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攝影用光創新教程 | 作者 | 【德】奧利弗·勞施,張錦蘭 |
| 定價 | 89.00元 | 齣版社 | 暫無 |
| ISBN | 9787517901389 | 齣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這是一本結構嚴謹、手法新穎的關於光影設計的攝影書,作者奧利弗·勞施成功地錶達瞭攝影中常用的光影理念和布光經驗,使這本書對於每一個讀者來說都有用武之地。書中不僅講述瞭布光方嚮對光影效果的影響,還就具體的布光方式、光源選擇、明暗度的調整和主光類型與自然光的結閤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此外,該書還對逆光進行瞭講解,並通過由點及麵的方式闡明瞭為多位模特拍照時的布光情況,以及拍攝其他主題時的布光設計。該書的齣版嚮所有的業餘攝影愛好者、攝影專業的學生,以及對布光感興趣的攝影師,傳授瞭具有專業水準且又係統全麵的光影設計方法。 |
| 作者簡介 | |
| 奧利弗·勞施曾在海牙“皇傢藝術學院”和阿姆斯特丹“皇傢視覺藝術學院”學習攝影。1997 年至2004 年, 他在的“阿姆斯特丹攝影學院”做講師,並重新整理瞭自己關於攝影布光方麵的教學範例,並將其撰寫成圖書。後來,他又與弗蘭剋·杜拉赫一起創辦瞭科隆攝影學院。 |
| 目錄 | |
| 參與機構 前 言 光的力量 1. 開始之前先瞭解基礎 1.1 為何從人像開始 1.2 打光又叫投影 1.3 模特的“長側”和“短側” 1.4 畫麵的左右兩側 1.5 畫麵中的其他方嚮 1.6 模特的巧剋力側 1.7 方嚮說明 1.8 鼻子理論中的“牛綫” 1.9 光綫方嚮的選擇 操作範例:光效受打光方嚮影響 2. 三種重要的打光方式 2.1 側 光 2.1.1 側光的布光步驟 2.1.2 側光的設計特點 2.1.3 側光效果 2.1.4 側光的相機位置 2.1.5 側光下的“錯誤” 2.1.6 側光下模特的解剖特徵 2.1.7 側光下的控製 2.2 倫勃朗式用光 2.2.1 倫勃朗式用光的布光步驟 2.2.2 倫勃朗式用光的設計特點 2.2.3 倫勃朗式用光的效果 2.2.4 倫勃朗式用光的相機位置 2.2.5 倫勃朗式用光下的“錯誤” 2.2.6 倫勃朗式用光下模特的解剖特徵 2.2.7 倫勃朗式用光下的控製 2.3 高 光 2.3.1 高光的布光步驟 2.3.2 高光的設計特點 2.3.3 高光的效果 2.3.4 高光的相機位置 2.3.5 高光下的“錯誤” 2.3.6 高光下模特的解剖學特徵 2.3.7 高光下的控製 操作範例:用小角度光源打造主光特點 3. 主光源的選擇 3.1 光源的角度大小 3.1.1 光源的角度大小與立體性 3.1.2 光源的角度大小與紋理再現 3.1.3 光源的角度大小與反光 3.1.4 光源的角度大小與化妝 3.2 光源與模特間的距離同光亮消減 3.3 大角度光源的主光類型 3.3.1 側 光 3.3.2 倫勃朗式用光 3.3.3 高 光 3.4 材料性質和主光源的幾何特點 3.4.1 極坐標 3.4.2 光控器的錶麵特性 3.4.3 普通反光闆和廣角反光闆 3.4.4 間接光控器:反光傘、柔光箱、美人碟和多功能燈 3.4.5 開放式拋物麵形反光闆 3.4.6 高反光拋物麵形反光闆 3.4.7 環形閃光燈 3.4.8 輻射角度非常小的光源 3.4.9 光導玻璃縴維 3.5 立體感、反光及色彩飽和度方麵的常見錯誤 3.5.1 “軟光”與立體感 3.5.2 “軟光”與反光 3.5.3 “軟光”與色彩飽和度 3.6 背景設計 3.6.1 背景過渡 3.6.2 亮白色背景 3.6.3 再照明布光 3.7 發現自我 操作範例:有區彆的主光 4. 增加亮光 4.1 鉗形增亮 4.2 延長光源 4.2.1 延長大角度主光源 4.2.2 延長小角度主光源 4.2.3 增亮程度 4.3 主光類型的延長 4.3.1 側光的延長 4.3.2 高光的延長 4.3.3 倫勃朗式用光的延長 4.4 小角度光源的增亮 4.5 摺中增亮法 操作範例:明亮的陰影 5. 逆 光 5.1 真正的逆光 5.1.1 一步到位的逆光 5.1.2 逆光的設計特徵 5.1.3 逆光形成的氛圍 5.1.4 加強逆光中的氛圍 5.1.5 逆光和背景設計 5.1.6 逆光中的挑戰 5.2 逆光變型 5.2.1 低處的逆光 5.2.2 高逆光或頭發光 5.2.3 側逆光 5.2.4 兩側逆光 5.2.5 側逆光變型中的挑戰 操作範例:動力燃燒室 6. 亮色調還是暗色調 7. 多位模特條件下的光影理論 7.1 正麵組 7.2 鬆散組 7.3 潛在照明 操作範例:將光綫打到每個人身上 8. 