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鬥數玄空係列:周易象數例解》為玄學術數名傢王亭之在《周易》象數研究方麵的晚年總結之作,是《周易》象數之學的入門書籍,適閤易學、術數方麵的專傢讀者和對易學有基礎認識的一般讀者閱讀。此書重點突齣,點麵結閤。作者精於易學象數係統,故本書重點在將《周易》的象數係統以易例的方式普及給讀者。在此基礎上,適當介紹易理、占筮等相關內容。
內容簡介
易學分“漢易”與“宋易”二種,《鬥數玄空係列:周易象數例解》講述漢易,漢易以象數為主,漢代易師都有自己的體例。宋人治易則不同,他們不需體例,一卦一爻,人人可以作文。現在談易,多是宋易經。作者研究漢易三四十年,這本書係統總結瞭漢儒易例。本書為《周易》象數之學的入門書籍,適閤易學、術數方麵的專傢讀者和對易學有基礎認識的一般讀者閱讀。此書重點突齣,點麵結閤。作者精於易學象數係統,故本書重點在將《周易》的象數係統以易例的方式普及給讀者。在此基礎上,適當介紹易理、占筮等相關內容。
《鬥數玄空係列:周易象數例解》作者早年隨王子畏教授學《易》,後得中州學派秘傳,是玄學術數名傢。本書是作者在《周易》象數研究方麵的晚年總結之作,也是作者197年後齣版的談《易》的著作。作者認為隻玄談而不務實去研究易象,那麼《周易》傳下來的便隻是一堆文字。因此將自己學《易》的心得作一總結,希望讀者對《易》的象數生發興趣。
作者簡介
王亭之,國際著名佛學傢談锡永的筆名,取“妄聽之”之意。1935年生於廣州,自幼秉承傢學,有甚深國學基礎,童年時即習《周易》與術數,有深厚的漢易根底。
六十年代入漢易大師王震(子畏)先生之門,研究“鄭氏易”與“虞氏易”,於七十年代發錶文章,已受重視。其後機緣巧閤,又得中州學派的玄空風水與紫微鬥數傳承,閉門研究十年,然後纔將這兩門術數公開,其所著諸書,深受重視。但從不以此為業,隻專心佛學研究。近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創立漢藏佛學研究中心,應聘為客座教授主講佛學。近因年事已老,故決心將對《周易》與術數的一己心得,著書傳世。
生平著作,有佛學譯著六十餘種,論文多篇;《周易》與術數的著作十餘種。
目錄
自序
前言
上篇 基本象數
圖書與卦
一、洛書與先天卦
二、河圖與後天卦
三、源太極成立八卦
儒傢易例
一、〈說卦傳〉例
甲、三纔·三極
乙、乾坤六子
丙、卦德
丁、卦象
1. 〈說卦傳〉卦象
2. “荀九傢易”逸象
3. 孟氏逸象
4. 《易林》逸象
二、〈序卦傳〉例
甲、正對
乙、反對
三、〈雜卦傳〉例
四、〈係辭傳〉例
甲、卦例
1. 乾坤陰陽
(1)陽吉陰凶
(2)陽為君子,陰為小人
2. 卦德
(1)八卦卦德
(2)乾易坤簡
(3)卦有大小
3. 卦變
(1)之卦
(2)升降
(3)旁通
(4)消息
(5)互卦
4. 六言例卦
乙、爻例
1. 變化
2. 變動
3. 變通
丙、辭例
乾坤、陰陽、剛柔、大小、君子小人、男女、貴賤、尊卑、本末、
動靜、比應、乘承、日月、晝夜、寒暑、往來、吉凶、悔吝、無咎、
得失、安危、存亡、治亂
丁、時義
五、〈文言傳〉例
甲、爻例
1. 乾坤會閤
2. 天地交
3. 四時
4. 朝夕
5. 鬼神
6. 納甲
7. 陽伏陰中
乙、辭例
元、亨、利、貞、利貞、貞吉貞凶、吉凶、重剛、中·正中、上下
六、彖象辭傳例
甲、卦例
1. 卦象
2. 卦彆
(1)陽卦、陰卦
(2)上卦、下卦
(3)內卦、外卦
(4)貞卦、悔卦
(5)來卦、往卦
(6)之卦
(7)消卦、息卦
(8)互卦
乙、爻例
1. 爻位
(1)六爻位例
(2)得位失位
(3)爻德
