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心理類型:如何把人分類?
:58.00元
售價:43.5元,便宜14.5元,摺扣75
作者:(瑞士)榮格
齣版社: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39105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古代和中世紀思想史中有關類型的問題 / 1
節 古代心理學 / 1
第二節 古代教會中的神學爭論 / 16
第三節 關於化體說的爭論 / 19
第四節 唯名論和唯實論之爭 / 23
第五節 路德與茲溫格利關於聖餐禮的論戰 / 66
第二章 席勒關於類型問題的討論 / 69
節 席勒的《美育書簡》 / 69
第二節 論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 / 140
第三章 太陽神精神與酒神精神 / 147
第四章 人類性格區分中的類型問題 / 160
節 喬丹類型學概述 / 160
第二節 喬丹類型學的專門描述與批判 / 166
第五章 詩中的類型問題:斯比特勒的《普羅米修斯與 埃庇米修斯》 / 181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復雜的人際關係,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心理類型:如何把人分類?》9787513910545時,我感覺它可能正好是我需要的。我一直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運作模式”,而我們往往因為不瞭解這種模式而産生誤解或衝突。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將這些模式進行梳理和歸類的可能性。我特彆感興趣的是,作者是如何構建這個“分類體係”的?是基於某種經典的心理學理論,還是作者自己獨創的?它是否會涉及到一些關於人類基本需求、動機或行為模式的探討?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有科學依據的解釋,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觀察。而且,我非常期待瞭解,如果知道瞭某人的“心理類型”,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改善我們的互動?是關於如何避免衝突,還是如何更好地激勵對方?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具體的指導,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從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得心應手。
评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書,第一反應是它會不會太“學術”瞭?“心理類型:如何把人分類?” 9787513910545,這個標題聽起來就有點像大學裏的必修課。我本人對心理學有濃厚的興趣,但平時接觸的更多是通俗易懂的普及讀物,或者是通過一些心理測試來瞭解自己。我擔心這本書裏的理論會比較晦澀難懂,充斥著各種心理學專業術語,讀起來會比較費力。但換個角度想,如果它真的能夠係統地講解心理類型的形成和演變,並且提供一些紮實的理論基礎,那反而是件好事。我希望它能深入淺齣地講解,用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案例來闡述復雜的概念,讓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也能有所收獲。特彆是關於“分類”這一點,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和劃分這些“類型”的。是基於某種普遍適用的模型,還是針對特定文化或群體?它有沒有考慮到不同年齡、性彆、文化背景的人群差異?我期待這本書能帶來一些全新的視角,打破我以往對某些心理現象的固有認知,引發我更深入的思考。而且,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基於心理類型的有效溝通策略,那將是非常實用的。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心理類型:如何把人分類?" 9787513910545,讓我産生瞭很多聯想。我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人,他們的行為方式讓我感到睏惑,仿佛他們來自另一個星球。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或許我終於能找到一個框架,來理解這些“異類”。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定義“心理類型”的,是基於一些可觀察的行為,還是更深層的認知模式?它是否會提供一些可以用來測試自己或他人的方法?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清晰的界限,讓我們能夠區分不同類型的個體,並且瞭解他們的核心特徵。但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不要過於僵化,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很難被完全歸類。我希望作者能夠強調,這些分類隻是一種理解的工具,而不是將人“定型”的標簽。而且,我非常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讓我對自己和他人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寬容、更理解地對待周圍的人,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心理類型:如何把人分類?" 9787513910545,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痛點。我總是感覺自己在與人打交道時,有時候會“卡殼”,不知道對方為什麼會這樣反應,或者我該如何有效地溝通。感覺就像有一層看不見的牆,而這本書似乎給瞭我一把鑰匙,讓我能夠嘗試去理解那扇牆後麵的世界。我比較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去“分類”的?是像一些性格測試那樣,把人分為幾個大類,然後告訴你這個類的特點?還是說,它會提供一個更精細化的模型,能夠描述齣更微妙的心理差異?我希望它不是那種“簡單粗暴”的分類,而是能夠真正觸及到人內心深處的一些驅動力、動機和偏好。比如,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就喜歡冒險,而有些人卻更傾嚮於安穩?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充滿熱情,而有些人則相對內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解釋清楚這些“為什麼”。而且,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實用技巧,比如,如何識彆某個人的心理類型,以及如何根據他們的類型來調整我的溝通方式,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著實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心理類型:如何把人分類?" 9787513910545。我一直覺得,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仔細觀察,總能發現一些共同的模式和傾嚮。這本書似乎就是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理解這些差異,甚至能預測人們在特定情境下的反應。我尤其對作者如何構建這個“分類體係”感到好奇。是基於行為學、認知學,還是更偏嚮於精神分析?它是否會像MBTI那樣,提供一些易於理解的維度,然後讓讀者通過自我評估來找到自己的“類型”?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更深層次的洞察,而不僅僅是淺顯的標簽。比如,當一個人被歸入某種“類型”後,作者會如何解釋這種類型的形成原因?是基因、成長環境,還是兩者兼而有之?而且,這種分類的目的是什麼?是為瞭更好地與人溝通、閤作,還是為瞭更有效地進行營銷、管理?如果隻是為瞭貼標簽,那未免有些局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也更理解身邊的人,從而在人際交往中更加遊刃有餘。當然,我也擔心過於簡化的分類可能會導緻刻闆印象,希望作者能夠在這方麵有所權衡,強調個體差異的復雜性,而非將人簡單地“一刀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