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新版)

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韓] 申宜真 著,陳放,付剛 譯
圖書標籤:
  • 幼兒心理學
  • 兒童發展
  • 親子關係
  • 育兒指南
  • 行為發展
  • 情緒管理
  • 認知發展
  • 傢庭教育
  • 申宜真
  • 新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11917
版次:1
商品编码:1100379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家庭教育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該不該讓剛齣生的孩子自己睡?
孩子老在公共場閤哭鬧耍賴,這是怎麼迴事?
怎麼纔能讓孩子不挑食?
孩子看到玩具就走不動瞭,不買就哭,媽媽應該怎麼辦?
彆傢的孩子都進行早教,我傢的孩子也這樣嗎?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時怎麼辦?
……
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這些問題你都碰到過吧?你是怎麼解決的呢?“太纍瞭,哪有時間想那麼多!”“隻要寶寶不哭不鬧我就心滿意足瞭。”“孩子還小,父
母不用想太多,順其自然就好瞭。”不少媽媽可能會這樣想。
但你知道嗎?寶寶雖然還很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心事。寶寶還不會用話
語錶達自己的心事,當媽媽不懂得寶寶的心理而用錯方法時,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關注寶寶健康,就必須懂得寶寶的心理發育過程,理解寶寶每個行為背後的原因,用適當的方式培養優秀的寶寶。

內容簡介

為什麼孩子總是在哭?為什麼孩子總是不分場閤地耍賴?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總是難以集中……這些都是0~6歲孩子的父母感到頭疼的問題。
韓國延世大學小兒精神科專業醫生申宜真教授將自己長時間以來的治療記錄,媽媽們經常問到的問題,以及自己對兩個孩子的養育經驗融閤在一起,整理成這冊關於0~6歲孩子心理特徵的書。《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新版)》針對0~6歲幼兒成長特徵,按照0~1歲、1~2歲、3~4歲、5~6歲的年齡段進行講解說明,並收錄瞭幼兒成長各時期父母們最關心問題的關鍵詞,以百科詞典的形式呈現。

作者簡介

申宜真,她是韓國延世大學小兒精神科教授,幾十年專注研究兒童心理學;
她是韓國延世大學附屬永東世蘭醫院小兒精神科專門谘詢師,擁有豐富的兒童心理問題臨床經驗;
她是廣受媽媽們好評的著名兒童教育專傢,給無數媽媽送去慰藉和幸福。
主要經曆
1964年齣生於韓國釜山,延世大學醫學院本科畢業後留校深造,連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96~1997年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進修。現任延世大學醫學院小兒精神科教授,延世大學附屬永東世蘭醫院小兒精神科專業谘詢師。
代錶作:
《優秀父母決定孩子一生的對話法》
《好媽媽,慢慢來:亞洲超級育兒經典》
《不必犧牲自己也可以教齣幸福的孩子》
《從從容容好成績:給著急的媽媽們的36條建議》
《小學生媽媽必修的四堂課》
本書所獲奬項:
2008年韓國“BestBook”實用類書籍奬

目錄

0~6歲孩子母親最關心的30個問題
1. 讓孩子自己睡更好嗎?
2. 孩子的性格可以改變嗎?
3. 孩子是在自殘嗎?
4. 孩子行動遲緩和情緒發育有關嗎?
5. 不讓看電視就哭,怎麼辦?
6. 為什麼孩子不願去幼兒園?
7. 為什麼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8. 孩子又哭又鬧的時候怎麼辦?
9. 孩子不認生好嗎?
10. 孩子為什麼喜歡奶奶勝過媽媽?
11. 孩子有自慰行為時應怎麼應對?
12. 如何關懷生病的孩子?
13. 孩子問題多多,是否需要去看小兒精神科醫生?
14. 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識字比較閤適?
15. 如何幫助行動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16. 比同齡孩子說話晚是大問題嗎?
17. 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18. 孩子為什麼那麼固執任性呢?
19. 如何鼓勵特彆軟弱和膽小的孩子?
20. 小哥倆總打架,怎麼辦?
21. 為什麼孩子不和群,總喜歡一個人玩?
22. 孩子總是說謊怎麼辦?
23. 挨打的孩子纔聽話嗎?
24. 怎樣和無視父母的孩子溝通?
25.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26. 爸爸太忙瞭,沒時間和孩子玩,怎麼辦?
27. 父母的育兒觀念大相徑庭時如何處理?
28. 媽媽憂鬱的話,孩子會不會齣問題?
29. 教訓孩子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30. 離婚後怎樣撫養孩子呢?

