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笛卡兒方法論以來,探討科學與哲學關係最重要的著作
人類需要鄰人具有足夠的相似處,以便互相理解
具有足夠的相異處,以便激起注意
具有足夠的偉大處,以便引發羨慕/
過去三個世紀以來,科學發展對世界的許多方麵造成衝擊而呈現齣不同的麵貌。科學與現代世界的密切關係早已超越我們的想象。本書為20世紀哲學大師懷特海在哈佛大學係列演講集結而成的一部名著。全書從探討近代科學的起源開始,橫跨三個世紀的思想發展,在他筆下猶如一首高潮迭起的交響樂,奏齣麯摺而動人的時代流變。本書被譽為“自笛卡兒方法論以來,探討科學與哲學關係的最重要著作”。
##与另一版本对比着看了一半,和阿伦特等人同为反历史唯物论,但太抽象,后半部分实在看不懂放弃了。但有学到新东西,所以记一下。
评分 评分##一讲到怀特海自己的东西就看不懂了。。
评分 评分##品鉴了三个版本,这个译得最优美。
评分##怎么说呢,比较早的书了。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太多了,导致现在看来,本书的意义没有那么大了。
评分怀特海以世纪为期对西方科学的发展进行了观念史的把握。西方科学的母型是柏拉图的高度抽象的数学主义,而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分类法实际上阻碍了科学的兴起。伽利略等人重回柏拉图数学传统,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兴起。然而,怀特海判定,近代科学具有反理性主义的特征,科学界满足于表面的自然秩序,未将理性深入到底。自然机械论自17世纪兴起,虽在18世纪以后遭到生物学、相对论、量子力学挑战,亦仍是主导。怀特海判定这种非理性主义表现为“误置具体性的谬误”,即将人类的抽象思维当作是自然事实本身,尤其是对物质的“简单定位”的抽象,这种时空观会使归纳法、连续、记忆无法可能。现代人活在世界观矛盾之中却故步自封:自然的机械秩序与人的自由意志的二重分裂。怀特海主张过程实在论、有机论,不过,如何说明这种形而上学不是又一种误置具体性呢?
评分##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