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蕉窗逸品象棋譜新編
定價:18.00元
作者:〔清〕顧舜臣著;白宏寬,王首成 改編
齣版社:河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3497325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蕉窗逸品象棋譜新編》遴選的棋局都極其有代錶性,既有變化非常復雜的實用殘局,又有小巧玲瓏、圖勢簡潔、著法不凡的經典古局。是極具收藏價值的古譜新編。
內容提要
《蕉窗逸品》刊印於清朝光緒五年(1879年),原編著者顧舜臣彆具卓識,從當時流行於民間的江湖棋局中,精選瞭10局極具代錶性的作品,供讀者欣賞、保存和研究。《蕉窗逸品》內既有久負盛名的古局,如四大棋局王中的“七星聚會”“韆裏獨行”等局,又有齣手不凡的新作,如“跨海徵東”“馬躍檀溪”“二炮爭先”等局。這次重新編排詮注的《蕉窗逸品象棋譜新編》,更正瞭部分著法,力爭使原譜臻於完善,還增加瞭四大棋局王之一的“蚯蚓降龍”與後來居上的江湖棋局王中“徵西”的*研究成果,提高瞭本譜的收藏價值。
目錄
作者介紹
白宏寬,男,遼寜省本溪市人,象棋排局特級大師。2001~2004年四次參加《棋藝》雜誌舉辦的香港象棋傢梁利成先生棋局作品徵答活動,均獲優勝奬。2006年在《象棋資料匯編》雜誌與華工象棋網聯閤舉辦的排局比賽中,三次獲得名。2011年,榮獲《象棋世界》雜誌舉辦的《可愛的中國》徵局比賽冠軍。
王首成,男,1970年齣生於黑龍江。喜愛江湖排局,並對江湖排局進行瞭近二十年的深入研究。師從哈爾濱象棋名傢李中健、上海象棋名傢硃鶴洲、蘇州象棋名傢周孟芳前輩。鍾誌康、王方權、白宏寬、周平、盧建華、趙殿忠等排局界名人都是他的好友。 任“棋友排局研究會”常務委員、副秘書長,“華工象棋網”超級版主,“泓弈棋牌網”版主,“廣東象棋網”版主,《棋友》雜誌社編委、網絡部部長、駐青島辦事處主任,《棋藝》雜誌排局專欄撰稿人。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羅列招法,更像是一套係統的訓練手冊。我特彆喜歡它在解析關鍵節點時所采用的對比分析方法。有時候,一個看似微小的著法差異,卻能導嚮截然不同的結局,書中對這些“微妙之處”的強調,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時機”和“位置感”的理解。說實話,很多市麵上的快餐式教程往往會忽略這些背景知識和思想的熏陶,直接跳到實戰技巧上,而《蕉窗逸品象棋譜新編》則紮實得多,它似乎在教導我們如何“思考”一盤棋,而不是僅僅如何“走”一步棋。對於那些希望從根本上提升棋力的讀者而言,這種注重理論基石和思維模式培養的編排方式,無疑是更可靠、更持久的滋養。
评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與古人智慧的深度對話。那些棋譜的布局和變化,很多都體現瞭那個時代特有的思維定式和對局勢判斷的獨特視角。不同於現在市麵上充斥的、追求速度和計算深度的現代棋譜,這本“新編”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同時,似乎更注重對棋盤上美學的追求。我注意到,很多棋譜的命名都頗具詩意,這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枯燥乏味,反而成瞭一種享受。白宏寬和王首成先生的改編工作,顯然是下瞭大力氣的,他們沒有簡單地“翻譯”古譜,而是用現代人更容易接受的語言和圖示,將那些深藏於文字中的玄機一一揭示齣來。這對於我們這些半路齣傢、對古典術語不太熟悉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連接古典智慧與當代棋藝的橋梁,讓人在學習技藝的同時,也能品味到那份獨特的文化氣息。
评分從排版和整體呈現來看,這本棋譜的用心程度是肉眼可見的。紙張的質感、墨色的濃淡,都體現瞭對傳統工藝的尊重。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復雜棋局的圖示處理,很多時候,僅僅通過文字描述是很難想象齣當時的混亂與清晰的對立的,但書中的插圖清晰明確,箭頭和符號的使用既符閤現代閱讀習慣,又巧妙地融入瞭古典的簡潔風格。這使得即便是閱讀那些被認為是最為繁復的“中局絞殺”場景時,我的理解障礙也大大降低瞭。這種對細節的關注,不僅讓閱讀體驗提升瞭一個檔次,更重要的是,它保證瞭棋譜的準確性和易用性,真正做到瞭讓好棋藝得以被更廣泛的人群所學習和掌握。
评分總的來說,這本書對於象棋愛好者群體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成功地將曆史的厚重感與現代的實用性完美地融閤在瞭一起。我從中體會到瞭一種對棋藝近乎虔誠的態度,作者們似乎都在努力地嚮後人證明,象棋的魅力遠不止於輸贏,更在於其背後蘊含的戰略布局、心理博弈以及文化傳承。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體會,那種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比一蹴而就的技巧掌握更能帶來長久的滿足感。它不是那種讀完一次就能束之高閣的書籍,而是一本需要隨著棋力增長而反復研讀、時常重溫的“案頭寶典”。
评分這本《蕉窗逸品象棋譜新編》的作者信息標注得很有意思,清代的顧舜臣老先生,加上近現代的白宏寬和王首成兩位先生的改編,這種跨越時空的閤作,本身就讓人對內容充滿好奇。我拿到這本書時,首先被它的裝幀設計吸引瞭,那種古樸中透著典雅的氣質,似乎在暗示著裏麵蘊含著深厚的曆史底蘊和精妙的棋理。雖然我不是專業的象棋研究者,但對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智慧一直很感興趣,這本書顯然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棋譜,它更像是一部承載著舊時文人墨客對弈風雅的藝術品。我翻閱瞭其中的一些章節,雖然尚未完全領悟其中的奧妙,但那種嚴謹的排版和對棋局走法的細緻描繪,已經讓我感受到編者和改編者在傳承與創新之間所付齣的心血。特彆是對於一些經典殘局的分析,那種層層剝繭的推理過程,即便是外行人也能窺見一斑,感受到象棋藝術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