6.3二維各嚮同性諧振子 6.6.4二維氫原子和類氫離子 6.7一維氫原子 習題 第7章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 7.1電磁場中荷電粒子的Schrodinger方程 7.2Landau能級 7.3正常zeeman效應 7.4均勻磁場中各嚮同性荷電諧振子的殼結構 7.5超導現象 7.5.1唯象描述 7.5.2Meissner效應 7.5.3超導環內的磁通量量子化 習題 第8章錶象變換與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 8.1量子態的不同錶象,幺正變換 8.2力學量(算符)的矩陣錶示與錶象變換 8.3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 8.4Dirac符號 第9章自鏇 9.1電子自鏇 9.1.1提齣電子自鏇的宴驗根據與自鏇的特點 9,1.2自鏇態的描述 9.1.3自鏇算符與Pauli矩陣 9.1.4電子的內稟磁矩 9.2總角動量 9.3堿金屬原子光譜的雙綫結構與反常Zeeman效應 9.3.1堿金屬原子光譜的雙綫結構 9.3.2反常Zeeman效應 9.4二電子體係的自鏇態 9.4.1自鏇單態與j重態 9.4.2Bell基,糾纏態 9.5原子的電子殼結構與元素周期律 9.6原子核的殼結構 習題 第10章力學量本徵值的代數解法 10.1Schrodinger因式分解法 10.2角動量的一般性質 10.3角動量的Schwinger錶象 10.4兩個角動量的耦閤,CG係數 習題 第11章束縛定態微擾論 11.1一般討論 11.2非簡並態微擾論 11.3簡並態微擾論 習題 第12章量子躍遷 12.1量子態隨時間的演化 12.2量子躍遷,含時微擾論 12.2.1量子躍遷 12.2.2含時微擾論 12.2.3量子躍遷理論與不含時微擾論的關係 12.3周期微擾,有限時間內的常微擾 12.3.1周期微擾 12.3.2常微擾 12.4能量—時間不確定度關係 12.5光的吸收與輻射 12.5.1光的吸收與受激輻射的半經典處理 12.5.2自發輻射的Einstein理論 12.5.3激光原理簡介 習題 第13章散射理論 13.1散射現象的一般描述 13.1.1散射的經典力學描述.截麵 13.1.2散射的量子力學描述.散射波幅 13.2Born近似 13.2.1Green函數,Lippman—Schwinger方程 13.2.2Born近似 13.2.3Coulomb散射的Born近似 13.3全同粒子的碰撞 13.3.1無自鏇不同粒子的碰撞 13.3.2無自鏇全同粒子的碰撞 13.3.3自鏇為1/2全同粒子的碰撞 13.4分波法 13.4.1守恒量的分析 13.4.2分波的散射波幅和相移 13.4.3光學定理 13.4.4低能共振散射,Breit—Wigner公式 13.4.5非彈性散射的分波描述 13.5Coulomb散射 13.5.1拋物綫坐標解法 13.5.2球坐標解法 13.5.3Regge極點 13.5.4二維Coulomb散射的|m|分波與Regge極點 附錄:質心坐標係與實驗室坐標係的關係 習題 第14章其他近似方法 14.1變分原理及其應用 14.1.1變分原理與Schrodinge7方程 14.1.2Ritz變分法 14.1.3Hartree自洽場,獨立粒子模型 14.2分子的振動和轉動,Born—Oppeliheimer近似 14.2.1Born—Oppenheimer近似 14.2.2雙原子分子的轉動與振動 14.2.3三原子直綫分子的振動 14.3氫分子離子與氫分子 14.3.1氫分子離子 14.3.2氫分子 14.3.3化學鍵的量子力學定性描述 14.4Fermi氣體模型 14.4.1金屬中的電子氣 14.4.2原子核的Fermi氣體模型 習題 數學附錄 附錄一波包 附錄二δ函數 附錄三Hermite多項式 附錄四Legendre多項式與球諧函數 附錄五閤流超幾何函數 附錄六Bessel函數 附錄七徑嚮方程解在奇點r=0鄰域的行為 附錄八自然單位 參考書目 索引 |
......
......
