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書名:必修2思想政治 人教版 | |
| 齣版社:人民 教育齣版社 | 主編: |
| 齣版時間: 2014年3月第6版 | 印刷時間: 2014年12月第23次印刷(以實物為準) |
| 定價:9.10元 | 開本:16開 |
| ISBN: 9787107281822 | 頁數: 共110頁 |
2014年4月第5版 十八大後版 , 這是版 2014年3月6版 2014年12月印刷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確實相當樸實,甚至有些過於普通,與市麵上琳琅滿目的教輔書籍相比,實在是不起眼。我當初選擇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是“人教版”這個響亮的招牌,畢竟從小到大,我們的課本幾乎都是這個齣版社的。翻開目錄,我看到瞭熟悉的名詞:國傢、政治生活、公民、政治參與、民主、法治、文化等。這些都是高中政治課的基石,但如何在有限的篇幅裏講清楚,讓一個16、17歲的少年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並且能聯係實際,這纔是關鍵。我個人更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用生動的案例和清晰的邏輯來闡述,而不是堆砌那些枯燥的理論條文。比如,在講到“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時,如果能結閤當下社會熱點,比如網絡問政、基層選舉等,讓學生感受到政治與自身生活的緊密聯係,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上的概念背誦,那效果會大打摺扣。另外,教材的編排方式也很重要,是否有助於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係,是否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些都是我關注的重點。有時候,一本好教材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能點亮學生的思維,而不是讓他們感到枯燥乏味。
评分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它在理論闡述上做得相當紮實,每一個概念的定義都比較嚴謹,引用瞭一些經典的政治學理論和學者的觀點。這對於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無疑是有幫助的。然而,我擔心的是,這些嚴謹的理論會不會讓一些學生覺得晦澀難懂,從而産生畏難情緒?我更希望教材能適當增加一些“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學習過程不那麼枯燥。比如,在講到“依法治國”時,如果能設計一些模擬案例,讓學生嘗試運用法律知識去分析問題,或者提供一些與時俱進的法律常識普及,都會比單純的理論背誦更有效。此外,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如果能夠更加貼近當代中國青年的生活,能夠讓他們産生共鳴,那麼學習效果會更佳。我設想,一本優秀的政治課本,不應該僅僅是一堆文字和圖片的集閤,它更應該是一個引導學生認識世界、理解社會、參與公民生活的“引路人”。它應該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去探索,去提問,而不是讓他們感到知識的重壓。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相對比較規範和正式,適閤作為一本正式的教科書。它盡可能地覆蓋瞭高中政治必修二課程的各個重要知識點,並且對一些核心概念進行瞭詳細的解釋。不過,我感覺在“啓發性”方麵還有提升空間。我希望教材能夠多提供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者提齣一些需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課題。例如,在講到“意識形態”時,除瞭介紹基本概念,是否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衝突和影響?或者在探討“國傢與個人”的關係時,是否能通過一些曆史事件,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公民在國傢發展中的作用?我傾嚮於那些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教材,而不是僅僅被動地“接受知識”。一本好的教材,應該能夠點燃學生對政治學知識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件有意義的事情,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並非指紙張的質量,而是內容本身的密度。它涵蓋瞭高中政治必修二的全部知識點,從宏觀的國傢體製講到微觀的社會生活,內容相當豐富。我一直覺得,政治學並不是一門遙不可及的學科,它關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關乎社會的運行。因此,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批判性的思考,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例如,在討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是否能適當引入一些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爭議點,讓學生瞭解不同觀點的存在,並引導他們形成自己的判斷?或者在講到“文化多樣性”時,能否通過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案例,讓學生體會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與融閤,以及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我個人對那些能夠引發學生深度思考,鼓勵他們獨立分析問題的教材非常欣賞。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足夠的“思考的土壤”,讓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被動接受。畢竟,高中階段是培養思辨能力的關鍵時期,一本好的教材應該能夠在這方麵有所助益。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更側重於知識的係統性和完整性,將高中政治必修二的所有章節內容都一一呈現,結構清晰,邏輯性強。每一章的開頭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結尾也有相關的練習題,這對於學生進行階段性復習很有幫助。我個人比較看重教材中的“時事性”和“現實性”,希望它能夠反映當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例如,在談到“國傢意識”時,如果能結閤近年來中國在國際舞颱上的重要事件,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進步和發展,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國傢認同感,這樣的內容會更有感染力。另外,我對教材在“思政教育”方麵的側重點也比較關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而不僅僅是讓他們機械地記憶知識點。有時候,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者具有教育意義的微型案例,會比大段的理論說教更能觸動人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