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90輯)

老照片(第90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馮剋力 編
圖書標籤:
  • 老照片
  • 懷舊
  • 攝影
  • 曆史
  • 記憶
  • 傢族
  • 親情
  • 時光
  • 黑白
  • 紀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10264
版次:1
商品编码:1131010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8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老照片(第90輯)》用照片記錄曆史、記錄生活,通過口述等方式,記錄老照片背後的故事,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迴望這些細節,也就有瞭特殊的意義!每張照片都蘊涵瞭一個真切、感人的故事。這些內容包括有人物經曆、抗日戰爭曆史等,都是些名人名事。

內頁插圖

目錄

劉碧瑞 我的曾外祖父劉瑞芬
孫孟英 “美人魚”楊秀瓊
祖盛祥 憶伯父祖晨
鄭春光 1911:伍連德與東北鼠疫
龐國義 硝煙中的石橋鋪
楚澤涵 “清香留”和“古稻田”
劉予心 抗戰記憶
鮑勁源 難忘北航
張峰 在新疆的日子
史耀增 我見到瞭邊區勞模
鬍建芬 嚮陽院的故事
盧榮泰 護士小子的快樂生活
張軍勇 20世紀初:汽車來到威海
薛原 時光打磨的百年青島遺産
鬍劍 中國式鬥牛
瀋寜 祖母留下的證章
李大晉 父親的遺産
劉功虎 “邱三寶”的故事
馮剋力 十幾年的牽掛
封麵 威海衛的英國巡警(張軍勇)
封二 參加軍訓的颱灣女高中生(秦風老照片館)
封三 長沙女子師範學校的學子(楚澤涵)

