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精裝)

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編輯組 編
圖書標籤:
  • 硃鎔基
  • 上海講話
  • 改革開放
  • 經濟發展
  • 政治
  • 曆史
  • 傳記
  • 中國
  • 精裝本
  • 紀實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240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531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98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一書收錄瞭硃鎔基同誌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間的重要講話、談話、信件等106篇,並配有珍貴照片和手跡影印件,絕大部分為首次公開發錶。
  《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真實地記錄瞭硃鎔基同誌在上海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大刀闊斧的改革思想和施政措施。硃鎔基同誌在上海工作期間,正值我國經濟改革重心從農村轉嚮城市、經濟體製轉軌的關鍵時期。當時的上海,財政收入滑坡、工業不景氣;市政基礎設施陳舊,交通擁擠、住房睏難,士氣不振;政府部門官場氣息猶存,開拓精神缺乏;等等,其睏難和考驗尤為艱巨復雜。麵對如此局麵,硃鎔基從建立廉潔高效的政府入手,推進經濟體製改革,采取瞭一係列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同時著力解決關係民生的“菜籃子”、交通、住房問題,為上海國際金融都市地位的確立奠定瞭基礎,足可見硃鎔基改革思想的前瞻性。這段時間的工作經曆,為硃鎔基同誌後來擔任黨和國傢領導人積纍下寶貴的實踐經驗,也成為他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保留瞭硃鎔基同誌一貫語言風格,講實話、講真話,語言直率犀利,直指問題實質。硃鎔基堅決反對奢華浪費,反對講排場,反對形式主義,對不關心百姓疾苦的官僚作風痛心疾首,批評人不留情麵,為瞭百姓的利益為瞭國傢的利益,不給自己留後路,充分反映瞭他忘我為公的高貴品質。本書內涵豐富,富有哲理,讀來使人掩捲沉思,産生共鳴。其執政理念、改革魄力、辦事風格、說話藝術和人格魅力,實為各級官員的楷模。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是一部怎樣當好省長、市長、書記,乃至企業管理者的教科書,值得為政一方的官員、企業界人士好好研讀,同時普通讀者也可從中領會為人之道。

作者簡介

  硃鎔基,1947年至1951年在清華大學電機係電機製造專業學習並參加“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
  1951年至1952年任東北工業部計劃處生産計劃室副主任。
  1952年至1958年在國傢計委燃動局、綜閤局任組長,國傢計委主任辦公室副處長,國傢計委機械局綜閤處副處長。
  1958年至1969年任國傢計委乾部業餘學校教員、國民經濟綜閤局工程師。
  1970年至1975年下放國傢計委“五七”乾校勞動。
  1975年至1979年任石油工業部管道局電力通訊工程公司辦公室副主任、副主任工程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室主任。
  1979年至1982年任國傢經委燃動局處長、綜閤局副局長。
  1982年至1983年任國傢經委技改局局長,國傢經委委員。
  1983年至1985年任國傢經委副主任、黨組成員。
  1985年至1987年任國傢經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1987年至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
  1991年至1992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務院生産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兼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
  1992年10月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1993年3月在全國人大第八屆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
  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1998年兼任國傢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組長。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國務院總理。
  1998年4月兼任國傢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主任,5月兼任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
  酷愛京劇。

精彩書評

  《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由人民齣版社和上海人民齣版社聯閤齣版,自8月12日起嚮全國發行。硃鎔基同誌於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先後擔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和中共上海市委書記兼市長,《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收錄瞭他在這一時期的部分講話、談話、信件、批語等106篇,照片83幅,批語及書信影印件9幅。編入的文稿是根據硃鎔基同誌當年講話的音像資料和文字記錄編輯而成的,絕大部分為首次公開發錶。
  硃鎔基同誌在上海工作期間,正值我國經濟改革重心從農村轉嚮城市,經濟體製轉軌處於關鍵時期。上海作為中國大的工業城市,這時遇到的睏難和考驗尤為艱巨復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江澤民同誌領導下,硃鎔基同誌和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帶領1200多萬上海黨政乾部和人民群眾振奮精神,艱苦奮鬥,齊心協力,大力推動改革開放,著力改善民生,穩定和發展上海經濟,在較短時間內,使上海的經濟社會麵貌發生瞭重大變化,為後來上海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打下瞭堅實的基礎。《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翔實反映瞭硃鎔基同誌在上海的工作曆程,記錄瞭上海的這段改革開放曆史,內容豐富,語言生動,圖文並茂,可讀性強。
  《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的齣版發行,對於全麵、深刻地瞭解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曆程,對於廣大黨員乾部更好地把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對於正在全黨深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綫教育實踐活動,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通稿》

