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學習專利法的過程中,總覺得有些概念性的東西,在實際操作中會變得模糊不清。比如,關於“新穎性”和“創造性”的判斷,在書本上看似乎很簡單,但到瞭實際的申請工作中,麵對具體的化學發明,如何進行充分的現有技術檢索,如何有效地論證發明的非顯而易見性,往往是一件挑戰極大的事情。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我覺得處理得相當到位。它不僅僅羅列瞭相關的法律條文和司法解釋,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抽象的法律概念,與化學領域特有的技術特點相結閤,給齣瞭很多切實可行的操作指南。特彆是關於如何撰寫高質量的說明書,以及如何針對審查員提齣的“三性”問題進行有理有據的答復,這些都是實操性非常強的內容,對於想要成為一名閤格的專利代理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種沉穩又不失專業的藍色調,配上簡潔有力的書名,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這是一本內容紮實的書籍。我當時在書店裏隨手翻瞭翻,看到裏麵的排版也很清晰,分章節介紹,理論和實操結閤得比較好,這一點我挺看重的。畢竟,學專利,光有理論不行,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本書看起來就是想把這些都照顧到。我特彆留意瞭一下目錄,感覺涵蓋瞭從基礎的專利法條解讀,到具體的申請流程、撰寫技巧,再到後續的審查意見答復等等,這些都是專利代理人最核心的工作內容。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它的整體框架和選材來看,這本書應該能幫助我係統性地梳理和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避免遺漏一些關鍵環節。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值還是挺高的,希望它能像它的封麵一樣,給我帶來一個穩固而專業的學習體驗。
评分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在對現有技術檢索和分析的深入程度方麵,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在化學領域,專利申請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現有技術的理解和判斷。這本書不僅提供瞭檢索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從大量的檢索結果中,篩選齣真正與發明相關的核心技術,並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為專利申請的撰寫和答辯提供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論證發明的“創造性”時,這本書所提供的分析框架和論證思路,能夠幫助我更清晰地識彆齣技術方案中的關鍵技術特徵,並有效地將其與現有技術進行區分。這對於我日後在處理復雜的化學專利申請時,無疑會提供極大的幫助。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首先被它詳實的案例研究部分吸引瞭。我是一個特彆喜歡通過實際例子來學習的人,理論性的條文看多瞭容易枯燥,也難以真正理解其精髓。這本書裏的案例,感覺都非常貼近實際工作中的情況,而且講解得很透徹,不僅僅是告訴你結果,更重要的是分析瞭整個思路過程,包括為什麼這麼寫,為什麼這麼答復,以及可能會遇到的風險等等。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如何精準把握技術方案的創新點,並將其轉化為具有法律保護力的專利權利要求的內容印象深刻。這部分的內容,對於化學領域的專利申請來說至關重要,畢竟化學的發明往往涉及復雜的分子結構、反應路徑和應用方法,如何用最簡潔準確的語言將其界定清楚,避免被輕易規避,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這本書似乎提供瞭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方法,讓我對未來的工作有瞭更清晰的規劃和信心。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乾貨”十足。沒有過多的理論空談,而是直接切入主題,將專利申請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瞭詳細的拆解和剖析。我之前在撰寫一些化學專利申請的時候,總會擔心自己對一些技術細節的描述不夠準確,或者在權利要求的撰寫上留下瞭“漏洞”。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指導,比如如何清晰地描述化閤物的結構、製備方法,如何界定其用途,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閤適的保護範圍。它還涉及瞭一些關於如何進行有效的專利檢索,以及如何分析競爭對手的專利布局等內容,這些都是在實際工作中非常實用且重要的信息。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快速提升實戰能力的書籍。
评分非常好,以后会再来,很喜欢!
评分学海无涯啊……
评分<p>
评分新出的关于专利的书,内容很精彩,值得买!