翻開這本《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教程》,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嚴謹而沉穩的氣息。這本書在闡述熱力學三大定律時,采用瞭非常精煉和公理化的語言,這對於追求理論完備性的學習者來說是莫大的安慰。它沒有迴避統計力學與宏觀熱力學之間的深刻聯係,而是通過微觀粒子行為的統計描述,巧妙地解釋瞭熵增原理這類看似反直覺的宏觀現象。特彆是關於配分函數和係綜理論的講解,深入淺齣,將玻爾茲曼分布的推導過程處理得非常優雅。書中對於相變和臨界現象的討論,更是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用簡明的模型(如伊辛模型)揭示瞭復雜係統行為的本質規律。這本書的深度要求讀者有一定的數學基礎,但一旦掌握,它將為理解凝聚態物理乃至宇宙學中的熱力學極限打下堅實的基礎,讀完後感覺整個物理世界的運行規律都變得更加清晰可循瞭。
评分我最近在研讀的這本《光學基礎與實驗技術》給我的體驗非常“立體”。它平衡得近乎完美,既有紮實的幾何光學基礎,又毫不拖泥帶水地過渡到瞭量子化的波動光學。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對實驗技術的重視程度。作者似乎深知,脫離瞭實驗的光學理論是蒼白的。因此,書中的每一章都配有詳細的實驗設計思路和誤差分析方法,甚至提到瞭現代光譜儀和激光乾涉儀的工作原理。例如,在講解夫琅和費衍射時,書中不僅給齣瞭嚴格的數學公式,還配有不同孔徑和光照條件下的實際圖像對比,這使得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對於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而言,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實踐指南,它激發瞭我去搭建自己的光學颱,親手驗證那些書本上的公式。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編排方式,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趣味性和知識的留存率。
评分另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是《電磁學原理與應用》。這本書的廣度和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僅僅停留在麥剋斯韋方程組的純數學推導上,更著重於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工程應用緊密結閤起來。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波動光學和狹義相對論電磁學統一性的探討。作者在介紹邊界條件和波導管等復雜課題時,沒有采取那種“公式堆砌”的寫法,而是先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模型,再循序漸進地引入必要的數學工具,這種“物理先行”的思路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書中大量的工程實例,例如天綫設計和電磁屏蔽的原理分析,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實際應用的大門。它讓我明白,電磁學並非隻是抽象的場論,更是驅動現代通訊和能源技術的核心。閱讀過程中,我時常停下來思考作者提齣的開放性問題,這極大地鍛煉瞭我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评分最後要談的這本書,關於《近代物理實驗方法精選》,其特點在於“精”與“新”。它側重於介紹那些在現代物理研究前沿經常使用到的、對精度要求極高的測量技術。不同於傳統的描述性教材,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技術手冊與理論迴顧的結閤體。它詳盡地分析瞭從真空技術、低溫製冷到高精度計時係統等一係列關鍵技術。例如,它對“鎖相放大器”原理的闡述極為透徹,不僅解釋瞭其數學模型,還給齣瞭噪聲抑製的實際電路考量。在處理數據采集與分析時,作者推薦瞭現代化的編程工具和統計方法,這對於跨學科背景的學生來說極其友好。這本書沒有追求覆蓋所有領域,而是選擇瞭那些真正具有突破性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實驗方法進行深度剖析,讀完後感覺自己仿佛參與瞭一次頂尖實驗室的參觀和學習,對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可測量的物理量有瞭全新的認知。
评分這本《經典力學導論》簡直是物理學習者的福音!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清晰,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旁邊手把手地指導。對於那些初次接觸經典力學概念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引入部分處理得尤為齣色。它沒有急於拋齣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先用直觀的物理圖像和生活中的例子來搭建起對力、運動和能量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牛頓定律時的細緻入微,每一個概念的推導都力求邏輯嚴密又不失生動。書中的插圖和例題設計得極具啓發性,很多看似抽象的力學問題,在讀完配套的解析後豁然開朗。特彆是關於約束力和虛擬功的部分,以往總覺得難以把握,但這本書通過精心構造的例子,將這些深層次的概念講解得層次分明,讓人能夠真正體會到理論的內在美感和普適性。對於想打下堅實基礎,為後續學習更高級理論做準備的同學,這本書絕對是首選的“墊腳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