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編著的《從零起步學音樂欣賞(附光盤)》試圖從音樂各類體裁入手來幫助大傢認識音樂作品。 書中盡量簡化地為大傢介紹瞭一些相關並且**的音樂常識,希望這些常識會對音樂愛好者們欣賞音樂有所幫助。 音樂欣賞離不開想象與聯想的能力,因此,平時積纍各個學科的知識也是必不可缺的事情。在人類音樂世界的曆史長河中,齣現過眾多的音樂大師,由他們創作的音樂作品浩如煙海,這些音樂作品題裁多樣、形式多樣、風格多樣。
吳瓊,青年鋼琴傢。現任中央音樂學院管弦係鋼琴藝術指導教研室講師。 吳瓊齣生在音樂之傢,4歲起在母親的指導下接受鋼琴啓濛教育。1994年起先後師承鋼琴演奏傢、鋼琴教育傢、上海音樂學院鋼琴係姚世真教授和鋼琴演奏傢、鋼琴教育傢、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係謝華珍教授。 2006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係畢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隨後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係繼續攻讀鋼琴演奏專業的碩士學位.2009年以優異成績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2008年任“***鄂爾多斯杯鋼琴小提琴比賽”官方鋼琴藝術指導。 2011年任“***鋼琴小提琴比賽”官方鋼琴藝術指導。 2012年任“梅紐因**青少年小提琴比賽”官方鋼琴藝術指導。 2012年任“第十屆全國青少年小提琴比賽”官方鋼琴藝術指導。 2013年任中央音樂學院“卡丹薩杯”全國鋼琴比賽評委。 2013年任“第二屆楊通六**小提琴邀請賽”官方鋼琴藝術指導。 2010年吳瓊作為第二作者,在上海音樂齣版社齣版瞭專著《鋼琴藝術大百科》。
寫在前麵
第一章 音樂
第二章 音樂欣賞
第三章 歌麯
一、敘事歌麯
1.瞿希賢與《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歌麯**”舒伯特與《魔王》
二、頌歌
王世光與《長江之歌》
三、抒情歌麯
1.趙元任與《教我如何不想她》
2.施光南與《吐魯番的葡萄熟瞭》
第四章 進行麯
一、蘇薩的《星條旗進行麯》
二、匈牙利的《拉科齊進行麯》
三、瓦格納與《婚禮進行麯》
第五章 圓舞麯
一、韋伯的《邀舞》
二、鋼琴詩人——肖邦
三、肖邦的《華麗大圓舞麯》
四、約翰·施特勞斯與《藍色的多瑙河》圓舞麯
第六章 特性樂麯
一、小夜麯
1.交響樂之父——海頓
2.海頓的《小夜麯》
二、夜麯
肖邦的《夜麯》0p.9~2
三、無詞歌
1.幸福的音樂傢——門德爾鬆
2.門德爾鬆的《紡織歌》Op.67~4
3.門德爾鬆的《春之歌》0p.62~6
四、搖籃麯與船歌
1.德國古典樂派*後的作麯傢——勃拉姆斯
2.勃拉姆斯的《搖籃麯》
3.門德爾鬆《威尼斯船歌》Op.30-6
第七章 序麯
一、俄羅斯音樂之父——格林卡
二、格林卡的《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麯
三、法國作麯傢——比纔
四、比纔的《卡門》序麯
第八章 協奏麯
一、中國作麯傢何占豪、陳鋼
二、小提琴協奏麯《梁山伯與祝英颱》
三、悲愴的音樂傢——柴科夫斯基
四、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協奏麯》Op.23
第九章 組麯
一、挪威民族樂派奠基者——格裏格
二、格裏格的《培爾·金特》**組麯和第二組麯
三、偉大的俄羅斯作麯傢——裏姆斯基一科薩科夫
四、裏姆斯基一科薩科夫的交響組麯《捨赫拉查達》
五、多纔多藝的作麯傢——聖一桑
六、聖一桑的管弦樂組麯《動物狂歡節》
七、柴科夫斯基舞劇《天鵝湖》組麯
第十章 交響詩
一、鋼琴**——李斯特
二、李斯特的交響詩——《前奏麯》
三、“星期日作麯傢”——鮑羅汀
四、鮑羅汀的交響音畫≮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五、捷剋音樂之父——斯美塔那
六、斯美塔那的交響詩《伏爾塔瓦河》
七、羅馬幻想傢——雷斯庇基
八、雷斯庇基的交響詩《羅馬的節日》
第十一章 奏鳴麯
一、古典樂派的先驅——斯卡拉蒂·多梅尼科
二、斯卡拉蒂奏鳴麯
三、斯卡拉蒂《g小調奏鳴麯》K30
四、樂聖——貝多芬
五、貝多芬《f小調第23鋼琴奏鳴麯》【熱情】Op.57
六、大膽的革新者——舒曼
七、舒曼《升f小調**鋼琴奏鳴麯》Op.11
第十二章 交響麯
一、貝多芬第六交響麯——《田園》Op.68
二、音樂神童——莫紮特
三、莫紮特的《第四十一交響麯》【硃庇特】K551
四、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麯》(悲愴)
五、交響詩人——柏遼茲
六、柏遼茲的《幻想》交響麯
第十三章 音樂知識
一、現代音樂簡介
1.錶現主義音樂
2.新原始主義音樂
3.新古典主義音樂
4.偶然音樂
5.十二音體係
6.序列音樂
7.電子音樂
二、交響樂隊常用樂器簡介
1.弦樂器
2.木管樂器
3.銅管樂器
4.打擊樂器
附錄一 樂器中英對照錶
附錄二 常用音樂術語
我必須得提一下這本書在概念闡釋上的獨到之處。很多入門書在講到“和聲”或者“變奏”這些術語時,往往會直接拋齣一個定義,讓人抓不到重點。但這本書不一樣,它似乎總能找到一個與生活經驗相連接的類比。比如解釋“奏鳴麯式”時,它將其比喻成一場精彩的辯論賽,有正方、反方以及最後的總結陳詞,這個比喻一下子就讓復雜的結構變得形象可感。此外,書中對不同樂器的音色特點描述得極其細膩,即使沒有現場聆聽,通過作者的文字描述,我也能大緻想象齣小提琴的哀婉和圓號的渾厚之間的區彆。這本書非常注重培養讀者的“主動聆聽”能力,它會不斷引導你去思考“作麯傢為什麼要在這裏使用這個和弦?”而不是僅僅告訴你“這是三和弦”。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法,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從一個被動的聽眾,變成瞭一個有自己判斷和感受的欣賞者。
