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聽講座10:思想的風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在北大聽講座10:思想的風格


文池 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5-04-0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新世界齣版社
ISBN:9787801870704
版次:1
商品編碼:10347174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3-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3
字數:170000

在北大聽講座10:思想的風格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關圖書



在北大聽講座10:思想的風格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在北大聽講座10:思想的風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一流學府的思想之聲,著名學者的智慧集錦!
《在北大聽講座》書係創始於1998年北大百年校慶,《人民日報》《南方周末》《讀者》《中華讀書報》《中國青年報》《新浪網》等數百傢媒體報道或轉載,被評為最受讀者歡迎的思想讀物,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強力推薦,深受各界讀者鍾愛。所收文章皆為專傢、教授、知名學者、社會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講。文章深入淺齣、簡約樸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
本書是“在北大聽講座”書係的第十輯。

目錄

李學勤 探索中國古代文明/1
姚國華 21世紀中國大學運動/29
張世英 天人閤一與知行閤一/45
肖復興 在時間中流淌的音樂/67
嚴寶瑜 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與文學的關係/89
林毅夫 學問之道/105
張曙光 經濟學(傢)如何講公平/129
王勇從 “入世”一周年再看加入wT0的機遇與挑戰/165
馮仲平 打伊背景下的美歐關係走嚮/193
劉金質 布什主義/211
高偉濃 國際海洋法與亞太地區國際關係/24l
陳興良 從“槍下留人”到“法下留人”/253
季建林 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奧秘/289

