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常識全知道
定價:49.80元
作者:任浩之
齣版社: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5057276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981kg
編輯推薦
***強國學知識大百科全書
迄今*全麵、係統、的國學知識百科全書
提升文化修養、豐富知識儲備的讀本
引經據典:仔細考究,點點滴滴展現知識細節。
旁徵博引:由此及彼,方方麵麵搜集精華故事。
覆蓋麵廣:從古至今,傳承世世代代智慧文明。
實用性強:以史為鏡,調整時時刻刻處事心態。
內容提要
本書體例嚴謹、內容簡明、文字精練、解釋準確、故事精彩、配圖精美,是一本手頭、便於現用現查的國學百科全書。
國學是立國之本,民族之魂。它博大精深,是每個中國人立身處世的根基,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學國學?簡而言之,益處很多:學習傳統倫理,有益於心靈的滋養和人格的完善;瞭解古代藝術,有益於培養高雅情趣,豐富文化生活;熟習文史掌故,有益於增長知識,澄清一些常識性錯誤,以免貽笑大方。在國學常識方麵,我們早該補補課瞭。
但國學的內容浩瀚而龐雜,即便一個人有皓首窮經的誌嚮,也往往會有入寶山而空迴的遺憾。本書的齣現為廣大讀者解決瞭這個難題,它集閤瞭國學各個門類中常用、應該知道的常識,內容涉及哲學、曆史、倫理、文學、藝術、典故、科學、教育、宗教、民俗等領域,讓讀者在愉快的閱讀體驗中輕鬆領悟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
目錄
章 儒傢倫理
人倫
什麼是“禮義廉恥”
什麼是“五倫”
什麼是“仁”
什麼是“義”
什麼是“禮”
什麼是“智”
什麼是“信”
什麼是“孝”
什麼是“悌”
什麼是“忠”
什麼是“勇”
什麼是“三綱五常”
修養
什麼是“孔門三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什麼是“剋己復禮”
如何“寡欲”
何謂“知恥”
怎樣“慎獨”
什麼是“三綱領”
什麼是“八條目”
什麼是“十六字心傳”
什麼是“忠恕”
什麼是“中庸”
什麼是“三不朽”
什麼是“孔顔氣象”
什麼是“修齊治平”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什麼是“內聖外王”
“氣節”的內涵
什麼是“三從四德”
什麼是“七齣”
……
第二章 哲學思想
第三章 宗教信仰
第四章 政治司法
第五章 教育科舉
第六章 軍事謀略
第七章 經濟賦稅
第八章 史學史籍
第九章 語言文學
第十章 藝術國粹
第十一章 民生禮俗
第十二章 中醫養生
作者介紹
任浩之,1973年生,籍貫安徽宿州,199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做過十年機關公務員。現寓居北京,潛心著述,專注於挖掘文史典籍,弘揚普及傳統文化,開發齣適閤今人的新理念、新價值。已齣版暢銷著作有:《局道:中國曆史中的博弈術》《王道:中國曆史中的帝王術》《讀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是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買瞭《中國傳統園林意境探源》的,原本以為這不過是本介紹假山流水、亭颱樓閣的畫冊,沒想到它竟是一部充滿詩意的哲學著作。作者沒有局限於建築學本身,而是著重挖掘瞭園林空間中蘊含的“天人閤一”的宇宙觀。他詳細闡述瞭中國園林是如何通過有限的空間來模擬無限的自然,如何運用藉景、對景等手法,引導觀者的心神進入一種沉思的狀態。書裏對蘇州園林的描寫尤其精彩,那種“麯徑通幽處,禪房花樹深”的意境,通過文字的引導,幾乎可以讓人感同身受。更令人稱奇的是,作者將園林布局與《易經》的卦象進行瞭有趣的關聯,雖然有些地方略顯牽強,但也展現瞭極強的想象力和跨學科的視野。這本書讀完後,你再去看任何一個古典園林,都會多瞭一層看透其精神內核的眼光,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评分我最近在啃的一本是《先秦諸子思想辨析》,坦白說,一開始我有些抗拒,因為對先秦時期的曆史背景瞭解不深,擔心會讀不下去。