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陳丹青一起逛美術館
1.5億人次觀看,豆瓣高分藝術紀錄片《局部》內容全收錄
遊走層疊的藝術時空,聚焦藝術史上的規範與偏離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二季的講稿,圍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鋪展開來。曆史不是靜止的,美術館收藏的就是重重疊疊的時間。勃魯蓋爾與李公麟對望眼前的麥田,維米爾堆砌起凝結層的魅力,印象派在百年後將沙龍繪畫擠至次席……這些藝術傢,大多數沒進過大學,古人更不消說——規範永遠期待天纔的偏離。再完美的規範也無法包容韆差萬彆的真實。“此所以美術館是我的大學,此所以我至今尚未畢業。”
##似乎是三册书中最薄的一本,但翻阅之间来依然是享受。美术馆里收藏的是重重叠叠的时间,而我则依靠文字企图挽留一些什么。
评分##易读的偏见,熨帖的口吻,真诚的惊叹和可惜。这些特点就是作者文章总能吸引我的原因,嗐!要是陈老师愿意翻译并附评一些现当代艺术评论就好了,即便有偏离的风险,我也还是想看。 另,不太懂印刷,但是许多占据书本一页纸的大画、大的照片(不是黑白60年代的那些),细节都难辨,像是纸张表面有一层雾,分辨率不高。细看需上网找放大图,当然,如果能亲自去看原作,肯定直接变成小傻子了。
评分##“现代艺术的初衷也没想到大众,相反,是对想象中的大众,持续加码挑衅。”感谢陈老师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给了我们这些苦于看不懂现代艺术的大众一个台阶。
评分##似乎是三册书中最薄的一本,但翻阅之间来依然是享受。美术馆里收藏的是重重叠叠的时间,而我则依靠文字企图挽留一些什么。
评分##入单|需要重温
评分##似乎是三册书中最薄的一本,但翻阅之间来依然是享受。美术馆里收藏的是重重叠叠的时间,而我则依靠文字企图挽留一些什么。
评分##三季中第二季相对较弱:局促、散。
评分##书没有节目做得好
评分##《局部:我的大学》——他的大学是美术馆,我的大学是书摊、书店和图书馆。尽管好几年都没去书店和图书馆了,我还记得找到一本书的感觉,踏破铁鞋的感觉,淘尽黄沙的感觉,蓦然回首的感觉,夜读未央的感觉,有些感觉是如此相似,无非是多走多看多想而已。有时移步换景,换个角度,都会有一些全新的体验。所有创作的终极都是试图接近于神的艺术,都会有许多失败的艺术。唯接近方见其谦逊,唯失败方见其高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