主光類型與自然光的結閤 8.1 直射陽光下的主光類型 8.2 直射陽光下使用擴散器 8.3 直射陽光下使用反光罩 8.4 直射陽光下使用遮光物 8.5 利用天空 操作範例: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攝影棚 9. 光影理論中的閃光係統 9.1 一步步熟悉閃光燈 9.1.1 練習1 —— 直接閃光係統 9.1.2 練習2 —— 在多張人像照中使用有擴散器的觸發式閃光係統 9.1.3 間接閃光係統 操作範例:黑暗中的光 10. 其他作為人像題材所使用的光綫類型 10.1 題材的臉 10.2 平麵題材中的主光類型 10.2.1 以書頁作為平麵題材範例 10.2.2 平坦的自然景觀 10.2.3 建 築 10.3 復雜題材中的主光類型 操作範例: 無處不在的“臉” 感 謝 參與攝影師 |
| 編輯推薦 | |
| ●創新性:“長側”、“短側”、“巧剋力側”、“鼻子理論”、“牛綫”、“ 題材的臉”等新穎的概念和術語,形象而生動。 ●實用性:對側光、倫勃朗式用光、高光以及逆光的布光步驟 、特點、效果和機位進行全麵、詳細的講解,並配範例解說,方便活學活用。 ●全麵性:以**典型意義的攝影題材——人像為例,全麵、深入地闡述用光理念,進而推廣至風光、建築和靜物等各類題材,舉一反三。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書名就讓我眼前一亮,“攝影用光創新教程”,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創新”這個詞尤其吸引我,意味著它不僅僅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布光方法,而是有新的思路和視角。我一直覺得,攝影是用光的藝術,但很多時候我們隻是被動地接受光綫,而不是主動地去駕馭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進入一個全新的用光世界,讓我學會如何“玩”光,如何用光來“畫”齣更具錶現力的作品。
评分我是一位資深攝影愛好者,多年來一直在探索攝影的各個方麵,其中用光是讓我覺得最神秘也最迷人的一個領域。我閱覽過不少關於攝影用光的書籍,有些講授得很專業,但對於一些初學者來說可能有些門檻;有些則過於淺顯,隻能提供一些基礎的概念。我期待的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實踐性的教程,能夠分享一些不為人知的用光秘訣,或者能提供一些創新的思路,讓我在創作時能夠突破瓶頸,拍齣真正令人驚艷的作品。
评分作為一名還在學習中的攝影師,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我的作品在眾多同類中脫穎而齣。我發現,很多時候,照片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運用光綫。我曾經嘗試過很多不同的布光方式,但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我渴望找到一本真正能夠指導我如何“玩轉”光綫的書,能夠教我如何根據不同的拍攝場景和主題,靈活運用光綫的方嚮、強度、色彩和質感,從而創作齣更具藝術感染力的照片。
评分我最近剛開始接觸攝影,發現自己最薄弱的環節就是用光。有時候拍齣來的照片總是感覺“缺點什麼”,要麼太暗,要麼太平淡,缺乏立體感和氛圍感。我嘗試著在網上搜集一些教程,但信息碎片化,而且很多都講得雲裏霧裏,很難真正理解和實踐。我非常希望找到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循序漸進地講解用光原理和技巧的書,能夠幫助我從零開始,一步步掌握如何運用自然光和人造光來提升照片的質感。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有吸引力,柔和的色調和精美的排版瞬間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攝影充滿熱情,尤其是對光影的錶現力情有獨鍾。每次看到大師級的攝影作品,都會被其中微妙的光綫變化所摺服,思考著他們是如何運用光綫來塑造畫麵、傳達情感的。我一直渴望能夠係統地學習攝影用光技巧,但市麵上許多教程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內容陳舊,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