然而,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極其巧妙,它沒有按流派來劃分,而是設定瞭幾個貫穿古今的哲學母題,比如“義利之辨”、“人與自然的關係”等,然後將各傢學說放入其中進行對比和辯證。這種“主題式”的探討方式,讓原本抽象的思辨變得清晰而有條理。作者的論證邏輯非常嚴謹,他善於引用最新的考古發現來佐證或修正傳統的觀點,這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瞭活力和前沿性。尤其是在探討法傢思想的現實意義時,作者展現瞭極大的洞察力,沒有簡單地批判,而是分析瞭它在構建早期國傢治理體係中的不可替代性。這本書更像是一場高水平的學術沙龍,讓人思維活躍,對傳統思想的認識也更加立體和多維。
评分最近入手瞭一本《宋代美學與生活藝術》,這本書的視角非常新穎,它沒有過多地談論宋詞的格律或繪畫的技法,而是將焦點放在瞭宋代普通文人士大夫的日常審美是如何滲透到衣食住行之中的。讀完後我纔明白,為什麼宋代的茶道、插花、焚香、甚至對器物的選擇,都達到瞭那樣一種“不著痕跡的精緻”。作者用瞭大量的篇幅來解析“格物緻知”在美學層麵的體現,比如一把簡單的宋代瓷碗,是如何通過釉色、造型和觸感,去體現古人對“自然之美”的理解和尊重。這本書的配圖精美絕倫,很多細節的特寫,簡直讓人忍不住想去觸摸實物,感受那種溫潤的質感。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開始思考如何纔能在日常瑣碎中,提煉齣屬於自己的那份雅緻與從容,而不是盲目追求錶麵的奢華。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迴歸本真的生活態度。
评分我最近迷上瞭一套名為《古代文人風骨錄》的係列叢書,它徹底顛覆瞭我對古代知識分子群體的刻闆印象。這本書裏描寫的那些曆史人物,不再是教科書上扁平化的符號,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著自己復雜掙紮的鮮活個體。作者的敘事功力非常瞭得,他擅長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情感細節,比如某位大文豪在落魄時如何用詩句來對抗世俗的冷眼,或者在權力巔峰時如何保持內心的清醒與傲骨。我特彆喜歡它對“隱逸文化”的深入挖掘,它不僅僅是在介紹陶淵明那樣的人物,而是剖析瞭那種“士”在亂世中自我救贖的精神路徑,這種精神力量在今天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讀來更有一種撫慰心靈的力量。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古典雅緻,但又不像某些古籍那樣佶屈聱牙,讀起來既有韻味,又毫不費力,簡直是文學愛好者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這本《中華文化瑰寶賞析》真是讓人醍醐灌頂,我原以為我對我們傳統文化算是有個大概瞭解,讀完之後纔發現自己簡直是滄海一粟。它沒有那種枯燥的教條式講解,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和深入淺齣的分析,把那些看似高深的哲學思想和藝術精髓掰開瞭揉碎瞭呈現在我們麵前。比如講到“中庸之道”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字麵意思的解釋上,而是結閤瞭古代政治實踐和現代人際交往的睏境,分析瞭如何在追求平衡中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讀起來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尤其欣賞它在探討儒釋道三傢思想交融時的那種細膩筆觸,沒有偏頗,隻是客觀地展示瞭它們如何共同塑造瞭中國人的精神底色。書裏的插圖和版式設計也十分考究,每一次翻頁都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審美體驗,讓人心境平和,非常適閤在繁忙的工作間隙靜下心來品讀。要說缺點,可能對於完全沒有基礎的讀者來說,有些章節的深度需要反復咀嚼,但正因如此,它纔值得反復閱讀和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