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簡譜部分
中國作品
1.長城
2.春(影片《戀之火》插麯)
3.春天在這裏接班
4.春天的降臨
5.慈母心(影片《鳳凰於飛》插麯)
6.風鈴
7.父情
8.父的教導
9.亮火子蟲
10.南飛之雁語
11.山野的歌
12.山上源泉
13.上學去
14.水牛兒
15.泰山十八盤(《泰山組麯》之二)
16.泰山日落(《泰山組麯》之四)
17.聽哪,讓我告訴你(歌劇《新桃花源》終麯閤唱)
18.簫的歌
19.小小羊兒迴傢瞭
20.心靈的窗(影片《苦戀》插麯)
21.心語
22.搖籃麯
23,愉快的歌聲
24.摘酸棗
外國作品
25.巴赫小步舞麯
26.哦,春之神
27.花神
28.夢
29.南海之歌
30.詩篇
32.在鄉間的小路上
33.知己
五綫譜部分
中國作品
1.長城
2.春(影片《戀之火》插麯)
3.春天在這裏接班
4.春天的降臨
5.慈母心(影片《鳳凰於飛》插麯)
6.風鈴
7.父情
8.父的教導
9.亮火子蟲
10.南飛之雁語
編後記
《中外少年閤唱歌麯集(2)》所收集的原作和改編麯大都源自蕭友梅、黎錦輝、賀綠汀、黎錦光、黃友棣、陳歌辛、呂泉生、王莘、瞿希賢、趙行道、尚疾等作麯傢的作品,都是可以經得住音樂曆史分析的。 王玨,閤唱指揮傢。先後在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理論作麯係在職進修;係中國閤唱協會會員、中國閤唱協會童聲閤唱委員會顧問、天津音樂傢協會會員、天津市教育教學研究室音樂榮譽教研員、童聲閤唱及錶演藝術協會亞太區董事。天津音樂學院音樂教育係閤唱顧問、天津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童聲閤唱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主要經曆:天津交響樂團附屬綠星少年閤唱團總監兼指揮;天津外國語學院附屬外語學校閤唱團藝術總監;天津大學北洋閤唱團、天津財經大學學生閤唱團藝術指導。曾任天津市大學生閤唱比賽、外省市中小學閤唱比賽評委;曾率安徽江淮汽車廠子弟學校中學少年閤唱團赴上海參加華東六省一市閤唱交流演齣;率天津綠星少年閤唱團參加1993年首屆、1997年第二屆中國童聲閤唱節,獲童聲閤唱團奬、指揮奬;指導山東省萊州市實驗小學閤唱團參加教育部組織的第二屆藝術展演閤唱,獲省小學組一等奬;創作和改編童聲閤唱麯數十首。
作為一名資深音樂教育者,我非常關注教材中對“集體協作”和“聽覺辨識”能力的培養。這本書在這方麵的設計可以說是匠心獨運,它似乎非常明白閤唱訓練的精髓不在於個體的完美,而在於整體的和諧。在關於二聲部或三聲部閤唱的引入部分,它不是直接給齣復雜的譜例,而是設計瞭一係列“模仿遊戲”。比如,讓孩子們先聽一段簡單的鏇律,然後讓他們試著跟唱一個稍微高或低的音,用最直觀的方式體會到“和聲”的概念。 這種從“聽”到“做”的無縫銜接,極大地降低瞭閤唱入門的門檻。我注意到,在處理一些需要精確進入或退齣的段落時,教材中特意加入瞭許多非音樂性的視覺提示,比如用不同顔色的箭頭來指示聲部的起止,這對於那些對音樂節奏感還不是特彆敏銳的孩子來說,是極大的幫助。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把復雜的聲部配閤,拆解成一係列可執行的小步驟,讓閤唱訓練不再是少數“天纔”的專利,而是能讓班級裏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享受到“我們一起唱得真好聽”的成就感。
评分我必須稱贊這本教材在“發聲基礎”部分的嚴謹與人性化並存。很多針對少兒的聲樂書,要麼為瞭保護嗓子而把音域限製得太窄,導緻歌麯缺乏變化;要麼就是為瞭追求“美觀”而過度簡化瞭氣息支撐的概念,導緻孩子很快養成壞習慣。這本書在這兩者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它用極其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瞭“打開口腔”和“放鬆喉嚨”的重要性,並且配有清晰的口腔結構圖示,幫助孩子理解內部的肌肉運動。 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它對“換聲區”的處理非常謹慎和科學。它沒有強迫孩子去觸碰那些可能引起聲帶緊張的高音,而是通過一係列漸進的“滑音”練習,溫柔地引導孩子去感受頭腔共鳴的位置。這些練習的難度梯度設置得非常科學,每一個小節的提升都是循序漸進的,讓人感覺每一步的進步都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被硬生生地推上去的。對於傢長和老師來說,看到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內提升自己的音域和音準,那種踏實感是其他任何花哨設計都無法替代的。這本書絕對是一本真正從保護和發展少兒嗓音健康齣發的優秀作品。
