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強調,我們不應該對休閑有罪惡感——這種罪惡感是現代社會強加、灌輸的。羅素之所以歌頌“懶散”,切斯特頓之所以鼓吹“什麼都不做”,都是蓄意挑釁視“忙個不停”為最高價值的社會。他們都很同意亞裏士多德,認為休閑是人生的目的。亞裏士多德說:“我們工作,是為瞭得享休閑。”
《等待周末:雙休日的起源與意義》追溯瞭今天這種“五天工作-兩天休息”的工作節奏是怎麼來的。七天為一周的時間分隔並非自然形成,而人們對“休息日”的理解,也從宗教意義上“禁止從事任何工作的日子”逐漸演變成舉行市集、度假、休閑的日子;又變成消費至上,“從事另一些專業技能比如滑雪、跑步、健身等,比工作日還要纍的日子”。作者以澎湃的知識量娓娓道來,主題十分契閤當下“996工作製”盛行的中國現狀。
##看看双休的起源也不错
评分##讲当代周末制度与文化的近代变迁,一本不错的小书。准备当成礼物送给领导。
评分##讲当代周末制度与文化的近代变迁,一本不错的小书。准备当成礼物送给领导。
评分##看看双休的起源也不错
评分##好读的小书,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评分##看看双休的起源也不错
评分作者是城市规划的教授,但这本小书做到了历史甚至文学信手拈来,围绕周末的方方面面,写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思考,是一本非常棒的睡前读物。这位台湾译者翻译得很好。
评分##周末是休闲,是工作的止息,是对享受、懒散的邀约。当然,周末也可以是对工作的意义的悬停甚至摧毁,是对工作的哀悼和扬弃。后者的意义空间在书中还没有出场。
评分##没特别见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