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硯樓書跋

著硯樓書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景鄭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43816
版次:1
商品編碼:1019132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2輯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0
字數:20100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潘景鄭先生是近現代著名藏書傢、版本目錄學傢。本書收錄他所藏及所見的善本書之題跋403篇。凡宋元精刊、明清佳刻、抄本、校本、稿本等,應有盡有,且所藏小學、金石、諸子、晚明史籍、稀見方誌、詞麯學方麵的古籍更為豐富。其中許多題跋對各書的傳世版本作瞭總結性的敘述,對治學者尤多幫助。據1957年古典文學齣版社版影印。
  右書跋四百三篇,捃三十年來藏見所記。掇拾叢殘,什存二三。須彌之螢火,何堪問世。第念平生蓄聚,過眼煙雲,食蹠祭獺,聊誌鴻泥。至若言不及文,事都無緒,局方隅於牛羊之眼,鼴鼠滿腹之飲,隻足貽笑方來而已。
  僕童齡孤露,鈒鏤早非。寢饋枕籍,楹書具存。弱冠以還,略識為學之徑途。馀杭章師,詔示經史之緒。霜厓吳師,導遊詞麯之門。憒悶結車嗇,啓誘良殷。顧貪多務得,猶不免支離瑣碎之病。學藝之外,耽嗜圖書金石。纔十五六齡時,便節衣縮食,有誌窮搜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誌。自壬戌迄丙子,十五年中,積書卅萬捲,石墨二萬通。簿錄甲乙,丹黃紛披,甘老是鄉矣。”

目錄

一 惠鬆崖手校鄭氏周易
二 李氏易傳校要
三 先師太炎先生手校書古文訓
四 殘元本詩傳通釋
五 明芙蓉泉書屋本韓詩外傳
六 殘元本禮記集說
七 校本大戴禮
八 殘宋本春鞦經左氏傳句解
九 惠氏古文春鞦左傳稿本
一○ 葉緣督校瀋小宛先生春鞦左傳補注地名
十一 補注鈔本
十二 春鞦左傳讀
十三 錢竹汀先生手校舊鈔本鄭氏遺書
十四 葉鞠裳先生臨各傢校通誌堂本經典釋文
十五 拜經樓鈔本四種
十六 管慶祺手寫江艮庭先生論語竣質
十七 廣論語駢枝稿本 孟子正義稿本
十八 元刊巾箱本爾雅單注
十九 校元刊巾箱本爾雅單注
二○ 明景泰本爾雅單注
二一 宗子岱先生爾雅單注
二二 釋名疏證校本
二三 明刻埤雅
二四 埤倉集本附廣倉稿本
二五 錄本惠校說文解字
二六 吳愙齋先生手校說文
二七 說文解字音韻錶稿本
二八 姚鞦農說文摘錄稿本
二九 說文答問疏證校異
三○ 咫進齋鈔本程東冶說文引經考
三一 說文古本考
三二 說文段注集解稿本
三三 影毛鈔本曆代鍾鼎彝器款識
三四 羣經字考
三五 鈔本字體疏源
三六 日本鈔本萬象名義
三七 傳鈔萬象名義
三八 元刻古今韻會舉要
三九 明正德慎獨齋覆元中統要史記
四○ 明嘉靖張邦奇校刊本史記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努力收集中,雖然是屠龍之術,也要學習啊!

评分

评分

评分

書籍流布關乎學術存亡,這套叢書都值得收入。很好的書,很好的賣傢,好評

评分

努力收集中,雖然是屠龍之術,也要學習啊!

评分

實用的工具書。。可以備用。。

评分

穿越流體運動的物體會逐漸把它們的運動傳遞給其周圍的流體,這種傳遞會損耗它們自身的運動,進而使運動受到阻滯,因此,這種阻滯正比於運動的傳遞,當給定運動物體的速度時,運動的傳遞又正比於流體的密度,因此,流體的阻滯或阻力也正比於相同的流體密度。這種阻力難以排除,除非流體中緊挨著運動物體後部的部分貯存住瞭缺失的運動。然而,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除非流體對物體後部的壓力等於物體前部對流體的壓力,就是說,除非在後麵推動物體的流體的相對速度等於物體推動流體的速度;也就是說,除非流體循環的絕對速度二倍於物體推動流體的速度,而這是不可能的。因此,流體的慣性所産生的阻力無論如何不能排除,所以,我們必須得齣結論,天空流體沒有慣性,因為它沒有阻力;它不具有用作傳遞運動的力,因為它沒有慣性;也無力對一個或多個物體的運動造成任何改變,因為沒有用以傳遞運動的力;它還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因為它沒,有賴以産生任何變化的能力。所以,這種假設可以理所當然稱之為虛妄,對哲學傢毫無價值,因為它完全沒有基礎,在解釋事物中毫無用處。猜想天空中充滿流體物質的人,杜撰說這種物質沒有任何慣性,隻是在字眼上否認真空,實際上承認它存在,因為既然這種流體物質與虛空完全沒有區彆,現在的爭論隻是名稱問題,並不涉及事物的本質。如果有人如此偏愛物質,以至於根本不肯承認有空無一物的空間,且看他們最終必然會達到什麼結局。

评分

潘先生作為近現代著名藏書傢,為保存古文獻之努力自應被華夏子孫所瞭解,這本書中就記載瞭先生的辛酸和慨歎,在戰爭、人禍這些書厄麵前,個人是多麼無奈!!!!!!祈禱和平!因為是用的舊版,字體稍顯模糊,紙張又比較白,看著有些許不舒服,上古真偷懶!!!!

评分

《唐顔真卿書顔傢廟碑》是顔真卿為其父親帷貞鎸立,撰文並書,於唐建中元年(公元七八0年)時年七十二歲。碑高三三八·一厘米,寬一七六百米,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碑側寬四0厘米,各六行,行五十二字。李陽冰篆額。原碑現藏西安碑林。《墨池編》說此碑書體“莊重篤實”。現影印的原為張瑋藏的宋拓本,是宋拓完好本中的上品。拓本藏故宮博物館,整幅拓本藏北京圖書館。為保持字形原貌,原拓本每行七字,經割裱每行五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