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8
嫉羨和感恩:梅蘭妮剋萊因後期著作選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1946-196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眾所周知,在精神分析學運動的百年曆史徵途上,剋萊因無疑是繼弗洛伊德之後對當代精神分析領域産生影響最廣泛也最深遠的精神分析學傢。圍繞著剋萊因豐富的理論著作與技術貢獻,而由她的眾多追隨者——包括漢娜·西格爾(Hanna Segal)、赫爾伯特·羅森費爾德(Herbert Rosenfield)、威爾弗雷德·比昂(Wilfred Bion)以及後來的唐納德·梅爾澤(Donald Meltzer)等人——繼承並發展起來的剋萊因學派,更是已躋身為當前國際精神分析形勢下的學術主流。剋萊因的眾多理論洞見,諸如“內部客體”和“外部客體”的劃分、“部分客體”嚮“完整客體”的整閤、“原始自我”與“原始超我”的發展,“偏執—分裂位置”到“抑鬱位置”的轉化、“愛”和“恨”的互動,以及“投射性認同”與“原初羨慕”等概念,不僅直接催生瞭客體關係理論的建立與自體心理學的發展,更是得到瞭當代精神分析乃至整個心理治療領域的普遍接受。因此,迴到剋萊因,係統並深入地瞭解她的思想,不僅對於我們從事臨床工作和理解治療情境,而且對於我們看待兒童的成長發展和教育,均有著不可小覷的意義與價值。
在精神分析史上,梅蘭妮·剋萊因被譽為繼弗洛伊德之後,對精神分析理論發展最有貢獻的領軍人物之一。《嫉羨和感恩:梅蘭妮剋萊因後期著作選》收錄瞭從1946年以後到1960年梅蘭妮·剋萊因過世之前的著作,其中還包括瞭在1963年她辭世以後纔齣版的未完成作品。這些幾乎囊括瞭剋萊因畢生最重要的文獻,也成為其著述的高峰。
在《嫉羨和感恩》中,剋萊因引入瞭新的觀念:嫉妒在兒童生命初期即已錶現齣來,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錶現;嫉羨與感恩是相衝突的,在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運作的嫉羨,是精神病理的強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嚮都強調嫉妒的重要性,例如弗洛伊德發現的陰莖嫉妒;然而,剋萊恩對於嫉羨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當今,大部分的精神分析師都非常熟悉剋萊因所述的早期客體關係,許多分析師甚至使用她的發現與概念而不明就裏。她的許多思想已經被納入主流精神分析的思維當中,且仍在世界各地流傳和發展;其著作的啓發性與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對於喜歡精神分析的讀者來說,剋萊因的這本著作絕對值得學習與收藏。
梅蘭妮·剋萊因(Melanie Klein,1882—1960)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傢,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被譽為繼弗洛伊德之後,對精神分析理論發展最有貢獻的領軍人物之一。剋萊因整體的工作就是對弗洛伊德工作的拓展,同時也是以她自己獨特的闡述觀點對弗洛伊德最初領悟的改革。她不僅擴展瞭弗洛伊德理論和治療的範疇,其獨立並富原創性的思考係統,更影響瞭精神分析的發展趨勢。剋萊因對幼兒心靈的探索,以及對兒童精神分析技巧與理論的開拓,百年來無人能齣其右。她被譽為兒童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發展的先驅。剋萊因在英國的後繼者被稱為“後剋萊因學派”。在拉美等國傢甚至已形成以剋萊因的觀點為基礎的剋萊因團體。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遊戲技術:其曆史與重要性
(1955)
一
在提供一篇主要涉及遊戲技術的文章以作為這本書128的引言時,我受到瞭以下考慮的鼓勵:我跟兒童與成人的工作,以及我對精神分析理論整體的貢獻,從根本上是源自於與孩子工作時發展齣來的遊戲技術。藉此我想說的並不是我後來的工作是對遊戲技術的直接應用,但是我在早期發展、無意識過程以及能夠觸及無意識的解釋的本質中獲得的見解,已經在我對於較大孩子及成人的工作上有瞭深遠的影響。
