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發展經濟學:從貧睏到富裕(第3版)》是國內相關專業師生必備的書籍,作者以其國際視野和特有的東方背景,盡窺發展經濟學堂奧,見地深刻,對廣大發展中國傢大有裨益。
《社科文獻精品譯庫》是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值20周年社慶之際,奉獻給學術界和廣大讀者的新禮物。
《社科文獻精品譯庫》作為一項長期的係統工程,力求展示三方麵的主要特色。其一是時代意識;其二是問題意識;其三是開放意識。
《社科文獻精品譯庫》將始終堅持把“弘揚科學精神,服務理論創新,譯介世界精品,藉鑒先進文明”作為編輯的基本理念。
內容簡介
本書是發展經濟學領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在本書中提齣的誘緻性技術變遷和誘緻性製度變遷假說在經濟學界有很大的影響力。作者認為發展中國傢應該發育適宜的製度,並進而根據其特有的文化傳統.把市場、國傢和社區結閤起來,實現社會生産率最大化的目標。本書是國內相關專業師生必備的書籍,作者以其國際視野和特有的東方背景,盡窺發展經濟學堂奧,見地深刻.對廣大發展中國傢大有裨益。
作者簡介
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國際著名經濟學傢,青山學院大學(Aoyama Gakuin University)的國際經濟學教授。主要著作為《日本農業的成立過程》、《農業經濟論》等。
神門善久(Yoshihisa Godo)明治學院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京都大學農學博士。
目錄
導論
發展中經濟的視野
本書的組織
第一章 經濟發展的理論框架
1.1 社會體製的發展
1.1.1 辯證的社會發展模型
1.1.2 曆史上的一個例子
1.1.3 馬剋思和新製度主義
1.2 誘緻性創新理論
1.2.1 誘緻性技術創新
1.2.2 誘緻性製度創新
1.2.3 政治市場的邏輯
1.2.4 曆史的路徑依賴
1.3 用這種理論框架觀察發展中經濟
第二章 對發展中經濟的比較研究
2.1 經濟增長與結構變化
2.1.1 人均GDP及其增長
2.1.2 産業結構變化
2.2 資本積纍的結構
2.2.1 經濟增長中的資本形成和儲蓄
2.2.2 外債和通貨膨脹
2.3 人力資本積纍
2.3.1 人力資本的衡量
2.3.2 教育水平的地區差異
2.4 人口、自然資源和食品
2.4.1 人口對自然資源的壓力
2.4.2 人口增長與食品供給
第三章 人口增長與自然資源限製
3.1 經濟發展中的人口增長
3.1.1 世界人口的曆史變化
3.1.2 人口過渡
3.1.3 印度案例
3.2 人口增長的經濟理論
3.2.1 馬爾薩斯(Malthus)模型
3.2.2 傢庭效用最大化模型
3.3 經濟增長的資源製約理論
3.3.1 從馬爾薩斯到羅馬俱樂部
3.3.2 李嘉圖模型
3.3.3 二元經濟模型
第四章 打破自然資源限製
4.1 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的潛力
4.2 綠色革命的透視
4.2.1 現代品種的開發和擴散
4.2.2 技術轉移的條件
4.2.3 外延式和內涵式的土地擴大
4.3 誘緻性創新的障礙
4.3.1 非洲的問題
4.3.2 綠色革命將去嚮何方?
4.4 靠冗餘的自然資源獲得發展
4.4.1 殖民主義和剩餘輸齣理論
4.4.2 原材料理論
4.4.3 荷蘭病
第五章 經濟發展中的資本積纍
5.1 從亞當·斯密到馬剋思
5.1.1 亞當·斯密的資本觀
5.1.2 李嘉圖的修正
5.1.3 馬剋思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型
5.1.4 馬剋思模型和效率工資理論
5.2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發展理論和政策
5.2.1 平衡增長理論
5.2.2 哈羅德—多馬模型的應用
5.2.3 低均衡陷阱模型
5.2.4 發展理論和政策選擇
5.3 新古典生産函數和增長模型
5.3.1 生産函數的不同假設
5.3.2 索洛—斯旺模型
5.4 增長核算檢驗
5.4.1 增長核算方程
5.4.2 現代經濟增長的源泉
5.5 經濟增長類型的變化
5.5.1 增長核算的曆史延伸
5.5.2 馬剋思增長類型的陷阱
第六章 技術進步的類型和源泉
6.1 馬剋思與庫茲涅茨的經濟增長類型比較
6.1.1 兩種類型的程式化
6.1.2 儲蓄率、利息率和工資率趨勢
6.2 兩種增長類型的技術條件
6.2.1 工業技術體製的變化
6.2.2 需求結構的轉變
6.2.3 藉用技術和馬剋思類型的增長
6.3 尋求技術進步源泉
6.3.1 全要素生産率增長的原因
6.3.2 學校教育和經濟增長
6.3.3 迴報遞增和內生增長模型
6.3.4 熊彼特和中央計劃經濟
6.3.5 引進技術的製度條件
第七章 收入分配、貧睏與環境問題
7.1 不平等和貧睏
7.1.1 收入分配的概念和衡量
7.1.2 貧睏的概念和衡量
7.1.3 不平等和貧睏的變化模式
7.2 不平等的原因
7.2.1 要素份額的變化
7.2.2 二元經濟結構
7.2.3 農業—非農産業的收入差異
7.2.4 論收入和財産的再分配
7.3 經濟停滯和貧睏
7.3.1 綠色革命的收入分配效應
7.3.2 印度尼西亞兩個村莊的比較
7.4 經濟發展中的環境問題
7.4.1 環境問題的核心
7.4.2 農村貧睏和環境破壞
7.4.3 工業化和環境汙染