(4)中·中正
2. 比應
3. 乘承
4. 往來
5. 反對
6. 天地交
7. 卦主
(1)六子卦主
(2)餘卦卦主
8. 用九·用六
丙、辭例辨彆
1. 元
2. 亨
3. 利
4. 貞
5. 利貞
6. 貞吉、貞凶
7. 貞厲、貞吝
8. 元吉
9. 吉·凶
10. 悔吝
11. 無咎
12. 眚
13. 疾
下篇 象數易例
象數易傳承
一、由儒傢易傳承說起
二、西漢象數易傳承
三、東漢象數易傳承
西漢象數易例
一、孟喜易例
甲、卦氣
乙、四正卦
丙、十二月卦
丁、月卦配候
戊、六日七分
己、六十卦配候
二、焦延壽易例
甲、占筮例
乙、值日例
丙、筮辭例
三、京房易例
甲、八宮篇
1. 八宮
2. 世應
3. 值月
4. 飛伏
乙、卦氣篇
1. 四監司·分至·二十四氣
2. 十二闢卦
3. 六日七分
丙、甲子篇
1. 十母
2. 十二子
3. 二十八宿
4. 律呂
5. 納甲
6. 爻辰六屬附
丁、五行陰陽篇
1. 五行
2. 陰陽五行
(1)純用乾支
(2)五行五閤
(3)五行六閤
(4)五行三閤
(5)地支藏人元五行
(6)六衝
(7)六害
(8)三刑
(9)五行生剋
(10)五行休旺
(11)天乾生旺死絕
(12)納音五行
(13)八卦五行
(14)五行五星
戊、雜篇
1. 月建積算
2. 六親
3. 六神
4. 互體
東漢象數易例
一、鄭玄爻辰例
甲、爻辰相生
乙、爻辰值月
丙、爻體
丁、相衝
戊、相閤
己、爻序
庚、爻氣
辛、值宿
壬、生肖
二、荀爽易例
甲、升降
乙、卦變
三、虞翻易例
甲、卦的形態
1. 旁通
2. 反對
3. 交卦
乙、卦的結構
1. 互卦
(1)以三爻互三畫卦
(2)以四爻互六畫卦
(3)以五爻互六畫卦
2. 半象
丙、卦的變動
1. 乾坤所生卦
2. 六子所生卦
3. 消息所生卦
4. 卦變與納甲
5. 納甲所生卦
丁、總說卦變
戊、爻變例
1. 變化例
(1)以乾變坤
(2)以陰消陽
(3)陽陷陰中
(4)復陽發齣
(5)弒君弒父
(6)變化得宜
2. 變動例
(1)失位變正
(2)得位中正
(3)變動得宜
(4)之應曆險
(5)震巽夫婦
(6)上位決滅
(7)成既濟定
後論
徵引書目
附錄Ⅰ:鄭氏爻辰引例
上篇
一、相生
二、爻體
三、候月
四、相衝
五、相閤
六、爻序
七、爻氣
八、值宿
下篇
附錄Ⅱ:周易變占法引論
一、贅說
二、《啓濛》之變占法
三、宜變之爻
四、河洛與天地數
五、《火珠林》之世爻
六、“之八”與“皆八”
七、變占法例
前言/序言
自 序
讀《周易》須明象數。數通於象,《周易》的卦、爻辭即依象而成立,〈係辭傳〉說:“聖人設卦,觀象係辭焉”,這已經說得很白,唯近代卻有學人不信,硬說卦、爻辭與象無關,那便是“疑古”之弊,想學《周易》的人,實在不必依從這一偏之見。
所以讀《易》須先明象數,再由象數來理解卦、爻辭的依據。這是最平實的讀《易》方法。若想走快捷方式,依著今人的解釋去讀卦、爻辭,於是辭與象脫離,學者所能得到的便隻是一段一段支離破碎的概念,無法理解全卦的主題。
〈雜卦傳〉其實對卦的主題已有簡括的說明,如“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意,或與或求,屯見而不失其居,濛雜而著。”若將卦象跟這說法聯係起來,那就非常生動。乾六爻都是陽爻,是故說為“剛”;坤六爻都是陰爻,所以說為“柔”。用這概念來理解乾坤二卦的爻辭,便知道陽進、陰退的中和之道。陽進而不宜亢,陰退而不宜窮。否則便“亢龍有悔”,或者“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這幾年筆者在北京以及江南一帶小住,對“濛雜而著”便有點感受。所謂“濛雜而著”可以比喻為四方八麵的人到大城市定居(“著”即是定居的意思,世居者即名為“土著”),因此濛六四說“睏濛,吝。”象曰:“睏濛之吝,獨遠實也。”一個外來人想求定居,卻脫離現實,當然“吝”。比較六五,說“童濛,吉。”象曰:“童濛之吉,順以巽也。”能順,即是對現實適應,是故為“吉”。
