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7歲前應該培養齣來的孩子智商
定價:29.80元
作者:支雅瓊著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10410772
字數:200000
頁碼:24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如果將人類成年後能夠達到的智力水平算作是100分的話,那麼從齣生到4歲這期間,孩子的智力水平能夠發展到50分,而等孩子長到7歲的時候,他的智力水平已經能夠達到80分以上,剩下的不到20分,則是在7—18歲這個長長的年齡段中獲得的。由此可以看齣,0—7歲是兒童智力成長的關鍵期。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種自我審視和心性的修煉。我注意到作者在講解各種“智力培養”方法時,總會巧妙地穿插一些關於父母自身情緒管理的論述。這一點非常打動我,因為我深知,一個焦慮的父母,是無法培養齣一個內心平和、專注力強的孩子的。書中提到,孩子對外界的感知,首先來自於對父母麵部錶情和語氣的解讀,如果父母在陪玩過程中總是心不在焉,或者因為孩子未能迅速掌握某個技能而錶現齣不耐煩,這種負麵能量會像病毒一樣迅速傳染。它用生動的案例說明,一個在寬容和鼓勵氛圍中成長的孩子,其探索世界的動力遠比被高壓灌輸知識的孩子要持久得多。我甚至開始反思自己過去在一些小事上對孩子的催促,比如吃飯、穿衣這些日常瑣事,它們看似無關緊要,實則都是在塑造孩子對“效率”和“自我價值”的初步認知。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宏大的“智商培養”目標,拆解成瞭無數個可以日常實踐的微小瞬間。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一點是,它超越瞭單純的“智力”範疇,而深入探討瞭“情商”與“逆商”在早期建立的重要性。作者明確指齣,一個情商高的孩子,首先是一個能被父母有效理解和接納的孩子。書中對於如何處理孩子情緒爆發(Tantrums)的建議,堪稱經典,它指導傢長如何區分孩子的“需求”和“情緒錶達方式”,鼓勵我們先接納“你很生氣”這個事實,再引導他們用恰當的方式錶達。這種共情式的處理,極大地減少瞭親子間的對抗感。讀完後我深有體會,真正的智力發展,是建立在安全感和穩定情緒之上的,如果孩子的心裏總是一團亂麻,任何知識的灌輸都會事倍功半。這本書提供瞭一種長遠視角,它教我們投資於孩子的內在穩定性和適應力,而不是僅僅追求眼前的分數或技能的掌握。它不僅是一本育兒書,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局限與成長的潛力。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精妙,它沒有采用傳統的年齡分段或能力分項的死闆模式,而是更側重於“情境化”的學習路徑。例如,書中關於“空間感知力”的培養,並沒有直接推薦搭建復雜的積木,而是從廚房裏的日常物品擺放、戶外散步時對影子長短的觀察入手,將抽象的幾何概念融入到孩子們最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和孩子的抗拒心理。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章節,它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自然光綫的變化來引導孩子認識“時間”的概念,這遠比機械地告訴孩子“現在是幾點”要深刻得多。此外,作者對於語言能力的培養建議也十分具有啓發性,她強調的不是詞匯量的堆砌,而是“深度對話”——即如何迴應孩子“為什麼”的提問,用更具啓發性的反問來引導他們自己尋找答案,這種互動的深度,纔是構建高級思維的基石。這本書就像一本“生活觀察手冊”,教我們如何把傢變成一個充滿學習機會的迷你實驗室。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極為深刻的印象,那種清新又不失穩重的色調搭配,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內容的重要性。我原本對這類育兒書籍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畢竟市麵上的“秘籍”太多,真正能落到實處的卻鳳毛麟角。然而,在翻閱瞭前幾頁後,我發現作者的切入點非常新穎,它沒有采用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口吻,反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分享他走過的彎路和總結齣的心得。尤其是關於如何觀察孩子在不同月齡的細微變化,那部分的描述細緻入微,幾乎讓我迴憶起我自傢孩子剛齣生的那段手忙腳亂的日子。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早期刺激”與“過度乾預”之間界限的探討,許多新手父母都容易在“不錯過任何一個學習機會”的焦慮中,不自覺地將日程排得滿滿當當,這本書卻旗幟鮮明地倡導留白的重要性,提醒我們,孩子的好奇心纔是最好的老師,而大人的任務是提供一個安全的探索環境,而不是做內容的填鴨匠。這種返璞歸真的理念,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讓人讀起來心裏踏實,沒有那種被推著跑的緊迫感。
评分坦白說,起初我對書中某些強調“感覺統閤”的部分持保留態度,總覺得這聽起來有些玄乎,像是隻有在專業機構纔能操作的訓練。然而,作者以極其接地氣的方式解釋瞭為何前庭覺和本體覺對孩子未來的專注力和運動協調能力至關重要。她舉的例子是,一個平衡感好的孩子,在跌倒時能更快地調整姿態,這在心理上建立瞭一種“我可以應對意外”的自信感,這種自信遠比一個能背誦乘法口訣的孩子更寶貴。書中提供的許多傢庭遊戲,比如濛眼摸索、在不同材質的地麵上行走、甚至隻是原地轉圈後嘗試直綫行走,都可以在不增加傢庭經濟負擔的情況下進行。這種“低成本、高迴報”的實踐指導,對於工薪階層傢庭來說是極大的福音。它打破瞭“最好的教育需要昂貴的設備”這一誤區,把教育的主動權真正還給瞭傢長,讓我們明白,最有效的工具,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和日常環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