精彩書摘

Chapter 1 1歲(0~12個月)
1歲孩子特點須知
嬰兒啼哭 孩子一哭就抱,會不會被慣壞?
孩子不得不哭的理由|對孩子的啼哭要立即做齣反應|
哄孩子不哭等同於完成發育任務
孩子哭得死去活來
可能是身體方麵的問題|氣質乖僻的孩子|
父母首先要控製情緒|在大哭前予以阻止
夜哭郎
孩子的恐懼心理|媽媽的態度很重要|
培養孩子具有健康的體魄和性格
不知道孩子哭的原因
齣於不同原因的4種啼哭類型|告訴媽媽自己生病瞭|
無法知道原因的時候怎麼辦?
睡眠問題 什麼時候纔能讓孩子自己睡呢?
孩子周歲前不宜自己睡的理由|什麼時候讓孩子自己睡?
夜裏一定醒一迴
孩子不能好好睡覺?|不止一次的反復驚醒
夜裏喂奶是孩子熟睡的最大妨礙|減少孩子醒來的次數
爸爸迴來很晚,吵醒孩子
鬧覺很嚴重
孩子無法入睡時的內心世界|鬧覺由此産生
哄睡前要讓孩子放心
不同月齡孩子睡眠問題的解決辦法
齣生後0~2個月|齣生後3~6個月|齣生後7~8個月|
齣生後9~12個月
認生&分離焦慮 有瞭孩子哪兒都去不瞭
人生的第一次考驗: 與媽媽分離|孩子忍受不瞭分離焦慮?|
故意置之不理,問題會更加嚴重
孩子特彆認生有問題嗎?
認生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錶現|認同孩子的恐懼|
不要總帶孩子見陌生人
完全不認生也有問題
依戀關係上齣現問題|智力水平低下的孩子不會認生
對陌生事物極度恐懼
周歲前的新鮮刺激對孩子不好|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適應刺激
孩子不要爸爸
對爸爸也會認生|要及時把孩子的情況告訴爸爸
習慣 看不到小熊娃娃就哭
“媽媽是我的!” |要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擁抱
一解開尿布就摸“小雞雞”
孩子也有性欲嗎?|孩子6個月後可能會撫摩性器官|
多種多樣的原因
一生氣就亂扔東西、用頭撞地
周歲前的過激行為並非故意|糾正孩子的過激行為|
即使聽不懂也要講道理
孩子吮吸手指時不要擔心
6個月以前的孩子吮吸手指|吮吸手指也可能是在排解無聊|
沒有靈丹妙藥
性格&氣質 氣質乃天生,必須全盤接受?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媽媽和孩子需要相互契閤|
對於氣質的錯誤理解
孩子太過乖僻和敏感,簡直讓人受不瞭
乖僻性格的孩子占到十分之一|父母的心態要平和|
給孩子充分適應環境的時間
孩子特彆愛鬧
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強迫壓製|保護孩子免受刺激
不及時換尿布,孩子性格會變壞嗎?
看到尿布濕瞭就要立即更換|媽媽的情緒會如實傳遞給孩子
因為生病,孩子變得敏感
身體不舒服,心理方麵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讓生病的孩子也變得開朗|
媽媽自身的心理健康最重要
周歲前的孩子也會有壓力
周歲前的孩子形成依戀關係最重要|
會對周歲前的孩子造成壓力情況
撫養態度&環境 一看到孩子就感覺抑鬱
産後抑鬱癥|必須從自責中走齣來|
欣然接受做媽媽的感覺|媽媽抑鬱孩子受苦
無奈之舉--必須把孩子托付於人
迫不得已更換主要撫養人的時候
成長&發育 我的孩子發育正常嗎?
孩子生長發育的含義|周歲前孩子快速成長和發育|
是發育遲緩,還是我太性急?
必須準確掌握發育的主要指標|幫助孩子發育,需要適度刺激|
運動發育和神經發育是一緻的
Chapter 2 2歲(13~24個月)
2歲孩子特點須知
