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

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康之,李傳軍 著,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係 編
圖書標籤:
  • 公共行政
  • 管理學
  • 一般管理學
  • 教材
  • 21世紀
  • 第3版
  • 高等教育
  • 大學教材
  • 原理
  • 學科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13302
版次:3
商品编码:1007560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9
字数:44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一般管理學原理》第三版是在其修訂版的基礎上作齣的修繕,修訂版的基本結構和內容都沒有變動,主要是在文字和敘述上進行瞭一些修改。
  《一般管理學原理》的一版實際上是我們開設管理學基礎課程的講稿,在20世紀90年代,學校裏流行的做法是印講義,即把老師的講稿以講義的形式印發給同學。我們當時將講稿交給齣版社齣版,是為瞭讓它以教材的形式齣現而減少印講義所造成的浪費。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它齣版後被高校普遍采用。盡管它隻是講義性質的,很不成熟,但是它為什麼會得到廣泛使用?是因為這本教材適應瞭公共管理類專業本科教學的需要。90年代後期正是公共管理類專業迅速發展的時期,雖然國內的管理學教材較多,但專門針對公共管理類專業而編寫的卻很少,我們的《一般管理學原理》適巧填補瞭這個空缺。
  早在2001年的時候,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的劉晶同誌就屢屢提齣讓我們修訂《一般管理學原理》,直到2005年,我們纔完成修訂工作。修訂版取得瞭更大的成功,不僅被更多的高校采用,而且齣差開會的時候遇到同行們,總會談到這本教材,總會說一些錶揚和鼓勵我們的話,認為我們的這本教材對原理概述精要,通俗易懂,適閤公共管理類專業的本科生使用,便於低年級同學閱讀和掌握。

目錄

第1章 管理與管理學
1.1 管理
1.2 管理學
1.3 學習管理學的意義和方法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管理理論的曆史發展
2.1 前管理科學時期的管理思想
2.2 經典管理理論
2.3 行為科學時期的管理理論
2.4 “管理理論叢林
2.5 當代管理理論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管理的基本理念
3.1 管理理念概述
3.2 閤作理念
3.3 效率理念
3.4 公平理念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管理的基本原則
4.1 管理原則概述
4.2 人本原則
4.3 係統原則
4.4 效益原則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管理環境
5.1 管理環境概述
5.2 管理的政治環境
5.3 管理的經濟環境
5.4 管理的文化環境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組織類型及其結構
6.1 組織概述
6.2 組織類型
6.3 組織結構理論
6.4 組織結構模式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組織的運行與發展
7.1 組織運行
7.2 組織變革
7.3 組織設計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人力資源管理
8.1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8.2 人力資源規劃
8.3 招聘、培訓與開發
8.4 績效評估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9章 財務管理
9.1 財務管理概述
9.2 財務管理過程
9.3 財務管理的主要形式
9.4 財務監督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0章 信息管理
10.1 信息與管理信息
10.2 管理信息係統概述
10.3 管理信息係統的建立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1章 管理決策
11.1 決策概述
11.2 決策的原則與過程
11.3 決策方法
11.4 決策心理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2章 管理計劃
12.1 計劃概述
12.2 計劃工作
12.3 製定計劃的過程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3章 管理控製
13.1 控製概述
13.2 控製係統
13.3 控製方法與技術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4章 戰略管理
14.1 戰略管理概述
14.2 組織戰略
14.3 戰略管理的過程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5章 領導活動
15.1 領導概述
15.2 領導理論
15.3 領導活動中的指揮
15.4 領導藝術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6章 管理中的激勵
16.1 激勵概述
16.2 激勵過程
16.3 激勵的重點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7章 組織溝通
17.1 溝通概述
17.2 溝通過程
17.3 溝通障礙
17.4 組織協調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第18章 創建團隊
18.1 團隊概述
18.2 團隊的形成
18.3 團隊的運行
18.4 團隊管理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1.1.1 管理的含義
  管理是人的重要社會活動之一,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通過管理,人們的生産、生活和其他活動就會變得有目的、有秩序並得以順利地進行。管理廣泛地存在於現實的社會生活之中,大至國傢、軍隊,小至企業、學校、醫院、傢庭,凡是由兩個人以上組成的、有一定活動目的的組織,就都離不開管理。管理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人類活動的早期,自從人類開始形成群體並以群體去實現個人無法達到的目標以來,管理工作就成瞭協調個人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且,作為人類集體活動的基本方式和重要特徵,管理體現瞭人類活動的自覺性,而且也將伴隨人類社會的始終,人類社會的發展,隻會對管理提齣越來越高的要求。
  從人類曆史來看,到瞭現代,由於人類社會日益需要通過集體的努力來完成任務,同時許多組織起來的群體也日益壯大,更顯示齣瞭加強管理工作的需要。正如著名管理學傢彼得·德魯剋所言:在人類曆史上,幾乎沒有一種製度能像管理那樣迅速興起並産生巨大影響。在不到150年的時間裏,管理已改變瞭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傢的社會與經濟結構。現代社會的管理活動越來越證明,管理是一定的人或組織依據所擁有的權力,通過實施計劃、組織、人員配備、指導與領導、控製等職能,對人力、物力、財力及其他資源進行協調或處理,以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管理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社會活動,在人類社會生活的不同曆史時期和不同領域中,管理活動有著很大的不同,有著自己具體的特徵。但是,概括地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把握管理的總體特徵。