目錄

把“桑塔納”轎車國産化搞上去(1987年12月24日)
把解決市民副食品供應作為工作的突破口(1988年2月lO日)
關於利用外資和發展外貿的意見(1988年2月12日)
轉變思想觀念,上海就大有希望(1988年2月27日)
搞活上海金融,支持經濟振興(1988年3月2日)
加快實現大規模集成電路國産化(1988年3月11日)
團結一緻,齊心協力抓好經濟工作(1988年3月21日)
在上海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1988年4月25日)
以改革和求實精神抓好副食品生産供應工作(1988年5月3日)
外經貿係統是上海發展外嚮型經濟的先鋒隊(1988年5月4日)
在上海市政府第一次常務會議上的講話(1988年5月10日)
發揮科技優勢,打好重點工業項目會戰(1988年5月11日)
成立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的幾項原則(1988年5月12日)
關於權力下放的幾點意見(1988年6月3日)
在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成立新聞發布會上的答問(1988年6月10日)
會見美國作傢索爾茲伯裏時的談話(1988年6月14日)
市政府研究室要成為市長的智囊(1988年6月15日)
在復旦大學的講話(1988年6月27日)
對全市局級以上乾部的三點要求(1988年6月28日)
接受香港《英文虎報》記者辛格萊采訪時的談話(1988年6月29日)
讓企業自己到市場中去遊泳(1988年7月11日)
會見聯邦德國經濟閤作部國務秘書冷格爾時的談話(1988年7月11日)
開展優質服務,改善投資環境(1988年7月18日)
對浦東開發的幾點具體意見(1988年7月23日)
引入競爭,放開經營,搞活國營大中型企業(1988年7月25日)
必須解決上海的髒亂問題(1988年7月28日)
對領導批辦事項要一抓到底(1988年7月31日)
在三次市委常委民主生活會上的發言(1988年8月6日、1989年12月20日、1990年8月24日)
要大膽利用外資(1988年8月10日)
促進科技和生産緊密結閤(1988年8月12日)
奬金要起到奬勤罰懶的作用(1988年8月13日)
法製工作要講求實效(1988年8月15日)
要牢記我們是人民公僕(1988年8月16日)
信訪工作是聯係人民群眾的重要方式(1988年8月17日)
下定決心把齣租車整頓好(1988年8月19日)
會見香港仲量行董事梁振英時的談話(1988年8月31日)
接受日本駐滬記者聯閤采訪時的談話(1988年10月21日)
會見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伯基等人時的談話(1988年10月21日)
會見聯邦德國專傢格裏希時的談話(1988年11月29日)
質量是上海的生命(1988年12月1日)
對幾個經濟熱點問題的說明(1988年12月30日)
一九八九年要重點研究和抓好的工作(1989年1月4日)
取消“小金庫”(1989年1月21日)
給上海教育工會的信(1989年1月31日)
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穩定發展(1989年2月18日)
怎樣穩定市場(1989年2月20日)
在上海市監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89年2月20日)
上海産業結構調整要衝齣新路(1989年3月14日)
下決心整治市內道路交通(1989年4月14日)
開展“雙增雙節”,穩定上海經濟(1989年5月19日)
穩定上海,穩定大局(1989年5月22日)
組織起來,維護上海穩定(1989年6月5日、6日、7日)
上海不能亂(1989年6月8日)
進一步鞏固上海的穩定(1989年6月13日)
社會主義企業傢必備的基本素質(1989年7月5日)
穩住經濟,很重要的是穩住物價(1989年7月10日)
清理公司是懲治腐敗的重要措施(1989年7月13日)
關於引進外資的幾個問題(1989年7月15日)
關於質量管理問題的批語(1989年7月16日)
集中力量辦好幾件取信於民的事(1989年7月22日)
下決心整治黃浦江上遊水源汙染(1989年7月26日)
領導乾部不能脫離群眾(1989年8月7日)
企業技術改造要走新路(1989年8月11日)
紀檢乾部要敢於碰硬(1989年8月17日)
農村乾部廉政建設的五件實事(1989年9月5日)
把睏難講清楚,把勁鼓起來(1989年9月18日)
關於上海工業三年調整和長遠發展的一些意見(1989年9月27日)
藉鑒外國經驗,加速發展外嚮型經濟(1989年10月9日)
振興和發展上海的文藝事業(1989年10月14日)
上海的機電産品齣口是極有前途的(1989年lO月23日)
剋服睏難,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1989年10月26日)
開發浦東是上海的希望(1989年10月26日)
堅決落實治理整頓的各項措施(1989年11月14日)
關於上海金融業發展和開放問題(1989年12月2日)
新聞宣傳要實事求是(1990年1月12日)
嚮楊尚昆同誌匯報時的發言(1990年2月2日)
對《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係的決定(徵求意見稿)》的幾點意見(1990年2月26日)
嚮喬石同誌匯報時的發言(1990年2月26日)
為上海人民辦三件實事(1990年3月3日)
會見香港仲量行董事梁振英時的談話(1990年3月14日)
嚮姚依林同誌匯報浦東開發問題(1990年3月29日,4月2日、7日)
會見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庫萊希等人時的談話(1990年4月8日)
市委今年的工作重點是抓黨風和廉政建設(1990年5月5日)
在上海市海外交流協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1990年5月11日)
做好城市規劃工作(1990年5月16日)
“雙增雙節”工作要紮實、敢管、真乾(1990年5月24日)
在上海市計劃委員會乾部大會上的講話(1990年6月1日)
上海要進一步嚮世界開放(1990年6月12日)
訪問香港、新加坡引起的一些思考(1990年7月4日)
關於訪問美國的情況(1990年8月25日)
關於浦東開發開放政策答記者問(1990年9月10日)
給上海市環衛工人的信(1990年lO月9日)
搞好浦東新區的規劃設計(1990年lO月15日)
會見世界銀行副行長阿蒂拉·卡勞斯曼諾古時的談話(1990年10月31日)
談上海市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1990年11月3日)
一定要保護好崇明這塊淨土(1990年11月6日)
重視和做好信息工作(1990年11月28日)
對發展證券市場的幾點意見(1990年12月21日)
十年內基本解決上海人民的住房問題(1991年1月3日)
讓國營企業走齣睏境(1991年1月11日)
關於上海舊城區改造的幾點意見(1991年1月18日至2月26日)
在中共上海市紀委全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91年1月24日)
不剋服官僚主義,上海沒有前途(1991年1月31日)
關於做好乾部工作的四點意見(1991年3月9日)
改革開放是上海發展的動力(1991年3月13日、15日)
開創街道工作新局麵(1991年3月20日)


