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法中的先例

英國法中的先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剋羅斯,[英] 哈裏斯 著,苗文龍 譯
圖書標籤:
  • 英國法
  • 先例
  • 案例法
  • 普通法
  • 法律體係
  • 司法判例
  • 法學研究
  • 英國法律史
  • 法律原則
  • 法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82932
版次:1
商品编码:10382532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英國法中的先例》的目的仍然是要全麵陳述目前英格蘭的先例原理,並將它放在該主題涉及的法學問題的背景下進行討論。這些問題包括先例的判決理由和約束力的本質,和其他法律淵源相比,先例的重要性,它們在法律推理中的角色,以及任何法律一般理論都必須對它們加以考慮時的解釋。在所有這些問題上,魯伯特·剋羅斯爵士都清晰地論述瞭一種相當傳統的律師的觀點。這種方法仍保留在目前這個版本中,盡管考慮到第三版齣版以來的該領域的發展,在第2、5、6和7章提及瞭有競爭性的答案。

作者簡介

魯伯特·剋羅斯(1912—1980),英國傑齣的律師和學者。生前他是久負盛名的午津大學瓦伊納英國法講座教授(Vjner5an Professor of English Law),莫德林學院研究員。在一歲時他雙目失明。在進入輝煌的法律職業生涯之前,他曾是英國著名的棋手,並取得耀眼的成績。他著述甚豐,最為著名的作品有《英國法中的先例》、《剋羅斯論證據》等。

目錄

縮略詞錶
參考文獻
導論
第一章 英國的先例原則
1.初論
2.說明
3.與法國的比較
4.與歐洲法院的比較
5.與美國比較
6.與蘇格蘭比較
7.與英聯邦其他組成國傢比較
8.曆史
9.司法缺憾
第二章 判決理由和附隨意見
1.判決理由和判決的結構
2.美國現實主義者
3.溫伯的檢驗標準
4.Quinn v.Leathern案裏的霍斯伯裏勛爵
5.古德哈特博士確定判決理由的方法
第三章 遵循先例
第四章 遵循先例原則的例外
第五章 先例作為法律的一種淵源
第六章 先例和司法推理
第七章 先例和法律理論
第八章 未來
判例錶
索引
譯後記

前言/序言







英國法中的先例:從曆史溯源到當代實踐的深度解析 本書導言:法律傳承與判例的生命力 法律體係的演進,往往是一部與社會變遷、權力結構互動糾纏的曆史。在普通法係(Common Law)的宏偉敘事中,“先例”(Precedent)無疑是其最核心、最具標識性的基石。本書旨在超越教科書式的概念闡釋,深入剖析英國法律史上“先例”製度如何從其模糊的起源,逐漸淬煉成一套精密、復雜且充滿活力的司法工具。我們聚焦於探究,在韆年變遷中,判例規則如何適應社會對正義、效率與穩定性的三重訴求,以及其在現代法律實踐中展現齣的生命力與局限性。 第一部分:先例製度的法律基因與曆史萌芽(約400字) 要理解英國法律的“骨架”,必須追溯其早期形態。本書首先將對諾曼徵服(Norman Conquest)後,中央王室法院如何開始係統性地記錄和匯編判決進行詳盡考察。我們摒棄瞭“1066年突變論”的簡單化敘事,轉而探討在都鐸王朝(Tudor period)之前,地方習俗法(local customs)如何在被吸收、整閤的過程中,逐步讓渡給更具普適性的“國王之法”(Law of the King)。 重點章節將探討“報告”(Law Reports)這一關鍵載體的誕生與發展。從早期的非官方私人記錄,如布蘭剋頓(Bracton)的筆記,到中世紀晚期和伊麗莎白時期官方報告的齣現,這些文獻是如何從法律學者的個人整理,轉變為具有權威性的法律淵源?我們細緻分析瞭“星室法院”(Star Chamber)的興衰及其對早期判例記錄的衝擊與影響。在此階段,先例的概念還處於“被鼓勵而非被嚴格要求”的階段,判決的遵循更多是基於審判者的權威性,而非嚴格的約束力。 第二部分:約束力的確立與判例等級的精細化(約550字) 本書的第二個核心部分,聚焦於17世紀至19世紀,普通法如何係統性地構建起其“拘束力”的等級製度。這一時期,對判例的嚴格遵循成為維護法律統一性和可預測性的核心手段。我們將詳細分析“遵循先例原則”(Stare Decisis et Non Quieta Movere)的正式確立過程,並區分“地方法院必須遵循上級法院判決”的垂直約束(Vertical Stare Decisis)與“法院自身必須遵循其先前判決”的水平約束(Horizontal Stare Decisis)之間的微妙張力。 關鍵議題之一是“判例的要素”的提煉。我們不僅關注最終的裁決(Ratio Decidendi),還將深入探討如何精確區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判決理由”與僅具參考價值的“附帶意見”(Obiter Dicta)。本書通過大量案例研究,展示瞭律師和法官在實踐中如何進行這種區分,以及由此産生的爭議。例如,如何在復雜的衡平法(Equity)案件中,識彆和應用先前的判例,尤其是在涉及信托和閤同解釋的領域。 此外,本書將耗費篇幅探討上訴法院體係的改革對先例製度的重塑。1875年《最高法院法案》(Judicature Acts 1873-75)的頒布,標誌著法院結構的統一,但這同時也為水平約束帶來瞭新的挑戰,尤其是關於上訴法院(Court of Appeal)是否可以“自我推翻”的長期爭論,直到20世紀後期纔得到明確的規則化。 第三部分:現代語境下的先例:靈活性與批判性審視(約550字) 進入20世紀,隨著社會結構、經濟活動和人權意識的飛速發展,對“僵化”判例法的批判聲浪日益高漲。本書的第三部分著重探討現代英國司法機構如何尋求在“穩定”與“發展”之間取得動態平衡。 我們將重點分析英國上議院(House of Lords,現為最高法院)在1966年發布的《司法聲明》(Practice Statement)的革命性意義。該聲明明確允許最高法院在“必要時”不遵循其先前的判決,這標誌著對先例絕對權威的重大鬆動。本書將審視這一聲明實施以來的案例,評估它在推動社會正義(例如在涉及種族歧視或現代閤同法領域)方麵的成效,並探討它是否削弱瞭法律的可預測性。 同時,本書對“區分先例”(Distinguishing Precedent)這一司法技術進行瞭深入的實證分析。法官如何通過認定當前案件與先前判例在“事實要點”(material facts)上的顯著差異,從而閤法地規避其約束?我們認為,區分技術是普通法係自我修復和適應時代變化的最重要機製,它在保持形式上對先例的尊重(Stare Decisis)的同時,實現瞭實質上的法律創新。 最後,本書將展望先例製度在英國脫歐後法律獨立性加強的背景下,如何與歐洲人權公約(ECHR)及其他國際法律義務進行互動和協調。本書旨在為法律專業人士、曆史學傢及對法律哲學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關於英國法中“活的先例”的全麵、細緻且具批判性的視角。它展示瞭判例法如何既是曆史的産物,也是塑造未來的強大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讀完這本書的某些章節後,我感覺自己對英國法律體係的理解又邁進瞭一大步。特彆是關於“普通法”和“衡平法”的曆史演變,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判例法得到發展和統一,這一點非常引人入勝。我一直覺得,瞭解法律的曆史背景對於理解其內在邏輯至關重要。這本書似乎很好地捕捉到瞭這一點,通過追溯先例法的起源,讓我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它為何能成為英國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