前言/序言

  《一般管理學原理》第三版是在其修訂版的基礎上作齣的修繕,修訂版的基本結構和內容都沒有變動,主要是在文字和敘述上進行瞭一些修改。
  《一般管理學原理》的第一版實際上是我們開設管理學基礎課程的講稿,在20世紀90年代,學校裏流行的做法是印講義,即把老師的講稿以講義的形式印發給同學。我們當時將講稿交給齣版社齣版,是為瞭讓它以教材的形式齣現而減少印講義所造成的浪費。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它齣版後被高校普遍采用。盡管它隻是講義性質的,很不成熟,但是它為什麼會得到廣泛使用?是因為這本教材適應瞭公共管理類專業本科教學的需要。90年代後期正是公共管理類專業迅速發展的時期,雖然國內的管理學教材較多,但專門針對公共管理類專業而編寫的卻很少,我們的《一般管理學原理》適巧填補瞭這個空缺。
  早在2001年的時候,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的劉晶同誌就屢屢提齣讓我們修訂《一般管理學原理》,直到2005年,我們纔完成修訂工作。修訂版取得瞭更大的成功,不僅被更多的高校采用,而且齣差開會的時候遇到同行們,總會談到這本教材,總會說一些錶揚和鼓勵我們的話,認為我們的這本教材對原理概述精要,通俗易懂,適閤公共管理類專業的本科生使用,便於低年級同學閱讀和掌握。

《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是一本緻力於深入探討管理學核心原理及其在公共部門應用的學術著作。本書並非對公共行政領域內具體案例或前沿研究的簡單羅列,而是係統性地梳理和闡釋瞭構成管理學基石的各項理論、概念與方法,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紮實、全麵的管理學知識體係。 全書內容圍繞“一般管理學原理”展開,其核心在於剝離特定行業或組織屬性的限製,聚焦於管理的普遍規律與共性。這其中包括瞭對管理職能(如計劃、組織、領導、控製)的細緻剖析,以及對組織結構設計、決策過程、激勵理論、溝通機製、衝突管理等關鍵管理要素的深入講解。通過對這些基本原理的學習,讀者能夠理解無論是在企業、非營利組織還是政府部門,許多管理問題都具有其共通性,解決之道也往往可以藉鑒和遷移。 本書的特彆之處在於,它始終將這些一般管理學原理置於“公共行政”的視野之下進行審視和解讀。這意味著,在介紹經典管理理論的同時,教材會著重探討這些理論在理解和改進公共部門運作中的適用性、局限性以及可能麵臨的挑戰。例如,在講解組織結構時,教材會分析官僚製、網絡型組織等不同結構在公共部門中的錶現形式及其效率;在討論領導力時,會探討在公共利益、公眾監督等獨特約束下,公共部門領導者應具備的特質和采取的策略。然而,本書並非一本詳述公共行政具體製度、政策或實踐的書籍,它更側重於提供一個分析和理解這些製度、政策與實踐背後的普遍管理邏輯的工具。 《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在內容的組織上,力求邏輯清晰、循序漸進。初版以來,教材根據管理學理論的發展和公共部門實踐的演變,經過持續的修訂與更新,力求反映最新的學術進展和時代特徵。第三版在繼承前兩版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可能對某些章節進行瞭優化,增加瞭新的視角,或對過時的內容進行瞭更新,但其核心內容始終圍繞著“管理學原理”這一主綫,並未涉足如某個國傢具體的公共服務創新案例、特定政策的製定與評估方法、或者某項公共治理模式的詳細操作指南等內容。 本書的受眾主要是在校學生、公共部門的從業人員以及對管理學原理在公共領域應用感興趣的研究者。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 構建紮實的管理學理論基礎: 深入理解管理的本質、核心職能以及不同學派的觀點。 掌握分析和解決管理問題的通用工具: 學習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模型來診斷組織問題,並提齣解決方案。 提升對公共部門管理實踐的理解深度: 認識到經典管理原理在公共服務提供、政策執行、組織協調等方麵的應用邏輯,從而更有效地應對公共部門麵臨的獨特挑戰。 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公共行政領域特定議題打下基礎: 通過掌握普遍的管理學原理,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那些圍繞特定公共議題的研究,例如如何有效地組織一個大型公共項目,如何激勵公共部門的員工,或者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決策。 總而言之,《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是一本緻力於傳授普遍性管理學知識,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其在公共行政領域的應用價值的學術教材。它強調的是理論框架的建立和原理的理解,而非具體操作技巧或某一領域的知識細節。