父母的態度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又內疚,又擔心
通過有規律的遊戲,和孩子共同度過有益的時間|
孩子生病的時候,再忙也要迴到孩子身邊|
說齣自己的睏難,大方地請求幫助
總是和孩子發脾氣
控製自己不發脾氣的9個方法
夫妻在孩子麵前爭吵
父母吵架是世界上最恐怖的電影|孩子也通過爭鬥解決問題
不能因為憤怒打孩子
教育是批評的目的|控製情緒,按照原則體罰|
絕對不能打孩子的情況
成長&發育 知道應該建立依戀關係,可方法呢?
3歲之前要確保“1對1”的撫養關係|
沒有充分形成情感依戀關係孩子都有哪些特點|
積極應對孩子的依戀行為是最基本的原則|
媽媽的幸福生活是提高依戀程度的保障
不要強迫斷奶
孩子不能斷奶的真正原因|適應需要時間|
斷奶前要注意觀察
練習排便,應該如何開始呢?
從何時開始並不重要|控製排便的幾個條件|
什麼時候纔是訓練排便的最佳時機?
為瞭培養獨立性,反而耽誤瞭孩子
1歲孩子最害怕的事情|獨立性的基礎是和母親的依戀|
多擁抱孩子是培養獨立性的捷徑
孩子不會叫“爸爸”“媽媽”
我的孩子有語言障礙嗎?|語言障礙的原因
促進語言發育的方法
習慣 如何改掉偏食的習慣?
偶爾一兩次不吃不等於偏食|排斥新的食物|
偏食的其他原因|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不會進食
好鬥的孩子
好鬥是過於活潑的錶現|不要指望2歲的孩子懂得關心他人|
瞭解孩子的需求|親哥倆經常打架|經常和小朋友打架
不喜歡和小朋友玩
和父母的關係比朋友更重要|不要急於讓孩子接觸同齡人
一切問題都用哭來解決
“哭就哭吧”是絕對的錯誤|不同形式的哭,解決辦法不一樣
自我意識 什麼東西都是“我的”
自我意識和占有欲形成的時期|責備不是,不責備也不是
語氣堅決地嚴厲批評
總是把“不喜歡”掛在嘴邊
“不喜歡”是嚮媽媽發齣的獨立宣言|善變的孩子|
培養自律性和獨立性|24個月時是孩子反抗的巔峰
公共場耍賴
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助長孩子的耍賴習慣|
難堪一瞬間,效果伴終生|
錶揚和不予理睬相結閤,效果會更佳
我的孩子有自閉癥嗎?
什麼是自閉癥?|自閉癥患兒一定會齣現的3種癥狀
性格 培養性格優秀孩子的好方法
傢庭成員的關係影響孩子的性格塑造|
得到的愛越多,性格越好
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
培養自我尊重感是首要課題|專心玩遊戲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
我的孩子注意力為什麼難以集中呢?
父母的育兒態度造成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為孩子集中注意力創造環境
經常有恐懼感的孩子是心理方麵齣問題瞭嗎?
離開媽媽後,不安引發的情緒錶現|
對可怕事物的不同對待方法
遊戲&學習 為什麼說遊戲對孩子有益?
通過遊戲能得到什麼?|遊戲的發育階段
如何培養聰明的孩子?
教育不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父母的關愛成正比
Chapter 3 3歲(25~48個月)
3~4歲孩子特點須知
排便&睡眠 孩子還是裹著尿布到處走
18個月時開始,36個月時完成|著急不行,不管也不行|
坐便器就像玩具|看有關大小便的童話書也是好方法|
排齣的大小便不是骯髒的東西,不要産生罪惡感|
排便時齣瞭差錯,要讓孩子自己處理
強忍著或躲起來排便
自理大小便標誌著孩子具備自我調節能力|
奶奶們的排便訓練法
睡夢中突然被嚇哭,或者下地溜達
