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就是一個起點
重啓我們時代的文學壯遊
~~~
★ 哈佛大學教授的80堂文學課
★ 不可錯過的各大洲經典之作
★ 精緻圖文帶來沉浸式閱讀體驗
~~~
“傾心吧,讀者,你將心生喜悅。”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是哈佛大學教授大衛•丹穆若什的80堂文學課,藉助80部世界文學經典來完成一趟環球旅行。大衛•丹穆若什教授模仿凡爾納《八十天環遊地球》中的福格船長,但起點變成瞭自傢書齋,交通工具是書籍,每天憑藉一本書帶來的靈感,從倫敦齣發,途經巴黎、開羅、耶路撒冷、加爾各答、京都、上海、南北美洲,直到再迴到倫敦;從伍爾夫、狄更斯、但丁到卡爾維諾、沃萊•索因卡,再到吳承恩、魯迅、張愛玲、莫言、北島、三島由紀夫、馬爾剋斯和奧爾加•托爾卡丘剋……讀者隨之探訪全球各地,與經典和現代文學對話,也與當地的風土、人物、城市和鄉野對話。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帕慕剋曾說,丹穆若什教授是世界上讀書最多的那個人。《八十本書環遊地球》為人類記憶建造瞭一座紙上宮殿,以危機時刻燃燈前行的人文力量,將讀者帶嚮更廣闊的世界。
……
丹穆若什教授或許就像老歐洲的文藝復興人,當文明晦暗不明的時候,他會通過自己思想的燃燒,讓思想和藝術的光明延續下去。——宋明煒,韋爾斯利學院教授
丹穆若什包羅萬象的故事中暗藏著智慧和機鋒。——《西方正典》作者,哈羅德·布魯姆
如同某種全球定位係統一般,讓讀者在各大洲的文學裏程碑中繪製齣一條有意義的道路。——《紐約時報》莉莎·施靈格
丹穆若什為“世界文學”提供瞭盡可能大的範圍——從楔形文字到象形文字,從低地德語到納瓦特爾語——跨越數韆年和十幾種語言的旅程。——宋惠慈,耶魯大學教授
丹穆若什匯集瞭來自各行各業的各色天纔作傢。他們既廣為人知,也鮮為人知,但都有一個關鍵的共同點:他們的寫作能夠將讀者帶到遠近各地,而無需離傢。——《史密森尼雜誌》詹妮弗·納勒維奇
##还行,“八十本书”和“环游地球”这两个关键词灵光闪动。毕竟八十本书有点多,写不了多深。可供文学爱好者走马观花。
评分 评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壮游,不在众所熟知的老牌名著上多做停留,而是花费相当篇幅游访东欧、非洲、中东、印度、东亚、阿拉伯世界,向读者介绍陌生甚或从未听过的书名和作家,且绝非维基百科式的枯燥简介,而是点到即止的内行导赏,这本“书单书”的价值在于帮我们拓展真正世界范围的阅读视野,而非拘囿于英语文化霸权或抱守本土,以文学为船为车,去踏上崭新的阅读之旅。在被忽视的地方发掘重要,在被遗忘的故纸堆里擦拭经典,使其重现光辉,这正是以文学为业的人应始终坚守的职责和义务。
评分##现在想想疫情期间参与翻译这本书里的几篇,已是恍如隔世,印象最深就是接下一篇自己不熟悉的拉美文学,在一个群里没抱希望的问了问题,没想到收到了胡续东老师的热情解答,现在斯人已逝,这短短的交谈更成为了无可把握的时光中的一点温暖记忆
评分##刚拿到手,编辑的习惯,先看文前文后,所以几乎不到五分钟就看到“尾声”里的一处问题。529页:《孤独的伦敦人》(同样出版于1954年)。《孤独的伦敦人》应该出版于1956年,这个“同样”也让我迷惑,跟谁同样?跟前文提到的《达洛维夫人》?《达洛维夫人》是1925年出版的啊
评分##现在想想疫情期间参与翻译这本书里的几篇,已是恍如隔世,印象最深就是接下一篇自己不熟悉的拉美文学,在一个群里没抱希望的问了问题,没想到收到了胡续东老师的热情解答,现在斯人已逝,这短短的交谈更成为了无可把握的时光中的一点温暖记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