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在清代被稱為巨流河;啞口海位於颱灣南端,是鵝鑾鼻燈塔下的一泓灣流。這本書寫的是一個並未遠去的時代,關於兩代人從巨流河到啞口海的故事。那立誌將中國建設成現代化國傢的父親,在牧草中哭泣的母親,公而忘私的先生;唱著《鬆花江上》的東北流亡學子,初識文學滋味的南開少女,含淚朗誦雪萊和濟慈的硃光潛;那盛開鐵石芍藥的故鄉,那波濤滾滾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風裏、隘口邊迴頭探望的少年張大飛……六十年來,作者讀書、教書,寫評論文章,卻一直念念不忘當年事——郭鬆齡在東北傢鄉為厚植國力反抗軍閥的兵諫;抗戰初起,二十九軍浴血守衛華北,犧牲之壯烈;南京大屠殺,國都化為鬼蜮的悲痛;保衛大武漢,民心覺醒,誓做決不投降的中國人之慷慨激昂;奪迴颱兒莊的激勵;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慶,絕處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緬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戰士的容顔,堅毅如在眼前;那一張張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戰報、文告、號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跡未乾……作者給我們講述瞭一個埋藏著巨大悲傷的時代,同時也是所有中國人引以為榮的,真正存在過的,最有骨氣的中國!
历史的感伤主义,政治的浪漫主义。七十多岁执笔,仍如二八闺中少女。对这种软绵绵泪汪汪的文风,实在是,喜欢不起来。难道不正是“血泪的流亡”和“壮烈的殉国”才需要刚毅劲健的文风吗?就内容言,全书凡属亲见的,尚可一读;凡属耳闻的,漏洞频出。书并不差,但几年前那么火,没读,一直挂着,现在翻阅,觉得实在当不起此大名。王德威所说“愉悦、独特”,我只觉“啰嗦,陈词滥调”,世交老乡,也不必如此嘛。
评分 评分##台版,六章弃。果无慧根。一个优秀的作家,势必与生活处于持续的紧张关系中。一个宽容所有人、理解所有事的写作,只是自欺欺人。“佛曰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评分##读到张大飞说,人生中,从此以后,没有眼泪,只有战争,只有保卫国家。还是很感动
评分 评分##前半部非常精彩,家仇国恨激发的感情非比寻常。后面学术生涯那一段写得有些拖沓,而相守半辈子的丈夫和儿子几乎没进入正题,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评分 评分##守着一座富矿,写成流水账。相比之下,章诒和作品虽有其傲慢与偏见,但文笔真是好太多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