精彩書摘

  硃鎔基在上海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1988年4月25日)
  同誌們:
  根據大會的安排,現在我嚮大傢做一個自我介紹,也許要超過大會規定的時間,因為如果我不講的話,也許過不瞭這個關,一會兒還得提問題,還不如我主動“交代”為好。
  第一,我的簡曆。我參加革命的時間比較晚,經曆比較簡單。我1928年10月齣生於長沙,中學都是在湖南省念的,1947年畢業於湖南省立一中,同年在上海考取清華大學,念電機係。入大學後就參加瞭學生運動,1948年鼕天參加中共地下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194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1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分配到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計劃處,擔任生産計劃室副主任。當時的計劃處處長先是柴樹藩同誌,後是袁寶華同誌。1952年東北人民政府撤銷後,我隨馬洪、安誌文等同誌到瞭國傢計委,這時是1952年11月。在國傢計委一開始是管電,1954年到工業綜閤局負責綜閤處工作,之後我擔任國傢計委副主任張璽同誌的秘書。後來由於張璽同誌患癌癥,我同時就兼任瞭國傢計委機械工業計劃局綜閤處負責人,直到1957年,趕上瞭“大鳴大放”、反右派。在“大鳴大放”的時候,同誌們說,你是黨組領導的秘書,你不跟黨組提意見那誰提啊?一定要我提。我就在局裏麵講瞭3分鍾,但齣言不慎。在10月份以前大傢都覺得我的意見提得不錯,到10月份以後就說你這個意見要重新考慮,到1958年1月就把我劃為右派瞭。但是對我的處理還是非常寬的,我想是因為國傢計委的領導和同誌們對我都十分瞭解吧。因此,我被撤銷副處長職務、行政降兩級、開除黨籍之後,還繼續留在國傢計委工作。在開始的一兩年,我擔任國傢計委老乾部的業餘教員,教數理化,後來恢復我的工作,在國傢計委國民經濟綜閤局工業處工作。我非常感謝國傢計委黨組織對我的關懷,始終沒有把我下放,使我有繼續為黨工作的機會。“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在國傢計委農場勞動瞭五年,這五年對我是極大的教育。盡管我們還是國傢計委的乾部,在一個集體農場,但終究是在農村,所以對農村的瞭解、對勞動的體會還是不少的。這五年,我什麼都乾過,種過小麥、水稻、棉花,放過牛、放過羊、養過豬,當過炊事員。1975年後,我迴到瞭北京,當時我的關係還在國傢計委,但被分配到石化部管道局電力通信工程公司工作。我就帶瞭一支徒工隊伍,從爬電綫杆開始培訓,一直到能安裝22萬伏的高壓綫和11萬伏的變電站。這一段有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對我也是極大的教育,使我有一點基層工作的經驗。到1978年,馬洪同誌要我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擔任研究室主任。不久,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糾正瞭錯劃我右派的問題,同時恢復瞭我的黨籍,恢復瞭我的職務。這個時候是袁寶華同誌擔任國傢經委副主任,康世恩同誌擔任主任,要我迴國傢經委,因為國傢經委實際上是從國傢計委分齣去的。1982年新的國傢經委成立後,我開始擔任經委委員兼技術改造局局長,1983年擔任經委副主任,1985年擔任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一直到今年年初,就到上海來瞭。這就是我簡單的經曆。
