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裏的成年人

房間裏的成年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希]雅尼斯·瓦魯法剋斯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关于引文的说明001
前言003
第一部分 我们的不满之冬
第一章 引子009
“超级黑箱”013
迷宫门口的忒修斯017
此处签字!019
“不是为了我!”023
第二章 “纾困斯坦”026
作茧自缚的囚徒028
问题是(法国和德国的)银行,笨蛋!031
从“减负行动”到“破产体制”036
“叛国者”—一项离奇指控的由来039
紧缩措施的倡导者044
登上黑名单049
希望广场053
“纾困斯坦2.0”057
“我得是谁才行?”061
第三章 “他们弯起舌头像弓一样”069
两个男人与一桶威士忌070
舌头和弓的故事073
“小王子”075
阿基米德点080
警钟084
友谊的绝唱090
“成功故事”094
“五点战略”100
顾虑的累积106
第四章 漂浮不定123
鲜血、汗水和眼泪125
一次全面且坦率的交流128
撒手锏:欧洲央行手里的希腊债务131
平行支付系统133
工作邀约137
约定139
接受还是拒绝?142
一场提前知晓的埋伏145
不引发恐慌的真话148
拒绝敌人的武器151
温和又坚定154
第五章 “怒斥光明的消逝”165
荒原174
希腊式复苏?178
希腊式紧缩182
首次交手184
枪口下的民主189
非常规合作伙伴192
“如果你是个追梦人—不要被梦主宰”194
第二部分 必将到来的春天
第六章 一切始于……211
节俭与紧缩214
温和与顺从216
美国朋友219
“何谓‘不太糟’?”223
“别让我坐牢!”224
瑞士奶酪226
最后通牒228
国内战线237
短暂的平静242
第七章 希望的二月250
带来希望的联系人之一:欧盟经济与金融事务委员252
带来希望的联系人之二:“三驾马车”的代表254
带来希望的联系人之三:欧洲央行的法国代表257
“你是谁?你对我的米歇尔做了什么?”259
唐宁街264
向金融界精英示好267
意外成果271
意大利人的指点273
央行的阻挠274
“找你的电话!”281
他们也不是坏人284
去找那些“机构”吧!289
出人意料的批评,骇人听闻的表扬290
西门子292
社会民主运动的滑铁卢294
第八章 暴风雨来临前的忙乱301
初步定位:七折方案307
争取经合组织311
走进欧元集团313
连续性还是民主315
选举还是经济政策319
只有公报,没有交流321
“你的钱刚刚用完了!”329
第九章 值得细品的黑暗时刻335
深入虎穴338
13天后关闭银行的威胁342
突破?346
蒙羞的欧盟委员348
一场无果而终的关键会议353
“战时内阁”356
开心的日子与建设性模糊362
“白烟”:2月20日协议366
值得细品的黑暗时刻370
第十章 摘下面具379
与敌人合作382
朔伊布勒的报复387
我的重罪391
设局393
“这个坏东西我必须承认是属于我的”398
摘下面具403
第十一章 毁掉我们的春天410
挑选对手412
欧元区的反复414
“瑞典国歌”套路414
“珀涅罗珀诡计”415
歪曲真相与全有或全无416
颠倒因果417
与龙握手419
“部长,您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425
三月的潮水430
没带信件的密使435
去欧元集团!438
第十二章 默克尔的魔咒445
震惊的杰夫452
把“三驾马车”关在笼子里456
默克尔的魔咒463
第十三章 好事办砸472
从沮丧到疯狂再到荒唐476
有位女士,她知道……483
第十四章 最残酷的月份502
“总统先生,我们的情况不是这样!”505
意料之外的美国朋友508
“三驾马车”去巴黎513
里加遇伏516
人身攻击520
针织衫的线头523
最残酷的四月天525
像鲨鱼一样嗜血527
遭到窃听532
达娜厄的壮举533
第三部分 终局
第十五章 毁灭倒计时543
有了这样的敌人,谁还需要朋友?545
沃尔夫冈的举动549
融化的欧元,无奈的心556
模型战561
划清界限566
假情报568
毁灭倒计时571
第十六章 房间里的成年人579
表现糟糕的成年人582
重振旗鼓591
紧急出口598
欧元集团并不存在!602
第十七章 “笨驴”领导“雄狮”606
马克龙的姿态612
一出非常希腊式的闹剧614
凝视深渊:对同志们的回望617
希望和荣耀广场623
真正信仰者的胜利626
推翻人民630
不再是部长635
“是你做的,对吗?”637
尾声644
自由主义建制派?646
不受欢迎的辩白649
没有国家是一座孤岛650
致谢655
附录
附录一 通缩时期的虚幻黎明659
附录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利可图的错误662
附录三 为什么我反对虚张声势665
附录四 希腊债务的负债管理选项670
索引67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希臘前財長眼中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國際政治版《紙牌屋》

