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是美國著名教育哲學傢內爾·諾丁斯在關心倫理與教育方麵的一本經典著作。原書初版於1992年,作者對人們長期以來信奉的教育理念提齣瞭反思,主張關心應成為教育的基礎和核心。進入21世紀,在美國的教育環境下,對關心的強調更加邊緣化,諾丁斯再次認真審視現實,於2005年推齣《學會關心》第二版。
諾丁斯主張對傳統學校教育進行徹底改革,學校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發展的多樣性,建立一個充滿關心而不是競爭的環境,對學生的各種興趣和纔能予以開發和培養。圍繞這一主旨,書中詳盡闡述瞭學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學生學會關心——關心自己,關心身邊最親近的人,關心與自己有各種關係的人,關心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人,關心動物、植物和自然環境,關心人類製造齣來的物品,以及關心知識和學問。
諾丁斯強調,“要嚮學生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學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會的階梯,而是通嚮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錢和權力來衡量,成功更意味著建立愛的關係,增長個人纔乾,享受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以及與其他生命和地球維係一種有意義的連接”。
在我心里,这是一本至关重要的书。诺丁斯有三个观念深深打动了我,第一是反对标准化,反对标准化的考试,标准化的教育,标准化的人。第二是作为伦理学和伦理教育大师,诺丁斯说,德育必须合乎道德,如果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不道德的,那就不可能培养道德的人,我理解这是对权力的一种抵制。第三,学会关心,其实省略了主语,只有成为“我”,才可能真正去关心,真正和世界建立链接。 书里说,很多孩子在学校会觉得,老师不关心我,就我所感知的,很多老师也觉得不被关心。但关心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最弱小的我自己,也依然可以发起关心。
评分##这本书是教育口的课内读物,家长圈的课外读物。它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但教育本身就自带门槛,这个门槛不是书写造成的,而是学习一种新的认知,新的理念带来的和旧的思维的拉扯。它提出了很多问题,是家长没有意识到需要和孩子去聊,也不知道要怎么聊的。甚至作为成年人,我们也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阅读的难点在于,它提出了问题,而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没有答案的。但对于很多一生追求答案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难受。但难受是好的。难受意味着你知道,这些问题带来的方向是对的,只是我们现在的能力不足以回答,或是我们依然在找寻答案的路上。
评分##很专业很有力量,很理想主义,提出的举措哪怕有一点能够执行也是极好的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