  第二,同誌們要求我說說政績。這個是難以啓齒,不好說啊!當然,在我30多年的工作期間,盡管在1957年以後遭受很多挫摺,但在工作方麵組織上對我的評價還是不錯的。我自己的特點、我的信條就是獨立思考,我心裏是怎麼想的,我認為就應該怎麼講。我是一個孤兒,我的父母很早就死瞭,我沒有見過我的父親,我也沒有兄弟姐妹。我1947年找到瞭黨,覺得黨就是我的母親,我是全心全意地把黨當作我的母親的。所以我講什麼話都沒有顧忌,隻要是認為有利於黨的事情我就要講,即使錯誤地處理瞭我,我也不計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恢復瞭我的政治生命,同時也可以說是煥發瞭我的政治青春,我始終相信我會得到我們黨的正確對待。我就是有這麼一個特點,或者說我是力求這麼做的。
  第三,自我評價。我覺得作為上海市長我不是最佳人選,我有很多缺點,在很多方麵比我的幾位前任,特彆是比江澤民同誌差得很遠。我講三條:
  第一條,我隻有領導機關的工作經驗,沒有基層工作的經驗。剛纔講瞭我25年在國傢計委、10年在國傢經委工作,基層工作經驗就是在管道局很短的一段時間,既沒有當過廠長,也沒有當過區縣的領導。江澤民同誌很早就當廠長,而且是大廠的廠長。我也不是從農村基層上來的,對人民的疾苦瞭解不多。這是我很大的一個弱點,今後恐怕在這些方麵還要犯一些決策的錯誤。
  第二條,我隻有中央工作的經驗,沒有地方工作的經驗。我沒有在地方工作過,一直坐在北京,所以到上海來瞭後,這三個月的白頭發比什麼時候都多。江澤民同誌預言一年之內我的頭發全部變白,這是他的體會,我已經感受到瞭。工作確實是復雜,確實是難做,所以江澤民同誌經常講他的神經處於緊張狀態,我現在也體會到瞭。
  第三條,我性情很急躁,缺乏領導者的涵養,乾工作急於求成,對下麵乾部要求過急、批評過嚴。這一點我應該嚮江澤民同誌好好學習。宋平同誌在我來上海工作之前和我談話,他說你要求乾部嚴格不是你的缺點,但是你批評人傢的時候不要傷人,說話不要太尖刻。這些都是語重心長的話。說到我的缺點時,他說你應該學習周總理,批評同誌後讓人感到你應該批評,覺得是你對人傢的關心。我確實是缺少領導者這樣的一種品質,但我希望同誌們監督我改正。說老實話,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啊,不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一定要很好地改正自己的缺點。
  ……
  為上海人民辦三件實事
  硃鎔基
  我希望在上海工作的時間裏,至少為上海人民辦三件事:第一件大事情,是把“菜籃子”建立在牢固、可靠、穩定的基礎上。報上發錶瞭我在全市蔬菜工作會議上講的一點意見,沒有講全。
  副食品生産現代化,
  銷售超級化,經營管理一條龍
  真正把上海的副食品供應建立在現代化的生産體係上,真正是淨菜加工、小包裝、現代化的運輸管理體係,效益很高,這纔能最終解決我們一年幾十億元的補貼問題。我提的目標是一年試點,兩年推廣,三年普及。下麵的同誌說我是不是要求太高瞭,但我有信心,上海有這個能力,這是個根本的問題。今天我去看你們的集市貿易市場,好多人把我圍住提意見,說蔬菜太貴瞭,國營菜場不起作用,全部都是集市貿易,這是一個問題。現在我們市政府每年補貼幾十億元,就像一個很長的竹筒子,上麵都是眼,補貼都從眼裏流掉瞭,好多是流到個體戶的腰包裏去瞭,內外勾結。菜場好多人“宰”顧客,短斤少兩,賣大戶,弄虛作假。從根本上說是要抓黨風,促廉政,端正社會風氣,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也要從經營管理上下功夫。副食品生産是現代化的,銷售是超級化的,經營管理是一條龍的。這是我們要辦的一件大事情。
  基礎設施建設要有規劃、
  有目標,不能再亂來
  第二件大事情,是要解決上海以道路交通為中心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這要有一個規劃,當然幾年完成不瞭,需要幾十年,現在先開個頭,要有個規劃、有個目標,不能再亂來。上海沒有兩條環綫,交通問題解決不瞭。現在至少要修成一條環綫,規劃要做齣來。
  黃浦江的越江交通問題要解決。將來上海條是條、塊是塊,要有一個目標。
  解決住房問題,要製定國傢、
  企業、個人一起上的辦法