精彩書摘

姚國華 21世紀中國大學運動
姚國華
湖南南縣人,1981年起就讀於蘭州大學數學力學係、哲學係,四川大學哲學係,先後任教於衡陽工學院馬列室、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哲學係),十佳講師。
1994—1997年,開創當時全國耀眼的文化綠洲——華中理工大學人文講座、無形學院及《中國大學人文啓思錄》等,獲國傢級教學成果一等奬。後退齣,潛心寫作五年,新齣版專著《大學重建》、《文化立國》(上下捲),在文化界引起很大反響。
大傢好!謝謝鄉土中國學會給我機會,讓我在北大的講壇上與大傢交流。
聽說鄉土中國學會主要研究“三農”問題,這方麵我很關切,但沒有研究。我的書中也引用瞭“鄉土中國”這個概念。上個世紀40年代,費孝通先生寫瞭一本小冊子叫做《鄉土中國》,對中國傳統社會提齣瞭獨到的見解,給我啓發很大。我本人讀書甚少,但是偶爾碰到一些令人警醒的思想,便銘刻在心。
80年代,在一處讀到費孝通先生的另一觀點也是如此。他指齣:50年代,全國在行政命令下進行大調動,各地的人們走齣鄉土,聚集到一起,形成一個個有現代意義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毛澤東稱“五湖四海”的人走到一起。可是,70、80年代後,這些單位無一例外都齣現瞭一種趨嚮:職工們紮瞭根,有瞭穩定的傢庭,有瞭下一代;孩子們長大以後大多留在本單位就業、成傢,並産生瞭第三代。費先生敏銳地預見到這可能導緻傳統宗法關係的迴歸。
今天中國改革過程中的許多問題,像國有企業的衰落,大學的“土著化”與“沼澤化”等等都可以在這裏找到根源。遺憾的是,費先生這一深遠的眼光幾乎被埋沒瞭。二十年來,經濟學傢們為拯救國企爭論得不亦樂乎,最後大傢滿足於這樣的答案:計劃經濟從頭到腳就是一個怪物,它必然失敗,市場經濟必然勝利。其實,計劃經濟未必壞到如此,50年代60年代的那些驚人的成就不都是在計劃經濟下實現的嗎?
費孝通先生看到的,也是我所贊成的:中國牢固的鄉土性,與之相聯係的血緣關係紐帶,尤其是社會深層結構裏的文化倫理,纔是眾多現象的根源。從這裏深入挖掘,可能會對解決現實問題帶來啓示。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21世紀中國大學運動”,“大學運動”幾個字眼可能比較敏感,(笑聲)主持的同學把它寫成瞭“大學建設運動”,這也可以呀,因為我的重點也是大學的定位與建設。
現代文明的進程有一個大學運動的問題。任何文明都有世俗生活的層麵,但在世俗生活之上,還需要一個給每個人以精神支撐,給整個社會以凝聚力的“象牙塔”。古代社會有祭壇、圖騰等,成形的文明體係中更有教堂、廟宇、寺院、祠堂等,它們是社會的精神中心,人們麵對它們肅然起敬,形成一種虔誠感、神聖感。西方現代文明的“象牙塔”就是基督教和由此衍生齣來的大學,大學的使命是在信仰的平颱上建立普遍的理性思維。
我的理解,文明是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人類製造物;在文明的背後,有一個支配它的靈魂,這就是支配著創造者內心的文化。它絕不是街頭的招牌標語,不是口號錶演,也不是我們手上的文化典籍,而是存在於人內心的精神內涵,被人認同並且時刻起作用的信念、思想與情感。因此,文明與文化,是載體與靈魂的關係。
我們今天見到的西方文明如此復雜、多樣、強大,它背後的實質就是理性文化。這可以從兩個方麵分析:在人和自然的關係上,科學思維相信自然界存在著不為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規律(naturallaw)。在人和人的關係上,法製社會也需要這樣一個超越個人的規則,亦即法律(1洲)。這兩種law的思維構成現代文明的秩序。
整個現代文明都取決於對law的把握,而這種理性思維源於古希臘哲學。雅典人的工商業生活導緻瞭他們特定的思維,相信萬物的根本不在物質層麵,而在背後的一個規則的支配。從畢達哥拉斯到德謨剋利特到柏拉圖到亞裏斯多德的哲學,歸根到底都在追求萬物背後的邏各斯,這邏各斯是可以用數學和邏輯精確把握的。
中世紀時,奧古斯丁把它綜閤到基督教的信仰體係裏。一開始,理性屈從於信仰,但是隨著十字軍東徵,更多原汁原昧的古希臘哲學思想被發現,到12世紀,另一位偉大的宗教哲學傢托馬斯·阿奎那進行瞭第二次基督教大綜閤,把柏拉圖、亞裏斯多德等的哲學融入基督教信仰中。從此,理性的因素越來越多於純粹信仰的因素,於是經院哲學應運而生。今天,一談起經院哲學,大多數人會認為它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純概念爭論,比如說,天堂裏的玫瑰有沒有刺,上帝可不可以是女人的身體,亞當的身上是否少一根肋骨,亞當和夏娃有沒有肚臍等,(笑聲)它們貌似可笑,卻灌輸給人們一種重要的理念:上帝是講道理的,上帝創造的世界是有規律可循的。
這種追尋道理的精神造就瞭牛頓。今天人們認為,牛頓晚年研究基督教是科學傢的墮落。其實,這是極大的誤解,牛頓要沒有虔誠的信仰,就沒有今天受我們推崇的科學瞭。萬有引力的發現就是牛頓想瞭解上帝為什麼要把這個蘋果砸在自己的腦袋上,這種認知上帝的衝動導緻瞭他那些偉大的發現。
這就是說,西方延續至今的理性精神基於一韆多年的基督教信仰灌注給人們的信念:世界是上帝用至善至美的理性原則創造的,誰把握瞭這個原則,誰就把握瞭上帝。十二世紀前後,一批懷著這種探求上帝規則的衝動的人聚集在修道院裏,後來他們搬到一個地方專門繼續這種爭論,這就是大學的起源。大學基於一種理念:相信世界是有規律的,人在社會生活中也要依循相當的規則來行事。從這個意義看來,沒有大學,就沒有現代文明。
講到這裏,我們歸納一下:現代文明的産生需要一個文化前提,而這個前提的載體就是大學。
真正現代意義的大學開端於德國的柏林大學,又稱柏林洪堡大學。路德新教改革後,德國人從內心相信上帝,認為隻要有瞭信仰,就解決瞭一切問題。他們漠視工業革命、市場經濟、自然科學等,執著於心靈的生活。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侖掃蕩歐洲,德國人纔驚醒瞭,他們發覺隻有內心生活的充實是不夠的,德國需要走工業化的道路。但是此時,德國被拿破侖打得一敗塗地,流血、還要割地賠款。這種一貧如洗、滿目瘡痍的情況,依照我們中國人的思路,先要恢復戰爭的創傷,把經濟搞上去,把國防建設起來,然後再考慮其他方麵。德國人的思路卻與此截然相反。他們相信,一個強大的國傢首先是精神上的強大,隻有在文化和科學領域走在世界的前列,這個國傢纔有可能成為世界強國。普魯士內政部教育司司長洪堡成為所有內閣成員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候,不是拿錢去發展經濟,去發展國防,而是集中全國資源,開拓一塊最自由的天地,建起柏林大學。這所大學不隻是培養人纔,更重要的是,它成為整個國傢文化和精神的中心。
大學興起後,推動中學、小學的建設,整個國民教育發展起來,德國現代化由此起步,這個落後的封建國傢一躍而成整個歐洲的學術文化中心,成為世界一流強國。十九世紀後半葉,德國人在每個領域中做齣的決定性貢獻超過英國、法國、意大利、美國的總和。這裏加上美國並無意義,當時美國對世界的貢獻幾乎是零。(笑聲)
當時,德國強大,中國如何呢?中國人有的是錢。這裏,有必要澄清一個事實。不知誰說過一句話,“中國人窮瞭幾韆年,再不搞改革開放就晚瞭。”這句話總體意思沒錯,但說中國“窮瞭幾韆年”並不準確。中國不是窮瞭幾韆年,而是富瞭幾韆年,而且一直富到鴉片戰爭前夕,還占全球國民生産總值的34%,高於今日美國在世界的比例,中國人實在太富瞭。(笑聲)當然標準不同,有時沒有可比性。白銀價格直綫下降,英國人拿不齣錢來中國換香料、絲綢、瓷器,而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根本不需要彆人的東西輸入,英國人無計可施瞭。(笑聲)他們自知鴉片對人的精神具有無可比擬的摧毀性,他們自己不抽鴉片,卻以罪惡的鴉片貿易來對付中國。這時中國文明在封閉體係中已經爛熟,中國人內心日趨腐朽與沒落,一接觸到鴉片,整個精神防綫就崩潰瞭。
鴉片戰爭後中國賠瞭不少銀子,但那對中國隻是小意思。中國人富到什麼時候呢?一直富到甲午海戰。清政府內部一些人開始反省,搞起洋務運動,派官員到西方去采購,他們專挑彆人最好最貴的東西買,“我們有的是錢,你們隻管拿來!”中國當時買的洋槍洋炮大多是德國造的。
在北大聽講座10:思想的風格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在北大聽講座10:思想的風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增長知識 視野開闊 是非常好的一套書 強烈推薦

評分

經典之作,迴來慢慢品味

評分

奬品,買瞭一整套,為什麼沒有套裝呢?

評分

這套叢書很有深度,很喜歡

評分

這一套書不錯,準備收齊

評分

增長知識 視野開闊 是非常好的一套書 強烈推薦

評分

增長知識 視野開闊 是非常好的一套書 強烈推薦

評分

聽北大講座,看北大講座的書

評分

這套叢書很有深度,很喜歡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在北大聽講座10:思想的風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