7.4.4 降低倒U字型麯綫的峰值
7.4.5 麵嚮全球閤作
第八章 市場和國傢
8.1 市場和國傢的經濟功能
8.1.1 競爭性市場的效率
8.1.2 市場失靈
8.1.3 政府失靈
8.1.4 經濟體製的選擇
8.2 有關保護幼稚産業的爭論
8.2.1 動態經濟中的市場失靈
8.2.2 李嘉圖和李斯特
8.2.3 李斯特陷阱
8.2.4 進口替代工業化政策
8.3 唯發展論模式的興衰
8.3.1 信息的限製和意識形態的作用
8.3.2 舊唯發展市場經濟的破産
8.3.3 中央計劃經濟的崩潰
8.3.4 民粹主義的陷阱
8.4 新唯發展市場經濟的興衰
8.4.1 新唯發展市場經濟體製
8.4.2 成功的源泉
8.4.3 實現趕超目標以後
8.5 市場自由主義的復興及其後果
8.5.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結構調整政策
8.5.2 拉丁美洲的周期性危機
8.5.3 東亞的金融危機
8.6 從華盛頓共識到後華盛頓共識
8.6.1 華盛頓共識的評論
8.6.2 減貧作為直接目標
8.6.3 後華盛頓協定的前景
第九章 社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9.1 社區的經濟功能
9.1.1 囚犯睏境
9.1.2 信任是一種社會資本
9.1.3 地方公共品的供給
9.2 發展中國傢的農村組織
9.2.1 農民主導
9.2.2 共有財産資源的管理
9.2.3 地主—佃戶關係
9.3 社區的經濟理性:菲律賓村莊的視角
9.3.1 農民的勞動雇傭
9.3.2 收入和工作分享
9.3.3 分享製度的變遷
9.3.4 社區規範的作用
9.3.5 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
9.4 市場發展中的社區
9.4.1 地方化的信任和行會
9.4.2 從外包體係到分包體係
9.4.3 剋服社區失靈
9.5 社區、市場和國傢的最優組閤
第十章 傳統和現代化:總結性評論
10.1 藉用技術的製度創新
10.2 日本的經驗
10.3 經濟現代化的多條道路
附錄A 技術進步的理論
A.1 資本—勞動比率的提高和生産函數的移動
A.2 技術變化的分 類
A.3 要素價格趨勢和要素份額的變化
A.4 誘緻性創新的可能性
A.5 利用常規生産函數的解釋
A.6 要素份額變化的數學分析
附錄B 消除外部性時徵稅等價於補貼的庇古理論
附錄C 土地産權製度選擇理論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二章 對發展中經濟的比較研究
2.2 資本積纍的結構
發展經濟學的主要任務是確認構成地區和國傢之間不同的經濟增長績效的因素。為瞭在後麵的章節中進行這樣的努力,以下三部分將通過國傢問的人均GDP增長的橫截麵比較,提齣一些假設和可能的決定性因素。
2.2.1 經濟增長中的資本形成和儲蓄
一般而言,平均收入或人均産值的增長是由“廣義資本”稟賦的增長帶來的,“廣義資本”不僅包括有形資本(如機器、工廠和存貨),而且包括無形資本(如增加教育和訓練、衛生、研究與開發等投資形成的人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在常規的國民核算中,“資本”僅僅指有形資本,“投資”或“資本形成”指這種形式資本在特定時期(通常是一年)內的增長。需要注意的是,“資本形成”是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組秘書處準備的l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係(SNA,1993)裏使用的正式術語,而“投資”是宏觀經濟分析中廣泛使用的術語,但這兩個術語在本書中將互換使用。
錶2—4的第--N和第二列,分彆對l965~1980年和l981~2000年兩個時段資本形成與GDP的比率進行瞭比較。這個比率越大,資本存量的增長越快。由於資本存量的國際可比數據很難獲得,我們假設資本存量積纍的速度由資本形成與GDP的比率所反映。從圖2—2中可以觀察到,在1965~2000年期間,這一比率和人均GDP的實際增量呈高度正相關(0.78)。這一相關性說明高儲蓄率導緻高投資,進而促進高速經濟增長這樣一個因果關係。但是,快速經濟增長導緻高投資的反嚮因果關係也有可能存在,因為快速增長的經濟通常會有高的投資迴報預期,以至於高於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1957)“永久收入”的那部分增量將會成為儲蓄,為快速的資本積纍做好準備。實際上,從l965~2000年的平均水平看,人均GDP增長率和本國儲蓄與GDP的比率的正相關性(0.67)與GDP增長率和資本形成比率一樣,在統計上非常顯著。
前言/序言
速水佑次郎撰寫的《發展經濟學:從貧睏到富裕》英文版第一版於1997年齣版。英文版是根據1995年東京Sobunsha齣版公司齣版的日文版翻譯的,根據英文版翻譯的中文版由北京的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齣版發行。2001年的英文版第二版是根據2000年齣版的日文第二版翻譯的。與以往先齣版日文版的做法不同,由速水佑次郎和神門善久閤著的第三版是用英語撰寫的,以便國際讀者能盡快看到此書的新版。
第三版旨在闡述發展中國傢在新韆年麵臨的新問題。為此,舊版中截止到1995年的數據大部分更新到2000年甚至更近的年份。
發展經濟學:從貧睏到富裕(第3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