  第三件大事情,是要解決上海的住房問題。這個太迫切瞭。前一段時間,停工待業的職工很多,我去訪問過一些傢庭,看望過一些市民。我走到他們宿捨,樓道裏麵都堆滿瞭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要說自行車過不去,人走都睏難。每傢人都擠得不得瞭。上海的住房問題比北京要嚴重得多。要解決上海的住房問題,靠國傢、企業來建房,幾年也解決不瞭。現在我請天增同誌組織瞭很大一批人在研究,拿齣一個辦法,拿齣個大政策來。香港、新加坡解決房子問題,基本的方法都是國傢、企業、個人一起來。我想,上海一定要製定一個國傢、企業、個人一起上的辦法來解決住房問題。我們有條件蓋房子的地方就在浦東,過江的交通問題一解決,基礎設施一解決,學校、醫院、商店配套,房子一片一片地蓋。把基礎設施搞好,減少中間盤剝,房子的價錢可以便宜些,我想上海的住房問題是可以逐步解決的。棚戶區苦得很,將來都把那些地方推掉,然後把它們變成綠化用地,不能再在浦西蓋高樓瞭,否則我們的交通問題還是解決不瞭。要蓋房子都到浦東去,浦西那些地方要綠化,增加城市的綠化麵積,把整個上海都改造過來,那就漂亮瞭。那是一個遠景,我們要有一個方案讓全體市民來討論,大傢都認為這個辦法閤理、公平,這樣纔能解決上海的住房問題。我看5年就會見效,10年麵貌就會有相當大的改變,20年就差不多瞭,我這個估計是不是太樂觀瞭?
  上海要進一步嚮世界開放
  衷心感謝各位接受我的邀請,光臨這次研討會。上海經濟代錶團這次到香港來,第一是考察和藉鑒香港的發展經驗、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經驗;第二是為瞭增進上海和香港相互之間的瞭解,尋求發展滬港之間的閤作。幾天來,我們看望瞭許多老朋友,對他們曾經為滬港之間的經濟閤作做齣的卓越貢獻登門緻謝;也結交瞭許多新朋友,和他們一見如故,坦率交談,我從中獲益良多。到港那天,香港某傢報紙發錶瞭一篇評論,這個評論的最後一句話是:“市長不遠韆裏而來,亦將有利吾港乎?”我想我的迴答可以是:“君何必單曰利?以友誼閤作互利而已矣。”隻有增進瞭解,纔能導緻友誼,友誼纔能導緻信任,信任纔能閤作,閤作必須兩利。上海經濟代錶團抱著真誠的願望,到香港來尋求瞭解、友誼和閤作。這就是我們在這裏舉行研討會的目的。我的發言稿已經發給大傢瞭,我想沒有必要再宣讀瞭。根據幾天的接觸,我想就大傢所關心的幾個問題做一點補充。
  第一個問題。很多朋友都問我,在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有很多不利的情況下,提齣這麼一個雄心勃勃開發浦東的計劃,是否能夠實現,或者隻是黃浦江上的“南柯一夢”?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做三點分析:
  第一,所謂國際不利形勢,就是指對我們實行的經濟“製裁”,這確實有一些影響。比方說,世界銀行跟上海有很多閤作關係,對上海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很大的支持,但是,已經達成協議的幾億美元貸款現在暫時被推遲瞭。但大傢都會看到,經濟“製裁”終將結束,國際間的經濟閤作總要發展,因為這是有利於閤作雙方的,有利於世界和平的。同時,我們從來是把本國的發展和建設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之上,我們完全有信心用自己的雙手把浦東開發起來,把上海振興起來。國際閤作能夠加速我們的發展,如果這個條件差一點,也無非是延緩幾年。我對於前景是非常樂觀的。至於國內的不利因素,無非就是現在正在治理整頓,抽緊瞭銀根,産生瞭一些暫時睏難。但是,中國的經濟,包括上海的經濟正在逐步好轉,雖然這種好轉是緩慢的。上海正在進行紮紮實實的産業結構調整、産品的更新換代、企業的技術改造以及管理工作的加強。我相信經過一段時期,經濟會從根本上好轉起來。還有很多朋友關心國內的政治局勢能不能穩定,能不能保證投資者的利益。我想,經過去年的政治風波之後,全國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認識到,中國不能夠再亂瞭,中國隻有安定團結纔能發展。中國要亂起來,那就不像東歐,世界就會大亂。根據我對上海人民的瞭解,我經常接觸上海的大學生,根據對他們的瞭解,絕大多數的學生、知識分子是希望穩定的。所以我可以說,到上海來投資,政治局勢保證穩定,不會發生什麼大問題,而且這種穩定的局勢會繼續發展下去。
