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適的頓挫

鬍適的頓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剋武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 胡適與政治
第一章 導論:胡適檔案與胡適研究
第二章 舊學與新知:胡適對赫胥黎思想的認識及其限制
第三章 一個流產的結盟:胡適與研究系(1919-1922)
第四章 道不同而相為謀:胡適、蔣介石與1950年代反共抗俄論的形成
第五章 一位「保守的自由主義者」:胡適與《文星雜誌》
第六章 意識形態與學術思想的糾結:1950年代港臺朝野的五四論述
第七章 蔣中正、陳誠與胡適:以「三連任」問題為中心(1956-1960)
附 錄 五四話語之反省的再反省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他曾領軍五四新文化運動,為瞭國傢興亡而在海外奔波。

他既熱情,又平淡;既軟弱,又硬挺;既自由,又保守。

他是近代史的第一號人物:鬍適。

鬍適,是中國近代史上眾所皆知的人物,他引領瞭五四運動的發展、開創瞭白話文學,為當時知識界、輿論界不可或缺的領袖。同時,他也是自由主義的奉行者,一生崇尚民主自由。儘管有著如此崇高的地位,在政治方麵,鬍適卻總被評價是一名「軟弱」的人物。相較於殷海光、雷震等人公開反對蔣中正威權政府的態度,鬍適則是願意與政治權威妥協,不肯跳入「火坑」。

探究知識分子的抉擇與兩難,更全麵的看到「人性」的光輝

鬍適的一生,真的可以用「軟弱」兩字一筆帶過嗎?探究鬍適的性格,必須深入瞭解他背後的歷史情境,探討其真正抉擇和思想脈絡的核心。鬍適的從政生涯,看似遠離風險,但他從未改變的是他身為自由主義者的堅持與情操。在國傢興亡之前,他選擇容忍;在民主憲政之前,他不願妥協。

本書將對「鬍適」抽絲剝繭,重新探討其在思索政治問題、麵對政治權威的態度、思想,並且作為一位極少數能涉足政治,最後能「得君行道」或全身而退的例子,對比1949年留在中國的知識分子,讓我們更瞭解近現代史的麵貌。

本書特色

1. 剝去鬍適身上的各種疑雲,呈現一名真實、充滿「人性」的鬍適

2. 理解知識分子遇到理想與現實衝突時的妥協與容忍

3. 從鬍適的角度看近代臺灣政治史的發展與演變

用户评价

评分

##附录有意思。

评分

##本书为论文集,共七章,导论的《胡适档案与胡适研究》颇有指导作用,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旧文,后四章则是时间限定在1949年后胡适在台活动的研究,其对话对象是江勇振的《胡适传》,史料方面的释读颇有新意,是了解胡适在台活动不可缺少的前人文献。

评分

##本书为论文集,共七章,导论的《胡适档案与胡适研究》颇有指导作用,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旧文,后四章则是时间限定在1949年后胡适在台活动的研究,其对话对象是江勇振的《胡适传》,史料方面的释读颇有新意,是了解胡适在台活动不可缺少的前人文献。

评分

##作者立场鲜明,能知人论世,可惜有些浅尝则止。在我看来,「民主的道统」是理解胡适晚年行为最为根本的线索,他在吴国祯案、雷震案以及毁党救国论的不同表现都基于此,他深知只有塑造出民主、自由的形象才能有机会获得美国的全力支持,这一点应该予以点透。

评分

##附录有意思。

评分

##论文集,睡前读物,果然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意识形态斗争史。哈哈。

评分

首先感恩博客来。第一,最好看最精彩的是陈诚、胡适、小蒋之间的关系。第二,胡适毁党救国,其实早就预见了台湾未来的政党政治的雏形。所谓“华独”并不是被后世生造出来的概念,其实是很多流落台湾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的选择。第三,本书其实是对胡适的辩诬之作,对话的对象是江勇振。胡适五十年代的怯懦,有性格的原因,有支持“自由中国”下功利权衡的选择,有对帝王心术的天真想象与无知。所以也难怪殷海光和傅正在日记里对胡适大失所望。但是自始至终没有变的,是胡适对于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温良渐进的政治路径的期许。胡适晚年可以有“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但是对于对岸的人来说只有“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评分

##附录有意思。

评分

##作者立场鲜明,能知人论世,可惜有些浅尝则止。在我看来,「民主的道统」是理解胡适晚年行为最为根本的线索,他在吴国祯案、雷震案以及毁党救国论的不同表现都基于此,他深知只有塑造出民主、自由的形象才能有机会获得美国的全力支持,这一点应该予以点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