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和經濟學(第6版)(影印版)

法和經濟學(第6版)(影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羅伯特·考特(Robert Cooter),托馬斯·尤倫(Thomas Ulen)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2007
版次:6
商品编码:1114519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纪高教.经济学英文版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55
正文语种:英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法和經濟學(第6版)(影印版)》將經濟學概念應用到五個法律的核心領域:財産、閤同、侵權、法律程序和刑事犯罪,同時對經濟學概念作瞭清晰的闡述。作者對法學和經濟學兩大學科的交互關係提齣瞭許多新的洞見,闡明瞭微觀經濟理論是如何用來批判性地評價公共政策的。本版在第五版的基礎上,增加瞭有關交易責任、委托—代理問題、過失、替代責任、醫療事故、閤同違約救濟、訴訟人與律師的決策行為、犯罪與懲罰理論的內容,還有案例、數據方麵的更新與替換。

目錄

前言1

1.法和經濟學導論1

I.何為法律的經濟分析3

Ⅱ.經典的例子4

Ⅲ.私法分析中效率優先於分配7

Ⅳ.法學傢為何應該學習經濟學經濟學傢為何應該學習法學9

V.本書的框架10

2.微觀經濟理論簡要迴顧11

I.微觀經濟學理論概述11

Ⅱ.基本概念:最大化、均衡和效率12

Ⅲ.數學工具14

Ⅳ.消費者選擇與需求理論18

V.供給理論26

Ⅵ.市場均衡28

Ⅶ.博弈論33

Ⅷ.資産價格理論37

Ⅸ.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37

X.不確定性下的決策:風險及保險43

Ⅺ.收益與增長49

Ⅻ.行為經濟學50

3.法律和法律製度概念55

I.大陸法和普通法56

Ⅱ.美國聯邦法院與州法院的製度體係 59

Ⅲ.法律糾紛的性質62

Ⅳ.法律規則是如何演變的64

4.財産的經濟理論70

I.財産的法律概念73

Ⅱ.談判理論74

Ⅲ.財産製度的起源:一個思想實驗76

Ⅳ.財産的經濟理論81

V.如何保護産權94

Ⅵ.何物能被私人占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102

Ⅶ.所有者如何處置財産105

Ⅷ.關於分配106

附錄:財産的哲學概念109

5.財産法經濟學專題112

I.何物能被私人占有112

Ⅱ.所有權是如何建立和核證的143

Ⅲ.所有者如何處置他們的財産156

Ⅳ.對財産權侵犯的救濟是什麼 166

6.侵權法的經濟理論187

I.何謂侵權法189

Ⅱ.侵權責任的經濟理論199

附錄:責任及其對稱性228

7.侵權責任的經濟學專題230

I.擴展經濟模型230

Ⅱ.賠償金計算253

Ⅲ.對美國侵權責任體係的經驗評估261

8.閤同的經濟理論276

I.交易理論:閤同法概論277

Ⅱ.閤同的經濟理論283

Ⅲ.閤同違約救濟的經濟學理論287

Ⅳ.閤同的經濟解釋291

V.關係閤同:長期關係的經濟學299

9.閤同法經濟學專題307

I.違約救濟的激勵作用307

Ⅱ.立約抗辯和履約抗辯341

附錄:數學附錄373

10.程序法的經濟分析382

I.法律程序的目標:最小化社會成本384

Ⅱ.為何起訴386

Ⅲ.信息的交換391

Ⅳ.和解協商399

V.審判403

Ⅵ.上訴410

11.程序法經濟學專題419

I.法律程序中的訴訟、律師、妨害及其他主題419

Ⅱ.對法律程序的經驗評估442

12.犯罪與刑罰的經濟理論454

I.傳統刑法理論455

Ⅱ.犯罪與懲罰的經濟理論460

13.犯罪與懲罰的經濟學專題485

I.美國的犯罪與懲罰485

Ⅱ.懲罰可以威懾犯罪嗎491

Ⅲ.有效懲罰501

Ⅳ.死刑510

V.上癮性毒品與犯罪的經濟學518

Ⅵ.手槍控製的經濟學分析522

Ⅶ.解讀美國的犯罪率下降526

案例索引533

人名索引535

主題索引 539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川端康成·东京人(套装上下册)》是川端康成长篇小说代表作,分上下两册。住在东京的人,都是没有故乡的人。丧夫的敬子认识了岛木俊三和他的女儿弓子。俊三的妻子因病长年在外地疗养,敬子和俊三便组成了一个奇怪的家庭。敬子的生意越来越好,她不但撑起全家开支,还承担俊三妻子的医疗费用,但俊三的公司却濒临破产。有一天,俊三忽然不告而别、销声匿迹。在有如两片破碎镜子一样重组的家里,敬子同她的亲生儿女、养女一道,在离合悲欢中体味着世间人情与善意,讲述着一个饱含爱与孤独的东京故事。

评分

it s a very good book i have started reading that book u can learn too much knowledge of economics if u r into economics u can get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原版书籍,非常非常的好用

评分

评分

This book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world-class masterpiece and indeed fascinating like so. Once I open this book, I just can’t put it down. Thus I recommend this book for all of you, my dear friends. This book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masterpiece, and for good reason. Through this "genealogy" of history, Foucault shows us how modern society has become penal and coercive in nature; and perhaps more importantly, that all us now live in the midst of an abstract, authoritative public "gaze." Discipline and Punish is still relevant for today, even though the Panopticon has vanished. I think this book is brilliant and disturbing. It is not always easy to read, but then, what book worth reading is? Foucault is given to dramatic images, and he does little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these images on the reader. Perhaps he is really trying to increase this impact. Since he is attempting to counter the powers of normalization, he may need all of the momentum he can get.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一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本书所考察的惩罚权力的历史包括三个阶段: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18世纪末,包括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的、使用现代规训技术的监狱和普遍化的监视。书中提到的“古典时期,不是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古代,而是指近代绝对君主制和法国大革命时期,大体上与西方文学史上所说的古典主义文学时期一致。本书中这一术语的用法与福柯其他著作中的用法也是一致的。关于古典时期的惩罚权力,书中概括为“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这里的表象一词在书中有的场合根据上下文译为“观念”或“再现”。表象或再现是福柯用以描述古典时期“权力一知识”综合体的一个重要术语。这种观点是与他在1966年发表的《词与物》(英译版《事物的秩序》)一脉相承的。在《词与物》中,福柯考察了近代西方的“知识型的替嬗。其中,他认为17—18世纪古典时期知识型的特点是,词并不直接表示物,而是一种符号,而符号只是对其他符号的“再现”。词组成了享有特权的符号系统。人们用词的秩序来再现物的秩序。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