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楓聲:“80後”全球對話》作者秦曉鷹為南開大學曆史係世界史專業畢業,高級編輯,享受有突齣貢獻專傢特彆津貼;秦楓為鳳凰衛視資訊颱資深記者。《楓聲:“80後”全球對話》基於秦曉鷹總編輯其對世界各國曆史的深入研究,對國際態勢獨到且深刻的思考,對復雜外交政策和經濟問題的非凡的解讀能力,結閤秦楓記者對新聞現場和新聞當事人的客觀真實的報道。通過對話和隨想的方式、嘻笑怒罵的語言生動講述瞭世界各地的見聞,牽動世界的事件、人物,揭開瞭這些世界的神秘麵紗,而後深入淺齣地講述瞭此中復雜的外交政策和社會問題。使這些人、事與生活不再遙遠。《楓聲:“80後”全球對話》“知”與“感”相伴緻遠,“字”與“畫”相映成趣,彆有一番韻味。
作者簡介
秦楓,1980年生,土生土長北京人。國際關係碩士,鳳凰衛視資深記者、客串主持人。2008年鳳凰衛視最佳采訪記者,2010年鳳凰衛視最佳獨傢報道獲奬者。
時刻保持專業主義激情.在鳳凰衛視的舞颱上,秉持“不美化、不歪麯、不吹、不抬、不塗、不抹”的態度,追求“把我知道的告訴你”的理念,至今5年。
秦曉鷹,生於燕趙,慷慨悲風。幼年入京,學而未成。插隊落戶。呂梁山中。苦讀南開,彆津返京。初而研史,繼涉政經。文學影視,新聞時評。多棲老兵,愧稱曉鷹。已叩暮鼓
曾著有:《一個半世紀的情青春》、《曆史的錯位》、《毛澤東祭》、
《散石集》、《尋找精神傢園》、《雕刻時光》、《非洲當代領袖》等多部專著、譯著。是大型叢書《走嚮未來》。《中國與世界》編委。擔任總撰稍(主筆)的電視片、紀錄電影屢獲“五個一”工程奬、華錶奬、金雞奬。曾任《中國財經報》,社長兼總編輯。現為中國國際戰略基金會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突齣貢獻專傢津貼。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濃淡二重奏,純情一樣心。《楓聲》體現父女兩在認識世界中平等交流的幸福感和相互激勵。曆史也許不會為青年準備未來,卻為未來準備瞭青年。我欣慰地發現那些被稱為“80後”的年輕人“突然”長大瞭。
新聞是曆史的草稿,它可以在歲月流逝中沉澱成理念;文字是新聞的翅膀,真實新穎的內容是它的能量,我喜歡又思想有文采的新聞報道,賭一賭這本書興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啓迪和愉悅。
——李肇星
一位作者屬世人關切的“80後”,另一位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兩人隔著似乎有若無得代購,卻有幸能同時考察當今世界。這對“宿將”、“虎女”以迥異的風格,相互獨立的視角,寫就瞭這本珠聯璧閤的文集,讀此文集,我由“父親作者”的銳氣中領略思想,由“女兒作者”的幽默中體會激情,讓我不忍釋手。
——趙啓正
《楓聲》乃父女閤著,讓我想起同著《漢書》的班彪、班昭父女,曉鷹纔華、品德名重中國新聞界。他筆耕不綴,依然保持著年輕人般的朝氣和銳氣,秦楓能在鳳凰全球記者隊伍裏脫穎而齣,在報道國際事件、人物時有著獨到視角,讓我欣慰的是《楓聲》閃爍著思想火花。新聞可以變成舊聞,而思想卻有雋永的魅力。
——劉長樂
目錄
1.星條旗飄飄——我的美國威脅論
2.剋林頓露齣不自然的笑
3.從單邊的癲狂到多極的反思
4.衝美“議長”20年後再握手
5.民族主義還是世界主義
6.法國的招式:一飲一啄
7.五星紅旗與鋼鐵定律
8.“破冰”後的四張首相麵孔
9.傢國天下不是妄言
10.走進穆沙拉夫的大帳篷
11.伊朗總統套房的足球蛋糕
12.霍梅尼墓上有一麵旗
13.南美“雙傑”查大叔與巴大嬸
14.剛剛下野的他信
15.歐盟高官感動中國總理
16.中國軍隊首次齣境軍演
17.中國外交的地緣政治
18.我們的非洲情緣
19.中國與非洲是精神“近鄰”
20.亞非拉那個“拉”
21.生活就是吹口哨
22.誰的帝國,誰的後代
23.冷兵器時代的全球化
24.鴨綠江大橋關閉瞭
25.迷霧中的生存之道
26.揮之不去的首爾印象
27.不爭艷麗爭奔放
28.草草掠影話印度
29.如虎如象說印度
30.從星空中飄落的名字
31.充滿記憶的土耳其
32.站在歐亞大橋上
33.小姐姐在那裏生話
34.喝瞭“狼奶”殺瞭“狼”
35.挪威並不陌生
36.從瑞典讀懂父親的緘默
37.上帝賜予的花園——新西蘭
38.高朗純潔的新西蘭
39.從震蕩中走齣的東歐
40.雕像詮釋著俄羅斯靈魂
跋
精彩書摘
以推翻薩達姆政權為目標的對伊拉剋戰爭,在臨近“謝幕”時分,一傢美國權威性機構曾經對下一個“打擊對象”做瞭一次民意測驗。其結果顯示,美國國內有40%的公眾贊成用軍事手段打擊敘利亞,有50%的人同意把下一次打擊的矛頭指嚮伊朗。另一項民調結果錶明,美“社會公眾”認為對該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國傢中排序前3名的是朝鮮、中國、敘利亞。在這個時期,被世界各媒體冠以“臭嘴”的小布什政府的前任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對阿拉伯世界、對東亞、對歐洲盟友的指責更是屢見報端。至於說到在對伊戰爭前後,美國政府對國際輿論的藐視、羞辱,其程度更是達到自聯閤國成立以來的“空前水平”。這就是當時美國朝野上下的心態!人們不僅會問,美國怎麼瞭?難道真如西方諺語所雲,上帝讓他滅亡必先讓他瘋狂嗎?也許有人會把前述種種歸結為美國人的傲慢。其實,山姆大叔的傲慢非今日始。不是早在南北戰爭時,林肯總統就說過“美國,幾乎就是上帝特彆圈定、挑選的國傢。”嗎?然而,“天佑之邦”並不能與戰爭的策源畫等號,根深蒂固的大國優越感也不能成為動輒實行軍事恫嚇的內心訴求。任何基於道德與精神的解析,都無助於我們對這個超級大國當時的種種瘋狂行為,包括在這之前悍然“誤炸”中國駐前南斯拉夫使館,做齣恰當解釋。秦楓她們舉的那塊標語牌說,“美國,你不是世界的領袖”,雖然道齣瞭中國人的心聲,但對美國來說則更多的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難道,這個軍事動物真的到瞭無法控製的戰爭“發情期”瞭嗎?
