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读起来很轻松,论述为了精准沟通,需要建立交互设计语言。 下册就很烧脑了,语言符号很多,看完第一遍也就了解了个大概。 很有启发性,尤其是从输入输出转到操控力的视角,但是语言本身符号又恨复杂,很难推广
评分##在IXDC上听老师讲了,很有兴趣才买来看的。确实是很新颖的观点。读完感觉不错。
评分##在国图一下午时间看完了上下册,上册是讲为什么要为“交互设计”发明一种语言,下册是这套语言的符号、框架和应用场景。在交互设计日新月异的2018年,从非常基础的层面去讲交互,佩服作者的野心,但凡是语言就有学习成本,何况还是符号语言,用自然语言应该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吧。这套语言能否帮助交互设计的分析和创新呢?没有办法验证。另外这本书来自韩国,而韩国好像也没太走在交互设计前沿。作者讲自己经历的 t map 还是很有意思很有启发的,不过就一章。
评分##结论就是你停止思考的地方 将交互从输入,输出的思考方式中脱离 置入新的思考方式—操控力
评分作者有数学专业背景,以及做视频的经验,因此能够很好地将其与年轻的交互设计领域相结合,探讨其中的共性和差异。 书的上册主要讲作者对自然语言、电影、数学以及其他领域的思考: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电影的语言是「蒙太奇」,由此扩展到,交互设计的语言是「操控力」。电影创作和交互设计都是属于「有限域的无限应用」。书中有很多总结很精辟、很到位(尤其是对电影的思考),也引用了一些名言,值得细品。 书的下册讲的是交互设计的具体案例,专业性较强,有些看不太懂(或者说,我暂时还没有这个耐心去琢磨细节),所以看得比较快。 整体来说,本书的上册:适合所有领域的人阅读,学到的并非交互设计本身,而是对「蒙太奇」的思考,以及对「有限域的无限应用」的思考。 至于本书的下册:由于我是外行,暂时不做过多评价。
评分##「但是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交互设计给人一种被技术发展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从命令行界面到图形界面、从鼠标键盘到触屏设备再到体感识别,这些潮流都是技术人员发起并推动的。设计师是在一个新的交互技术出现之后再运用普遍的设计思维去解决新技术背景下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像电影行业中那样运用独特的电影思维去引导技术发展来讲述具体故事。」
评分##前面有点罗嗦,后面的关于设计语言的陈述,比较有意思。
评分##拆解的很细致,值得反复读,不同阶段都可以读读。读完后,我调整了我平时出交互的思路,交互的表达…的确提高了不少效率
评分##前面有点罗嗦,后面的关于设计语言的陈述,比较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