因此,我將要簡短概述我的工作從精神分析遊戲技術發展齣來的步驟,但是我並不會對我的發現給齣一個完整的論述。在1919年,當我開始我的第一個個案時,已經有人做過一些針對兒童的精神分析工作,特彆是鬍賀慕斯醫師(Dr.Hug-Hellmuth,1921)。不過,她沒有從事過六歲以下兒童的精神分析。盡管她使用繪畫,偶爾以遊戲作為媒介;但是她並未將遊戲發展成一種特殊的技術。
在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有一個既定的原則:分析師應當非常節製地給予解釋。除瞭少數的例外,精神分析師們尚未探索過無意識的那些較深層次:對兒童來說,這種探索被認為具有潛在的危險,此謹慎的觀點反映在這樣一個事實當中,即在當時以及之後的幾年中,精神分析被認為隻適用於潛伏期開始的兒童129。
我的第一名病人是一個五歲大的男孩,在我最早齣版的論文中130,我用弗立茲這個名字稱呼他。在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隻要影響母親的態度就足夠瞭。我曾建議她應該鼓勵孩子自由地與她討論許多未能說齣口的問題,這些問題明顯存在於他內心深處,而且阻礙瞭他的智力發展,這麼做有瞭好的效果,但是他的神經癥並未被充分緩解。很快,我就決定應該要對他進行精神分析。這麼做時,我偏離瞭某些既定的原則,因為在孩子呈現給我的材料中,我解釋瞭我認為最急迫的部分,並且發現我的興趣專注在他的焦慮以及對抗這些焦慮的防禦上。這種新的方法很快使我麵臨瞭一些嚴重的問題,我在分析這名病人時,所遭遇到的焦慮是非常急劇的,而且雖然我觀察到焦慮一再因為我的解釋而緩解,使我確信我工作的方嚮是對的;但是有時候我會因為他那些被帶到錶麵上的新的焦慮的強度而感到不安。在這個時候,我嚮卡爾?亞伯拉罕醫師請教,他迴復說:既然到目前為止,我的解釋經常帶來舒緩的效果,而且分析明顯有進展,他不認為需要改變處理的方式。我受到他的支持所鼓舞,在之後的幾天裏,孩子的焦慮從原先的高峰大幅地減弱,達到更進一步的改善。從這個分析所獲得的信念,強烈地影響瞭我全部的精神分析工作。
當時的治療是在這個孩子的傢中進行的,用的是他自己的玩具。這個分析是精神分析遊戲技術的開始,因為從一開始,這個孩子主要就是透過遊戲來錶達他的幻想與焦慮;而且我不斷地嚮他解釋遊戲的意義,結果是在他的遊戲中有越來越多的材料浮現齣來。也就是說,基本上我已經在這個病人身上使用瞭解釋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成為我的技術特色。這種處理方法符閤精神分析的一項基本原則,也就是“自由聯想”。當我解釋的不隻是孩子的話語,也解釋他玩玩具的活動時,我將這個基本的原則應用到孩子的心理上,而孩子的遊戲與各種活動(事實上也就是他的整體行為),是他們用來錶達成人藉由言語所錶達內容的方法。整個治療過程中,我也受到弗洛伊德建立的兩個其他信條的指引,從一開始我就將它們視為基本的法則:探索無意識是精神分析程序的主要任務;而分析移情則是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
在1920年與1923年間,我從其他兒童案例獲得瞭更進一步的經驗,但是遊戲技術發展中確切的一步,是我在1923年治療一個兩歲九個月大的孩子時所作的精神分析。我已經在我的《兒童精神分析》131一書中,以莉塔之名提供瞭這個兒童案例的細節。莉塔的睏擾是夜驚及動物恐懼癥,她對母親的態度非常矛盾,同時她黏母親黏到瞭無法被單獨留下的程度。她有明顯的強迫性神經癥,而且有時候非常抑鬱。她的遊戲都受到抑製,無法忍受挫摺,這使她越來越難養育。我當時很懷疑該如何處理這個案例,因為分析這麼小的孩子,完全是一項新的試驗。第一次治療似乎印證瞭我的擔憂,當莉塔和我被單獨留在育嬰室時,她就立即錶現齣瞭一些我認為是負嚮移情的跡象:她當時焦慮而沉默,隨即要求去外麵的花園;我同意瞭,並且隨她同去;但這在她的母親與保姆看來,卻是失敗的跡象。在10~15分鍾後,當我們迴到育嬰室時,她們非常驚訝地看到莉塔對我相當和善。對這種轉變的解釋是:當我們在外頭的時候,我曾經解釋她的負嚮移情,這再一次違反瞭一般的做法。從她說的一些事情,以及她在開放空間裏比較不那麼害怕的這個事實,我的結論是當她單獨與我在房間裏的時候,她會特彆懼怕我可能對她做的某些事情。我解釋瞭這一點,並提及她在夜裏的驚嚇,我將她懷疑我是一個具有敵意的陌生人連結到她的恐懼:夜裏有壞女人會在她落單時攻擊她。在這個解釋之後幾分鍾,當我提議迴到育嬰室的時候,她立即同意瞭。如我之前提到的,莉塔在遊戲方麵的抑製是明顯的,她除瞭強迫性地幫她的洋娃娃穿脫衣服之外,幾乎什麼都不做。但很快我開始瞭解在她的強迫癥底下隱藏的焦慮,並且解釋瞭它們。這個案例加強瞭我那正在成長的信念:對兒童進行精神分析的前提,是要瞭解並且解釋那些幻想、感覺、焦慮以及遊戲所錶達的經驗,或者是造成遊戲活動被抑製的原因。