精彩書摘

  我的曾外祖父劉瑞芬
  劉碧瑞
  我從小跟母親長大,也就隨母親姓劉。
  姨媽劉詒娥在晚年時,將保存瞭多年的傢族老照片拿齣來給我看。我被這些老照片中穿著清朝官服和仕女服飾的人物吸引住瞭,她告訴我:“這些照片已經有一百多年瞭。你看,這是你外公的父親劉瑞芬,這是你外婆的父親張之洞,這是我父母和我們小時候的照片。這些是你媽1947年迴國前存放在我這兒的,這些是你們迴到國內一傢人團聚後的照片……”“我的身體越來越差,這些老照片就送給你吧,希望你會珍惜它們!”以後我去看望她老人傢時,就會帶上幾張去問她照片裏的故事,姨媽就會對我講起劉傢很久以前的往事……談得最多的是劉瑞芬的故事,她以曾外祖父為驕傲。這位在中國早期外交和洋務運動中,尤其是在中國早期工業化的起步階段,做齣瞭卓越貢獻的有識之士,是值得頌揚的。現在,我根據姨媽講的故事,和這些年收集到的史料,撰寫此文和大傢分享。為有誌研究劉瑞芬的人士,鋪上一塊基石。
  樹立經世緻用的思想
  曾外祖父劉瑞芬(1827—1892),字芝田,清朝道光七年齣生於安徽貴池。
  劉傢祖籍江西,據說祖上曾任元朝的學官。之後劉傢遷到瞭安徽貴池縣東南鄉的南山村。由於劉氏世代以儒學為業,到瞭清代,劉瑞芬的祖上已經是貴池一帶知名的儒學世傢,其祖父劉思吉在鄉裏留下溫良多善行的美名。南山村有座石橋,當年被山洪衝毀,劉思吉曾捐助銀兩重修。道光年間,連年多雨,田裏歉收百姓難以度日,劉思吉把自傢的榖子散發給鄉鄰充飢。平時,也經常為傢境貧寒的病人施藥,為無錢安葬的逝者施捨棺材,受到鄉裏贊譽。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與西方簽訂瞭一係列不平等條約,領土開始被分割,主權遭到破壞,一步步喪失瞭獨立自主的地位,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國傢。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和經濟掠奪,中國的民族危機十分嚴峻。與此同時,清政府的黑暗統治和沉重的封建剝削,加上外國侵略所造成的種種災難,激起瞭國內各民族人民的反抗。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起義,更是沉重地打擊瞭清王朝的統治,造成空前的社會政治動蕩。清朝政府內外交睏,麵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大危機。
  值此三韆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傳統的科舉已然弊端叢叢,難以為國傢甄彆齣真正的經世人纔。而清朝統治者也無法解決中國越來越嚴重的政治危機。麵對內憂外患的局麵,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讀書人紛紛自發地尋求救國良方。一時間,“經世緻用”之學非常盛行,主張嚮西方學習科學文化,提倡改革,以達到強國禦侮的目的。
  劉瑞芬自幼聰明好學,接受傳統的儒學教育,十九歲就中瞭秀纔。但兩次參加鄉試,均未得中。於是他放棄科舉一途,轉而講求經世之學,並遊曆名山大川,寄情詩文,藉以錶達自己的誌嚮。還與誌同者創立瞭青山詩社,“發為詩歌以寫憤鬱”。
  鹹豐六年(1856)貴池被太平軍占領,市麵一片蕭條。為瞭在戰亂中尋找生路,劉瑞芬帶領叔伯兄弟劉含芳、劉長春,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子離開瞭故鄉貴池,三人首先投靠駐軍皖地的湘軍統帥曾國藩,嚮他獻《時務策》,曾國藩對其大加贊賞,遂邀他人其幕府,充采訪忠義局員。從此劉瑞芬投筆從戎,走上仕途。
  主持軍需
  同治元年(1862)劉瑞芬進入忠義局不久,李鴻章率領淮軍馳援上海,曾國藩將劉瑞芬兄弟推薦給他,從此,劉瑞芬兄弟乘輪船進入上海,投身淮軍,成為李鴻章的幕僚。
  人幕之初,劉瑞芬首先為李鴻章劄調隨營辦理淮軍軍需等局事務、並總理水陸軍械。當時清軍追求武器裝備近代化,劉瑞芬及時提供前方數十營攻戰所需的精利軍械,所嚮無前。初顯其講求實務、統籌組織的能力,周緻精練的纔乾,使淮軍有彆於舊式軍隊,使用西洋利器取勝戰爭,實為劉瑞芬一大功勞。
  1882—1883年,劉瑞芬調任江西按察使、布政使及護理江西巡撫期間,適逢左宗棠收復新疆後,駐軍陝甘地區,急需防務軍餉。清政府敕令江西每月協濟陝甘軍餉銀二萬兩。劉瑞芬竭盡所能,多方籌措餉銀,除督促藩司,嚴催抓緊徵收當年錢漕外,又催徵以往欠款,一並解交京師部庫。江西省協濟陝甘軍餉,共計銀一韆一百二十五萬六韆兩。1884年馬尾海戰敗後,清政府下詔對法國宣戰。軍情緊急,湘軍將領楊嶽斌在湖南挑選精兵十營,開赴福建抵禦法國侵略軍。清政府下令江西籌款白銀六萬兩撥給湖南兵勇,劉瑞芬在地丁銀所收不敷的情況下,仍盡力騰挪以前的協餉來支持楊嶽斌,完成軍務。
  ……

用户评价

评分

沈 坚 对岸是“苏修”

评分

吴家祥 金山情缘

评分

封 三 京杭大运河上的渔夫(赵一群)《老照片》

评分

老 鬼 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评分

比亚马逊要贵几毛钱,反正用了优惠券。每期都买,品相不错。

评分

封 二 柏林墙边的微笑(伏自文)

评分

老读者,每期都买,很喜欢

评分

杨廷华 一个人六十年的影像故事

评分

就是从1912年到1949年,可以叫民国作品。由于技术的发展,这其间摄影题材丰富了,摄影者也更加深入生活,存世照片总体数量增大,整体价值要低于晚清作品,但这其间一些新的摄影形式如全景照,艺术照,以及照片图册等的价值依然很大。2004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民国时期天津大资本家王文典的一组生活照也创下了中国内地照片拍卖最高价19.8万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