评分這本書在視唱練耳的環節處理得極其巧妙,完全擺脫瞭傳統教材那種枯燥的、純粹的音程或音階的反復操練。作者似乎深諳兒童的專注力極限,將聽覺訓練融入到瞭富有故事性的情境之中。例如,它用“小火車進站”來練習節奏的穩定,用“猜猜誰在說話”來訓練音高的辨彆。這些小故事和場景化的練習,極大地提升瞭練習的趣味性和持續性。 此外,對於初學者最容易混淆的拍號問題,這本書采取瞭一種非常直觀的“肢體語言”教學法。它鼓勵孩子在練習時用拍手、跺腳甚至簡單的舞蹈動作來感受強弱拍,而不是僅僅依賴眼睛去看譜麵上的數字。這種多感官參與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將抽象的音樂概念轉化為身體的本能反應,從而為日後更復雜的閤唱節拍處理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市麵上很多教材在這方麵都過於依賴書麵,而這本書卻非常注重“做中學”,這一點,對於一個啓濛教程來說,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评分這本樂理基礎讀物真是為零基礎的孩子量身定做的,我本來還擔心那些五綫譜和拍號對他們來說太抽象,沒想到作者真是下瞭苦功夫。色彩搭配非常活潑,每頁的插圖都充滿瞭童趣,像是在和孩子們玩捉迷藏一樣學習音符的位置。尤其讓我驚喜的是,它沒有一上來就拋齣復雜的理論概念,而是通過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高低音”和“長短音”。比如,講解時值的時候,會用“小兔子蹦三下”和“大象慢慢走一步”來對應不同的節拍,孩子一聽就懂瞭。 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它把所有的練習都設計成瞭互動遊戲的形式,比如“找找看,哪個音符在小鳥的翅膀上?”這種設計極大地激發瞭孩子的參與感,而不是讓他們枯燥地對著譜子發呆。我發現,很多市麵上其他的教材,要麼內容過於陳舊,要麼就是為瞭塞滿知識點而顯得擁擠不堪,但這本教材在“少即是多”的理念上做得非常到位。它聚焦於最核心的、最基礎的聲樂發聲概念,對於剛接觸閤唱或者獨唱的孩子來說,這個起步是穩健而紮實的,為後續學習打下瞭堅實的“耳朵訓練”基礎。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兒童心理學有著深刻的理解,知道如何用最不費力的方式,把最核心的音樂技能植入到孩子的心智中去。
评分我一直頭疼於市麵上那些動輒上百頁,內容厚重得像磚頭一樣的聲樂教材,拿在手裏就讓孩子産生瞭畏難情緒。然而,這本教程在內容精煉度上做得非常齣色,它更像是一本精心打磨的“入門指南”而非“百科全書”。它沒有試圖在這一冊裏解決所有聲樂問題,而是精準地鎖定在“初學”和“閤唱入門”這兩個關鍵點上。我尤其欣賞它對“氣息控製”部分的講解方式,沒有使用那些晦澀的肌肉術語,而是引導孩子想象自己是“吹泡泡”或者“吹蠟燭”,這種具象化的引導方式,讓孩子能立刻體會到呼吸的深度和穩定性。 再說說歌麯的選擇上,那真是太貼近現代少年的審美瞭。我翻閱瞭很多教材,裏麵的麯目要麼是年代太久遠的民歌,孩子們不感興趣,要麼就是難度跨度太大,初學者根本無法駕馭。這本書精選的麯目,鏇律朗朗上口,節奏適中,既有適閤練習音準的和聲進行,也有適閤培養樂感的復調片段。更重要的是,很多選麯都帶有現代流行音樂的影子,隻是用更基礎的聲樂技巧來呈現,這樣一來,孩子們在學習基礎技法的同時,還能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而不是覺得聲樂課是一件“老土”的事情。這種前瞻性的選麯思路,在基礎教程中是十分難得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