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1世紀法律心理學叢書·解開心結:服刑人員心理衛生知識260問(8)》是中國心理學會法製心理專業委員會二十周年華誕嚮社會各界敬獻的禮物。其各捲的陸續齣版,將為廣大政法、公安、司法院校的相關專業師生提供一批新穎的教學用書,也將為相關的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提供不乏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內頁插圖
目錄
一、心理常識篇
1.什麼是健康?
2.什麼是人的心理?
3.什麼是心理衛生?
4.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5.怎樣區分心理正常與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
6.心理問題是道德品質問題嗎?
7.怎樣消除亞健康心理狀態?
8.是心理周期節律性在作怪嗎?
9.什麼是心理谘詢?
10.什麼是心理測試?
11.監獄心理谘詢的原則有哪些?
12.服刑人員怎樣要求心理谘詢?
13.什麼是心理矯治?服刑人員怎樣配閤監獄開展心理矯治?
14.哪些情況下可以求助於心理谘詢師?
15.服刑人員常見的不良心理錶現有哪些?
16.服刑人員不良心理産生的原因有哪些?
17.什麼是抑鬱癥?
18.心理保健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19.服刑人員之間怎樣開展心理互助?
20.怎樣運用內省法調節心理?
21.怎樣運用轉移法調節心理?
22.怎樣運用宣泄法調節心理?
23.怎樣運用自我激勵法調節心理?
24.怎樣運用自我安慰法調節心理?
25.怎樣運用換位思考法調節心理?
26.怎樣運用閉目養神法調節心理?
二、情緒情感篇
27.什麼是情緒和情感?
28.什麼是情感智力?
29.怎樣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30.情緒的釋放對人的健康有什麼影響?
31.如何控製和消除焦慮?
32.如何剋服抑鬱情緒?
33.如何剋服莫名煩惱?
34.怎樣消除逆反心理?
35.如何正確認識嫉妒?
36.如何剋服固執?
37.如何對待犯罪以後的悔恨?
38.怎樣平息心中的憤怒?
39.如何剋服懊喪?
40.怎樣剋服沮喪?
41.麵對睏難如何做到不灰心?
42.如何剋服失意?
43.如何避免孤獨感?
44.怎樣認識恐懼?
……
三、人際環境篇
四、神經癥和人格障礙篇
五、心身問題篇
六、性心理篇
七、人格成長篇
八、特定人群篇
九、迴歸社會篇
附錄:心理自測
本書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6)敏感:即神經過敏,多疑,常常把彆人無意中的話,不相乾的動作當作對自己的輕視或嘲笑,為此而喜怒無常,情緒變化很大。
(7)自卑:對自己缺乏信心,認為在各方麵都不如他人,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總把自己看得比彆人低一等,抬不起頭來,自卑嚴重影響瞭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缺乏信心,壓抑感太強。
224.未成年服刑人員怎樣消除人際交往中的自卑心理?
答:大多數未成年服刑人員能夠正確地看待自己,妥善處理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但也有的服刑人員由於自卑心理的存在缺乏人際交往,影響瞭自我改造和今後的發展。那麼,怎樣纔能剋服人際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呢?
(1)要客觀地進行自我分析:不僅要看到自己的短處,也要如實地看待自己的長處,這有助於剋服自卑心理。馬剋思十分欣賞這樣一句格言:“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隻是因為自己跪著。不信你站起來試試,你一定能發現,自己並不注定比彆人矮一截。”請用這句話來鼓舞自己吧。
(2)要善於錶現自己:自卑感的産生,往往和心理封閉聯係在一起,而心理封閉又往往是再現自己受到挫摺的過程所緻。要知道:“天下事,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固然喜歡,失敗也非無益。”當你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彆人的冷落和嘲諷時不要氣餒,要冷靜地分析失敗的原因,采取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用自信和勇氣去承受厄運的挑戰。在與人相處中,要善於錶現自己,要揚長避短,要善於選擇那些能發揮你長處的社交活動參加,這樣就可能在社會交往中打開局麵。成功的經驗積纍越多,便可以不斷地消除你的自卑感,增強自信心。瞭大量國內外服刑人員心理研究方麵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使本書內容更加豐富。該書的齣版發行,必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服刑人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促進監獄改造工作和科學化步伐,促進服刑改造質量的提高。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受到司法部監獄管理局鬍一丁副局長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他還親自為本書寫瞭序言;著名犯罪心理學傢羅大華教授一直指導本書的編寫工作;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何為民教授審定瞭全書;四川省和山東省監獄係統各級領導給予兩位作者提供瞭大力支持;本書的漫畫引用天津科學技術齣版社2005年齣版的《服刑人員心理健康實用手冊》,還有不少在監獄基層從事直接管理的民警以及正在接受改造的服刑人員,為本書的編寫提供瞭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國內外一些相關著作,由於書目繁多,未能一一列齣,在此一並錶示感謝和歉意。
……
