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佛教道德三个层面的划分乃是相对的。就佛教自身而言,其道德功能的发挥是浑然一体的,其不同层面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排斥的。功利论可以成为义务论和德性论的起点,即通过功利目的的追求,逐渐了解佛教的规则和境界。德性的提高,也需要一定的形式,功利的追求和规则的遵从都可以成为境界提高的方式。遵从规则,既可以是心性的磨炼,也可以是决定行为合理性的根据。
评分作为一部向大众介绍佛教理论的作品,本书的特色在于对很多前沿和敏感的话题进行讨论,在引经据典、阐述和坚守佛教徒立场的基础上就诸如环保、安乐死、女权、同性恋及同性恋婚姻、流产等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拓展了佛教伦理探讨的领域,给人以启发,很值得佛教徒和佛学爱好者阅读。
评分本书的缺点是翻译并不好,很多章节很蹩脚。
评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佛教道德三个层面的划分乃是相对的。就佛教自身而言,其道德功能的发挥是浑然一体的,其不同层面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排斥的。功利论可以成为义务论和德性论的起点,即通过功利目的的追求,逐渐了解佛教的规则和境界。德性的提高,也需要一定的形式,功利的追求和规则的遵从都可以成为境界提高的方式。遵从规则,既可以是心性的磨炼,也可以是决定行为合理性的根据。
评分《佛教伦理学导论》英文版一经面世,就好评如潮:“内容广泛,细致、敏锐,使人深受启发。” “是一部学术杰作,是对整个佛教伦理传统的一次精彩而又深入的巡礼。”“标志着佛教伦理学研究新纪元的开始。”“其搜集材料之丰富、涉及面之广阔为近年来罕见,将来任何一位要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人都绕不过的一个界碑。”“不能想象将来要在佛教伦理学领域有所作为的人能不首先参考这部书。这是促进进一步研究个人问题的出发点。”
评分 评分《佛教伦理学导论:基础、价值与问题》旨在向对佛教感兴趣的学生、学者、广大读者系统介绍佛教伦理学。英文版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
评分《佛教伦理学导论:基础、价值与问题》旨在向对佛教感兴趣的学生、学者、广大读者系统介绍佛教伦理学。英文版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