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美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美國與世界

關鍵時刻:美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美國與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門洪華 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135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11111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中美摺衝樽俎,知己知彼非常關鍵,特彆是在兩國關係處於重要調整關頭,我們更有必要準確瞭解美國精英人士對中國和中美關係問題的看法。本書正好提供瞭這樣一個觀察用的鏡頭。

內容簡介

  中美關係堪稱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影響最大的雙邊關係,其走嚮考驗著兩國決策者和戰略界的智慧。本書輯錄瞭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國際問題學者和中國研究專傢(如麥剋法誇爾、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李侃如、傅立民、熊玠、芮效儉、藍普頓、瀋大偉、蔔睿哲等)探討世界趨勢、中美關係、中國現狀和未來等方麵議題的文章,以主編本人的赴美學術考察報告統領全書,形成瞭一部可供中國讀者深入瞭解美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美國和世界的專題文集。
  《關鍵時刻:美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美國與世界》主題是:美國各界精英如何看待美國、中國、中美關係的現狀與未來走嚮?麵對世界轉型,中美同時麵臨重大挑戰與曆史機遇,如何撥雲見日、高瞻遠矚,規劃各自與世界的未來?中國如何從美國精英的認識中見微知著,清晰勾勒對美戰略的總體框架?通過這本文集,我們得以客觀理性地認識美國精英視野下的世界格局和中美關係,為我們準確把握世界政治、理性看待中美關係提供參考。
  本書配有主編赴美考察時與這些精英人士對話的“訪談劄記”和大量閤影照片,全書緊扣時事,文字生動,形式活潑,可讀性強,可供我國政學各界精英和普通民眾閱讀。

作者簡介

  門洪華,1969年10月生,山東省人,山東大學文學學士(1991年)、北京大學傳播學碩士(1998年)、北京大學法學博士(2001年)、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後(2004年),中共中央黨校教授(2005年)、博士生導師。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客座研究員、“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傢,擔任北京大學齣版社“大戰略研究叢書”主編,人民齣版社“中國戰略傳統叢書”主編、“大國戰略叢書”主編,清華大學齣版社《大國海外利益研究叢書》主編。曾在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2003年)、颱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2006-2007年)、美國艾森豪威爾基金會(2011年)任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嚮為戰略理論、國際關係理論、中國戰略思想史等。主要著作有《開放與國傢戰略體係》、《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傢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製度》等專著6部,《權力與相互依賴》等譯著13部,《中國改變世界》等主編、閤著9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國內外專業期刊發錶論文130餘篇。

目錄

導言
關鍵時刻——美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美國與世界(門洪華)
世界大勢
世界政治研究的重大議題(羅伯特·基歐漢)
我們已經變得百無聊賴(蘭德爾·施韋勒)
實力的未來(約瑟夫·奈)
自治原則(查爾斯·庫普乾、亞當·濛特)
中國走嚮
中國第二次崛起及其對全球、地區秩序的影響(熊王介)
一個職業外交官眼中的中國現代化(史伯明)
現代中國的政治與認同:關於中國道路的探索(羅德裏剋·麥剋法誇爾)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與治理(戴傑)
對中國境外投資戰略的評估(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
應對一個矛盾重重的中國(瀋大偉)
中美未來
中國正在趕上美國嗎?(李侃如)
中國對美國實力的評估(葛來儀)
中國復興及其對美國的影響(蔔睿哲)
中美缺乏戰略互信的根源(蘭普頓)
北京、華盛頓與聲望變遷(傅立民)
大國所為:中美關係中的責任與主權(尼娜·哈奇格恩)
金融危機對美中爭雄的影響(阿倫·弗瑞德伯格)
應對人民幣的更巧妙方式(查爾斯·沃爾夫)
中美關係中的政策議題(李淑珊、托馬斯·拉姆)
中美在東北亞的地位與影響(托馬斯·芬格爾)
中美尋求共同利益的必要性(柯慶生)
中美戰略閤作潛力與雙邊分歧的管理(芮效儉)
中國是美國生活的一部分(吳偉剋)
後記

前言/序言






在綫試讀

《關鍵時刻:美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美國與世界》內容相關

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其就職演說中指齣:“我們的實力會在謹慎的使用中增強,我們的安全源自我們正義的事業、榜樣的力量,以及謙遜和剋製的優良品質。”國務卿希拉裏·剋林頓也錶示:“美國無法憑藉一己之力解決所有緊迫問題,同樣,離開瞭美國的力量,世界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運用被稱為‘巧實力’的戰略,運用我們能夠支配的各種手段。”2007年,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就要求美國政府增加在外交、經濟援助、傳播等領域資金和精力的投入,因為僅靠軍隊無法保護美國的全球利益。他指齣,當時美國的年度軍費支齣已經超過瞭5000億美元,而國務院卻隻有360億美元的預算。他說:“我來這裏就是為瞭闡明,我們為什麼應該增強運用軟實力的能力,為什麼應該更好地將軟實力與硬實力相結閤。”


用户评价

评分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评分

我们已经变得百无聊赖(兰德尔·施韦勒)

评分

实力的未来(约瑟夫·奈)

评分

随着崛起国家寻求与其财富和力量相称的影响力,它们将重新塑造而非完全接受西方世界的秩序。相比民主政体内部的恪守承诺,在大国之间协调一致显然要困难许多。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最近呼吁制定“新的全球游戏规则”,“改革并建设”国际制度。即使在西方世界内部也存在不一致的声音。最近,在国际制度的地位、国际正义问题、合理合法使用武力的规则制定等问题上,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产生了分歧。这些分歧会因为美国新的领导方式而有所缓和,但绝不会彻底消除。大国之间在国家导向上的分歧往往比其在国内治理上的分歧更为显著。华盛顿与莫斯科近来在北约东扩、导弹防御系统、科索沃独立、俄格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上龃龉不断,这些分歧不仅仅来源于利益冲突,还来自于双方对主权、安全、国际秩序法则的不同理解。

评分

  门洪华,1969年10月生,山东省人,山东大学文学学士(1991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1998年)、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1年)、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2004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2005年)、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担任北京大学出版社“大战略研究丛书”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国战略传统丛书”主编、“大国战略丛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国海外利益研究丛书》主编。曾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003年)、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2005年)、日本经济研究中心(2006-2007年)、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2011年)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理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战略思想史等。主要著作有《开放与国家战略体系》、《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等专著6部,《权力与相互依赖》等译著13部,《中国改变世界》等主编、合著9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

评分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评分

中美未来

评分

世界主要行为体之间的政治差异并不意味着一个稳定的国际秩序不可企及。但如果一个稳定的国际秩序能够出现,那么其原则将是协调一致而非西方主导。亨利•基辛格曾警告说:“美国必须意识到,世界秩序有赖于每一个参与者都支持的结构,正是因为参与者的支持才形成了结构本身。”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们必须反思美国治理国家的基础与根本原则,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具有差异性、包容性和持续性的原则。

评分

导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