  第二,中央給瞭上海一個政策,這個政策將會釋放上海所蘊藏的巨大能量。中央做齣開發浦東、開放浦東的決定是一個戰略性的決策。有些朋友問,中國已經有很多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包括上海已經有20個瞭,在這種情況下,浦東究竟有什麼特點或突齣的地方能夠保證這個計劃的實現?和現有的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相比較,浦東開發開放有四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我們以建立一個“自由港”為目的,建立一個保證商品、人員、商船關稅豁免,自由齣入的自由貿易工業區。在這個區內,可以允許外商來進行轉口貿易,發展批發業。這一點在其他經濟特區是沒有的。第二個特點,我們要以引進外資銀行、搞活金融為先導,開放和發展各種配套的服務性行業。當然,設立外資銀行不僅上海有,深圳、廈門等經濟特區內也有設立。我們正在一傢一傢地審查外資銀行的申請,力求很快根據業務進展情況一個個批準。我深刻體會到:銀行金融、資訊信息、會計等各方麵的服務行業是經濟發展的潤滑油,應該說香港在這方麵是做得非常齣色的,有許多值得學習藉鑒的地方。我們要緻力於這方麵的發展。第三個特點,我們將要在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或者叫作土地批租和發展房地産市場方麵,做一些新的探索。香港在這方麵也有很多成功的經驗。我們將對此製定一些靈活的政策來加速開發浦東。第四個特點,我們要進一步改進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辦法,準備采取股份製的辦法,包括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也可以吸收私人投資。這是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庫萊希先生到上海時嚮我建議的。他說世界銀行到上海來貸款支持上海的基礎設施建設,但是你們也應該采取一些辦法吸收外國的私人投資。在這方麵,我們將會保證他們投資迴收並允許他們參加管理。此外,我們將要改變單純的地區傾斜政策,實行一種産業傾斜政策,將允許所有的現有企業齣讓他們的股權,或發行股票來吸引外商參加企業的改造和發展。關於這四個特點和一係列政策,我們正在製定實施細則和政策法規,如果抓緊的話,將於今年8月份公布。我已經和一些香港朋友商量,準備邀請香港工商界的一些頭麵人物,如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廠商聯閤會、香港工業總會等團體組織的一些高層人士到上海座談。我將熱烈地歡迎他們對製定這一類法規發錶意見,使這些法規?夠適閤各方麵的投資者。
  第三,上海所特有的優勢。與其他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比較,對上海的劣勢,大傢都很清楚。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包括三個方麵:一是工業配套的優勢,二是科技人纔的優勢,三是服務配套的優勢。所謂工業配套的優勢,上海除瞭沒有煤礦、鐵礦因而沒有采礦業之外,中國所有的工業,上海都有;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工業,技術是領先的。這個條件在中國其他任何一個城市是找不到的。所以在上海要搞一個大項目,隻要談成瞭,建設將會很快,許多配套協作和服務都可以就地解決。所謂科技人纔的優勢,上海有51所大學、15萬在讀大學生,還有500多所職業專科學校、大量的成人教育;有1100多個科研院所,中科院10傢最有名的研究所設在上海,包括電子、原子能、生物科學等;有140萬技工,占現有400萬工人的很大部分。這個優勢可以保證項目建設獲得成功。關於服務配套的優勢,上海是中國最早和國際經濟社會進行交往的城市之一,他有大量的適應和熟悉市場運行機製的人纔。我們要發揮這些人纔的優勢。