上來的說法實由爻象而來,濛六四爻象是一陰更處於兩陰之中,與陽遠隔;六五的爻象是跟上九陽爻相比,而且與九二陽爻相應,由是便各有不同的爻辭。
舉此一例,便知道讀《易》明象的重要。
不但如此,“明象”還可以幫助我們對卦、爻辭得一確解。
《周易》中的“貞”,李鏡池先生開始釋之為“占”,那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事。時至今日,人人從之。可是,虞翻卻不然,凡是“利有攸往,貞吉”或“利貞”,他都解釋為爻由內卦往外卦得利,如“二五之正”之例。這樣,他分明是同意《子夏易傳》之所說:“貞者,正也。”以及〈係辭傳〉之所說:“貞固足以乾事。”由內往外,立定宗旨而“乾事”便正是虞氏易例的命意。因此,“貞”未必處處可解釋為“占”。
舉此一例,便知道依靠易例來認識卦象、爻象的重要。
《易》象數之學實由儒傢開始。在先秦,《易》落在占筮傢之手,因此便由陰陽五行連係卦象、爻象而作占筮,這時《周易》沒有一個中心思想。儒傢吸收瞭占筮傢的象數,用儒傢的“中和”、“中正”思想來加以整理,由是便有瞭“儒傢易象數”,在“十翼”中,便成立瞭許多象數易例,所謂“易例”,有如代數的公式、幾何的原理,它是說《周易》象與辭的基本法則,依此法則,即可說明象與辭的關係。
所以〈係辭傳〉說:“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嘖,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係辭焉以斷其吉凶。”由見物象而成卦象爻象,再由象的變動來成立卦辭爻辭,用來占斷卦爻之動宜與不宜,同時用之以行於國事(行其典禮),可見儒傢對象數的重視。
儒傢易既成立瞭象數,由是即與占筮傢及陰陽傢分庭抗禮。但此中亦有親疏之彆:儒傢易與占筮傢親,與陰陽傢疏,所以將占筮看成是聖人之道,但對陰陽災異的占候卻不一提。不料到瞭漢宣帝時,本來是儒傢易學者的孟喜,卻接受瞭陰陽傢的學說,因而成立“卦氣”,由是即成立瞭一個可以用來占陰陽災異的易例係統,,西漢的象數易即由此興起。現在陰陽傢的一些占候,便隻見於八種《易緯》。
象數易自孟喜而後,以焦延壽及京房兩傢最為重要。焦延壽唯有《易林》一書傳世,以六日七分法值日,一卦演六十四變,六十四卦總為四韆九十六題,各係以占斷韻語。由錶麵看,不見其有易例,但如果仔細研究,便可以發現其中實有易例。近人尚秉和先生一生專研《易林》,便發現瞭許多“焦氏逸象”,同時發現焦延壽一個重要的易例,“覆象”(正反象),如睏( ),便有一個正、一個反的兌卦,所以可稱為“正反兌”,所有覆象在《周易》中都有特殊的意思。覆兌為口、為言,正反兌即是“爭言”,是故睏卦辭說為“有言不信”。
由《易林》可知,焦氏易例目的在於占筮,及至京房則成立易例用以占陰陽災變,在現今還傳世的《京氏易傳》中,可以看齣他不但全盤接受孟喜的所有卦氣易例,而且還加以擴大,擴大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真可以說是貫通三纔。然而京房並未著意於用他的易例來注經,《京氏易傳》可以說是於《周易》之外成立瞭另一個說《易》的係統,由是儒傢、占筮傢、陰陽傢的《易》便給京房統一瞭起來。他成立的“積算”,給“爻變”建立瞭由漸變到突變的依據,成為京氏易例的中心思想。所以在本書中對此亦特彆介紹。