评分這本書的整體氣質是沉穩而充滿熱情的,它既沒有將音樂欣賞復雜化,也沒有將其娛樂化,保持瞭一種非常難得的平衡。我最欣賞它在跨文化比較方麵所做的努力,它不局限於西方古典音樂,偶爾也會穿插一些對其他音樂文化元素的簡要介紹,拓寬瞭讀者的視野。對於那些希望將音樂欣賞作為一種長期愛好而非短期熱度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框架是極其穩固的。它不僅教會瞭你如何欣賞已有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培養瞭一種“帶著耳朵去生活”的能力。每次讀完一個小章節,我都會立刻去找對應的麯子來驗證書中所講的理論和感受,這種即時反饋機製,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動力。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它不是塞給你一堆答案,而是教會你如何自己去尋找和發現音樂中的樂趣與深度,從這個角度看,它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其售價本身。
评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因為市麵上關於音樂欣賞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很多要麼過於學術化,看得人昏昏欲睡,要麼就是淺嘗輒止,流於錶麵。但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非常巧妙。它在講解具體的麯目時,總是會穿插一些“幕後花絮”或者“聆聽小貼士”,比如如何分辨主鏇律和對位聲部,或者在聽交響樂時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哪個聲部上,這些實操性的建議對我幫助太大瞭。我試著按照書裏說的去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麯》,果然,原本覺得嘈雜混亂的樂章,突然間層次分明起來,我甚至能“看”到那種衝突與和解的戲劇張力。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深得我心,字裏行間留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毫無壓力,即使是連著看上兩三個小時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它真的做到瞭“深入淺齣”,既有足夠的深度讓真正有追求的人不覺得幼稚,又有足夠的廣度讓零基礎的人能夠輕鬆跟上節奏,成功避開瞭“故作高深”和“故作簡單”的陷阱。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太吸引人瞭!那種淡雅的藍色調,配上幾個音符的抽象圖案,給人的感覺既專業又不失親和力,不像有些音樂入門書那樣死闆。我本來對古典音樂的瞭解僅限於“聽過幾首名麯”,一拿起這本書,那種翻閱的觸感就讓人心情舒暢。章節的編排邏輯性很強,從最基礎的樂理概念講起,不是那種枯燥的術語堆砌,而是用非常生動的語言來解釋,比如講到節奏時,它會聯係到我們日常的走路、心跳,一下子就拉近瞭距離。特彆是它對不同音樂時期風格的劃分,清晰明瞭,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大緻分辨齣巴洛剋和浪漫主義音樂的區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介紹作麯傢生平時,不光是羅列事實,還融入瞭他們創作背景下的社會風貌,這讓音樂不再是孤立的藝術品,而是活生生的曆史片段。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請瞭一位既博學又風趣的音樂導師,耐心地引導你走進這個宏大而美妙的世界。對於想要係統梳理自己音樂知識體係的初學者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極佳的起點,讓人充滿瞭探索的欲望。
评分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敘事節奏感。我通常對需要大量記憶知識點的書籍感到頭疼,但這本書讀起來就像在聽一個精彩的故事,而不是在啃一本教材。作者很擅長製造懸念和對比,比如在描述不同流派作麯傢之間的競爭與閤作時,那種文學性的描摹,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的音樂沙龍中。而且,它並沒有把重點放在那些遙不可及的“大師”身上,而是花瞭很大篇幅去解讀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鏇律優美且易於接受的作品,這大大降低瞭欣賞音樂的心理門檻。我過去總覺得古典音樂是精英的專屬,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音樂的美是普世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掌握瞭“解碼”的鑰匙。書中介紹的音樂史脈絡非常清晰,讓我得以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而不是零散地知道一些麯名和人名。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讓你真正愛上“聽”音樂,而不是僅僅“聽見”音樂的書,閱讀體驗非常愉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