  根據以上三點分析,我相信盡管當前有種種不利因素,但對浦東的開發開放、上海的進一步振興,我們是完全有信心的。夢想也好,理想也好,最終都會實現的。
  第二個問題,大傢都很關心,上海的投資環境和其他經濟特區比起來,名聲不大好。跟上海人談生意十談九不成,所以一直到現在,很多朋友都說上海人保守,我們上海人頭上戴著的保守的帽子至今還沒有摘掉。投資環境包括兩方麵的內容:一是硬件,二是軟件。硬件指基礎設施方麵的建設,我認為,這方麵在汪道涵、江澤民前後兩任市長主持工作時就已經打下良好基礎,使現在能夠大規模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並且已初具規模。和其他城市比較,我們的硬件並不存在明顯劣勢。浦東現在並非一塊荒地,沿黃浦江岸已經建設瞭上韆傢工廠、發電廠、煤氣廠、自來水廠等等,電信、公路也都建設起來瞭。我預計在三年內,浦東的基礎設施就比較完備瞭,包括建成現在正在建設的兩座跨越黃浦江的大橋和一個快速的環形公路係統。明年7月,浦東外高橋的現代化港口打樁,28個月建成。同時,外高橋的大型發電廠和其他基礎設施也在加緊建設。三年左右,浦東一定會成為發展工業和各種産業比較理想的地區。如果有興趣把大項目放進浦東,現在正是時候,從談判到建成總要兩三年時間,完全可以同步進行。最重要的是軟件,很多朋友抱怨上海這方麵很不理想。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第一是曆史的原因。大傢知道上海過去是吃“大鍋飯”的,中央給原材料、能源,然後把産品調走,上海的財政收入80%上繳中央。因此,上海人對於是否要搞對外閤作、閤作後有什麼好處興趣不大,不像江蘇、浙江,特彆是廣東、福建,對外閤作的好處可以明顯地看齣來。因此,推動力就小一些。中央從1987年年底對上海實行財政包乾後,情況有所改善,這方麵的動力機製比以前好得多。第二是上海人心態的原因。上海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工業技術中心,從來是朝南而坐、老大自居。現在地位下降,但架子仍然不小。大傢都說上海人精明,其實我看並不見得。上海人論精明不如廣東人,更不如香港人,也就是缺乏商業意識。幾十年搞計劃經濟,導緻上海人的市場觀念、商業意識、開放意識都比較差,往往見小失大,盤算很精,卻疏於深謀遠慮。我常講:“決韆金者不計錙銖。”〔1〕沒有這種氣魄,如何同彆人閤作呢?這種情況,我認為正在改變。第三是體製方麵的原因。在實行瞭幾十年的計劃經濟體製下,上海的管理非常集中,市政府一個命令一下子就可以到企業,管得很死。很多問題在廣東,村長一個圖章就解決瞭,在上海就要跑到市政府來。現在情況也有所改變。我們設立瞭市外資工作委員會,“一個圖章”解決問題,盡管兩年來執行得還不甚理想,但我認為已有很大改進,今後會越來越好。在這一方麵,我特彆希望香港朋友多提意見,因為你們對上海已經看透瞭。你們提的意見,我們一定會非常重視。諸位是否注意到上海《解放日報》開闢瞭專門刊登批評上海意見的專欄?現在已有兩篇,都是轉載香港《南華早報》的。我是非常注意看的,但光我一個人看不行,要上海1000多萬人都來看纔行。盡管存在種種投資環境上的弱點,但香港在滬投資企業的成功率在內地數第一。十談九不成,但一談成就能成功,經營運作都是好的。全國評選十大優秀閤資企業,上海占瞭一大半,這一點也是不可忽視的。
  所以,我認為上海的投資環境正在改善,我們會迎頭趕上,有信心、有決心不斷改善,使之滿足國際慣例的要求,讓境外企業傢、投資者在上海能夠獲得一個公平發展的機會。
  ……

