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荒木經惟的天纔寫真術(修訂版)
定價:35.00元
作者:荒木經惟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5029462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備受贊譽也飽受爭議的日本*攝影大師荒木經惟經典作品!
脫銷三年,全新修訂
“本書對於初學攝影或已從事攝影工作十餘年的讀者,都有幫助。可彆因為一口氣讀完瞭,就把這本書送給朋友呀。”
——作者語。
內容提要
相機是工具,以此拍攝齣來的照片是作品。然而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其實攝影已滲入生命。在日本,同森山大道、杉本博司一起被稱為戰後極其重要的攝影傢,荒木經惟有其獨特的藝術追求,打造鏡頭,打造視界。他的爭議,撼動瞭攝影傳統,也奠定瞭一條新攝影之路。他齣語驚人,不羈,鏡頭於他來說,似乎並無界限。城市、街道、人物、性……人生行進中的一切被相機記錄,在生與死之間,用鏡頭將生命定格。謎一樣的荒木經惟,頭頂各種叛逆的名號,這是他認真分享他的攝影哲學。
目錄
章 幸福的拍攝法
攝影與時尚.................. 14
彩色還是黑白影像..................16
真相要隱藏起來! .................. 18
直率拍齣懷念之情..................20
幸福就在眼前.................. 23
離開的時機..................25
賦予照片生命.................. 27
第二章 攝影就是3P
攝影就是共同閤作.................. 32
攝影不會反映真實..................34
換地點,換女人,換男人.................. 36
隻要有一處不笑就好.................. 38
要留戀過去..................39
照片想法取決於觀者.................. 42
第三章 拍攝街景
都市,城鎮,街道.................. 48
城市的豐饒與富足,展現在居民笑容裏.................. 50
心裏的空地.................. 52
相機的型式就是關係的形式..................54
焦距要瞄準心情和所見事物.................. 55
讓被攝體本身說故事.................. 56
第四章 鏡頭和構圖
用自己的身體拍照.................. 62
用心裏的鏡頭拍照! ..................63
白天的閃光燈.................. 67
構圖是個人主觀判斷..................71
永遠處於追求完成的狀態.................. 73
第五章 拍立得纔是攝影!
寶麗萊.................. 76
攝影要濕式..................79
攝影是當季時令.................. 80
太令人厭倦..................82
不可叫過來,必須踏進去.................. 85
直拍和橫拍..................86
第六章 AKI 的整理術
六十歲的紀念活動.................. 92
保存失敗也可能創齣名作.................. 93
整理要輕鬆愉快養成習慣.................. 97
心情是起伏不定的.................. 99
整理拍攝的心情.................. 101
孤單一人沒有思想..................104
第七章 人像論
輸給皮卡丘和中田英壽.................. 110
梵蒂岡生氣瞭..................113
那不勒斯情懷是下町情懷.................. 114
成為攝影傢的大要素.................. 117
隻要下體,臉部錶情也會毫無防備.................. 121
拍攝後的謝禮是尊嚴.................. 122
第八章 發錶或不發錶之究
身處極樂國度那不勒斯,歌麯和俳句都會靈光一現.................. 128
“羅馬假日”照片公布的問題.................. 129
即使不發錶,我仍會拍下去.................. 132
享受限製條件下的樂趣.................. 134
攝影,是職人的共同作業.................. 135
所謂將肢體變成語言.................. 138
第九章 愛的Makina
和自己的喜好不同也沒錯.................. 142
弱點也可以造就新的優點.................. 145
靠不住的Makina .................. 146
私情不是隻有溫柔就好..................149
拍攝光,或藉助光的力量.................. 150
按下快門就等於背叛.................. 153
作者介紹
荒木經惟
1940年齣生於東京都颱東區三之輪,臨近日本古老的。曾在韆葉大學工學部攝影印刷科,專攻攝影及電影。畢業後進入廣告代理商電通,近十年的電通時期成為荒木的攝影修行。1964年以1960年拍攝孩童的作品《阿幸》獲頒屆太陽賞。31歲與電通同事青木陽子結婚。他將新婚旅行中拍攝的照片編成《感傷的旅程》一書,自費齣版。此攝影集成為荒木經惟的攝影傢宣言,也確認他以相機記錄日常生活的“私寫真”攝影定位。荒木經惟直至90年代纔開始受到國際注目,並迅速以其前衛作品成為當代藝術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創作能量豐沛,攝影相關著作至今纍積超過四百冊。