用户评价

评分

當我拿到《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這本書時,我首先被其全麵性和係統性所吸引。它不僅僅是管理學的入門讀物,更是為公共行政領域的實踐者量身打造的指導性教材。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戰略管理”的章節。在公共部門,戰略管理並非僅僅是製定一個宏偉藍圖,更是關乎如何有效地配置資源,應對復雜的社會問題,並最終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本書對戰略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從戰略分析(包括宏觀環境分析、組織內部能力評估等),到戰略製定(如目標設定、路徑選擇),再到戰略實施(如組織變革、資源整閤)和戰略評估(如績效反饋、動態調整)。作者通過豐富的案例,展示瞭不同類型公共組織的戰略製定和實施過程,例如,如何為城市發展製定長期戰略,如何為某個特定領域的公共服務(如醫療、教育)規劃戰略性發展方嚮。我尤其對書中關於“SWOT分析”在公共部門應用的闡述印象深刻,它不僅幫助我們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我們識彆外部的機會和威脅,從而製定齣更具前瞻性和針對性的戰略。此外,教材對“競爭分析”在公共部門的應用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例如,如何分析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與競爭關係,如何理解社會組織和市場力量對公共服務供給的影響。這種分析視角,對於我們理解和把握公共部門的運作邏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评分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之一,在我看來,是對“信息管理”和“知識管理”在公共行政領域的應用進行瞭非常前瞻性的闡述。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信息的價值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知識更是驅動創新和提升效率的關鍵。教材詳細論述瞭信息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包括信息收集、處理、分析、傳播等環節,並強調瞭建立高效信息係統的必要性。書中對“大數據”在公共治理中的應用進行瞭精彩的介紹,例如如何利用大數據來優化城市交通、提升公共安全、改善醫療服務等。這為我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野,認識到信息技術對公共行政帶來的巨大變革潛力。更讓我感興趣的是關於“知識管理”的部分。作者認為,知識不僅僅是數據和信息,更是蘊含在組織成員的經驗、技能和智慧中的寶貴財富。本書詳細闡述瞭知識在公共部門的識彆、創造、分享和應用過程,並提供瞭一係列構建“學習型組織”和“知識型組織”的策略。這對於如何打破信息壁壘、促進知識流動、提升組織整體的智力資本,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知識共享平颱”和“專傢網絡”的構建進行瞭深入的分析,這些都是在實際工作中可以藉鑒的寶貴經驗。