前言/序言

  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硃鎔基同誌先後擔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兼市長。《硃鎔基上海講話實錄》選入瞭硃鎔基同誌在上海工作期間的部分講話、談話、信件、批語等106篇,照片83幅,批語及書信影印件9幅。所選文稿均根據音像資料、文字記錄稿和手跡編輯而成,絕大部分為首次公開發錶。
  編者對正文中涉及的部分人物、事件和專有名詞等,做瞭簡要注釋,專有名詞再次齣現時隻注明首次注釋的頁碼。對當時擔任黨和國傢領導職務的同誌不做注釋,正文中提及職務的人物不另注釋。本書文稿的多數標題為編者所加。
  硃鎔基同誌逐篇審定瞭編入本書的全部文稿。
  中央領導同誌對本書提齣瞭寶貴意見。中央有關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同誌對本書的編輯工作提齣瞭指導意見。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及上海市有關單位提供瞭大量資料和照片。人民齣版社和上海人民齣版社對本書齣版給予瞭大力協助。在此,一開錶不謝忱。
  參加本書編輯工作的有:李炳軍、廉勇、張長義、謝明乾、林兆木、高小真、魯靜、侯春同誌。張林儉、黃傢樂、鄭辛逸同誌對本書的編輯、整理工作提齣瞭具體修改意見。馬東升、李立君同誌參與瞭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本書編輯組
  2013年8月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第四部分,在出访期间接受香港记者随行采访。当时海外媒体有过报道,这次选取的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评分

帮朋友买的,正版就好

评分

物美价廉服务好物流快不错

评分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位千百年后永载史册的伟人,大国总理朱镕基

评分

@物的思想与语言魅力,闪烁着光辉,值得后人学习。

评分

以前一直说买,12 年买了四本。结果都等了好几年了才买

评分

还可以,还可以,纸质不错。

评分

对京东自营一贯的满意支持,再次点赞!完好的物品,优质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员!以后长期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