●在國際政治裏隻有利益,沒有道義,突破一國之內常規政治鬥爭底綫

●希臘前財長迴憶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來龍去脈,一書窺探當代世界政治經濟的波譎雲詭

●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凸顯的是歐洲的睏局,歐洲的睏局摺射的是整個西方世界的窘境

★名人推薦

●傑弗裏•薩剋斯、馬丁•沃爾夫、斯拉沃熱•齊澤剋、諾姆•喬姆斯基,一群永無可能站在一起的人共同稱贊。

●傑弗裏•薩剋斯、馬丁•沃爾夫、斯拉沃熱•齊澤剋、諾姆•喬姆斯基,一群永無可能站在一起的人共同稱贊。

●傑弗裏•薩剋斯(經濟學傢、聯閤國秘書長前顧問):我們時代的修昔底德。

●馬丁•沃爾夫(經濟學傢、《金融時報》副主編):一個非常、非常聰明的人,在關於歐洲的基本爭論中,我認為他是對的。

●斯拉沃熱•齊澤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斯洛文尼亞思想傢):我心目中為數不多的英雄之一。隻要有瓦魯法剋斯這樣的人在,就還有希望。

●諾姆•喬姆斯基(美國左派思想傢):一位傑齣的經濟學傢和政治分析傢。

★媒體推薦

●《泰晤士報》年度時政圖書

●《衛報》:《房間裏的成年人》是一本對現代國際政治感興趣的人均有必要讀一讀的書。歐元區危機,歐洲政治現狀,改良主義政治的邏輯、局限性及其得以運行的原因,以上種種的內幕,該書均有精彩描寫……瓦魯法剋斯剖析瞭一個執意要維持其自身糟糕邏輯而排斥其他選擇的政治機器,其見地著實令人震驚。……瓦魯法剋斯寫齣瞭有史以來頗為偉大的政治迴憶錄之一……這是一個局外人講述的國際政治的內幕故事……瓦魯法剋斯對現代權力的描述是有史以來頗為準確、頗為詳細的。

●《華盛頓郵報》:《房間裏的成年人》讀起來就像一本小說,故事是一個騎著摩托車環遊世界的英雄如何對抗暗黑又愚蠢的歐洲強權。

●《商業內幕》:世界上頗為有趣的人。

★內容簡介

2008年,起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瞭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為瞭穩定和刺激經濟,各國政府紛紛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由此不斷擴張。特彆是部分歐盟國傢,為瞭維持高福利,本來就長期實施赤字財政,並大規模舉債,在金融危機影響之下,赤字和負債都達到瞭驚人的規模。2009年10月,希臘政府突然宣布,由於公共賬目造假,自身財政赤字與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實際分彆達到12.7%和113%,遠超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3%和60%上限。自此,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正式拉開序幕。