文摘
序言
坦白說,翻開這本書的瞬間,我並沒有立刻被密集的文字所淹沒,反而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開始瞭。它更像是一本帶有哲學思考的書,而非一本純粹的技法指南。荒木經惟先生用一種非常個人化的語言,將他對於攝影的理解娓娓道來。他似乎並不在乎傳統意義上的構圖、光影的完美,而是更加強調攝影師自身的情感、欲望以及與被攝對象之間的連接。這讓我想起瞭一些關於攝影的討論,即攝影究竟是在記錄現實,還是在創造現實?荒木先生的論調,無疑是偏嚮於後者,他鼓勵我們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去擁抱那些不那麼“完美”但卻充滿生命力的瞬間。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手中的相機,以及我與我所拍攝的物體之間的關係。不再僅僅是為瞭拍齣“好看”的照片,而是去感受,去錶達,去與我所看到的世界産生一種更深刻的共鳴。
评分這本《荒木經惟的天纔寫真術(修訂版)》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挑釁和引人入勝的魅力。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一傢書店的角落裏發現它的。封麵設計很簡潔,但荒木經惟這個名字,在攝影界如同一個符號,總是伴隨著爭議與贊譽。我記得當時是被“天纔”這兩個字吸引瞭,又帶著一點點好奇,想看看這位以大膽、甚至有些“不羈”風格著稱的攝影大師,究竟是如何定義和傳授他的“寫真術”的。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但一直對如何捕捉瞬間、錶達情感充滿興趣。想象中,這本書或許會是一次深入荒木經惟內心世界的旅程,去探尋他那獨特的視角和創作哲學。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些新的啓發,甚至改變我對攝影的看法。我希望它能不僅僅是技巧的羅列,更能觸及到攝影的靈魂,那種用鏡頭與世界對話的奇妙感覺。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更像是與一位充滿生命力的導師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荒木經惟先生的文字,充滿瞭他的個人風格,直白、鮮活,有時甚至帶著一種孩子般的純真。他並沒有給你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分享瞭他自己一路走來的感悟和體驗。他強調的“天纔”並非是天生的稟賦,而是一種不斷探索、不斷嘗試、不斷擁抱生活本身的精神。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能夠窺探到他創作的源泉,那種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創造力是如何産生的。它讓我明白,攝影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與世界連接的方式。這本書讓我對攝影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更加期待自己能夠通過攝影,去記錄和錶達更多屬於我自己的“天纔”瞬間。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具體的拍攝技巧,而是它對於“觀看”這件事情的重新定義。荒木經惟先生似乎在告訴我們,攝影師的眼睛,不僅僅是用來觀察,更是用來“愛”和“欲望”。他將自己置於一種極度的主觀視角,去擁抱生活中的一切,無論是美麗的,還是粗糙的,無論是愉悅的,還是痛苦的。這種全然投入的姿態,讓我既感到一絲震撼,又有一點點不安。因為,在現代社會,我們似乎習慣瞭用一種疏離、客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去追求一種審美的“標準”。而荒木先生卻鼓勵我們打破這種藩籬,去擁抱那種原始的、 unfiltered 的衝動。他讓我們意識到,真正的“寫真”,可能是一種與被攝者之間坦誠的交流,是一種將自我全然釋放的藝術。這本書,無疑是在挑戰我既有的認知,讓我開始思考,如何纔能在攝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天纔”。
评分讀完《荒木經惟的天纔寫真術(修訂版)》,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關於“看見”的洗禮。它提供瞭一種全然不同的視角來看待攝影。我之前可能會糾結於相機的參數,畫麵的細節,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攝影的本質,或許遠不止於此。荒木先生那種“愛”與“欲望”的驅動力,那種對生活全然擁抱的態度,纔是真正讓他成為“天纔”的關鍵。他似乎在告訴你,每一個普通人,隻要敢於去“看”,敢於去“感受”,並且將這份感受用鏡頭錶達齣來,都有可能成為“天纔”。這種解放性的觀點,讓我覺得非常鼓舞人心。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藝術理論,而是貼近生活,貼近人性的思考。我開始嘗試著用一種更加開放、更加自由的心態去拍照,去記錄我生活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去捕捉那些我真正熱愛的事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