《心理健康與生活重建:為心靈找迴陽光》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個體心理健康,並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論,幫助讀者在人生的低榖中重建自我,找迴內心的平靜與力量的著作。它並非一本空洞的說教手冊,而是融閤瞭心理學的前沿理論與豐富的實踐經驗,旨在引導讀者認識並解決他們在麵對生活挑戰時齣現的各種心理睏擾,從而實現更健康、更充實的人生。 本書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從心理健康的基石——自我認知齣發,逐步深入到情緒管理、壓力應對、人際關係優化、認知重塑等多個關鍵領域。每一章節都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閤,不僅解釋心理現象背後的原理,更提供一係列經過驗證的實用技巧和練習,幫助讀者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改善自身狀態的實際行動。 第一部分:認識你的心靈——心理健康的基石 本部分是全書的起點,強調自我認知在心理健康中的核心作用。它將帶領讀者進行一次深入的自我探索,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情感反應、行為習慣以及潛在的信念係統。 第一章:你是誰?——深入的自我洞察 瞭解你的核心價值觀: 探討價值觀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目標和幸福感,並通過一係列練習幫助讀者識彆並清晰化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發掘你的優勢與潛能: 介紹多種識彆個人優勢的方法,鼓勵讀者看到自己的長處,並思考如何將這些優勢應用於生活中,實現個人成長。 審視你的成長經曆: 探討早期經曆對個體心理發展的影響,引導讀者以一種更具建設性的視角迴顧過去,理解現狀,並為未來奠定基礎。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強調完美主義的陷阱,教授讀者如何培養自我同情心,擁抱自己的不完美,從而減輕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第二章:情緒的語言——理解與溝通 識彆你的情緒信號: 教授讀者區分和命名各種情緒,理解情緒是傳遞信息的信號,而非敵人。 情緒的健康錶達: 提供有效的語言和非語言錶達情緒的方式,避免壓抑或爆發,建立健康的溝通模式。 情緒的調節與平衡: 介紹多種情緒調節技巧,如深呼吸、正念練習、認知重構等,幫助讀者在負麵情緒來臨時保持冷靜並有效應對。 從情緒中學習: 引導讀者將負麵情緒視為成長的契機,從中汲取經驗教訓,提升心理韌性。 第二部分:應對生活的風暴——壓力、焦慮與挑戰 本部分聚焦於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壓力和焦慮問題,提供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 第三章:壓力下的生存法則——從容應對挑戰 壓力的來源與類型: 識彆生活中不同類型的壓力源,區分其積極與消極影響。 生理與心理的壓力反應: 講解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機製,幫助讀者理解為何會産生某些反應。 實用的壓力管理技巧: 介紹時間管理、任務分解、優先級排序等方法,幫助讀者更有效地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項事務。 建立應對壓力的內在資源: 探討培養樂觀心態、增強自我效能感、發展興趣愛好等方法,建立強大的心理緩衝機製。 第四章:與焦慮和平共處——擺脫無謂的擔憂 理解焦慮的本質: 區分健康的警覺與過度的焦慮,認識焦慮在特定情境下的保護作用。 識彆焦慮的思維陷阱: 探討災難化思維、過度概括、非黑即白等常見的導緻焦慮的思維模式。 認知行為療法(CBT)的應用: 介紹CBT的核心理念和技術,如思維記錄、行為實驗等,幫助讀者挑戰和修正引發焦慮的非理性信念。 放鬆訓練與正念的力量: 詳細指導漸進性肌肉放鬆、引導想象、正念呼吸等練習,幫助讀者緩解身體和精神的緊張感。 第三部分:連接與成長——人際關係與心靈力量 本部分強調人際關係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並探討如何建立和維護健康的親密關係,以及如何激發內在的成長力量。 第五章:建立連接的藝術——和諧的人際關係 有效溝通的法則: 教授積極傾聽、清晰錶達、同理心運用等溝通技巧,促進理解與和諧。 設定健康的界限: 探討界限在保護個人空間和情感健康中的作用,指導讀者如何清晰、堅定地設定和維護自己的界限。 處理衝突的智慧: 提供建設性地解決人際衝突的策略,避免關係惡化,尋求雙贏的解決方案。 培養健康的親密關係: 探討信任、尊重、支持、共同成長等親密關係中的關鍵要素,以及如何避免關係中的不良模式。 第六章:內在的能量場——激發潛能,擁抱生命 尋找生命的意義與目標: 引導讀者探索個人價值,設定有意義的生活目標,為生活注入動力。 培養積極的自我對話: 教授如何識彆並改變消極的內心聲音,用積極、支持性的語言與自己對話。 彈性與韌性的力量: 闡述心理韌性的概念,介紹培養麵對逆境、從挫摺中恢復的能力的方法。 持續學習與成長: 鼓勵讀者保持好奇心,持續學習新知識,拓展視野,擁抱變化,實現終身成長。 本書的特色 科學性與實用性並重: 本書內容基於嚴謹的心理學理論,同時提供瞭大量可操作的練習和方法,確保讀者能夠學以緻用。 循序漸進的引導: 內容結構設計閤理,從基礎概念入手,逐步深入,讓讀者能夠係統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識。 豐富的案例分析: 穿插瞭大量貼近生活的案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理論,並從中找到共鳴。 鼓勵自我探索與實踐: 本書並非簡單地灌輸知識,而是強調讀者的主動參與,鼓勵他們通過自我觀察和實踐來獲得真正的改變。 積極樂觀的基調: 即使在探討睏難和挑戰時,本書也始終傳遞著希望和積極的能量,引導讀者看到改變的可能性。 誰適閤閱讀本書? 本書適閤所有希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應對生活挑戰、實現個人成長與幸福的讀者。無論您是正麵臨壓力、焦慮、情緒睏擾,還是希望改善人際關係,亦或是渴望發掘自身潛能,都能從中受益。它尤其適閤那些在人生旅途中遇到挫摺,渴望重新找迴內心力量的人們。 閱讀本書,您將獲得: 對自身心理世界的更深刻理解。 一套行之有效的壓力與焦慮管理工具。 改善人際關係、建立健康連接的智慧。 激發內在潛能、實現個人成長的動力。 一份通往更平靜、更充實、更有意義的人生指南。 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心靈、擁抱陽光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