评分昨天收到的,内容专业也很全面,印刷质量也不错。
评分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相关重要法条解释 第一节 因违反《专利法》第5条而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1 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情形 2 违反法律法规利用遗传资源的情形 第二节 专利保护的客体 1 《专利法》第2条第2款规定的可授权的客体 2 《专利法》第25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第三节 说明书的撰写 1 说明书应当充分公开发明 2 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应当足以支持权利要求 3 说明书撰写的形式要求 第四节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1 权利要求应该清楚、简要 2 权利要求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 3 必要技术特征 4 单一性 第五节 其他重要法条 1 新颖性 2 创造性 3 实用性 第二章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程序 第一节 技术交底书的获得 1 与发明人的初步沟通 2 技术交底书的获得 第二节 发明改进点及技术方案的确认 1 技术交底书的阅读与发明点的确认 2 技术方案的分解、挖掘 3 技术方案的概括 4 补充、完善技术交底书中的技术内容 5 确定实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技术方案 第三节 权利要求的布局 1 确定保护主题类型 2 安排权利要求的次序和层次 3 平衡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和专利权的稳定性,以提高获权和维权的可行性 第四节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1 申请文件各部分的关系 2 申请文件的撰写方式 3 可能涉及分案的撰写 4 涉及优先权的专利申请的撰写 5 可能涉及抵触申请的撰写 6 定稿 第五节 专利申请策略与企业专利战略 1 根据企业的研发计划和市场规划建立专利申请策略 2 充分利用专利制度设计申请策略 3 全球化专利保护战略 4 专利保护与技术秘密保护相结合 5 根据竞争对手的研发情况制定专利申请策略 6 公开技术、排除自身风险的专利申请策略 7 与标准关联的专利申请策略 第三章 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答复 第一节 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理解与转达 1 阅读和理解审查意见通知书 2 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转达及答复建议的提供 第二节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原则与策略 1 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答复原则 2 对各类审查意见的答复策略 第三节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案例 1 申请案情况简介 2 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转达与答复 3 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转达与答复 4 驳回决定的转达与答复 5 第三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转达与答复 6 第四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转达与答复 7 总结与点评 第四章 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 第一节 修改时机和方式 1 主动修改 2 被动修改 第二节 修改的内容和范围 1 《专利法》第33条释义 2 《专利法》第33条适用 第三节 案例 1 增加内容 2 删除内容 3 修改数值范围 4 修改申请文件中存在的错误 5 其他修改情形 第五章 撰写实务案例 第一节 案例1:抗菌化合物 1 申请人提供的技术交底韦和相关研究简介 2 对发明创造的初步理解和分析 3 深入理解发明创造 4 发明人技术交底书的补充说明 5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6 说明韦的撰写 7 化合物类专利申请的申请策略 附件1:技术交底书和相关研究简介 附件2:发明人对首次交底材料的补充 附件3:供参考的专利申请文件 第二节 案例2:改性三聚氰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1 发明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 2 对发明创造的初步理解和分析 3 深入理解发明创造 4 深入研究技术方案和拓展技术特征 5 确定保护方案和主题 6 发明人修改后的技术交底书 7 撰写权利要求书 8 撰写说明书 9 撰写说明书摘要 10 案例总结 附件1:发明人首次提供的技术交底书 附件2:技术交底书中所引用的现有技术简述 附件3:发明人修改后的技术交底书 附件4:供参考的专利申请文件 第三节 案例3:高分子材料领域 1 高分子材料领域申请文件的撰写 2 申请人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3 本案例总结 附件1:拟保护催化剂组合物的第一次技术交底书 附件2:拟保护高分子材料的第二次技术交底书 附件3:附缺陷标记的第二次技术交底书 附件4:供参考的专利申请文件 第四节 案例4:黄病毒疫苗 1 申请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 2 对发明创造的初步理解和分析 3 深入理解发明创造 4 需要申请人进一步确认的内容 5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6 说明书的撰写 附件1:技术交底韦 附件2:背景资料 附件3:参考文献 附件4:供参考的专利申请文件 附件5:保藏和存活证明样张 附件6: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登记表
评分也没有看,又放了好久了,等哪天看看
评分除了对书中的字体不满意外,其他都比较满意
评分前半部分太垃圾,案例很实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