评分

在閱讀《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的過程中,我對“公共治理”這一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對“治理”的闡釋,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政府管理,而是將其提升到瞭一個更廣闊的視角,強調瞭多主體參與、協同閤作的重要性。我特彆欣賞教材對“利益相關者分析”和“公眾參與”的深入探討。在公共管理實踐中,我們經常需要處理各種復雜的利益關係,如何識彆、分析和協調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對於政策的製定和實施至關重要。本書詳細介紹瞭利益相關者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協商,將潛在的衝突轉化為閤作的機會。同時,書中也強調瞭公眾參與在提升公共治理的民主性、閤法性和有效性方麵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它不僅介紹瞭公眾參與的多種形式,如聽證會、民意調查、谘詢委員會等,還探討瞭如何為公眾參與創造有利的條件,如何處理公眾意見,以及如何將公眾的智慧融入到公共決策和管理過程中。這對於我們這些身處公共服務一綫的人來說,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此外,教材對“公共部門的倫理與責任”的論述,也讓我深受觸動。在公共領域,倫理和責任是確保公共服務公正、公平、高效運行的基石。書中不僅闡述瞭公共部門的職業道德規範,還深入探討瞭如何構建一個廉潔、透明、負責任的公共服務體係。

评分

當我拿到這本《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清晰而嚴謹的結構。教材從最基本的管理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組織、領導、激勵、控製等核心管理職能。其中,我對“控製”這一章節的解讀尤為著迷。在公共管理領域,控製並非僅僅意味著績效考核或規章製度的執行,它更包含著風險管理、質量保證以及政策評估等更為廣泛的內涵。本書對控製理論的闡釋,不僅涵蓋瞭傳統的反饋控製、前饋控製,還引入瞭諸如“過程控製”、“結果控製”等更貼閤實際的控製模式。作者通過對不同公共服務項目控製失效案例的剖析,深刻揭示瞭控製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問題,例如信息不對稱、目標漂移、激勵機製不當等,並提齣瞭相應的應對策略。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監督和評估公共項目執行情況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此外,教材對“溝通”與“決策”職能的講解也十分到位。在公共行政中,有效的溝通是保證政策順利實施、化解社會矛盾、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基石。書中對溝通的類型、渠道、障礙以及溝通技巧進行瞭詳盡的論述,並強調瞭在危機管理中的溝通策略。而決策,更是貫穿於公共管理的全過程。本書不僅介紹瞭決策的科學模型,如“有限理性”決策模型,還特彆強調瞭在復雜多變的公共環境中,如何進行集體決策、協商決策,以及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訴求,最終做齣符閤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決策。通過對這些關鍵管理職能的深入分析,這本書不僅為我們提供瞭理論指導,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們構建瞭一個係統性的思維框架,來理解和解決公共管理實踐中的各種問題。

评分

在閱讀《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的過程中,我最受啓發的部分之一是對“激勵”理論的深入探討。在公共部門,激勵的復雜性遠超於私營企業。除瞭物質奬勵,精神激勵、職業發展、工作意義感等因素在激發公共服務人員的積極性方麵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書中詳細介紹瞭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ERG理論以及公平理論等經典激勵理論,並將其巧妙地應用於公共行政的實際場景。作者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公共服務崗位,如基層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政策研究員等,提齣瞭一係列具有針對性的激勵策略。例如,對於基層公務員,可能更需要關注職業晉升通道的暢通和工作成就感的提升;而對於專業技術人員,則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學習和研究機會,以及更具挑戰性的項目。書中還特彆強調瞭非物質激勵的重要性,包括錶彰先進、提供培訓機會、營造積極嚮上的工作氛圍等。我個人非常贊同教材中關於“績效管理”與“激勵”相結閤的觀點。它不僅僅是將績效考核作為一種監督手段,更是將其視為激發員工潛能、實現組織目標的重要驅動力。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設定科學的績效目標、如何進行有效的績效評估,以及如何將績效結果與激勵措施掛鈎,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激勵循環。這對於我們如何在公共部門建立一個公平、高效、充滿活力的績效管理體係,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评分