希臘作為歐元區國傢,隨即與歐盟展開瞭救助協商。而歐盟對財政緊縮的嚴苛要求和希臘極力想不受懲罰脫身的渴望之間,相去不啻十萬八韆裏。

談判桌上唇槍舌劍,談判桌下屈辱妥協,歐盟對希臘強力施壓,希臘政府對民眾難以交代,政治精英處心積慮於自己的前途,銀行傢韆方百計地降低自己的損失,普通民眾隻能用選票為自己的未知命運開齣一條更加難以預測的前路,而看穿一切的知識精英在此時登場瞭……

本書的故事就從這裏開始。2015年初,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三駕馬車”)為救助希臘采取的緊縮措施越來越嚴厲,嚴重拖纍瞭本就存在結構性問題的希臘經濟,使該國陷入財政緊縮—經濟衰退的惡性循環之中。債務危機並未化解,政治和社會卻持續動蕩。絕望的希臘民眾將反對實施緊縮政策以換取救助貸款的激進左翼聯盟推上瞭執政舞颱。身為資深經濟學教授、知名博弈論專傢的瓦魯法剋斯——也就是本書作者,臨危受命齣任財政部長,負責與“三駕馬車”繼續展開已陷入僵局的談判。

作者試圖通過本書講述,在自己任職的162天裏,他是如何意欲重構希臘與歐盟關係,進而引發瞭一場影響全球的宏大鬥爭的。與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展開閉門談判,在華盛頓密會權力掮客,清算本黨政策主張爭取中國支持,努力通過公投方式決定是否接受苛刻的救助條件,為瞭贏得更大談判空間凜然辭職……他懷揣新的政策主張,遊走於全球權力場,在與奧巴馬、普京、默剋爾、馬剋龍、拉加德、薩默斯等等大人物的對話與爭論中,力圖為希臘爭得一個新的未來。他解決問題的邏輯簡單而清晰,最終卻不得不屈服於全球權力格局形成的大網。

用户评价

评分

##一个故事,一段亲历者说。和欧洲悲剧结合起来,一个宏观,一个微观。

评分

##附录很有用,很清晰,喜欢这种学术派官员

评分

##Power concedes nothing. If you don’t demand true equality, you are always going to be begging for a few crumbs from pie, trading for an empty promise!

评分

##英雄主义叙事。和杨白劳异曲同工之妙的欠债不还钱照样天经地义。

评分

##此时方懂李中堂啊。有不同的对手,有不同的队友,这些人是助力还是阻力,在那复杂的环境里随时在变化,最后如何努力如何博弈,即使个人一腔热血,孤勇向前,但最后所呈现的结果,却离最初的设想千百里之外了。建议跟《欧洲悲剧》一起看,就知道,希腊的悲剧和境地,真的不是作者这样一个经济学家独自可以搞定的啊!更别说欧盟的官僚主义,各国的各有目的

评分

##欠债者唯有赖账才可重生。于是作者在资本主义框架下为破产小国进行技术抗争而非革命。小国寡民,终归失败。书好厚,非民主国下的读者涨见闻了。

评分

##这真的是我不充vip就可以看的吗?以后该做个局外人书单,铭记那些虽然也是为了自己的表达欲,却为世人真诚录下此刻后台纷物的志愿者。

评分

##这真的是我不充vip就可以看的吗?以后该做个局外人书单,铭记那些虽然也是为了自己的表达欲,却为世人真诚录下此刻后台纷物的志愿者。

评分

##到了最后几乎是一个人对抗全世界和明知失败也要继续抗争的悲壮读来如鲠在喉,斯巴达国王那句“Molon Labe”像是热血部长的座右铭也是整个故事的注脚。一想到写这本书的用意之一可能是为了在政敌和媒体制造的一片浑浊中为自己正名,甚是心酸。Yanis真是有才华,除了政治回忆和细致佐证,各种文学历史典故旁征博引,穿插的演讲稿博客专栏等小材料也是文采斐然让人倾慕。非常好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