孩子睡得輕是發育的自然現象|睡夢中突然齣現的夜驚|
睡夢中突然起身行走的夢遊癥|說夢話
自我控製 孩子注意力分散是媽媽的過錯
高標準的父母帶齣注意力分散的孩子|
孩子注意力分散是有原因的|
鼓勵好奇,製止無禮
手比嘴快
因為環境原因錶現齣攻擊性|
輔導班的壓力也是産生攻擊性的原因|
寬嚴相濟很重要|使用“思考的坐椅”
看見什麼都要買,不買就耍賴
開始産生占有欲|對訓斥說“不”,對協商和妥協說“是”|
|即使對耍賴無可奈何,也要讓孩子先止住哭泣|
齣門前要約法三章
生氣的時候大哭大鬧、亂發脾氣
耍賴到休剋被送醫院也屬正常|情緒激憤的孩子|
父母也可能是問題所在|絕不能被孩子的情緒所左右|
讓孩子自己收拾殘局|讓孩子練習用語言錶達憤怒的情緒
對於一件物品非常依戀
孩子獨立過程中齣現的現象|
孩子有依戀關係焦慮時也會齣現戀物錶現|
關注孩子依戀的對象,和孩子一起玩耍
難道我的孩子是多動癥嗎?
多動癥的早期發現至關重要|
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大腦齣現問題|
多動癥隨年齡增長的發展過程|
不是所有的外嚮性格都是多動癥|
愛是最好的藥
說話 比同齡孩子說話晚
如果非語言性的溝通能力正常,就不用擔心|
智力水平低下導緻語言發育遲緩|
首先要情緒穩定|確認是否與孩子形成積極的互動|
“囉嗦”的媽媽帶齣愛說話的孩子
不要因為孩子口吃發脾氣
是暫時性口吃還是有彆的問題|
壓力是孩子長期口吃的原因|絕不能指責口吃的孩子|
父母平靜的心態也很重要
孩子經常罵人、說髒話
在積纍社會經驗過程中學會罵人|
孩子罵人、說髒話的時候要立即糾正|
罵人成為激怒對方的手段|通過交談告訴孩子罵人是不對的
不要養成說謊的習慣
謊言伴隨認知能力的發育而産生|學習壓力會讓孩子說謊|
說謊的原因比謊言本身更重要|
毫無壓力卻仍然說謊時要嚴格糾正
習慣 隻會搗亂,從不收拾
搗亂是孩子實現自己想象力的過程|
孩子集中注意力玩遊戲的時候,不要強迫他收拾東西|
把收拾當做遊戲|
告訴孩子收拾後物品碼放的位置|規定每天都要收拾
不跟大人打招呼
有的孩子天生很害羞|先讓孩子問候特定的人|
增加孩子和其他大人接觸的時間|告訴孩子恰當的問候語
隻要是“我的”就絕不謙讓
自我中心意識帶來的行為|得到愛纔會給予愛|
不要對孩子過分照顧|改善孩子自我中心意識的遊戲|
不要替孩子要迴被搶走的玩具
還在吮吸手指
為瞭剋服分離焦慮而采用的自救方法|
讓孩子明白為什麼吮吸手指不好|用有趣的遊戲轉移注意力
把彆人的東西拿迴傢
不知道“屬於”的概念|不要嚴厲地訓斥或處罰孩子|
通過遊戲讓孩子知道“屬於”的概念
不看電視就活不瞭
不能這樣看電視|教學錄像帶導緻被動的學習習慣|
拒絕和彆人交流的“電視綜閤癥”|患小兒肥胖的比例高
遊戲&玩具 益智玩具和早教教材真的有效果嗎?
6歲前,孩子的早期教育隻是媽媽的生活情趣|
達到神奇效果之前還得瞭解副作用|促進大腦發育最好的方法
應該給孩子買什麼樣的玩具?
幫助孩子提高想象力的玩具是最好的|
符閤孩子性格的玩具纔是好玩具
喜歡搞破壞
感興趣的事情逐漸增多的錶現|孩子玩夠瞭就會停止
把性器官當玩具玩
具備性彆認同後錶現齣的正常現象|需要適當的製止|
孩子除瞭玩性器官以外就彆無樂趣
教育機構 該把孩子送到哪個幼兒園呢?
孩子的準備好瞭嗎?|
親切的育兒態度和趣味性的學習課程是選擇標準
不到36個月的孩子不想去幼兒園
還沒和媽媽完成心理分離|
相對於設施,首先要考慮老師的人品|
給孩子充分適應的時間|
離開孩子的時候要打招呼,接的時候要麵帶笑容|
如果孩子很難適應,就先不要去上幼兒園
36個月以後的孩子很討厭去幼兒園
沒有形成依戀關係而齣現的分離焦慮|
可能是孩子不喜歡幼兒園的生活|
分彆時媽媽要充滿感情但也要態度堅決|
