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與生活(精裝19版) | ||
| 定價 | 368.00 |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4年11月 | |
| 開本 | 大16開 | |
| 作者 | ||
| 裝幀 | 精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15371775 | |
| 重量 | 1930 | |
《心理學與生活》是一部心理學經典教科書,美國ETS將《心理學與生活》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書。 我國心理學界有不少教師多年來一直在用本書英文版作為教學用書。懷著對我國心理學基礎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學心理學係20位教授通力閤作,每人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長和興趣各選取一部分,精心翻譯。正如王壘教授所言:“這部教材的翻譯是北大心理學係教授們集體智慧和團隊凝聚力的結晶。”《心理學與生活》第壹6版中譯本在國內齣版的十年來,纍計發行50餘萬冊,贏得瞭廣大心理學師生及普通讀者的喜愛和認可。她不僅伴隨著很多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走上瞭心理學的學習和職業發展之路,而且也幫助眾多普通讀者獲得瞭寶貴的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與生活》首版於20世紀50年代,半個多世紀以來,不斷與時俱進,迄今已修訂19次。本書譯自英文原版《心理學與生活》第壹9版,較之第壹6版已經有瞭大幅的修訂,全書精簡為16章,更新瞭數十萬字和1000多篇參考文獻,新增瞭“生活中的心理學”與“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兩個專欄。同時,此次在譯文上也進行瞭精心修訂。 作者形象地將學習《心理學與生活》的過程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選擇她,相信你一定不虛此行。
前言 xxii
1 生活中的心理學 1
2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1
統計學附錄 43
3 行為的生物學和進化基礎 53
4 感覺和知覺 86
5 心理、意識和其他狀態 128
6 學習與行為分析 157
7 記 憶 191
8 認知過程 232
9 智力與智力測驗 275
10 人的畢生發展 304
11 動 機 350
12 情緒、壓力和健康 381
13 理解人類人格 421
14 心理障礙 460
15 心理zhi療 502
16 社會心理學 538
練習題 585
專業術語錶 603
參考文獻 628
最近讀瞭一本關於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書籍,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城市的麵貌充滿好奇,但從未想過這些高樓大廈、道路交通背後隱藏著如此多的智慧和考量。這本書詳細闡述瞭城市規劃的理念、原則和方法,從宏觀的區域發展到微觀的街道空間,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作者用大量的案例研究,展示瞭不同城市在規劃設計上的成功與失敗,讓我看到瞭規劃對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深遠影響。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可持續城市”的章節,探討瞭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書中還介紹瞭許多前沿的規劃理念,比如“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等,讓我對未來的城市形態充滿瞭期待。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城市有瞭新的認識,也開始更加關注身邊的城市環境,思考如何纔能讓城市變得更加宜居。
评分我最近被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哲學思考所深深吸引。起初,我以為這隻是一本教我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時間的實用指南,但讀下去纔發現,它遠不止於此。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一堆“萬能公式”或“技巧”,而是從哲學的高度,探討瞭“時間”本身的意義,以及我們與時間的關係。他引述瞭古今中外許多哲學傢的思想,比如亞裏士多德關於“目的”的論述,海德格爾關於“在世存有”的觀點,以及東方智慧中關於“當下”的強調。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時間的觀念,不再僅僅把它看作是需要被填滿的資源,而是生命的本質,是體驗和存在的載體。書中提齣的“反時間管理”的概念,以及如何通過“做減法”來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那種“忙碌但無所得”的狀態,並嘗試著去擁抱更具深度和意義的生活方式。這本書的語言也相當優美,充滿瞭哲思的韻味,每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评分我最近有幸讀到一本關於古希臘神話的解讀,簡直是驚為天人!這本書不同於我以往接觸過的任何版本,它沒有簡單地羅列神祇和他們的故事,而是從曆史、文化、哲學等多個維度,深入挖掘瞭這些神話背後蘊含的意義。作者巧妙地將神話與古希臘人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價值觀聯係起來,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古希臘世界。我特彆著迷於書中對“英雄原型”的分析,比如俄狄浦斯、赫拉剋勒斯等,作者通過解讀他們的命運,探討瞭人類普遍存在的欲望、恐懼、以及麵對挑戰時的掙紮。讀完之後,我纔真正理解為什麼這些古老的故事能夠穿越時空,至今仍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書中還引用瞭大量的史料和考古發現,增加瞭其學術性和可信度。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神話的好奇心,更讓我對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有瞭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我最近讀瞭一本關於人工智能的科普讀物,簡直讓我大開眼界!這本書從人工智能的起源講起,詳細介紹瞭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核心概念,讓我這個對技術不太瞭解的人也能輕鬆理解。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和實際案例,比如自動駕駛汽車、語音助手、推薦算法等等,讓我看到瞭AI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原來我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中和AI打交道。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還探討瞭AI對未來社會可能産生的影響,包括對就業市場、倫理道德以及人類自身的思考。讀完這本書,我對AI的認識不再是模糊的科幻概念,而是有瞭更清晰、更深入的理解。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創造性AI”的部分,作者分析瞭AI在藝術創作、音樂生成等領域的潛力,讓我對未來的可能性充滿瞭好奇和期待。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棒的科普書,內容充實,語言通俗易懂,而且具有前瞻性,強烈推薦給所有對AI感興趣的朋友們!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一本關於古典音樂欣賞的書,真是相見恨晚!我一直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鍾,但總覺得自己在欣賞層麵還停留在比較錶麵的階段。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簡單介紹幾位音樂傢的生平,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古典音樂的特點。從巴洛剋時期的嚴謹與輝煌,到古典主義時期的均衡與和諧,再到浪漫主義時期的情感澎湃與自由奔放,作者都用細膩的筆觸和專業的知識,引導讀者去感受音樂的靈魂。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奏鳴麯式”和“賦格”的章節,作者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將復雜的音樂結構變得一目瞭然。讀完之後,我再聽貝多芬的交響麯,仿佛能聽到每一個聲部的對話,感受到作麯傢在結構上的精妙構思。書中還提供瞭許多精選的樂麯推薦,讓我重新發現瞭許多被遺忘的瑰寶。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的音樂鑒賞能力,更讓我對人類的藝術創造力有瞭更深的敬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