如同對弗立茲一樣,我在這名小孩的傢中作分析,並且用她自己的玩具,但是在這僅僅維持數月的治療過程中,我得到的結論是:不應該在孩子的傢中進行精神分析。因為我發現雖然她非常需要幫助,而且她的父母認可瞭我應該試試精神分析,但她的母親對我的態度是非常矛盾的,而且整個氣氛對治療具有敵意。更重要的是,我發現移情的情境―也就是精神分析程序中最重要的部分,隻有在病人能感覺到治療室或遊戲室(事實上是整個分析)是與其日常傢庭生活分開時,纔能被建立起來並且加以維持。因為隻有在這樣的條件下,病人纔能剋服他對於體驗且錶達那些不符常規的思想、感覺和欲望的阻抗;對兒童來說,他們感覺這些不符常規的事情是與許多被教導的事情相抵觸的。
也是在1923年,我在對一名七歲女孩的精神分析中做齣瞭一些更有意義的觀察。她的神經癥睏難顯然並不嚴重,但是她的父母擔心她的智力發展已經一段時間瞭。她雖然相當聰明,但是跟不上其他同年齡的孩子;她不喜歡學校而且有時候會逃學。以前她與母親的關係是有感情的、信賴的;但自從她開始上學以來就改變瞭,她變得羞怯而沉默。我對她作瞭幾次治療都沒有什麼進展。已經很清楚的是她不喜歡學校,從她膽怯地說齣的事情以及其他意見,我已經能夠進行一些解釋。這些解釋衍生瞭一些材料,但是我的感覺是自己無法用這個方法獲得更多進展。有一次我又發現這個孩子沒有反應並退縮;我離開她,告訴她我稍後會迴來;我到我孩子的嬰兒房拿瞭一些玩具、車子、小人物、幾塊積木、一輛玩具火車,把它們放進箱子裏,再迴到病人那裏。這個小孩之前不曾畫畫或是從事其他活動,但她立即對這些小玩具産生瞭興趣,並開始玩起來。從這次遊戲中,我推斷兩個玩具小人代錶瞭她自己與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是我之前曾聽她提過的一個同學),看起來這兩個小人的行為有不為人知之處。其他玩具人偶被認為是在乾預與監視,被厭惡地放置在一旁。她玩這兩個玩具的方式帶來瞭一些災難,例如摔倒或撞到車子,這與焦慮升高的跡象一起重復著。這時候我提到她遊戲中的細節並解釋到:在她與她的朋友之間似乎曾發生過一些性活動;而之前她非常恐懼這一點會被發現,因而不信任其他人。我指齣她在遊戲時曾經變得焦慮,而且似乎馬上就要停止她的遊戲。我提醒她,她不喜歡學校可能與她害怕老師會發現她與同學的關係而懲罰她有關;最重要的是她很害怕,而且不信任她母親,現在她可能對我也有同樣的感受。這個解釋對孩子的影響是很顯著的,她的焦慮與不信任剛開始時升高瞭,但是很快就轉變為明顯的釋然。她的臉部錶情改變瞭。雖然沒有承認或否認我的解釋,接著開始製作新的材料,並且變得更自由地玩耍與說話;但這些都顯示瞭她的贊同。她對我的態度也變得更為友善而較少懷疑。當然,與正嚮移情交替發生的負嚮移情一再地浮現;但是從這一次治療以後,分析開始順利地進展。如我被告知的,同時還有一些好的改變發生在她與傢人的關係上,特彆是和她母親的關係。她對學校的排斥減弱瞭,對學業變得更有興趣;但是她在學習上的抑製,根源於很深的焦慮,隻能在治療過程中逐漸地消解。
……
okkkkkkkkkkkkkk
評分還是很不錯的
評分確實是好書,大傢所寫,主要是來源於實踐的總結與提煉。
評分確實是好書,大傢所寫,主要是來源於實踐的總結與提煉。
評分挺好的書,還不錯的書,還挺好的。
評分還是很不錯的
評分送朋友的,物流快,她很喜歡
評分 評分第一遍看沒有太大的感覺,裏麵有很多概念看起來比較難懂,而且自己腦袋都是像漿糊一樣的,所以看完一遍還是很混論,一邊看一遍寫讀書筆記,理清各個概念之間的關係,說實在有時候覺得讀書那會真是很呆,不會有太多的鑽研精神。現在開始慢慢一點點補迴來相信也不遲。書中還有一些邏輯我還是太明白的,同時對於俄狄浦斯情結,我依然持懷疑的態度,弒父取母、或者幻想與父親結閤這些想法真是存在的嗎?我還是不太確定。慢慢探索......
嫉羨和感恩:梅蘭妮剋萊因後期著作選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1946-196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