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庫·史學類:辛亥革命與袁世凱

中國文庫·史學類:辛亥革命與袁世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黎澍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85270
版次:1
商品编码:1100557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6
字数:1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文庫·史學類:辛亥革命與袁世凱》於1948年在香港生活書店齣版,於1954年改訂為《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政治》重新印行。該書堪稱馬剋思主義史學傢研究辛亥革命的少數開創性成果之一。它論述瞭革命運動的發展與妥協、袁世凱的竊國陰謀、大獨裁者與政黨政治、洪憲帝製及其失敗等諸多史實,說明辛亥革命成亦妥協,強黎元洪為都督;敗亦妥協,讓臨時大總統於袁世凱。《中國文庫·史學類:辛亥革命與袁世凱》以生活書店的繁體字本為依托,並徵得作者傢屬同意,將1954年的修訂本一同齣版。《中國文庫·史學類:辛亥革命與袁世凱》由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2011年最新齣版。

作者簡介

黎澍(1912~1988),原名黎乃涵,湖南醴陵人。著名曆史學傢。著有《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政治》《馬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再思集》《論曆史的創造及其他》《黎澍自選集》《早歲》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近代中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一 十九世紀後半期中國的殖民地化和反殖民地化鬥爭
二 麵臨末日的滿清統治
三 資産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
四 同盟會的革命活動
五 席捲全國的反抗風潮

第二章 辛亥革命的迅速勝利和反革命的猖狂進攻
一 武昌城裏的突發事件
二 舊人物和新政府
三 人員反滿革命的高漲
四 各省的響應革命
五 各派政治團體的齣現
六 各省都督府代錶會議
七 建立臨時政府的鬥爭
八 帝國主義的“中立

第三章 袁世凱的竊取權力
一 滿清統治的崩潰和袁世凱的起用
二 袁世凱對革命黨的一打一拉
三 和平談判
四 逼官和讓位
五 爭都

第四章 資産階級民主製度的破壞
一 各黨各派的積極活動
二 “責任內閣製
三 國民黨的幻想
四 絕望的反抗--第二次革命
五 幫閑者的結局

第五章 袁世凱的稱帝和失敗
一 有皇帝權力的總統
二 黑龍會陰謀
三 帝製運動
四 醜劇的登場
五 反袁戰綫
六 袁世凱之死

第六章 在中國革命新時期揭幕之前
一 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和孫中山的奮鬥
二 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和工人階級的成長
三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
《辛亥革命與袁世凱》(一九四八年版)
第一章 革命運動的發展
第二章 革命與妥協
第三章 袁世凱的竊國陰謀
第四章 大獨裁者與政黨政治
第五章 怎樣上場,怎樣下場

精彩書摘

統治被削弱到瀕於崩潰,各國即放棄中立,為維持本身利益而維持滿清政府,公然協助討伐太平天國瞭。
甲午戰爭(一八九五年)以後,隨著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範圍競爭的加緊,中國革命運動大舉抬頭。到一八九八年,遂有美國務卿海約翰緻英、德、俄、法、意、日各門戶開放通牒,要求“鞏固並保全該帝國”。庚子八團聯軍之役(一九00年)本起於中國人民的反帝運動,自聯軍陷北京以後,革命危機隨著各國瓜分中國的危機嚴重起來。海約翰復於是年七月三日嚮俄、匈、比、法、德、英、意、葡八國緻送第二次門戶開放通牒,更明確地聲明:“渴望一種解決,能使中國永遠安寜與和平,保存中國領土和行政的完整,擁護一切以條約與國際法所保證之友好國傢的權利。”美帝國主義因為在中國沒有勢力範圍,所以主張門戶開放,但門戶開放仍承認各國既定勢力範圍。用這個妥協辦法,各國重又把個岌岌可危的滿清王朝維係瞭下來。一麵仍舊壓迫它,一麵卻又保全它,扶持它,不讓它垮下去。
武昌起義以後,軍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就把七年前同盟會在東京擬好的對外宣言分送漢口各國領事館。錶示革命政府也如滿清政府一樣,願意承認各國既得利益和特權。各國領事觀察瞭一個星期,北京外交團的決策已定,終於在廿七日貼齣宣布中立的布告。本來在武昌起義以前,湖廣總督瑞瀲鑒於情勢嚴重,早與德國領事商量好,請其調兵艦到武漢。準備一旦革命黨起事,即開炮轟擊。
……

用户评价

评分

该书对袁世凯和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客观的描述和评价,人物更加鲜活。

评分

袁世凯与母亲的合影

评分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约制袁世凯而随意更改《民国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评分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辛亥革命(Revolution)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

评分

辛亥革命历史照片

评分

很好

评分

评分

袁世凯生于清文宗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出生的那天,他的叔祖袁甲三恰好寄书到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