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素仙簡要-臨證綜閤-11
定價:25元
作者:(清)奎瑛 撰,邢玉瑞 校注
齣版社: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13224093
字數:41000
頁碼: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素仙簡要》,綜閤性醫書,4捲,清代奎瑛撰,成書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捲一、捲二論述藥物的性味、功效、配伍及用法等,藥物按平、溫、寒、熱性進行分類記述。捲三、捲四主要介紹有關望、聞、問、切四診的要領,而尤重脈診。此次整理以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明道堂刻本為底本,以1914年上海石竹山房石印本為校本。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更新中................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更新中................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更新中................
目錄
暫無相關內容 更新中................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一本“如何治病”的工具書,更是一部能提升個人“醫者心性”的修習指南。在探討疾病的治療思路時,作者常常會穿插一些關於“體察入微”和“仁心仁術”的論述。這些內容並非空泛的說教,而是緊密結閤在具體的診療步驟中的。比如,在描述如何處理那些久病不愈、心灰意冷的患者時,書中提齣的不僅僅是方劑的調整,更有溝通技巧和心理疏導的建議,這體現瞭一種將患者作為一個完整生命體來對待的整體觀。這種對醫患關係的深入剖析,讓我在閱讀時,不止是在學習技術,更是在反思自己的職業態度。它提醒我們,藥物和針灸固然重要,但醫者的“道”和“氣場”,同樣是療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術道兼修,讓人在提升技藝的同時,也能滋養內心的寜靜與專業。
评分天哪,這本書簡直是把中醫藥的精髓嚼碎瞭喂給我們!我拿到《素仙簡要臨證綜閤11》的時候,心裏其實有點忐忑,畢竟“綜閤”這兩個字聽起來就意味著內容的龐雜,生怕自己會迷失在故紙堆裏。然而,翻開扉頁,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編排邏輯。作者似乎深諳現代人學習的痛點,沒有那種高高在上、晦澀難懂的理論灌輸,而是采取瞭一種非常貼近臨床實戰的敘事方式。特彆是關於脈象的辨識那一部分,不僅僅是枯燥地羅列“浮緊遲緩”這些描述詞,而是結閤瞭大量的實際案例和圖示,讓你仿佛身臨其境,觸摸到真實的病患脈象。我記得我曾為瞭一味藥的用法糾結瞭許久,翻閱瞭手邊好幾本參考書都不得要領,結果在這本書裏,作者用瞭一種近乎“口訣”的方式,將復雜的使用禁忌和配伍變化講得清清楚楚,讓人茅塞頓開。它不是那種隻停留在理論層麵探討“醫道”的典籍,而是實實在在地教你“如何下手”,如何將那些古老的智慧,轉化為今日診室裏可以立竿見影的療效。這種務實的態度,對於每一個渴望提升實戰能力的醫者來說,都是一份厚重的饋贈。
评分讀完第一遍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的“跨界整閤”能力令人驚嘆。市麵上很多中醫書籍,要麼過於偏嚮某一個學派,要麼將不同科室的經驗割裂開來,導緻我們學完之後,應用起來總是顧此失彼。但《素仙簡要臨證綜閤11》似乎打破瞭這種壁壘。它不是簡單地堆砌知識點,而是構建瞭一個有機的知識體係。比如說,書中關於疑難雜癥的論述,它巧妙地穿插瞭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名傢經驗,但重點在於提煉齣這些經驗背後的共同規律,而不是簡單地羅列“張三怎麼說,李四怎麼做”。這種歸納和提煉的能力,體現瞭編者極高的學術造詣和廣闊的視野。我尤其欣賞它在探討病機演變時所采用的動態視角,不是把疾病看作一個靜止的靶子,而是將其視為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這對於臨床上處理病情反復波動的患者至關重要。每當我想起某個棘手的病例,這本書總能提供一個全新的、整閤性的分析框架,讓我不再局限於單一的思維定式。
评分我得說,這本書在學術嚴謹性和實用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很多學術著作為瞭追求“新穎”,會過度解讀或引入一些缺乏充分臨床驗證的理論,讀起來讓人覺得懸浮。而《素仙簡要臨證綜閤11》則非常“老實”,它對每一個論點都做瞭詳盡的齣處標注,讓你清楚地知道這個觀點是源於經典醫籍的闡釋,還是基於近期的臨床觀察。這種腳踏實地的態度,極大地增強瞭內容的可靠性。特彆是對於我們這些在基層工作的同仁,麵對患者的疑慮時,能夠清晰地引用齣處,會讓人感覺更加專業和值得信賴。我甚至發現,書中的一些“小竅門”——比如如何快速判斷患者的寒熱虛實——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對大量古籍的係統性梳理之上的,這種“古為今用”的智慧,在這本書裏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它不是在“販賣”理論,而是在“傳遞”經過時間檢驗的經驗。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風格,簡直是為夜貓子準備的“夜間讀物”良藥。我通常習慣在深夜閱讀,光綫不好很容易讓人感到疲憊和煩躁,但《素仙簡要臨證綜閤11》的紙張質感和墨色深淺處理得非常柔和,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的負擔減輕瞭不少。更重要的是,它的章節劃分邏輯極其清晰,段落之間留白得當,這使得復雜的概念在視覺上得到瞭極好的舒緩。我發現,即使是那些需要反復研讀的重點難點,作者也通過字體大小、斜體的使用,或者旁注的提示,做瞭視覺上的強調,讓你想忽略也難。這種對讀者閱讀體驗的精細化考量,絕非一般齣版社能夠做到。這讓我在學習時,可以更專注於內容的吸收,而不是與難懂的版式作鬥爭。可以說,這份對細節的執著,間接提升瞭學習效率,讓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學習變成瞭一種享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