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菌病蟲識彆與防治原色圖譜 9787109177857

實用菌病蟲識彆與防治原色圖譜 978710917785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金第 等,宋金俤,麯紹軒,馬林 著
圖書標籤:
  • 菌病
  • 蟲害
  • 植物病蟲害
  • 農業技術
  • 園藝
  • 病蟲害識彆
  • 防治
  • 原色圖譜
  • 植物保護
  • 農業生産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琅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77857
商品编码:2962395595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5-01

具体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實用菌病蟲識彆與防治原色圖譜 作者 宋金第 等,宋金俤,麯紹軒,馬林
定價 30.00元 齣版社 中國農業齣版社
ISBN 9787109177857 齣版日期 2013-05-01
字數 頁碼 154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32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食用菌病蟲識彆與防治原色圖譜》分為食用菌主要病害與防治;食用菌主要蟲害與防治;食用菌病蟲害綜閤防控3部分。主要內容有:競爭(入侵)性雜菌;緻病菌導緻的病害;非侵染(生理)性病害等。

   作者簡介

   目錄
章 食用菌主要病害與防治
節 競爭(侵入)性雜菌
一、真菌
1.木黴
2.麯黴
3.産黃青黴
4.褐色石膏黴
5.可變粉孢黴
6.根黴
7.毛黴
8.鏈孢黴
9.鬍桃肉狀菌
10.總狀炭角菌
11.疣孢褐地碗菌
12.橄欖綠黴菌
13.環紋炭團菌
14.鬼傘
15.褐輪韌革菌
16.肉紅色糞銹傘
17.乾朽皺孔菌
18.采絨革蓋菌
19.樺褶孔菌
20.紅栓菌
21.裂褶菌
二、細菌
三、酵母菌
第二節 緻病菌導緻的病害
一、真菌病害
1.蘑菇褐腐病
2.乾泡病
3.蘑菇褶黴病
4.枝黴菌被病
5.指孢黴軟腐病
6.青黴病
7.木黴病
8.毛木耳黑頭病(疣疤病)
9.水黴菌被菌病
二、細菌病害
1.菇體腐爛病
2.平菇黃斑病
3.蘑菇乾腐病
4.金針菇褐斑病
三、黏菌
四、病毒
1.蘑菇病毒病
2.香菇病毒病
3.平菇病毒病
五、酵母菌
紅銀耳病
第三節 非侵染(生理)性病害
1.畸形菇
2.菇
3.空根白心
4.溫度不適癥
5.藥害癥
6.肥害癥
7.著色癥
第四節 綫蟲
一、危害狀
二、主要種類
1.墊刃亞目(Tylenchina)
2.滑刃亞目(Aphelenchina)
3.小杆目(Rhabditida)
三、防控方法
1.農業防治
2.藥劑防治

第二章 食用菌主要蟲害與防治
節 雙翅目害蟲
一、多菌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二、閩菇遲眼蕈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三、中華新蕈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四、真菌癭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五、廣糞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六、短脈異蚤蠅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七、黑腹果蠅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八、毛蠓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九、傢蠅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十、異遲眼蕈蚊
1.形態特徵
2.生活習性
……
第三章 食用菌病蟲害綜閤防控
附錄
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章 食用菌主要病害與防治
節 競爭(侵入)性雜菌
一、真菌
1.木黴
2.麯黴
3.産黃青黴
4.褐色石膏黴
5.可變粉孢黴
6.根黴
7.毛黴
8.鏈孢黴
9.鬍桃肉狀菌
10.總狀炭角菌
11.疣孢褐地碗菌
12.橄欖綠黴菌
13.環紋炭團菌
14.鬼傘
15.褐輪韌革菌
16.肉紅色糞銹傘
17.乾朽皺孔菌
18.采絨革蓋菌
19.樺褶孔菌
20.紅栓菌
21.裂褶菌
二、細菌
三、酵母菌
第二節 緻病菌導緻的病害
一、真菌病害
1.蘑菇褐腐病
2.乾泡病
3.蘑菇褶黴病
4.枝黴菌被病
5.指孢黴軟腐病
6.青黴病
7.木黴病
8.毛木耳黑頭病(疣疤病)
9.水黴菌被菌病
二、細菌病害
1.菇體腐爛病
2.平菇黃斑病
3.蘑菇乾腐病
4.金針菇褐斑病
三、黏菌
四、病毒
1.蘑菇病毒病
2.香菇病毒病
3.平菇病毒病
五、酵母菌
紅銀耳病
第三節 非侵染(生理)性病害
1.畸形菇
2.菇
3.空根白心
4.溫度不適癥
5.藥害癥
6.肥害癥
7.著色癥
第四節 綫蟲
一、危害狀
二、主要種類
1.墊刃亞目(Tylenchina)
2.滑刃亞目(Aphelenchina)
3.小杆目(Rhabditida)
三、防控方法
1.農業防治
2.藥劑防治

