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的《秦漢史》能與翦伯贊分庭抗禮,內容很充實。 一是大量引用《史記》《漢書》等的原文,更接近原始資料。 二是見解獨到,最重要的是反復強調戰國風氣對漢代的影響,現今的流行觀點把戰國秦漢看作兩個時代,讀呂著可以有新的見解。 最大的問題是裝訂,厚厚的七百多頁的書,膠裝,生怕書脊會從中間摺斷。做成精裝本會更好。
评分杜祐的《通典》說的差不多也是這些,不過如果覺得讀不懂那本書的話,這本書或許更適閤~!
评分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材,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講解全麵,是通史類不可多得的好書
评分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瞭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公元 626年,秦王 李世民發動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不久,高祖退位,做瞭皇帝,年號貞觀。李世民就是我國古代傑齣的政治傢唐太宗。唐太宗汲取隋亡的教訓,他勤於政事,要大臣廉潔奉公,政府輕徭薄賦,鼓勵生産。他在位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國力逐漸強盛。曆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评分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齣身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門第,少時受教於父母師友,15歲入縣學。早年執教於常州溪山小學堂、常州府中學堂,學生中有後來成為文史大傢的錢穆、趙元任等人。1926年後長期執教於光華大學,解放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他讀書廣博,著重綜閤研究,講究融會貫通,一生著有兩部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五部專門史,加上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大量史學劄記,共計1000多萬字。《白話本國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呂思勉讀史劄記》等是呂先生頗具代錶性的史學著作。
评分紙張很好,印刷也不錯,隻是現在不是鎖綫的瞭,注意##
评分《呂思勉文集:先秦史》是呂思勉先生的中國斷代史係列著作的第一部,寫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列為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的專著匯編之二,由上海開明書店齣版發行,書後附有人名、地名、引用書目和篇名的索引。《呂思勉文集:先秦史》在“論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國世族起源及西遷,古代疆域,宦學製度,自謂甚佳”。
评分本次新版《隋唐五代史》,按作者原稿重新作瞭校訂,全書包括“總論”部分共分十五章,章節順序,章節標題及刪節的正文敘述,均按原稿加以恢復補全。除將原書的繁體直排、雙行夾注必為繁體橫排、單行夾注外,還改正瞭原書的一些訛誤,其他如習慣用語、行文遣句、概念術語等,均未予必動。
评分呂思勉的《秦漢史》能與翦伯贊分庭抗禮,內容很充實。 一是大量引用《史記》《漢書》等的原文,更接近原始資料。 二是見解獨到,最重要的是反復強調戰國風氣對漢代的影響,現今的流行觀點把戰國秦漢看作兩個時代,讀呂著可以有新的見解。 最大的問題是裝訂,厚厚的七百多頁的書,膠裝,生怕書脊會從中間摺斷。做成精裝本會更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