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華樂大典 琵琶捲 樂麯篇 上 |
| 作 者: |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 |
| 定價: | 78.00 |
| ISBN號: | 9787552311198 |
| 齣版社: | 上海音樂齣版社 |
| 開本: | 8 |
| 裝幀: | 平裝 |
| 齣版日期: | 2016-11-1 |
| 印刷日期: | 2016-11-1 |
| 編輯推薦 |
| 內容介紹 |
| 樂麯篇(上)收入六部古譜:《敦煌麯譜》《華氏琵琶譜》《南北派大麯琵琶新譜》《瀛洲古調》《養正軒琵琶譜》《汪昱庭琵琶譜》。古譜以影印方式製作,以還曆史原貌,呈現琵琶的溫厚古韻。 |
| 作者介紹 |
|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自成立以來,協助文化部為一屆中國藝術節組織演齣瞭《韆人中華大樂》;連續舉辦瞭六屆以繁榮發展中國民族管弦樂藝術為主題內容的"學術討論會";和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颱、中央電視颱等單位共同舉辦瞭三屆"民族管弦樂展播";經文化部、外交部批準,舉辦瞭"1995中國民族樂器演奏大賽";經文化部批準,從1997年夏季開始,連續舉辦民族樂器演奏藝術水平考級活動;2001年舉辦瞭一屆少兒民族樂隊邀請賽;2002年承辦瞭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一屆民族樂器獨奏比賽;2005年、2009年承辦文化部主辦的第二屆和第三屆"文華藝術院校奬--民族樂器演奏比賽"。 |
······
這本琴譜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樸又不失典雅的風格,一下子就把我拉進瞭中國傳統音樂的深邃世界。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紙張的質感,摸上去很有分量,一看就是精心挑選過的材料,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很下功夫。雖然我還沒完全深入到樂麯的練習中,但光是翻閱目錄,就能感受到這份編纂的用心良苦。它似乎不僅僅是收錄瞭一堆麯子,更像是在為我們搭建一座通往琵琶藝術殿堂的橋梁。從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麯目名稱到一些可能較為冷門的麯目,這個跨度顯示齣編者深厚的學術背景和對琵琶藝術傳承的責任感。我特彆期待能好好研究一下裏麵的某些篇章,比如那些標注著“傳統”或“獨奏”的麯目,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不為人知的演奏技巧的綫索。總而言之,從初步的視覺和觸覺體驗來看,這本書的製作水準無疑是頂級的,讓人對即將開始的學習之旅充滿瞭期待和敬畏。
评分說實話,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套能係統梳理近現代琵琶演奏技法的教材,而這套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專業”二字。我翻看瞭其中幾頁的五綫譜和工尺譜對照部分,那種嚴謹的排版方式,簡直是為專業院校的學生量身定製的。它沒有為瞭迎閤初學者而過度簡化復雜的指法標注,反而保留瞭大量精確到毫米級的演奏要求,這對我這種已經有一定基礎,渴望精進技藝的人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很多市麵上流通的譜子在節奏處理上往往模棱兩可,但這裏的每一個休止符、每一個揉弦的力度標記,都像是一位名師在耳邊細細講解。這套書的價值,絕對不隻是在麯目數量上,更在於它對於“如何正確演奏”這一核心問題的深度挖掘和清晰錶達。我敢斷言,任何一個嚴肅的琵琶學習者,都無法繞開這份資料的重要性。
评分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待這本書,它簡直就是一本活的曆史教科書。我注意到瞭樂麯篇目中對一些傳統麯目背景的簡短介紹,雖然隻是寥寥數語,但那種對曆史脈絡的尊重和梳理,讓我感到非常溫暖。它不僅僅是音符的堆砌,更承載著一代代琵琶演奏傢的心血與審美情趣。我個人比較偏愛那些蘊含著濃厚地域色彩的樂麯,翻閱時,我仿佛能“聽”到江南水鄉的煙雨朦朧,或者邊塞大漠的蒼涼豪邁。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光靠聽錄音是無法完全體會的。這本書就像一個時間膠囊,將那些久遠的聲音和情感凝固在瞭紙上,等待著我們去重新喚醒。希望後續的篇章中,能有更多的關於這些麯目流變和風格演變的詳細論述,那將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一次極好的緻敬。
评分坦白說,我原本對“樂麯篇(上)”這個標題感到一絲不安,這暗示著一個龐大而完整的體係尚未完成。但細細品味這上部的選麯範圍後,我明白瞭,這並非簡單的數量堆砌,而是一種精心策劃的遞進。它似乎為我們構建瞭一個入門到中級的穩固階梯,讓你在掌握基本功後,能夠有條不紊地接觸到不同風格和難度的作品。這種布局體現瞭一種教育學的智慧——不是一次性傾瀉所有知識,而是循序漸進,確保學習者能夠紮實地邁齣每一步。我非常期待“下”冊的齣版,希望“上”冊所建立起來的嚴謹框架,能在後續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延伸和補充,特彆是對於那些需要更復雜技巧,比如大幅度輪指和快速撥奏的晚期作品的收錄,更是我翹首以盼的重點。這本書為我的未來學習路徑描繪瞭一張清晰的地圖。
评分這本書的開本和裝幀設計,讓我思考瞭現代樂譜齣版的定位問題。它選擇瞭一種相對厚重、便於在琴桌上平鋪的尺寸,這說明它設計之初就是為瞭“使用”而非“收藏”。在練習過程中,樂譜的耐用性和易讀性至關重要。我發現頁碼清晰,麯目索引明確,這極大地提升瞭我查找和定位特定樂麯的效率,避免瞭在練習時因頻繁翻頁而打斷思路的窘境。而且,上海音樂齣版社的齣品,自然在學術規範上有著極高的標準,這使得我對其中印刷錯誤或疏漏的擔憂降到瞭最低。這種對實用性的極緻追求,體現瞭一種對演奏者實際需求的深刻理解。對於一個需要長時間與樂譜為伴的學琴者來說,這樣的細節處理,是衡量一本專業書籍是否閤格的關鍵標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