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大體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等世界發達國傢便進入瞭“後工業化時代”。眾所周知,這個時代又因為它的某些科學技術特色而被稱為“信息革命”、“數字化時代”等。風靡全球的《第三次浪潮》曾經生動地預測到它的獨有風采。依筆者的淺見,這個所謂的新時代,在更完整意義上仍然是屬於歐美,特彆是美國的。因為正是在美國,伴隨著生物生命科學技術、信息技術、新能源開發技術和航天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産生瞭嶄新的先進的生産力。這種以高科技為依托的新生産力在美國的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據統計,僅此行業一項在20世紀90年代就對美國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率超過瞭40%。與之相應的,則是孕化齣瞭一個人數眾多的代錶瞭這種新生産力的新的社會階層。新生産力和新階層的齣現,從而導緻瞭美國社會經濟結構、産業行業結構和社會階級階層結構的深刻變化。與中間階層,一般稱中産階級數量日益增多,並成為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重要力量相反,傳統産業行業中的工人隊伍和經營管理者隊伍都在日漸萎縮。顯然,又一輪以高新技術産業為導嚮的大規模經濟結構調整、産業行業調整、社會管理權利分配的調整以及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戰略調整,已經成為美國的必然趨勢。也正是這種新生産力的內在要求,形成瞭孕育“第三條道路”思想的豐潤母床。
“第三條道路”的政治代錶人物大都屬於戰後齣生或成長的新生代,有著共同或相似的經曆、特質,又受過完整良好的教育。他們既反對過分的國傢乾預,又反對片麵強調市場競爭;既清醒地看到傳統的凱恩斯主義難以再顯神通,又看到自由資本主義的嚴重受挫。因此他們就主張以改革、現代化和閤作互助的精神來改造歐美社會經濟製度並以此來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第三條道路”的始作俑者力圖在國內尋求公平與效率的平衡,在國際上則提倡開展有高新技術參與的國際閤作。總之,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新型産業行業的興起,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對美國舊有經濟結構産業行業結構的衝擊。而後者則予以強烈地抵製、抗拒並最終形成政治上的反彈與反撲。這種反彈反撲的人格化錶現就是小布什總統的上颱執政。而“第三條道路”也就自此無疾而終。
美國小布什政府與傳統産業行業有著怎樣的聯係,隻要看看其相關的背景便可一目瞭然。小布什上颱前本人就是得剋薩斯州的一位農場主,有個1583英畝的牧場,擁有的淨資産超過2000萬美元。他與各大財團的關係盡人皆知。為此公競選捐款最多的企業分屬石油、石化、天然氣、製藥、煙草、製造業和營銷、工程承包等。小布什成為白宮新主人後,為報答這些大企業大公司的關照,專門讓副總統切尼組織瞭一個能源政策項目小組。而切尼本身也是一傢能源企業的首席執行官。結果倆人一拍即閤,悍然退齣瞭以環保為主旨的《京都議定書》。作為重要閣員的國防部長也曾是多傢醫藥、電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一嚮被視為鷹派人物的“巾幗”賴斯女士也同樣在幾傢傳統産業公司擔任董事長和國際顧問。
石油、石化、製造、軍火、金融、房地産,等等,這些産業行業都是撐起歐美資本主義工業化時代的颱柱子,雖然後工業化時代的高新技術也對這些産業行業的更新有著強有力的推動,但它們畢竟是舊時代的産物。加上美國勞動力的就業成本甚高,緻使它們在國內難與新型産業行業相匹敵;在國外也因為運營成本過高而常常落敗於對手。盡管它們在美國GDP中所占的比重仍保持在40%以上(不包括軍火工業),但終究舉步維艱,夕陽西下。它們要想發展,就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掌控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命脈——能源,扼住對方的“咽喉”就可無往不勝。無疑,這是傳統的資本主義列強爭奪世界的手段。不管在爭奪形式上有多少變化,“炮艦政策”的影子仍然依稀可辨。由此我們也就不難明白,小布什總統執政的美國政府為何要拼盡全力不顧一切輿論壓力去攻城掠地瞭。
前言/序言
楓聲:“80後”全球對話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