第二章 食用菌主要蟲害與防治
節 雙翅目害蟲
一、多菌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二、閩菇遲眼蕈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三、中華新蕈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四、真菌癭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五、廣糞蚊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六、短脈異蚤蠅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七、黑腹果蠅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八、毛蠓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九、傢蠅
1.形態特徵
2.危害狀
3.生活習性
4.防控方法
十、異遲眼蕈蚊
1.形態特徵
2.生活習性
……
第三章 食用菌病蟲害綜閤防控
附錄
參考文獻




好的,下麵為您提供一本關於植物栽培與病蟲害防治的圖書簡介,其內容不涉及您提到的《實用菌病蟲識彆與防治原色圖譜 9787109177857》。 --- 《現代農業植物健康管理與可持續栽培技術》 導言:新時代農業對植物健康與可持續性的呼喚 隨著全球人口的持續增長和氣候環境的日益復雜化,現代農業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産品供給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實現環境友好型和資源高效型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粗放式管理已無法適應現代農業對高品質、安全、綠色農産品的需求。因此,係統化、科學化的植物健康管理體係和適應性強的栽培技術成為農業生産的核心競爭力。《現代農業植物健康管理與可持續栽培技術》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它旨在為廣大農業技術人員、科研工作者以及新型職業農民提供一套全麵、實用的理論指導與操作手冊。 第一部分:現代植物生理與環境適應性基礎 本書首先深入探討瞭現代作物生理學的前沿知識,著重於植物如何響應和適應非生物脅迫(如乾旱、鹽堿、極端溫度)以及生物脅迫(病原體、害蟲)。 1. 作物抗逆性生理機製解析: 詳細闡述瞭植物激素調控網絡在脅迫應答中的核心作用。重點剖析瞭滲透調節物質(如脯氨酸、甜菜堿)的積纍、活性氧(ROS)的動態平衡管理,以及植物次生代謝産物(如酚類化閤物、萜類物質)在構建物理和化學防禦屏障中的功能。理解這些內在機製是實施精準健康管理的前提。 2. 土壤-植物-大氣連續體(SPAC)的能量與物質循環: 本部分側重於環境因素對作物健康的影響。通過對水肥一體化係統、光閤作用效率與環境光照、溫度互作的深入分析,指導讀者如何通過優化環境因子,從根本上提高作物的健康狀態和對外界乾擾的抵抗力。特彆是針對設施農業中光照質量調控(如LED補光光譜選擇)對作物營養積纍和抗病性的影響進行瞭詳盡的案例分析。 3. 營養診斷與精準施肥策略: 超越傳統的宏量元素平衡理論,本書引入瞭基於遙感技術和作物生理指標的動態營養診斷模型。詳細介紹瞭中微量元素(如硼、鋅、錳、硒)在植物代謝通路中的關鍵角色,並針對不同生長階段和不同作物(如高稈作物與塊根作物)提齣瞭定製化的營養補充方案,強調減少無效施肥,提升肥料利用率。 第二部分:綜閤病蟲害管理(IPM)的理論與實踐深化 本書將綜閤病蟲害管理(IPM)提升到更精細化的生態調控層麵,強調預防為主,綜閤治理,並顯著降低對化學閤成農藥的依賴。 1. 生物防治技術的創新應用: 詳細介紹瞭新一代生物源農藥的研究進展和田間應用規範。這包括高效拮抗微生物製劑(如假單胞菌屬、芽孢杆菌屬)的篩選、規模化生産和正確施用時機。重點闡述瞭利用天敵(如捕食蟎、寄生蜂、瓢蟲)構建穩定、功能性生物天敵群落的技術路徑,以及在不同生態係統(露天田地、保護地)中的應用策略。 2. 物理與生態調控手段的集成: 深入探討瞭利用農業物理技術實現無藥害防治的有效途徑。例如,利用不同顔色和材質的粘蟲闆、防蟲網在害蟲監測與物理隔離中的最佳配置方案;太陽能消毒(土壤熏蒸替代技術)在設施農業土壤消毒中的效率評估與操作規程。此外,還包括通過優化種植結構(如間作、輪作、伴生種植)來乾擾目標病蟲害生命周期的生態學設計。 3. 作物抗性育種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本部分麵嚮技術前沿,介紹瞭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識彆和利用作物的內源抗性基因(R基因)的原理。重點講解瞭如何通過快速診斷技術(如LAMP、ELISA)來監測早期潛伏性病原體,從而指導抗病品種的選用和早期乾預,避免病害大麵積爆發。 4. 化學農藥的減量增效與安全使用規範: 盡管提倡減量,但化學防治仍是應急控製的必要手段。本書提供瞭針對新發、高風險病蟲害的精準用藥指南,強調瞭作用機理分析、靶標害蟲的抗藥性監測,以及安全間隔期(PHI)的嚴格執行標準。特彆關注瞭低毒高效、環境友好型農藥的選用和復配技術,確保農産品質量安全。 第三部分:可持續栽培體係與質量安全保障 可持續性是貫穿全書的主綫,本部分聚焦於構建符閤未來市場需求的綠色生産體係。 1. 水肥一體化與精準灌溉技術: 詳盡介紹瞭滴灌、微噴灌技術在節水、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麵的應用,並結閤傳感器網絡和物聯網(IoT)技術,實現瞭對土壤水分、養分和作物需水需肥的實時動態監測與自動化調控。 2. 有機與綠色農業的認證標準與實施: 為轉嚮有機農業的生産者提供瞭清晰的路綫圖,包括有機肥的製作與應用、土壤改良方案(如綠肥種植、秸稈還田)、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替代技術審批流程等,確保産品符閤國傢和國際有機認證要求。 3. 農産品質量安全溯源體係構建: 介紹瞭利用區塊鏈技術和二維碼管理係統對農事操作記錄(施肥、用藥、灌溉時間)進行全流程的數字化記錄與追溯,幫助生産者建立品牌信譽,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透明度的要求。 結語:麵嚮未來的智慧農業實踐 《現代農業植物健康管理與可持續栽培技術》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是一種係統思維的轉變。通過整閤生理學、生態學、信息技術和精準農業的最新成果,本書為讀者提供瞭一整套科學、係統、可操作的解決方案,助力農業生産嚮更高效、更安全、更綠色的方嚮邁進,實現農業生産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它將成為農業從業者在應對氣候變化和保障食品供給鏈穩定中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剛入行不久的食用菌種植戶,目前主要種植金針菇。最近,我的金針菇齣現瞭一些生長緩慢,子實體發育不良的情況,有的甚至齣現畸形。雖然我學過一些基礎的農業知識,但對於食用菌特有的病蟲害,我的經驗還遠遠不夠。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地介紹金針菇常見病蟲害的書籍,它應該詳細地闡述病原體的種類、傳播途徑、發病規律,以及各種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我尤其看重書中的防治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夠適用於規模化種植,並且能考慮到經濟效益和環境友好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在生産實踐中的得力助手,幫助我提高産量和品質,降低損失,從而提高我的經濟收入。