從目錄來看,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相當周全,似乎涵蓋瞭英國法中先例製度的方方麵麵。我對其中的“判例的淵源與效力”這一章節尤其感興趣。我很好奇,究竟有哪些因素決定瞭一個判例的“先例效力”?是法院的層級嗎?還是案件本身的性質?書中是否會分析不同法院(比如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等法院)在形成和遵循先例時的不同角色和權力?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來說明在實際的法律谘詢和庭審中,律師如何利用和區分先例來支持或反駁對方的觀點。

评分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和廣度的法律著作。我特彆贊賞作者在解釋復雜的法律概念時所錶現齣的清晰思路和嚴謹邏輯。我希望本書不僅能滿足我對英國法中先例製度的學術性探求,更能為我提供一種審視法律問題的全新視角。這本書是否能讓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生命力,以及它如何在司法實踐中不斷自我更新和完善,這一點值得我繼續探索。

评分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對“判例的解釋和應用”的細緻梳理。我一直認為,法律條文的意義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和社會發展而演變的,而判例法恰恰是這種演變的重要載體。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在麵對一個新案件時,法官是如何從已有的判例中尋找相關原則,並將其應用於具體事實的?是否存在一些不成文的“規則”或“技巧”,讓律師們在搜集和運用判例時更加得心應手?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給人一種紮實的學術感,這讓我對它充滿期待。我一直對英美法係的“判例法”概念非常好奇,尤其是它如何在實際的法律實踐中運作,以及它與大陸法係的“成文法”體係有何本質區彆。我希望這本書能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遵循先例”(stare decisis)的原則究竟意味著什麼?在什麼情況下,一個判例可以被打破或者區分?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一些標誌性的、改變瞭英國法律進程的案例?我希望作者能夠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將這些抽象的法律原則具象化,讓我能夠理解它們在現實世界中的具體應用。

评分

甚至没有教科书里的辩证感觉。

评分

老爹在书城先看到这本书,然后在京东买的,很不错

评分

比较死板。

评分

以前买的,忘记了,又买了一本。呵呵。

评分

以前买的,忘记了,又买了一本。呵呵。

评分

真正值得一读可知差距不是一点

评分

比较死板。

评分

理论性的,比较枯燥的。

评分

真正值得一读可知差距不是一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