這本書之所以能夠成為“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在我看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並未拘泥於傳統的管理學理論,而是緊密結閤瞭時代發展的脈搏,並融入瞭許多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尤其是在關於“創新與變革管理”的部分,讓我耳目一新。在當前社會,公共部門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技術變革、社會需求的多樣化以及治理模式的轉型。因此,如何推動公共服務創新、提升治理能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教材詳細闡述瞭創新的驅動因素、創新過程以及不同類型的公共服務創新,例如製度創新、技術創新、服務模式創新等。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展示瞭世界各國在推動公共服務創新方麵所取得的成功經驗,也分析瞭創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如組織慣性、資源限製、風險規避等。書中關於“變革管理”的章節,更是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框架來理解和應對組織變革。它不僅闡述瞭變革的必要性,還詳細介紹瞭變革的步驟、策略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導和管理變革過程,包括如何進行變革的溝通、如何建立變革的領導團隊、如何處理變革中的抵觸情緒等。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教材強調瞭“學習型組織”的理念,即組織需要具備持續學習、適應變化的能力,並不斷進行自我革新。這對於公共部門來說,意味著需要建立一種鼓勵嘗試、容忍失敗、從經驗中學習的文化,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書名“21世紀公共行政係列教材: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直觀地展現瞭其內容和定位。在翻閱目錄時,我注意到教材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概念的引入,到具體管理職能的展開,再到戰略管理和創新思維的探討,層層遞進,脈絡分明。第一部分深入淺齣地闡述瞭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比如管理的概念、職能、層次以及不同類型的管理模式,這為理解後續內容打下瞭堅實的基礎。作者團隊在梳理這些經典理論時,並沒有停留在枯燥的學術陳述,而是結閤瞭大量現實案例,這些案例涵蓋瞭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乃至一些新興的公共服務機構,使得抽象的管理理論變得生動可感。我特彆喜歡其中對“計劃”職能的講解,它不僅僅介紹瞭目標設定、製定策略和行動方案,更強調瞭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中,計劃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以及如何通過情景分析來應對不確定性,這對於我們這些身處公共服務一綫的人來說,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此外,教材還引入瞭“組織”職能的討論,包括組織結構的設計、部門劃分、權責關係以及團隊建設等。在我看來,這部分內容對於理解如何構建高效、協同的公共組織至關重要。書中對不同組織結構(如職能製、矩陣製、網絡型組織)的優劣分析,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和調整組織模式,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見解。作者在這一部分並沒有迴避組織變革的復雜性和挑戰,而是以一種務實的態度,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剋服阻力,實現組織的有效運作。尤其是在關於“領導”職能的章節,我被作者對領導力不同理論流派的梳理和比較深深吸引,從傳統的領導特質論、行為理論,到更具時代特色的權變領導、服務型領導,再到新興的變革型領導和魅力型領導,每一個理論都被詳細解析,並輔以現實中的領導者案例。這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更是對不同領導風格在公共領域實踐效果的深刻洞察。我認為,教材在這一部分做得尤為齣色的一點是,它並沒有給齣“最優”的領導模式,而是鼓勵讀者去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需要運用何種領導方式纔能達到最佳效果,這是一種非常開放和富有啓發性的視角。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另一個深刻體會是,它並沒有將“管理”的概念局限於宏觀層麵,而是深入到瞭微觀的個體層麵,尤其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和“團隊建設”這兩個章節。在公共行政領域,人的因素至關重要。如何吸引、留住和發展優秀的人纔,如何構建高效協作的團隊,直接影響著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書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模塊進行瞭詳盡的介紹,包括招聘與選拔、培訓與發展、績效管理、薪酬福利、員工關係等。作者特彆強調瞭在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需要遵循特定的原則,例如,如何體現公平性、公正性,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勵機製來激發公務人員的積極性,如何處理好職業發展與公共服務的平衡。在“團隊建設”方麵,本書不僅闡述瞭團隊的構成要素、團隊發展的階段,還提供瞭構建高效團隊的實用方法,如明確團隊目標、建立有效溝通機製、發揮團隊成員的優勢、處理團隊衝突等。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展示瞭不同類型的公共服務團隊在實踐中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團隊建設來剋服這些挑戰,提升團隊的整體績效。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衝突管理”的章節印象深刻,它並沒有迴避團隊內部可能齣現的衝突,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方法來識彆、分析和解決衝突,從而將衝突轉化為推動團隊進步的動力。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教材的前幾章,對“管理”這一概念的界定和演變進行瞭細緻的梳理,讓我重新審視瞭管理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公共部門麵臨的復雜挑戰下,管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其中對於“效率”與“效益”的辨析,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實現公共價值的最大化,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作者通過翔實的案例,說明瞭在公共行政領域,單純追求效率往往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還需要關注服務的質量、公平性和公眾滿意度,這是一種更宏觀、更具社會責任感的管理視角。在“組織”章節,我特彆欣賞教材對不同組織架構的深入剖析,例如,它詳細闡述瞭直綫職能製、部門製、矩陣製等常見組織形式的特點、優缺點以及適用範圍。對於公共部門而言,如何在保證專業化分工的同時,又能實現跨部門的有效協作,避免信息孤島和溝通障礙,是長期存在的難題。這本書提供的理論框架和分析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更係統地思考組織設計問題,並提齣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而關於“領導”的章節,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書中對領導力進行瞭多維度的闡釋,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領導者個人特質,還深入探討瞭領導情境、追隨者特質以及權力關係等因素對領導效能的影響。我尤其對“服務型領導”理論的介紹印象深刻,這種以服務他人、賦能他人為核心的領導理念,與公共行政的宗旨高度契閤,為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提供瞭新的思路。教材在這一部分並沒有止步於理論介紹,而是通過大量的現實案例,展示瞭不同領導風格在公共管理實踐中的應用,以及這些應用所帶來的積極或消極影響,這使得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閤。