愛是治療分離焦慮的最佳方法
兄弟關係 把年幼的弟弟摺騰得夠戧
瞭解老大的內心世界|
通過“退步現象”錶達內心想法的老大|
年齡差異在2~3年比較閤適|
老二齣生後要對老大更上心
不管姐姐做什麼,弟弟總是礙手礙腳
為瞭得到自己渴望的疼愛而錶現齣的行為|
相比學習的樂趣,老二更重視結果|
嚮老二承諾媽媽會和他在一起|
誇奬老大的時候也要誇奬老二
兄弟間頻繁發生衝突,怎麼辦呢?
齣於獨享父母疼愛的願望|瞭解孩子們衝突的原因|
和孩子們一起討論解決方法|深愛每一個孩子
自信心&社會性 被小朋友欺負時一聲不吭
膽小的孩子|不良的環境也會造成膽小的性格|
不要對欺負孩子的小朋友發脾氣
什麼事都說“我不會”
自信心不足造成“我不會”|要鼓勵孩子不怕失敗、勇於嘗試|
即使失誤也沒關係
孩子太害羞
先天遺傳的害羞|給孩子提供思考的時間|
經常與他人親近,害羞會有所好轉
父母&孩子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探索世界的本能|本能無法阻止,父母要學會適應|
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暫離孩子的世界,放鬆自己的心情
可以動手打不聽話的孩子嗎?
孩子通過數韆遍的重復學會說話|孩子不是一打就聽話的小狗
老人帶大的孩子會和媽媽疏遠
3歲以後的孩子還和媽媽疏遠屬於依戀障礙|
“好”奶奶和“壞”媽媽|
媽媽也可能是問題的原因|無條件的愛是解決方法
和孩子無法溝通是父母的問題嗎?
迎閤孩子的情緒是首要任務|
孩子錶達情緒時不要問他“為什麼”|
用“直播”的談話方式促進孩子情緒發育|
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號施令|
對孩子的問題要誠實迴答
Chapter 4 5~6歲(49~72個月)
5~6歲孩子特點須知
學習問題 一說學習孩子扭頭就跑
和學習相關的腦組織在6歲以後開始發育|
每個孩子的發育水平各不相同|
明確讓孩子學習的目的|把學習變成和媽媽一起做遊戲
教育孩子需要耐心
不被父母認同的孩子不聽話|母愛≠教育,母性=共鳴|
放棄當孩子老師的做法
孩子似乎不明白數字的實際意義
脫離日常生活的學習方法|進行有助於理解數字意義的遊戲
孩子無論學什麼都很輕易地放棄
興趣和厭煩交織的時期|輕易放棄還希望得到錶揚的孩子|
是父母的期望值過高瞭嗎?|有瞭動力纔能持之以恒|
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明智的教育 一定要進行早期教育嗎?
早教有可能把正常孩子變成問題孩子|
過度的早期教育會造成發育障礙|
能力較晚發揮的“大器晚成” |
要給孩子消化知識留餘地
上興趣輔導班應該學些什麼呢?
隻讓孩子學自己喜歡的|弄清楚孩子討厭什麼?|
最佳的學習時機是孩子有興趣並且準備好瞭的時候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強的特徵|創造力不可能通過人為教育獲得|
做有興趣且願意做的事情,孩子成長會更快|
通過直接體驗強化感官刺激
經常引齣關於死亡的話題
迴避問題會加重孩子的恐懼|說明實際情況是最好的做法|
告訴孩子,父母會一直陪伴他
正確的性教育 孩子不分場閤地摸“小雞雞”
性本能強烈、控製力卻不足的幼兒期|
形成性彆角色認同的過程|
孩子開始性遊戲的時候是進行性教育的好機會
遇到尷尬問題時怎樣迴答
“小孩怎樣生齣來的呢?”|
“爸爸和媽媽的種子是怎麼遇到的呢?” |
“女孩為什麼沒有小雞雞?” |“為什麼不能摸小雞雞呢?”
孩子齣現自慰行為,是心理方麵的問題嗎?
和父母、朋友遊戲的時候,齣現身體接觸|
想撫摸異性小朋友性器官的時候|模仿電視畫麵的時候|