评分

作為一名正在進行食用菌病害研究的碩士研究生,我對具有高分辨率彩色圖片的病害圖譜有著特彆的需求。目前我正在針對香菇的褐斑病進行深入研究,苦於找不到足夠清晰、細節豐富的圖片來對比和分析病斑的形態特徵。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夠提供大量不同發病程度、不同部位的香菇褐斑病高清彩色圖片的圖譜,並且最好能附帶對病斑特徵的詳細文字描述,以及相關的顯微鏡下病原體形態的圖片。這樣的圖譜將極大地有助於我進行病害的準確診斷、病斑的分級以及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同時,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其他常見食用菌病害的詳盡圖文資料,那對我的研究工作將是錦上添花。

评分

我是一位對菌類植物充滿好奇心的自然愛好者,經常在野外進行采集和研究。最近,我在一次戶外活動中,發現瞭一些形態各異的野生菌菇,其中一些似乎受到瞭病蟲害的侵擾,齣現瞭變色、潰爛或者被蟲蛀的痕跡。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幫助我識彆這些病蟲害的書籍,它應該能夠提供清晰的、不同角度的病蟲害圖片,以便我能準確地對照和判斷。我非常關注書中對於病蟲害的成因分析,以及其對野生菌類生態環境可能産生的影響。此外,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野生菌類病蟲害的調查方法和記錄技巧,那就更完美瞭,這將有助於我更好地瞭解和保護我們寶貴的自然資源。

评分

作為一名業餘的菌菇愛好者,最近我一直在嘗試自己在傢種植一些常見的食用菌,比如平菇和香菇。起初,一切都很順利,看著菌絲一點點蔓延,心裏彆提多高興瞭。但好景不長,我的平菇齣現瞭奇怪的斑點,香菇的菌蓋也變得軟塌塌的,甚至有些還發黃瞭。我上網查瞭很多資料,但圖片都很模糊,描述也很籠統,根本看不齣是什麼問題,更彆說怎麼解決瞭。我急切地想找到一本能夠直觀地幫助我辨認這些病蟲害的書,最好能有清晰的圖片,這樣我就能和我的“病人”進行比對瞭。我希望能找到一本真正實用的指導手冊,讓我不再盲目猜測,能夠對癥下藥,讓我的菌菇們重新煥發生機。我一直很期待能夠找到這樣一本能夠解答我燃眉之急的書,它應該能讓我擺脫那種束手無策的感覺,重新找迴種菇的樂趣和成就感。

评分

我傢一直有自己製作醃製菌菇的傳統,但近年來,我發現自己製作的菌菇經常齣現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錶麵發黏,顔色變深,甚至散發齣異味。這讓我非常睏擾,因為我擔心這些菌菇可能已經受到瞭汙染,食用瞭會對身體健康産生不良影響。我非常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幫助我識彆這些問題的書籍,它應該能夠詳細地介紹導緻菌菇變質的常見原因,比如黴菌、細菌的滋生,以及蟲卵的孵化。我希望書中能有大量的圖片,能夠直觀地展示這些變質的菌菇是什麼樣子的,這樣我就可以在製作過程中進行比對,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這本書能讓我吃得更放心,也讓我對傢傳的醃製手藝更有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