评分

這本書在組織管理方麵的內容,對於我理解公共部門的運作有著極大的幫助。我尤其對“組織文化”和“組織變革”的章節印象深刻。在很多時候,我們都說“人治”或者“關係”,但這本書則提供瞭一種更深層次的解釋——那就是組織文化的力量。作者詳細闡述瞭組織文化的定義、特徵、構成要素以及它在影響員工行為、提升組織績效方麵的作用。書中通過分析不同公共部門的組織文化案例,揭示瞭積極的組織文化如何能夠凝聚人心、激發創造力,而消極的組織文化則可能導緻效率低下、士氣低落。對於如何塑造和培育積極的組織文化,本書也提供瞭一些可行的建議,比如通過領導者的行為示範、製度的引導、以及價值觀的傳播等。更讓我感到受益的是關於“組織變革”的討論。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公共部門也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書係統地闡述瞭組織變革的動因、類型、過程和管理策略。作者並沒有將變革描述成一蹴而就的理想狀態,而是強調瞭變革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睏難和挑戰,例如員工的抵觸情緒、資源的限製、信息的不對稱等。本書提供瞭一係列應對這些挑戰的方法,例如如何進行有效的變革溝通、如何建立變革的支持體係、如何評估變革的效果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組織變革是一個復雜而係統的工程,需要周密的計劃和精心的組織。

评分

朋友考研用的书,我没看过,能对他有帮助就行

评分

老婆很开心,价格很实惠,比书店里便宜,[SM]书包装也很好,收到后也没的损坏,快递很快,直接送上楼了,很感谢。特别感谢[BJTJ]把书写的很好,我是看了[NRJJ][NRJJ]NRJJ[NRJJ]这些推荐的内容很吸引人,我也看了[QY][SZ][QY][SZ][QY][SZ]这些看完后,才决定买的这个书,实在是太超值了!

评分

首先,书是正品,这是必须的,基本前提。

评分

我们开设管理学基础课程的讲稿,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里流行的做法是印讲义,即把老师的讲稿以讲义的形式印发给同学。我们当时将讲稿交给出版社出版,是为了让它以教材的形式出现而减少印讲义所造成的浪费。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它出版后被高校普遍采用。尽管它只是讲义性质的,很不成熟,但是它为什么会得到广泛使用?是因为这本教材适应了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90年代后期正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国内的管理学教材较多,但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而编写的却很少,我们的《一般管理学原理》适巧填补了这个空缺。

评分

张康之,李传军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一般管理学原理第三版是在其修订版的基础上作出的修缮,修订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都没有变动,主要是在文字和叙述上进行了一些修改。一般管理学原理的第一版实际上是我们开设管理学基础课程的讲稿,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里流行的做法是印讲义,即把老师的讲稿以讲义的形式印发给同学。我们当时将讲稿交给社,是为了让它以教材的形式出现而减少印讲义所造成的浪费。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它后被高校普遍采用。尽管它只是讲义性质的,很不成熟,但是它为什么会得到广泛使用?是因为这本教材适应了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90年代后期正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国内的管理学教材较多,但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而编写的却很少,我们的一般管理学原理适巧填补了这个空缺。早在2001年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社的刘晶同志就屡屡提出让我们修订一般管理学原理,直到2005年,我们才完成修订工作。修订版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不仅被更多的高校采用,而且出差开会的时候遇到同行们,总会谈到这本教材,总会说一些表扬和鼓励我们的话,认为我们的这本教材对原理概述精要,通俗易懂,适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便于低年级同学阅读和掌握。非常好的一本书,京东配送也不错!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

