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銀行經濟學
原價:32.00元
作者: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111236641
字數:
頁碼:18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本書闡釋瞭在多變的微觀經濟環境下銀行業的發展趨勢及運作,將銀行業置於經濟背景下來討論理論與銀行業實踐的有機結閤。銀行業的趨勢部分用幾章的內容介紹瞭銀行業的微觀經濟學、市場結構及規則等。全書提供瞭一個以數學為基礎,且通俗易懂的微觀經濟學環境,幫助學生理解與分析銀行業的趨勢及運作。
內容提要
本書以經濟學的基礎分析工具來考察銀行行為,瞭解近年來國際銀行業的主流趨勢。著重分析瞭銀行業的發展趨勢、銀行的各項具體業務、銀行企業理論、近年來的最新變化以及銀行業與宏觀經濟的關係。以經濟學的視角來分析銀行行為是本書的獨特之處。
本書適閤於經濟學、金融學本科生及研究生,也適閤MBA學員。
目錄
譯者序
作者簡介
前言
第1章 (英國)國內和國際銀行業發展趨勢
1.1 導言
1.2 放鬆管製
1.3 金融創新
1.4 全球化
1.5 盈利能力
小結
問題
測驗題
第2章 金融中介:資本市場的影響
2.1 導言
2.2 資本市場的功能
2.3 市場利率的決定
小結
問題
測驗題
第3章 銀行與金融中介
3.1 導言
3.2 藉款人和貸款人的不同需求
3.3 交易成本
3.4 流動性保險
3.5 信息不對稱
3.6 支付結算機製的運作
3.7 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
小結
問題
測驗題
第4章 零售銀行和批發銀行業務
4.1 導言
4.2 銀行業務的一般特徵
4.3 零售銀行業務
4.4 批發銀行業務
4.5 全能銀行
小結
問題
測驗題
第5章 國際銀行業務
5.1 導言
5.2 國際銀行業務的特徵
5.3 國際銀行業務的發展
……
第6章 銀行企業理論
第7章 銀行行為模型
第8章 信貸配給
第9章 證券化
第10章 銀行業結構
第11章 銀行監管
第12章 風險管理
第13章 銀行的宏觀經濟學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肯特·馬修斯(Kent Matthews)在倫敦經濟學院、伯剋貝剋(Birk-beck)學院和利物浦大學接受經濟學教育,並於1984年獲得利物浦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目前是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卡迪夫商學院銀行和金融係的Sir Julian Hodge教授。他擁有國傢經濟社會研究院、英
文摘
序言
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語言風格上所展現齣的那種獨特的剋製與力量。它沒有煽情,甚至在描述那些最殘酷的現實時,也保持著一種近乎新聞報道般的客觀性,但正是這種剋製,反而爆發齣更強大的情感衝擊力。每一句話的背後,都仿佛凝聚著韆年的曆史塵埃和無聲的嘆息。尤其是那些對傳統文化、倫理道德進行剖析的段落,行文流暢卻又字字珠璣,既有文人的雅緻,又不失對現實的犀利批判。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停下來,不是因為看不懂,而是因為被某一個精妙的比喻或者對某種社會現象的精準概括所震撼,不得不反復咀嚼。這絕不是一本可以囫圇吞棗的書,它要求讀者投入相當的智力成本去跟上作者的思維路徑,但最終的迴報絕對是豐厚的,它提升的不僅僅是知識儲備,更是對曆史規律的洞察力。
评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無力感”的深刻捕捉。它展示的不是帝國的輝煌,而是帝國肌體上那些正在緩慢潰爛的病竈。那些位於權力中心卻又深受體製桎梏的個體,他們的掙紮、他們的妥協、他們的徒勞,被描繪得入木三分。你會清晰地感受到,在那個高度集權的時代,一個有著高尚理想或者哪怕僅僅是有一點點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是多麼容易被體製的慣性和龐大的官僚機器碾壓。作者對“時間”的運用非常巧妙,他似乎總能找到那個曆史的拐點,然後把幾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和事,以一種宿命般的軌跡串聯起來。這種結構性的敘事,使得即便是對明史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迅速理解那種“大廈將傾”的氛圍,不是因為發生瞭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因為所有人都選擇瞭最符閤當下生存邏輯的“平庸”和“等待”,而這種“等待”本身,就是最大的悲劇。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例,尤其是在處理曆史事件的鋪陳上,那種綿密而又暗流湧動的筆觸,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宏大曆史圖景之中,卻又能清晰地看到最微小的人性掙紮。作者並沒有試圖去描繪一場氣勢磅礴的戰爭或者宮廷的血雨腥風,而是選擇瞭以一種近乎冷靜甚至略帶疏離的視角,去解構一個個在曆史洪流中看似微不足道卻又至關重要的“點”。讀到一些關鍵人物的內心獨白和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之間的張力時,那種“曆史的必然性”與“個體的無奈”交織在一起的復雜情緒,真的會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曆史讀物,更像是一杯需要細細品味的陳年老茶,初嘗平淡,迴味卻悠長而醇厚。那種對細節的考究和對史料的駕馭能力,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養,也讓整個故事的骨架異常堅實,即便是虛構的場景和對話,也都在曆史的邏輯框架內得到瞭閤理的支撐,讀來令人信服。
评分對於喜歡深度思考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極佳的讀物。它成功地將曆史的厚重感與現代的思辨性完美結閤起來。作者似乎在探討一個永恒的主題:當個體良知與僵化的製度發生衝突時,該如何自處?書中的許多情節和人物的抉擇,放到今天來看,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這正是優秀曆史作品的價值所在——它跨越瞭時空的界限。我特彆喜歡那種反復齣現的、對“結構性睏境”的探討,它揭示瞭明朝中後期的許多問題並非簡單的奸臣當道或皇帝昏聵,而是整個製度設計本身所帶來的內在矛盾。這種宏觀與微觀結閤、曆史與哲學思辨並重的寫作手法,讓這本書超越瞭單純的“曆史故事”,而成為瞭一部關於人性、權力與製度的深刻寓言,讀後讓人反思良久。
评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成功地做到瞭“以小見大”。它沒有宏大的敘事開篇,而是選擇從幾個不同階層的人物入手,比如那位在體製內艱難平衡的官員、那位恪守傳統的士大夫,甚至是那些邊緣化的工匠。通過這些“點”的觀察,作者搭建起瞭一個立體且多維度的明代社會側影。這種敘事策略非常高明,它避免瞭傳統曆史作品中常見的“偉人史觀”的窠臼,轉而關注那些構成曆史基石的普通(雖然地位不普通)人物的命運。讀完後,你對那個時代的理解不再是教科書上那些刻闆的年份和事件,而是變成瞭一張由無數張掙紮的麵孔和錯綜復雜的利益鏈條構成的復雜網絡。它揭示瞭一個真理:曆史的運行,往往不是由幾個英雄決定的,而是由無數個“該死不死,該活不活”的普通人在特定製度下的無奈選擇共同推動的。
评分就没有看到书在哪里,已经放弃了。找谁都不理
评分618搞活动买的,价格便宜,正版书
评分物流速度一般,书品不错。
评分期待的书终于到了,喜欢
评分京东快递发货,快,商家包装也好
评分第一次购买,用着还可以吧,不错
评分还没看,年假的时候看。
评分不错,非常喜欢,一直心仪这书
评分相当赞的一本书,值得细细研读,物美价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