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方言疏證
定價:68.00元
作者:戴震
齣版社:上海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3258240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是書乃清代為揚雄《方言》正僞補漏、逐條疏證的**個校本。以揚氏《方言》自宋以來刻本多種,疏漏難免,戴震乃據《永樂大典》本與明本對勘,並以古籍中所引《方言》文字參正,改正、補漏又刪衍數百字。後清代王念孫又撰《方言疏證補》,以補戴氏不足。
目錄
作者介紹
戴震(1724-1777),清代學者、思想傢。
文摘
序言
這部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典與現代交融的氣息撲麵而來。紙張的質感細膩而厚重,即便是初次翻閱,也能感受到製作者的用心良苦。封麵設計上,那種留白的處理方式,既有傳統書法的韻味,又不失現代審美的簡潔,讓人愛不釋手。內頁的排版也極為考究,字體選擇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在細節之處體現瞭對古籍的尊重。每一次觸摸和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安靜的儀式,仿佛能透過指尖感受到文字背後的力量與沉澱。對於一個癡迷於書籍實體美感的讀者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藝術品,每一次把它從書架上取下來,都充滿瞭愉悅感。
评分這本書所展現齣的那種堅韌不拔的學術精神,實在令人肅然起敬。從引用的文獻材料的廣度和深度來看,就可以窺見作者傾注瞭多少心血進行田野調查和文獻考據。那種對每一個細微差彆的斤斤計較,對每一個曆史節點的反復求證,都透露齣一種近乎偏執的嚴謹態度。這絕非一時興起之作,而是數十年如一日沉潛於浩瀚學海的結晶。讀著讀著,我甚至能想象齣作者在古籍堆中伏案疾書,與古人對話的場景。這種對真理的執著追求,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感召力,激勵著讀者也以更審慎的態度對待知識。
评分我尤其欣賞這本書在內容組織上的邏輯清晰度。雖然主題看似深奧,但作者的處理方式卻極其平易近人。敘述的層次感很強,從宏觀的背景介紹到微觀的細節剖析,過渡得極為自然流暢,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引導著深入探討的核心領域。閱讀過程中,仿佛有一位學識淵博的智者在身旁耐心講解,他總能在關鍵節點提供恰到好處的注釋或引證,幫助讀者搭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原本可能望而生畏的議題變得觸手可及,真正做到瞭雅俗共賞的學術普及效果。
评分購買這本書之後,我發現它極大地拓展瞭我對相關領域曆史脈絡的理解深度。以往零散的知識點,在本書的宏大敘事框架下,終於被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僅僅是提供瞭答案,更重要的是教會瞭我們如何提齣更好的問題。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停下來深思良久,思考作者是如何構建齣如此精妙的論證鏈條的。這本書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思考的大門,讓我開始用一種更具批判性和係統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曾經習以為常的概念。它帶來的知識增益是潛移默化而又顛覆性的,讓人感覺自己的思維結構都被重新梳理和升級瞭。
评分從純粹的文學角度來品鑒,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自成一派,具有一種獨特的韻律美。它既有古典學術著作的凝練與古雅,又吸收瞭現代白話文的生動與精準,形成瞭一種既不失莊重又不失活潑的語調。句子結構的長短搭配得宜,使得閱讀節奏張弛有度,讀起來朗朗上口,毫無晦澀感。尤其是一些論證性的段落,作者巧妙地運用排比和對比的手法,將復雜的觀點闡述得酣暢淋灕,極富說服力。這使得即便是涉及艱深理論的部分,閱讀體驗也保持在一種高度愉悅的狀態,讓人忍不住一氣嗬成地讀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