评分

内容不错,想要的在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 书不错 我是说给懂得专业的人听得 毕竟是小范围交流 挺好,粘合部分不是太好,纸质还是不错的,质量好,封装还可以。虽然价格比在书店看到的便宜了很多,质量有预期的好,书挺好!之前老师说要买 但是是自愿的没买 等到后来说要背 找了很多家书店网上书店都没有 就上京东看看 没想到被找到了 这天女友打电话问我借本书,说她写作需要参考,我说我家没有,但我可以帮你找。我一边接电话一边就上网搜索,很快找到,立马告诉她网上京东有。她说我不会在网上买书啊。我嘲笑她一番,然后表示帮她买。很快就写好订单写好她的地址发出去了。果然第二天,书就送到她那儿了。她很高兴,我很得意。过了些日子,我自己又上网购书,但下订单后,左等右等不来。以前从来不超过一星期的。我正奇怪呢,刘静打电话来笑嘻嘻地说,哎,也不知道是谁,心眼儿那么好,又帮我订了好几本书,全是我想要的,太好了。我一听,连忙问她是哪几本?她一一说出书名,晕,那是我买的书啊。原来我下订单的时候,忘了把地址改过来,送到她那儿去了。这下可把她乐死了,把我先前对她的嘲笑全还给我了。不过京东送货确实很快。我和女友都很满意。好了,废话不说。|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了解,京东为顾客提供操作规范的逆向物流以及上门取件、代收货款等专业服务。已经开通全国360个大中城市的配送业务,近1000家配送站,并开通了自提点,社区合作、校园合作、便利店合作等形式,可以满足诸多商家以及消费者个性化的配送需求。为了全面满足客户的配送需求,京东商城打造了万人的专业服务团队,拥有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遍布全国的网点覆盖,以及日趋完善的信息系统平台。所以京东的物流我是比较放心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逝去,不必感伤,不必回首。或许他们早该明白,世上已没有了小飞龙,而她奋不顾身爱过的那个清高孤傲的少年,也早已死于从前的青春岁月。现在相对而坐的是郑微和陈孝正,是郑秘书和陈助理是日渐消磨的人间里两个不相干的凡俗男女,犹如一首歌停在了最酣畅的时候,未尝不是好事,而他们太过贪婪固执地以为可以再唱下去才知道后来的曲调是这样不堪。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所以作者写的故事是来纪念。不是感伤懊悔,而是最好的纪念。道别的何止是最纯真的一段唯美, 而是我曾经无往不胜的天真青春啊。请允许吧,那时的少年,尽情言情。一直言情,不要去打扰他们,他们总有一天会醒来。告别青春,因为青春,终将逝去。陪你梦一场又何妨。二、写不尽的儿女情长,说不完的地老天荒,最恢宏的画卷,最动人的故事,最浩大的恩怨,最纠结的爱恨,尽在桐华《长相思》。推荐1:《长相思》是桐华潜心三年创作的新作,将虐心和争斗写到了极致。全新的人物故事,不变的感动、虐心。推荐2:每个人在爱情中都有或长或短的爱而不得的经历。暗恋是一种爱而不得,失恋是一种爱而不得,正在相恋时,也会爱而不得,有时候,是空间的距离,有时候,却是心灵的距离。纵然两人手拉手,可心若有了距离,依旧是爱而不得。这样的情绪跨越了古今,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推荐3:唯美装帧,品质超越同类书,超值回馈读者。《长相思》从策划到完成装帧远远领先目前市场上同类书,秉承了桐华一贯出产精品的风格,将唯美精致做到极致,整体装帧精致唯美,绝对值得珍藏。京东有卖。

评分

考研的用书,正版值得

评分

很好,送货非常快,多打点折就更好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