如上西漢三傢的象數易都未以注經為主旨,到瞭東漢,齣瞭一位大儒馬融,他設絳帳授徒,門下弟子韆餘人,後世“設帳授徒”一語即由他而來。他重新弘揚儒傢易,同時引入瞭一些象數傢的易例,由是儒傢易便得以復興。隻可惜他說《易》的書都已亡佚,今日唯留下一些零碎的數據,因此無法將他的易學整理,總結齣特殊的易例。
不過馬融卻有一位齣色的門人鄭玄。鄭玄亦為大儒,他以“爻辰”為主體,吸收瞭西漢以來的象數易,結閤先秦以來的儒傢易,創立瞭一個以爻辰為主的象數注經係統,由是開展瞭一些易例。他不但用這些易例來注《周易》,同時還用之於注疏《詩》、《禮》以至《易緯》。他注《易》的書雖已亡佚,但由他的各種注疏中還可以成立易例,由是可說鄭氏易未全佚,他比他的老師馬融幸運多瞭。
荀爽承繼馬融,治學以注經為主,可以跟鄭玄分庭抗禮。他的易例重點在於“卦變”及爻變(升降),這便影響瞭後來的虞翻。
虞翻堂廡廣大,既承繼儒傢易的象數,亦全部吸收瞭孟喜以來象數易傢的易例,建立起一個前所未有的復雜係統。整個係統,其實隻以卦變、爻變為主題,復雜之處僅在於為卦、爻的變化與變動成立瞭許多法則。若不理解他成立易例的主旨,對他的易例便會橫加指責,認為是隨意牽閤,但若能理解,便知道他的易例雖看似蕪雜,其實卻有係統,並非任意運用。
本書所說的象數易例,即是以上六傢,因為七大傢中馬融的易例無法成立。於說六傢時,亦各各為之建立主脈,如孟喜的卦氣;焦延壽的值日候卦;京房的八宮、飛伏、積算;鄭玄的爻辰;荀爽的卦變、升降;虞翻的卦變、爻變。主脈既然建立,其餘的易例無論怎樣復雜,亦隻是附從於主脈的枝節。主從分明,便易理解。這亦是筆者學習象數易時所遵從的路嚮。
筆者學《易》於童年,先父紹如公口授,那時筆者亦隻能記誦。紹如公於晚飯後常跟三五朋友閑談,筆者敬陪末座恭聽,對於《周易》的零碎知識便是這樣學迴來。後來上中學,濛陳復蔚老師指點,纔曉得係統地讀各傢的《易》,對象數易的興趣即由此而來。
渾渾噩噩地過瞭十餘年,似乎對《周易》懂得不少,但實在隻是諸傢的皮毛。及至二十八歲時識新亞書院王道教授,由他推薦始識王子畏(震)先生,先生肯收筆者入門牆,然後纔知道看卦象爻象不能呆闆地看——光看那已成之象,還應該知道它由何象變來,將來還有什麼變動趨勢。同時還知道,變動不同於變化,動一定動,化則不需要動,那即是變有動靜,因此對虞氏易的瞭解便比前時要深。
在子畏師的鼓勵下,大概由三十歲開始寫瞭一些談《易》的文章,先在颱灣發錶,後來得鈴木由次郎教授的賞識,文章纔在日本發錶。颱北師範大學李遐敷教授讀到那些文章,來函邀請筆者主持一個講座,講虞氏易,子畏師鼓勵應約,那是筆者生平第一次登上講席,麵對著許多年紀比自己大、學術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講學。從此便跟遐敷兄結兄弟盟,從他那裏,又得到一點探索孟喜易例的門徑。學孟氏易一定要跟《易緯》八種同時閤看,比較他們的異同。
就在各位師友的指導下,筆者終於走過象數易的難關,可以在這領域中自在。那時候,筆者已年近四十。在此幾年前,文章已擱筆不寫,因為筆者已將心神放在漢藏佛學。
四十以後,連有關《周易》的書也隻略為翻閱,因為那時正學如來藏思想的見修。這樣便又過瞭三十多年。
現在提起勁來寫這本關於象數易例的書,隻是將自己的學《易》作一總結,希望能將一些淺薄的心得跟讀者分享。若能因此而令到他們對《易》的象數生興趣,從而掌握瞭象數這把開啓《周易》門戶的鑰匙,那便是筆者的心願瞭。
請相信筆者的誠意
鬥數玄空係列:周易象數例解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