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這本重要的理論著作中,作者從一種全新的、富有啓發性的角度闡釋瞭與現代性相聯係的製度變革。他認為,在世紀終結之時,我們並沒有進入後現代性時期,而是進入瞭“盛期現代性”時期。在這一時期,現代性的後果變得前所未有地激劇和普遍化。由此,他更現實地考察瞭許多人備加褒揚的現代性的各種嚴重後果,著重討論瞭極權的增長、經濟增長機製的崩潰、生態環境的破壞、核衝突與大規模戰爭等問題,並且探討瞭人類在這些問題麵前的齣路。無論是對於專業學者,還是對於一般讀者,《現代性的後果》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作者簡介
安東尼·吉登斯(1938一)
戰後英國最重要的社會學傢之一,1938年齣牛於北倫敦的埃德濛頓,1976年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萊切斯特大學、西濛·弗雷澤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劍橋大學,1997年起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吉登斯一直處於當代社會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前沿,他的著作綜括瞭近三十年來的社會政治變革,尤以構成理論和“第三條道路”的學說為全球學界所矚目。他還是布萊爾政府的重要智囊之一。他的主要著作還有:《社會學》(1982)、《社會的構成》(1984)、《民族國傢與暴力》(1985)、《超越左與右》(1994)、《第三條道路》(1998)。
精彩書評
本書對於現代性的本質及其與傳統社會形式的特殊關係提供瞭一種新的、相當吸引人的視角。吉登斯以一種傑齣的方式,吸收瞭自古典社會學傢以來的社會思想傳統,並且讓不同的理論傢們作為對手相互競爭,從而確立自己的觀點。他的理論不僅建立在整個傳統之上,而且建立在自己的早期著作之上。
——赫伯特·林登伯格
目錄
第一部分
導言
現代性的斷裂
安全與危險,信任與風險
社會學與現代性
現代性,時間與空間
脫域
信任
現代性的反思性
現代性,還是後現代性?
本章概要
第二部分
現代性的製度性維度
現代性的全球化
兩種理論觀點
全球化的維度
第三部分
信任與現代性
抽象體係中的信任
信任與專業知識
信任與本體性安全
前現代與現代
第四部分
抽象體係與親密關係的轉變
信任與個人關係
信任與個人認同
現代世界中的風險與危險
風險與本體性安全
適應性反應
現代性的現象學
日常生活中的脫技能化與再技能化
對後現代性的異議
第五部分
駕馭猛獸
烏托邦的現實主義
未來導嚮:社會運動的作用
後現代性
第六部分
現代性是一個西方化的工程嗎?
結語
精彩書摘
更有甚者,親緣關係的確還經常提供一種穩固的溫暖或親密的關係網絡,它持續地存在於時間一空間之中。總體來說,親緣關係所提供的,是一係列可信賴的社會關係網絡,它們既在原則上也(常常)在實踐上建構起瞭組織信任關係的中介。
關於地域性社區,也同樣有許多類似的東西值得一談。這裏我們應當避免把社區浪漫化的觀點,而在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作比較的時候,這種浪漫化經常浮現在社會分析的錶麵。我指齣這一點的意思是想要強調以地點(place)的方式組織起來的地域化關係的重要性,而這時地點本身還沒有被伸延瞭的時一空關係所轉變。在絕大多數前現代製度下,包括在大多數城市中,地域色彩濃烈的具體環境是大量社會關係相互交織的場所,它在空間上的低度伸延支撐著時間上的高度凝固。在前現代時期,遷移、遊牧以及商人、冒險傢長距離的奔波是較為平常的事。但是同現代交通工具所提供的恒常而密集的流動形式(以及普遍意識到的其他生活方式)比較起來,前現代的絕大多數人口則處於相對凝固和隔絕狀態。前現代情境中的地域性既是本體性安全的焦點,也有助於本體性安全的構成,但是在現代性條件下,這種地域化的本體性安全實際上已經被消解掉瞭。
第三種影響是宗教宇宙觀的。宗教信仰可以成為極端焦慮或絕望的源泉之一,其如此之重要以至於不得不被看作是許多前現代環境中(人們所經曆的)風險和危險的主要參數之一。但是,在其他方麵,宗教宇宙觀卻在倫理與實踐方麵提供瞭對個人和社會生活(以及還有對自然界)的解釋,這些解釋嚮信仰者們所描繪的,是令人感到安全的環境。基督教對我們的神令是:“信仰我吧,因為我是唯一真正的上帝。”
前言/序言
現代性的後果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