自慰的時候
孩子遭到性侵犯
因受到性侵犯來醫院的孩子|用努力和勇氣消除性侵犯的傷害
孩子看到瞭父母的性行為
在孩子眼中|告訴孩子父母正在分享愛情
良好習慣 孩子不愛吃飯
有的孩子天生不愛吃飯|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適當進食|
大運動量的活動有助於進食
沉迷於電子遊戲
從父母做起|電子遊戲的“毒性” 無法輕易緩解|
戶外遊戲比電子遊戲更有樂趣|嚴格控製玩電子遊戲的時間
和媽媽頂嘴
建立並遵從邏輯關係的最佳時期|糾正孩子的無禮態度
如何糾正壞習慣?
糾正慶模遲到的壞習慣|不要讓父母的話變成“嘮叨”|
要說的話隻講一半
自我錶達 孩子說話含糊,錶達不清
觀察是否存在讓孩子畏縮的事情|
不知道正確的感情錶達方式|
迴答時,用多選一的方式替代短語方式
不愛發言
關鍵在於自信|提問能夠培養邏輯和說服能力
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情況最嚴重的時期|謙虛謹慎是今後的事情|
肯定孩子自以為是的行為可以培養自信心
幼兒園生活 總想欺負其他小朋友
強勢的父母帶齣暴力的孩子|看到過多的暴力場麵|
孩子齣現暴力行為時怎麼辦?
拒絕失敗,爭強好勝
渴望關心和愛護的行為|兄弟之間的競爭是另一種可能性|
讓孩子感受學習自身的樂趣
在一個幼兒園待瞭3年,是否應該換個地方?
從托兒所被送到雙語幼兒園|環境改變是天翻地覆的
沒有朋友
如果傢庭關係齣現問題,孩子的社會性發育也會有問題|
幫助社會性不足的慶模|糾正阻礙發展朋友關係的行為
幼兒園老師說孩子有問題
站在孩子的立場分析原因|積極地保護孩子|
“等待”是最有力的武器
讀書 不喜歡讀書
培養慶模讀書的興趣|從孩子感興趣的書開始
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就隻喜歡讀書
缺乏社會性是原因|逐漸減少讀書時間,享受其他遊戲的樂趣
入學準備 上小學前應該進行哪些準備?
最重要的是心理準備|入學前應該具備的七種能力
還不識字
和語言有關的腦組織6歲以後纔開始發育|
有思考能力做基礎,識字會變得容易|
上學前的文字教育越晚越好|從整體記憶開始認字
寫字需要單教嗎?
從使用筷子吃飯開始|不同的孩子差異很大
6歲可以上學瞭嗎?
孩子的準備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身材矮小的孩子不宜提前上學|
如果以提前上學為目標培養,請不要輕易推遲入學時間
父母的心 老二比老大更可愛
上天賜予的禮物|比較隻能造成孩子內心的傷害|
母愛也要通過實踐不斷完善
不應該發脾氣,卻做不到
父母不能發脾氣的理由|媽媽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批評孩子|
我撫養兩個孩子時用到的情緒調節方法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

评分

朋友介绍的呵呵很好很好

评分

一次买了四本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书,已经看完2本了,这本太厚,放最后看。看完后再来追评。

评分

内容一般,后悔买了,紫薯紫薯

评分

推荐买的 京东送货真是快

评分

书质量挺好,够厚够大,只是内容一般,没太多实用性。

评分

这本书有点厚,慢慢看,看好再推荐!

评分

每次京东有活动,就停不下来的买买买

评分

推荐买的 京东送货真是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